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遊戲譯名談
一般在遊戲圈提到這個話題,第一句絕對要提到的是《太空戰士》(最終幻想)。但是這次我們不從太空戰士和勇者斗惡龍說起,而是先說《Tales of Phantasia》(テイルズ オブ ファンタジア)。
此遊戲在台灣譯為「時空幻境」,大陸譯為「幻想傳說」,香港譯為「幻想傳奇」,體現了兩種不同的譯名思路。幻想傳說屬於直譯,最接近日文原意,但也沒什麼內涵可言。時空幻境則隱含了遊戲的劇情——最終BOSS達奧斯可以自由往來於時空中。劇透式的譯名雖然可以顯示遊戲雜誌編輯的水平(在網路時代之前,譯名一般都是遊戲雜誌看到海外新聞後定的),但對遊戲推廣並沒有什麼好處,一個不小心還會給自己挖坑。作為SFC最後的超大作(當時看起來像),時空幻境看上去是不會有續集了,沒想到NAMCO買下牌子,把傳說出成了日本RPG史上第一濫作,什麼深淵傳說,仙樂傳說都出來了,於是時空幻境這個原本頗為切題的名字一下就成了笑柄,台灣代理商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使用《時空幻境 XX傳奇》這樣的叫法。大概是嫌事情不夠亂,時空幻境這個名字後來又被大陸玩家塞給了《Braid》,相同的譯名,不同的遊戲,真正把一國兩制落到了實處。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而且越是超大作越容易出亂子,95年以後日式超大作在兩岸譯名幾乎都不一樣,比如《寄生前夜》VS《寄生魔種》(電影原譯寄生夏娃),《異度裝甲》VS《異域神兵》(而且異度裝甲還是《CYBERBOTS》的香港譯名),《穿越時空》VS《超時空之鑰 次元之旅》(嗯,又是時空幻境式的悲劇重演),《浪漫沙迦》VS《復活邪神》,《格蘭蒂亞》VS《冒險奇譚》(港譯好像是《冒險王》)。混亂的起因之一,是大陸從《電軟》創刊後開始形成穩定的遊戲圈,在譯名上逐漸有了自己的風格,不再唯港台馬首是瞻。一般來說,大陸更傾向於直譯(不光是遊戲,文藝領域全都是),台灣更傾向於涵蓋遊戲內容的意譯,而香港和廣東粵語圈自成一體,不買北方人的帳。
大陸直譯,最大的好處當然就是安全,能直接繼承原作者的意圖。因為在遊戲發售前透露給媒體的信息很有限,你很難猜測廠商取名字的本意是什麼,瞎改名字往往費力不討好,傳說系列的悲劇就是明證。但是直譯也並不是總能反映原作者的意思,如果原作是在玩文字遊戲,直譯就可能漏掉關鍵信息。比如《寄生前夜》(Parasite Eve),當初在大陸遊戲圈也爭論了很久,EVE到底是指「前夜」還是「夏娃」,從續作來看,寄生夏娃的說法是對的。更極端的如《荒野兵器》(WILD ARMS),從遊戲發售前得到的信息看,這個譯名完全正確,信達雅。結果拿到遊戲,才發現ARM不是兵器的意思,而是Alte Ratselhaft Machine(古代遺迹機械),這下遊戲圈一片慌亂,大家為了維護逼格趕快改口叫《荒野的古代遺迹之機械》。後面發生的事也不難猜到——續集故事變了。在2代ARMS的意思是Awkward Rush & Mission Savers(美版是Agile Remote Mission Squad),3代是Artifacts from Ruins Memories,4代是Ambient Reorganization Material。一個類似的情況是《ZOE》(Zone of the Enders),這遊戲不打穿絕無可能知道標題是什麼意思,所以「終極地帶」「狂野禁區」這類名字都完全不對。直譯還存在逼格不足的缺點。