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讀書 七十五] 三島由紀夫《假面的告白》
三島由紀夫的同性戀傾向是他神秘魅力的一部分,《假面的告白》就是他的成名作。儘管作家至死都沒有公開承認過自己的性傾向,並且娶妻生子,但是這部充滿細膩的同性心理描寫的作品卻讓人覺得——至少在寫作當時——作家與主角是有著相同的心情的。
這種對男性身體的迷戀與慾望,在作家筆下是如此細膩而費解,令人不由眉頭緊蹙。然而皺著眉頭把這部作品看完,從頭做讀書筆記的時候,卻發現這部作品出奇的美麗。
我個人很喜歡閱讀寫得漂亮的文字,具體地說,是像詩一般的優雅的文字。三島的文字就有著詩一般的優雅。這種寫法有個好處,就是可以輕易做到隱晦而不突兀。但與此同時流暢自如就成了一個挑戰。能放不能收是很多現代詩歌容易犯的毛病,在小說里使用詩意的寫法,往往會因此讓作品變得晦澀,幸好三島不會。
三島的隱晦的寫法有其必要性,其一是體現在對抽象事物的具象表達上。三島長於人物內心世界的細緻刻畫,多用意味深長的鏡頭來演繹人物的思考,也常用優雅的比擬,把不可捉摸的思維投影成美麗的畫面,色彩斑斕,明暗有度。詩性是三島華麗的武器。
另一個必要則是作家對不能露骨表達的事物採用的委婉的手法。三島多寫禁忌題材,性倒錯,性描寫,以惡為美,反傳統,反道德,這些話題似乎總能見諸三島筆下。這讓我想起歐洲的繪畫藝術的歷史,在反前人理念的基礎上,藝術家們不停地翻湧推動新的藝術的誕生,從帶有實用目的的裝飾壁畫到文藝復興,再到古典主義,現代主義,自然主義,新古典主義,後現代主義……藝術家們力圖掙脫「沒什麼可畫」的無奈,而最佳的武器就是否定。仔細想想,音樂、物理、文學……人類的知識豈不都是如此。人類就是在否定前人的經驗中不斷地進步啊!
《假面的告白》完成於 1949 年,這部作品在保守年代引發軒然大波,即便是今天,同性也還遠沒有到被社會舒服地接受的地步,小說的大膽與突破在當時可想而知。
這部被稱為「半自傳體」小說的作品,與三島的人生經歷有許多相似之處,小說第一章所描述的幼年時期基本就是以三島自身為原型:出生在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自小被家中掌握大權的祖母強行抱養,在過度的保護中成長,身體孱弱,性格陰柔,也因此產生「性倒錯」而深感苦惱。
由此苦惱展開了小說最令人頭疼的第二章,著重描寫對男同學的迷戀,以及主角對性倒錯的認識,多用幻想寫法,深沉難解。然而第三章開始主角竟然試圖去愛一位女子——園子,這表明主角試圖改變自己的「不正常性」,去適應世人的「正常」。甚至發出:「人世間是否有純粹的精神的愛戀?」的疑問,然而從主角的試驗結果來看,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第三章是主角在精神上企圖去愛女人的探索,那麼第四章就是生理上企圖對女性產生慾望的嘗試。他甚至決心去招妓,在失敗之後,主角終於確信了自己的「不正常性」是不可能改變了。後來遇上了已為人妻的園子,他們頻頻見面,卻只是聊天。最後在園子的「你是否已經……」的詰問中沉默告終。
書名是《假面的告白》,我以為主角會在最後摘下假面,然而不,主角一直活在自己的演戲裡,並且「發誓對導演忠誠」。
看完這本小說,再回想《金閣寺》,有些想不通的地方就豁然開朗了。設若金閣寺所代表的美就是人世間通常的「男女之戀」的美,而溝口卻屢屢和女人在關鍵時刻就浮現金閣寺的幻影而失敗,那麼金閣就是假面嚮往而不可得的女性了。金閣寺中的溝口或許沒有同性的傾向,但是他渴望金閣,憎惡金閣的雙重心理卻與假面嚮往女性卻又屢屢失敗的心情是一致的。最後溝口決定燒掉金閣,可以說就是假面試圖接觸女性,回歸「正常」的努力。
最後溝口終於燒掉了金閣,坐在草地上吐出煙圈嘆了一句:「我要,活下去」。這大約就是假面屢試屢敗,卻始終沒有摘下面具,向生活妥協的無奈。可以說作家在同性這件事情上獲得了無窮的源泉,他巧妙地把這些心理以另一種形式替換了展現出來,但根源其實一致的。
1949 年《假面的告白》發表。
1956 年《金閣寺》發表。1958 年三島由紀夫與平岡瑤子結為夫妻。
15.05.05/中午
於 T.i.T推薦閱讀:
※「零秒工作」是個神話,不過讀懂這些能讓工作效率提升 10 倍
※【認真想】《意識的解釋》——哲學的力量
※《S.》是一本怎樣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