看電影,聊金融(二):《INSIDE JOB》監守自盜

看電影,聊金融(二)

November 15, 2013

看電影,聊金融(二)

FU Wang

第二部:《INSIDE JOB》監守自盜

這個紀錄片講述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的來龍去脈。譯名已經清楚點題。我們熟悉的Matt Damon馬特.呆萌同學,從諜影重重中身手不凡的特工,變成了左派急先峰,向金融危機中的罪魁禍首們發出質疑。相同的是,呆萌同學機槍一陣亂掃,政、經、學界大佬們紛紛中槍,不管你是不是躺著。影片回答了金融危機幾個問題:Who?各位總統、高官、高管、學者。Why? 政客為選票,商人為鈔票,學者為經費。How? 官商勾結,產學研「結合」,放鬆監管。呆萌同學還用了變形版的米蘭達規則:你可以不接受我們的採訪保持沉默,但你的沉默將被視為有罪!呵呵。如此猛烈火力攻擊之下,好像這片子也沒有惹上什麼訴訟。哦,忘了美國人民學過《批評官員的尺度-紐約時報訴警察局長沙利文案》

劇中全是真人出演,當然啦,這是紀錄片嘛。大牛們紛紛出場,包括沃爾克、索羅斯,斯皮策檢察長,還有眾多的經濟、法律界名人,包括我們的「Doctor Doom」魯比尼教授哦,他可是成功預測了金融危機的發生。

故事先從冰島的崩潰講起。冰島這麼冷的地方,大家卻是熱情高漲。因為2000年開始,冰島放鬆金融管制,大搞銀行私有化,然後借入巨額債務,房價翻倍,股價更是漲了九倍。與此同時,KPMG對銀行的審計說,你們沒問題,一切都OK。美國評級機構也是應聲附和。大好形勢之下,監管機構裡面三分之一的人跳槽去銀行了。不過,他們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局。

以此為引子,影片講了金融危機五部曲。

第一部分:HOW WE GOT THERE

這部分先從投行的結構講起,原先是合夥制的小企業,1972年約110人,到後來做大變為5萬人,再後來投行上市,越滾越大。合夥制顯得過時了。

與此同時,里根政府放鬆管制,允許銀行拿儲戶存款玩高風險投資,結果儲戶血本無歸,數千名高管也因此入獄。(想想也是,拿別人的錢玩,輸了不負責任,贏了拿高薪,不賭白不賭。因此筆者一直覺得,只有合夥制帶來的無限責任,讓生意與個人聲譽、財產緊密結合,才會迫使企業成為有良心的企業,尤其是在金融這個行業,這也是為什麼要提投行結構變化的原因)。可是,後來柯林頓政府、布希政府並未吸引前車之鑒,又要放鬆監管,並在1999年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取代了大蕭條時期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

一旦放鬆監管,分業變混業,問題就出來了。投行嘛,利字當頭,馬克思他老人家那句話早已說清楚,如果能獲得300%的利潤,資本家就敢冒被殺頭的危險。更何況現在還能IPO發大財賺幾十倍利潤。Laundering Money、Defrauding Customer、Cooking Book,可謂是罄竹難書,有名的投行都有份。高科技加上金融管制的放鬆,金融衍生產品大爆發,任何東西都可以賭一把,真是亂象四起。

為什麼沒人管呢,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呆萌同學帶著我們翻開陳年舊賬: 原來格林斯潘還僅僅是一名普通經濟學家之時,就曾收錢為其中一名上文提到的入獄高管大唱讚歌,此後卻當上了美聯儲主席;原來財長魯賓卸任後,去當了花旗集團的副董事長;原來財長薩默斯,卸任之後就到對沖基金任顧問,年薪2000萬。

當然,我們的法律人總是最早看出問題,並且勇敢地站出來(自嘲一下,職業本性所致,並非聰明過人。法律人滿腦子都是風險,所以發不了財啊!)斯坦福的法律系女高材生,CFT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波恩女士,1998年就大力呼籲監管。可是話音剛落,財長薩默斯電話就來了:你懂不懂為大局服務啊?一句「為大局服務」,總是能把法律人打趴下。這個情形讓筆者想起了馬英九童鞋與父親的對話。當年小馬哥要讀法律,他爹勸他說,法律人「守經有餘,權變不足」,別讀了。可是我們小馬哥卻說:近代中國積弱不振,跟法治不彰關係重大,故「非過正不足以矯枉」。可是現實中,政客們總是棋高一著,不知道小馬哥如今在「守經」與「權變」之間,作何選擇,有何感悟。