像《合金裝備》(METAL GEAR),雖然有點軍事代號的味道,但是顯然不夠威猛。而老譯名《燃燒戰車》就好得多,聖火滅世很形象地隱喻了核戰爭,而官方給的兩個名字潛龍諜影和特攻神諜其實都不如燃燒戰車貼切。另外有的直譯太直了,根本就沒經過潤色,比如《古墓麗影》在大陸最早的譯名是《盜墓者》。如果譯者的文化水平不夠,可能直譯時連文字本身都翻不對。《第十一小時》(The 11th Hour) 這個直譯看似很標準,其實完全錯誤,因為這個片語是一個英文成語,意思是「最後關頭」。更有名的自然是《半條命》(HALF LIFE),人家的原意是「半衰期」,遊戲玩家天天逃課打遊戲不好好學習,當然不熟悉這種科學名詞。不過在遊戲里,半條命還真是比半衰期更貼切,歪打正著吧。而最等而下之的直譯莫過於完全不看遊戲內容的機翻了,比如《老頭滾動條》(The Elder Scrolls)。更糟糕的還有連機翻都不如的近視翻譯《波斯米亞公主》(Prince of Persia),這個就不解釋啦。
有一種說不上直譯的「直譯」是中國特有的——照抄日文漢字。最典型的是《魂斗羅》,日文原名就是三個漢字,被照搬當作譯名。其實這是日文中的宛字現象,就是用不相關的漢字代替同音的日文假名,在日本往往只有街頭流氓才喜歡這樣的玩法(有點類似漢語「草泥馬」這樣的文字遊戲)。魂斗羅的原文是CONTRA,來自尼加拉瓜游擊隊的代號,日文從英文音譯為コントラ,寫成漢字就是魂斗羅。同系列的還包括《餓流禍》(Gurkha,廓爾喀族游擊隊)《沙羅曼蛇》(SALAMANDER,火精靈)。老四強中的《赤色要塞》也是漢字,原名《final command 赤い要塞》。關於日文漢字還有一個奇葩的例子,《最強裝甲》(METAL MAX)在港台叫《坦克戰記》,十分平淡,非常沒勁,在大陸可就歡樂了,大家叫它《重裝機兵》,這完全就是盜版商張冠李戴,因為《重裝機兵》是SFC和MD上的一個STG系列,人家就是日文漢字,結果現在大陸還有一堆玩家堅持重裝機兵這個錯誤的譯名。日文漢字畢竟是日語,有些文字的含義與漢語相差甚遠。比如《街 命運的交叉點》的本意其實是《街 命運的十字路口》,兩者有微妙的區別。還有《秋之回憶 想君》(Memories Off 想い出にかわる君),那個短語其實是「成為回憶的你」。有些是字面意思沒錯但是漢語完全讀不出來的,比如《跨過我的屍體》,這個根本就沒翻嘛,台灣意譯成《降鬼一族》也算做了件好事(不過2代又吃設定了)。日文漢字往往出現在遊戲副標題上,這就導致副標題壓倒正標題,進而影響到續作翻譯。比如《龍戰士》(Breath Of Fire)的副標題確實就是龍之戰士,但是這個標題明顯沒有直譯《火焰的氣息》好。大陸遊戲圈爭論最多的莫過於《女神異聞錄》,原本是《persona 女神異聞錄》,結果副標題翻身後,續作《persona2》就成了《女神異聞錄2》,好吧我們不提這個了,猴王在嚷嚷了。少有人知道的是,《夢幻模擬戰》也屬於副標題反客為主,因為1代的遊戲類型被定義為「ファンタジーシミュレーション」(Fantasy Simulation),大陸這邊玩家多數從2代開始接觸,所以不知道這層意思。文藝圈談到翻譯,一般都認為台譯更有文化,比如大陸和香港都譯為《火焰紋章》的《Fire Emblem》,在台灣就使用《聖火降魔錄》這個名稱,頗有古典文學風味。但多數情況下,台灣更喜歡根據遊戲內容瞎編個名字,完全不管原名,也不顧格調。
台灣在遊戲史上犯下的最大罪行首推《太空戰士》,太空戰士其實是當初的盜版書商華泰出版攻略本時起的,一般認為是附會當時台灣流行的特攝節目《太空戰士》。台灣遊戲雜誌上的第一版名稱叫《公主蒙難記》(感謝grantstage 提供消息)
