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騎兵、絲綢和弓箭

在古代軍事及冷兵器討論中,長期存在著很多詭異的說法,譬如說遼、金乃至於蒙古的重騎兵比例高達四成;又譬如蒙古騎兵在鎧甲下穿一件絲綢衣,因為箭頭射不透這種衣服,會連帶絲綢進入體內,拔箭的時候只要抓住衣服往外拉就連箭一起拔出來等等。

這些言論,不能說全錯,因為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成立的。我一直堅持認為,任何問題的討論,需要先統一各種概念,之後才可以進入討論。不然的話,用廣東話講就是雞同鴨講。

這些言論的出處,出自美國的古代戰爭研究學者T·N·杜普伊的一本著作。杜普伊在這個領域的名望相當不錯,作品口碑良好,包括人物傳記在內。他對古代戰爭研究時使用的一些方法,也很可觀,譬如綜合各種因素後用數值表示武器的威力。但是,並非在所有問題上,他都是對的,尤其關於東方古代戰爭,他的一些觀點所依據的資料不如東方學者多而嚴謹。這也正常,術業有專攻,他不是專攻東方古代戰爭史的。

他在一部著作里討論蒙古騎兵的時候,說過這麼幾段話,是我前面所說言論的最初出處:

「典型的蒙古軍隊中大約有百分之四十是從事突擊行動的重騎兵。他們全身披著盔甲,盔甲通常是皮製的,或者是從敵人那裡繳來的鎖子鎧甲。他們頭戴當時中國和拜占庭士兵通常所用的簡易頭盔。重騎兵騎的馬匹往往也披有少量皮製護甲。重騎兵的主要兵器是長槍,每個士兵還帶一柄短彎刀或一根狼牙棒,掛在腰間,或者置於馬鞍上。

蒙古軍的百分之六十是輕騎兵,他們除了戴一頭盔外,身上不披盔甲。輕騎兵的任務是偵察,掩護,為重騎兵提供火力支援,肅清殘敵以及跟蹤追擊。

輕騎兵的主要兵器是弓。這是一種很大的弓,至少需要166磅的拉力,比英國長弓還要重,射擊距離為200至300碼。他們身帶兩種箭,一種比較輕,箭頭小而尖利,用於遠射;另一種比較重,箭頭大而寬,用於近戰。跟重騎兵一樣,他們也有一柄很重的短彎刀或狼牙棒,或者一根套索,有時還帶一支頭上帶鉤的標槍或長槍。

蒙古士兵在戰鬥開始前要披一件綢長袍。這種綢用生絲製成,編織得十分細密。成吉思汗發現箭很難穿透這種綢衣,只會連箭帶布一同插進傷口。因此蒙軍招來的中國外科醫生只須將綢子拉出便可將箭頭從傷口中拔出。」

這就是經常有人說遼金乃至蒙古騎兵中,有四成是重騎兵的來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就是因為沒統一基礎概念。

通常我認為的重騎兵,是指戰士和馬匹全身覆蓋重裝金屬鎧甲,使用長矛或其他重兵器進行肉搏的白刃騎兵。而在杜普伊的分類里,只要是白刃騎兵,就都是重騎兵,弓騎兵則全是輕騎兵。他所說的重騎兵,人可以穿的是皮質輕甲,有的馬甚至都沒任何甲胄,哪怕是皮質的。

杜普伊這種分類原則,是以兵種功能來區分,而不是以裝備來分類。這種分類在他比較各地區兵種和軍隊結構的差異時,顯然更方便說明他想討論的問題。但對於習慣以裝備分類的其他研究者來說,這種分類顯然太過簡單,完全不適用。

在中國古代,自南北朝起,就開始有了人、馬全身披掛重型金屬鎧甲的重騎兵,但從總體比例看,數量一直以來都是相當稀少的,通常在相當大一個地理及部隊建制範圍內,也只有數千騎。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很多,如中國古代很早就出現了破甲能力很強的強勁單兵弓弩,還有這種部隊的造價太高,包括裝備的造價和馬匹的產量,性價比的考慮等等多種因素。

因此如果說的是裝備原則分類而來的重騎兵,那麼無論西夏還是遼、金、蒙古,都不可能有四成,只能是很少一部分。

另外一個問題,則是杜普伊對蒙古弓的描述太簡單了。

蒙古弓有很多種,他說的可能是強勁重弓之一。實際上蒙古弓騎兵使用最多最普遍的,是一種小尺寸的大反曲複合弓,通常我們把它叫做螃蟹弓,因為它的弓梢長度和反曲角度都很奇特,樣子很像張開兩條腿的螃蟹。這種弓一般大的也只有一米二左右,小的甚至只有八、九十厘米,但射力強勁,發射速度快,是一種很優秀的騎兵弓。

最後的問題,是關於那件昂貴的絲綢長袍的。

在這點上,我想我比杜普伊更具專業性。因為我大學的專業必修課里,有一門是紡織材料學。雖然當年成績不怎麼好,且時隔多年很多內容都遺忘了,但還記得的一些內容,勉強還能解決這個問題。

從紡織材料學看,絲綢是一種彈性限度和拉伸強度都很好的材料。遺憾的是,它的疲勞強度和打擊強度都一般。換句話說,就是彈性好,很難被橫向拉斷,和牛皮糖一樣,但很容易切斷。對鋒利的箭頭來說,切開一塊絲綢太容易了,除非那箭頭是鈍頭圓錐形,那倒有可能。在古代,這種圓錐箭頭恐怕很難見到,至少我沒見過,倒是現代射箭運動中的練習靶箭頭,都是這種鈍頭圓錐形的。

開始因為未查此書的原文,所以我不知道他本來是怎麼表達的,認為也有可能問題是出在翻譯上。如果只以我看見的譯本內容為準,那麼杜普伊說的肯定是錯的。

後來經查證,他的英文原著里確實是這樣說的,翻譯完全沒問題。這樣就很奇怪了,因為這過於違背常識,以致我認為他不可能在無所本的情況下憑空發揮出來。在討論中,有位朋友提出了一個我認為極有見地也很有意思的意見,認為此說很可能是我國古文中的「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之言,在翻譯為英文後,被誤認為是說弓弩穿不透絲綢而導致的。因為,這個「末」在文言里是省略用法,意為弓矢飛行到射程的最後,但翻譯起來,如果對方文言基礎不很好,尤其是外國人,則很有可能將其直接翻譯為「弓矢的末端」,那整句話地意思就會變成「強弩的箭頭也射不穿魯國產的絲綢」。

其實真想要達到他說的條件和結果,也不是完全不可能。那就是蒙古人穿得是一件足夠厚的絲綿長身棉襖,外面再覆上一件皮或鐵的鎧甲。

最後的PS:要做實驗其實很簡單。找塊絲綢,然後去廚房,蒙在晚上要做紅燒肉的五花肉塊上,找個至少雙面開刃形狀和箭頭彷彿的銳器,譬如三棱刮刀,然後,扎一下……至少深入兩英寸,也就是五公分左右。

然後,你就可以嘗試和書上寫的那樣,拉住絲綢把刮刀拉出來了。我可以肯定,結果肯定是絲綢破了,而刮刀,則巍然不動。


推薦閱讀:

舊影瑣憶·百戰老兵亦彷徨
為什麼在各種朝代粉裡面,民國粉是最容易被鄙視的?
皇帝的新年:一邊吃素「凍」餃子,一邊想新年賀詞
沒有打過一次仗的將軍:卻是每個韓國軍人心中的武神

TAG:武器 | 历史 | 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