回到話題,此後眾多監管高官藉機建議立法機構保障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的自由化,期貨監管這個法律就沒法出台,2000年出台的《商品期貨現代化法案》,更是明文禁止對金融衍生產品進行監管。布希上台後,更精彩的來了,住房抵押貸款的資產證券化,加上評級機構一起忽悠,全世界開始倒霉。這一段關於整個過程的動畫演示特別精彩,外行人士一看也能明白。資產證券化真是個大殺器Ticking time bomb,有了證券化,風險已轉移,誰會管放貸的質量。2000-2003年,放貸量翻四翻,次貸Subprime出來,再合成CDO,加上AAA評級,全世界開始被忽悠。什麼是次貸,還是專業人士點評到位: Borrowers were needlessly placed in expensive subprime loans, and many loans were given to people who could not repay them. 這個呢,屬於predatory lending。在天朝,銀行也干過一樣的事,憑一個某省某縣身份證就放個幾百萬鋼貿貸款,也不管這個人情況如何,現在沒辦法了,大家一起自食苦果吧。

第二部分:THE BUBBLE

次貸一放,房價必升。「房地產是實實在在的資產,能住能租,不買虧了」。這話真是耳熟能詳。於是到處都是寫書的專家,「How To Be A Millionaire Real Estate Investor」。別看他們寫的好,寫書的人都是炒不了房賺不到錢的,就象當年熱銷書《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現在已經申請破產,還美其名曰破產是一種市場策略。在磚家鼓吹之下,1996至2006,美國房價翻番。可是魯比尼教授也出來說了,這是泡沫。What? 我天朝房價翻了十倍,磚家都認為沒有泡沫。政府辦法多,群眾力量大,一起打造政治中心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許多地方已經成為宇宙中心,當然沒有泡沫了,美帝你就羨慕妒忌恨吧。

美國夢就要實現了,華爾街也是賺得盆缽滿貫。2006年標普500公司全部利潤的40%來自金融機構。在這不得不想起複星郭廣昌總裁的尖銳問題「2000家上市公司,一半利潤是10家銀行拿走了,這樣拿下去,我們製造業怎麼辦,還能拿多久?」 當然,還是我們FT評論員說得好:It wasn』t real profits, it wasn』t real income, it was just money created by the system and booked as income. 2 or 3 years down the road, this is default and it is all wiped out. I think it was in fact a great big global Ponzi scheme.

泡沫形成,呆萌童鞋再次揪出幕後黑手,一一點射到位:

格老你是怎麼監管的?投行的舉債經營槓桿率已經升到33:1,你竟然視而不見?

SEC你是怎麼監管的?SEC風控部門竟然裁員只剩一人?當然,SEC也是振振有詞,對國會給出的理由是,這樣他下班後就直接可以把辦公室的燈關掉了。OMG,我裁員是為了節能環保,這個理由實在高。

AIG你在搞什麼,添亂嗎?因為AIG的CDS產品大行其道。問題在於,根據保險法的規定,保險的購買必須以具有保險利益為前提。而AIG又突破了這一原則。這也就意味著你可以賭別人是否違約,而不論違約與你是否有關。不受監管的CDS也使AIG後來深陷泥潭。

財長保爾森,你不要表功了!領導保爾森在上一部作品中剛剛完成英雄式的壯舉,尚未完成華麗麗的轉身,在這部作品中就被噴糞了。原來財長保爾森2006年在高盛期間擔任老大期間就賣出了數十億的CDO,然後成功轉行為財長。怪不得救助熟練,因為壞事就他乾的,哈哈。更壞的是,高盛明知CDO有問題,賣出之後還能過買CDS產品反向作空。

還有你們,評級機構不負責任!怎麼辯解呢,評級機構厚著臉皮說:That is merely our opinion and you should not rely on it. 翻譯過來就是,我們一直在說屁話,你們傻呀幹嗎信我們的評級。

第三部分:THE CRISIS

越來越多的人指責CDO有問題,於是CDO開始崩潰,投行也套牢。2008年3月,貝爾斯登現金耗盡首先倒下,由摩根大通收購。美聯儲提供了300億美元的緊急擔保。2008.9.7,聯邦政府收購房地美與房利美。搞笑的是,直至倒下前幾天,投行及AIG的評級還是AA。

接下來,就是第一部影片的情形,讓雷曼破產。威嘉律師事務所的破產法大牛律師Harvey Miller回憶說,當時讓雷曼破產,政府目的在於Calm the market。可惜的是,破產法這麼複雜,各國不盡一樣。美國鼓勵冒險,允許失敗,提倡東山再起,因此美國企業破產重整是常事,說破產為市場策略也不為過。可是其他國家未必如此。美國不與其他國家協商,當然也不明白其他國家破產法的嚴重後果。

