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The Kid》‖ 我們是如何從有趣走向無趣的?

迪斯尼出品的電影不用看就知道是歡樂向,這部也不例外,不過因為有了布魯斯威利斯,使整部影片的格式高了那麼一點點,升級為成人童話。

年近40的老布褐發尚在、意氣風發、事業成功,住洋房開豪車有公司,客戶不是商業大亨就是政治人物,除了還沒結婚,他也不想結婚。人生算不算成功?迪斯尼認為不算,所以安排老布遇到8歲的自己。

小胖子就是小布,當他聽說自己快40了還沒成家,做著一份飛來飛去的顧問工作卻並不是在開飛機,住大房子卻沒有成家沒養狗時,忍不住嘆氣:我長大變成了一個loser。

此刻老布的表情是這樣的nnnnnnnnnnnnnnnnnn↓↓↓

內心不知道是不是崩潰的。。。

在前半段劇情中,老布的心硬得像鋼一樣,他可以利用孩子們作秀,給疑似貪污兒童福利款的大亨扭轉形象;嫌耽誤自己時間替前排找不到錢包的顧客埋單;對哭泣的女州長說你知道60歲以下政客的第一殺手是什麼?自哀自憐。

實際、功利,直達目的,多餘的話一句也不想講,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做有用的事,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並不少見,而且往往都很成功,可是有點無趣。

實用主義者老布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無趣的?迪斯尼給出的答案是一次校園欺凌事件和媽媽的過世,以及單親爸爸簡單粗暴的撫養方式——終究是個賣童話的公司啊!真相是我們自己放棄了有趣。

有趣並帶不來多少實際好處,卻要花掉寶貴的時間,花掉那些本該被用來經營、交際,用來提高段位的時間。現實逼我們在有用與有趣之間做最實際的選擇,去參加有用但無趣的飯局,去開有用但無趣的會議,交有用但無趣的朋友,做有用但無趣的工作,我們在疾奔不停的競賽中不斷減重以增加速度,因此有趣,便被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然而我們終究有過懵懂的童年,交過純粹的朋友,憧憬過無法實現的夢想,過去那些無用但有趣的記憶時不時地浮現上來,越發反襯出成年的了無生趣。於是,我們又被迫學著接受現實,或者轉而用物質補償自己,卻避免不了被越來越多的物質享受抬高了快樂閾值,折算下來,買買買的快感也許還比不上小時候看到一列長長的火車經過閘道那般令人激動。幼年在涼風習習的夏夜想著廣寒宮的故事入睡,現在整天想的都是怎樣才能效益最大化,顧不上抬頭看看天空。月亮沒變,變的是我們。

缺少有趣的生活是不完整的,在碌碌無為的平凡日子裡添加一點點有趣的料進去,生活的味道即刻變得豐富。我們從有趣走向無趣用了幾十年,但從無趣走向有趣僅需很短的時間,老布用了一部電影的時長,也許還用不了這麼久,在有用與有趣的選擇題中不妨偶爾做錯一次。

有趣,不見得能取悅他人,卻一定能取悅自己,做一個有趣的人比做有用而實際的人有意思得多。

推薦閱讀:

到底有多少錢才有資格要孩子?
論文大燜鍋:AEJ印尼經驗:教育普及的政治經濟學
「寬鬆一代」是什麼?
為什麼一些人讀書的時候會自動略過好句子 直接到主線句子?
知乎Live:學習一首新曲子的9個切入點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