台灣這種起名法無非就是一個目的——便於推廣。但事與願違,當年的遊戲大作,台譯就沒有一個靠譜的。像《勇者斗惡龍》,1代是打惡龍沒錯,但是2 代龍不是敵人啊,這下知道遊戲原名(DRAGON QUEST,台版漫畫名為《龍之謎》)是什麼意思了吧?我知道《浪漫沙迦》(Romancing SAGA)譯的太直白,但《復活邪神》到了2代怎麼辦?復活七邪神?《聖騎士之戰》(Guilty Gear,罪惡工具)和劇情確實有關,但這名字真的偏離遊戲內容太遠啦。經典的《秋之回憶》,完全是譯者給自己挖坑。而我這輩子見過的最直的台灣「譯名」,莫過於《間諜遊戲》了,猜猜是哪個?《分裂細胞》(Splinter Cell),而且間諜遊戲還T奶奶是官譯,後來新的台灣代理商做了好事,給改成《縱橫諜海》了。
按內容起名也還有情可原,罪不可赦的是那種看圖說話的命名。比如《赤手神拳》(BARE KNUCKLE,「怒之鐵拳」是一代副標題),遊戲內容是3個人街頭打架,台灣就起名叫《格鬥三人組》,然後2代有4個人,就叫《格鬥四人組》,3代出了,其中有隻袋鼠,譯者傻逼了。還有《音速之翼》(SONIC WINGS,也有根據美版名AERO FIGHTER翻譯成《長空鬥士》的),因為戰鬥機來自4個國家,所以被翻成《四國戰機》,結果到了3代,出現了美日德蘇英5個國家,街機廳老闆尷尬了。偏偏這種令人生氣的譯名特別多,《越南大戰》(Metal Slug),大哥,你能不能不要只打了第一關就起名?這樣搞跟《空中魂斗羅》(Final mission)《水中魂斗羅》(闇の仕事人 KAGE)有何區別?台譯的最大罪狀是商業味道極重,如果看到遊戲的名字帶有某些流行的惡俗名詞,那一準是台灣人翻譯的。(大陸這邊常犯的一個錯誤是港台不分,其實很多被當作港譯的名字,都是台灣文盲的手筆)《寵物小精靈》(Pocket Monster)雖然低齡但要比直譯的《口袋妖怪》好一些,但《神奇寶貝》是幾個意思?台灣那邊寶貝特別泛濫,比如《數碼寶貝》(Digital Monster,數碼暴龍),《青澀寶貝》(Sentimental Graffiti,傷感塗鴉),《魔力寶貝》( CrossGate,這名字就是大宇給起的,別埋怨SE了)。有些詞本身還不算惡俗,但在市場上被濫用已久,導致所有用到這些詞的遊戲品位直線下降。打人不打臉,《終極動員令》(Command & Conquer,命令與征服)我就不說了。《無間戰神》(Too Human)一下就致敬了兩大名作,佩服佩服,大陸比較狡猾,根本就沒翻。《雷曼》在大陸是音譯,在台灣是《鐳射超人》,字面是很對的,問題是……《洛克人》台灣也沒翻譯成石頭俠對吧?有一些譯名的翻譯方法比較另類,難以歸類。最有名的是《異靈》(Enemy Zero),這個翻譯的巧妙在於遊戲封面的名字就是《EO》,恰好與漢字讀音一致,台譯的《絕命凄殺》相比就要差一些。而照貓畫虎的例子則是《鯨腹冒險》(バテン カイトス),其實日文原名是「鯨魚座ZETA」的意思,大陸譯名屬於直譯+意譯,但NAMCO(在大陸叫南夢宮哦)大概覺得不夠威猛,於是搞出了《霸天開拓史》這個音譯來……霸氣是有了,但是每個字都和遊戲內容不沾邊吧?至於《魔兵驚天錄》(Bayonetta,大陸譯為《獵天使魔女》),這個名字不是音譯不是意譯不是直譯,到底怎麼來的,完全是個謎。
推薦閱讀:
※VG圓桌會:說說為遊戲花錢這事
※為何現在還有人把一些遊戲歸為「單機」???
※現在應該買什麼掌上遊戲機?
※任天堂的次世代主機算不算歷史的倒退?
※如何評價網易愛玩新發布的文章《曇花一現的「斧子」:戰斧主機留下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