根據英國破產法,雷曼倫敦分支機構立刻停止運營,雷曼交易對手立馬傻眼了。商品票據市場崩潰,AIG也因CDS欠下巨債。心臟一停,大家都恐慌了。危機之下,保爾森的第一件事就是保住老東家高盛,看來Government Sachs的說法一點沒錯。保爾森強迫AIG支付CDS 欠款610億給高盛,不允許他們協商低價,然後花了1500億美元納稅人的錢再來救AIG。同時大佬們還讓AIG放棄欺詐訴訟,不準AIG起訴高盛及其他銀行。

全球化時代,危機必然造成連鎖反映。畢竟是左派影片,勞動人民心連心,我們中國人民的苦難,也不能忘記。金融危機造成中國銷售銳減,超過1000萬中國農民工失業,正如影片中所說的,最底層的人民損失最大,中國廣東省的工廠工人,月薪70-80美元(片中原文,不知道美國人是不是搞錯了,好像這麼低的工資雇不到人吧),面對裁員失業壓力,日子真是難過。新加坡也出現問題了。美國人房屋被止贖以後,無家可歸,出現了帳篷連城的情形,許多人以此度日。想一想這一點上我們社會主義還有具有很大優越性,因為我們最高人民法院說了一套房不執行哦。

第四部分:ACCOUNTABILITY

危機之後,問責是必須的。第一個焦點就是銀行高管的薪酬。因為2000至2007年,雷曼五高管賺了約十億美元,雷曼破產之後,他們的財富毫髮無損。其他投行高管亦是如此。IMF原總裁卡恩回憶稱,投行高管在一次會議上指責監管不力,理由是you should regulate more because we are too greedy, we can』t avoid it. 這真是醜陋人性的光芒。

第二個焦點就是投行的幫凶。金融行業僱傭了3000名說客,是國會議員數量的五倍多,每年花巨資遊說。還採取了隱蔽的是,通過收買學術界大力呼籲放鬆管制。經濟學家收取高額薪酬,任顧問,當證人,出場演講,寫吹捧文章。當我們的professor 變成 profartssor(叫獸的英文譯法,經典!)之後,就只能說屁話了。比如許多經濟學家,收費吹捧冰島銀行業的穩定性,結果冰島銀行業崩潰之後,都沒有披露收錢當槍手的事實。其中有一哥門比較厚臉皮,題目原來是financial stability in Iceland, 結果冰島出事之後,在其簡歷中把文章題目直接改成financial instability in Iceland,可是我們呆萌童鞋不懂得人艱不拆的道理。質問之下,這哥們聲稱是印刷錯誤,呵呵。

第五部分:WHERE WE ARE NOW

金融危機之後,如何避免下一次?美國人自己也在反思。冷戰之後美國人面臨25億勞動力的競爭,導致製造業衰退而其他產業崛起,同時貧富差距拉大,財富集中在1%的人手裡。普通美國人要麼加班加點,要麼負債纍纍。中產階級衰敗後,政策需要應對,於是開始降低房貸標準。因此次貸背後其實就是選票。儘管奧巴馬上台後,聲稱要對金融業改革,結果一看,奧巴馬身邊搞經濟的人,全是這幫金融危機製造者,不少還來自投行。IT IS A WALL STREET GOVERNMENT! 相比歐洲通過法案專門對銀行高管薪酬進行監管,美國沒有任何一位金融高管被刑事起訴,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因證券欺詐被刑事起訴(限於片子拍攝時)。看起來,這個問題其實是無解的。哎,底層的民眾,永遠都在金融圈食物鏈的低端。

最後用三個專家的話總結下觀點:(其中前兩名因預測了金融危機而名聲大振,他們對中國經濟也有點評,感興趣的自己google):

末日博士魯比尼教授:

The rise of US financial sector has led to a series of increasingly severe financial crises.

IMF的首席經濟學家Rajan:

H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made the world riskier?這是他的論文,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扭曲的、著眼於短期的薪酬體系會鼓勵銀行家冒險,而將來出問題時他們可能已經離職無需承擔責任。

中國銀監會首席顧問沈聯濤:

A Real engineer build bridges. Financial engineer build dreams. When dreams turn out to be nightmares,other people pay for it.


推薦閱讀:

中國如果發生類似美國2008年的次貸危機,最大可能的誘因會是哪裡?
經濟危機的時候,如何保值?
為什麼花旗的創始人桑迪韋爾要求分拆大銀行?
《大空頭》-- 先告訴你電影怎麼好,再來那次危機的你問我答
國產CDS與背鍋俠

TAG:法律 | 金融 | 金融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