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 Messenger ?
Facebook 本周推出了消息服務 Messenger 單獨的網頁宣傳頁面 http://Messenger.com,它已經完全砍掉了 Facebook 的品牌痕迹。
http://Messenger.com,提起這個網址你最先會想起什麼?對於我來說,最先進入我腦中的是「MSN」三個大字。歷史上,MSN、雅虎、黑莓和 Facebook 都使用過 Messenger 作為自己的產品名,就像新浪和其他幾大門戶都出過名叫微博的產品一樣。結果大家也都清楚:MSN 經歷了一場慘烈的失敗,黑莓隨著系統的沉浮而收縮陣地,而雅虎通這個名字,低調得彷彿不曾存在過。
因為前幾個壞榜樣,Messenger 這個名字像是遭受了詛咒一般。差點忘了,騰訊也有個 Messenger,當初作為「無廣告版 QQ」出現,在阻擊 MSN 的任務勝利後目前已經基本完成歷史使命。
即時消息類的戰場很早就已經過飽和了 。Facebook 是在吞併 Snapchat 不成後才自己做了 Messenger,但 WhatsApp 收購成功後依然保持獨立,這使得它的品牌戰略變得有點奇怪。從現在看,FB 的戰略應該是讓 WhatsApp 維持原狀,自己力推 Messenger,但我們都知道有些事情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流行與否似乎全看天意。
在 WhatsApp 之後,陸續有 Viber、Line、Kakao 等 IM 發生了併購,總體上 IM 市場正在發生兼并和聚攏,向著寡頭壟斷的方向前進。此時還保有一定用戶規模,但獨立發展中的 IM,也在積極尋求被收購,希望能賣個好價錢。知情人士透露, 加拿大聊天應用開發商 Kik Interactive 正在尋求出售。Kik 擁有 2 億多註冊用戶,截至 1 月累計融資約 7000 萬美元。
而 MSN 的繼任者 Skype 保留了慣常的微軟風格;不善言辭,不懂得如何做市場營銷,只是默默地展現黑科技。Skype Translator 預覽版已經支持漢語普通話 ,這意味著打字同時把文字翻譯出來,並且在最關鍵的翻譯水平方面,它的改進也獲得業界公認。
這意味著什麼呢?如果漢語和英語之間的翻譯可以很流暢的話,那麼全球絕大部分資源都可以用英文作為原始文檔,需要的時候即時翻譯成漢語。這樣做的好處是,目前對英語的文字轉語音、語音識別、語義分析等的研究都是最透徹的,只需要把最終生成的英語文本轉化為其他語言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文章的原汁原味,避免了對每一門語言都要重新研究 TTS 和語音識別的麻煩。
前天晚上,我打開 NBC 的晚間新聞,發現它有自動聽音識別的字幕系統,供殘障人士使用。而這對於同聲傳譯人員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福音,如果你看最近一些突發新聞中,央視的「即時編譯」的表現就知道,他們要分一半心聽,另一半精力用於翻譯和說出來,這是極其考驗腦力的,但如果眼睛看文字嘴裡翻譯出來,那即使是我這個英語水平的都做得到。
我就自己試著看字幕,然後用嘴念出翻譯,打開手機上的訊飛輸入法來識別,這樣從英文發音出現後,30 秒鐘之內這句話就可以轉換為中文字幕。其實我的嘴起的作用就是 Skype Translator 的作用。目前,Facebook 也在採用同源自微軟的 Bing Translator 技術,為人們在 FB 發布的實時狀態做機器翻譯。
如果能從實用意義上解決語言障礙,而不是現在的機器翻譯那種完全讀不通的譯法,那會給文化交流和 IM 產品本身帶來怎樣的革命,是不敢想像的。有人說,學好英語不僅是為了走向世界,更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自身。
動點科技
推薦閱讀:
※圖集:和 Windows XP 一起走過的日子
※Hello Moto 再度奏響,復興之路困難重重
※喀嚓魚關閉,你還記得歷史上最早的 O2O 嗎?
※亞馬遜手機:主打貨物識別是一個奇怪的賣點
※3D 列印是否一開始就搞錯了發展方向?
TAG:航通社 | 即时消息类的战场很早就已经过饱和了 | 加拿大聊天应用开发商KikInteractive | SkypeTranslator预览版已经支持汉语普通话 | 动点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