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導向】古典&爵士鋼琴異同

原題地址:怎麼理解並區分古典鋼琴與爵士鋼琴?

先給一下的「古典音樂」一詞劃定一下範圍,大致上是指Chopin、Brahms、Mendelssohn等人及其以前的;

然後再聲明一下爵士樂風格變化跨度極大,在各方面都沒有比較統一的範式,這裡只是進行了大致總結。

  • 理念

可以說這是兩種音樂最核心的區別。

古典鋼琴曲,它的產生方式是——作曲家在鋼琴上或者憑空創作,將音樂記載在樂譜上,由自己或者演奏家進行演奏;

而爵士鋼琴曲,多是在有樂隊伴奏的情況下在事先排練的基礎之上進行即興演奏,沒有官方記譜。

古典音樂在巴洛克時期是有非常流行的即興方式的,即數字低音(figured bass),不過也不同於爵士,只是類似。大概到了古典主義時期這種方式就不流行了吧。

  • 節奏

古典音樂應該說沒有一個固定的節奏型,它運用到的節奏型非常多。但是在律動上多數時候會保持各種小節內節奏強弱的規律(參見樂理教材);

而爵士樂主要是以swing節奏型(參見wikipedia)為基礎的,在此基礎之上經常有很多變化,主要是1、改變節奏重音;2、變換節拍。當然也有部以這個為基本節奏型的爵士曲目,如下:

Chameleon-Herbie Hancock

  • 曲式

古典鋼琴曲的曲式種類繁多,從一段曲式到大型奏鳴曲式無不包含;

而爵士鋼琴曲基本遵循曲式學中的「三部曲式」原則,即「主題-即興-主題」。當然,爵士鋼琴曲的曲式種類也並不單調,這裡只是泛泛之談。

  • 織體

織體就是組織音樂的結構,反映到譜面上有個非常直觀的圖像,形態。

古典鋼琴曲和爵士鋼琴曲的織體在大多數時候都是以左手和弦伴奏右手旋律呈現出來的,雖然沒有做過統計,但是我相信古典鋼琴曲在織體上的豐富程度還是略高過爵士的。其實這裡折射出兩者在這一點上區別不算太大。

不過有一點我敢肯定,古典鋼琴曲的織體流動是比較規律的,不會出現沒過幾個小節就換了幾個織體的情況;

而爵士鋼琴曲中因為節奏上的變化打破了一個相對規整的律動,使得它可以較為自由地變換織體。

  • 和聲

古典和聲與爵士和聲是兩種區別很大的體系,和聲手法區別大,對同一和弦的解釋也有不同【參見 《So what》曲例分析和弦相關問題?】。

古典和聲體系,又可以叫做調性和聲體系,產生的歷史源遠流長。一個調內的每個和弦有主有副,功能地位各不相同,這也使得它的調性相對穩定,相同調性的片段可能可以持續很久;

而爵士和聲呢,因為自身保持著一個複雜多變的調性,因此對調內的各種和弦排位沒有古典音樂那樣的規定。它主要靠各個調上的二級→五級→一級和弦進行來維持整個和聲感覺,並在這個基礎之上坐了很大的改變。

當然,打破這個進行模式的作品也不少,比如John Coltrane的《Giant Steps》。

古典和聲多用三和弦與七和弦;

爵士和聲多用七、九、十一、十三和弦。

爵士和聲在鋼琴上的運用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由於樂隊有貝斯手做低音,再加上複雜的和弦需要的和弦音太多但是手不見得能應付得過來,除了跟古典和聲里一樣省略一些和弦音,還有一種就是省略低音的聲部排列(Rootless Voicing)。

所以有時候你單聽鋼琴聲部會覺得奇怪,有時候你拿到一本標準的爵士鋼琴即興教材會發現裡面一些和弦很難聽,那都是因為鋼琴手把低音交給了貝斯手的緣故。

這種情況在古典鋼琴里我是沒見過的,應當是沒有;而且爵士和聲複雜,就更加凸顯了這種不穩定性。

爵士和聲和的精髓全在鋼琴上(也許吉他上也有),它的理論體系建立與爵士鋼琴演奏技巧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爵士和聲的理論體系中,會教授到很多特定的和弦形式或者是織體,比如鎖手和弦(Block Chord),比如《So What 》裡面的So What Chord等等;

而古典和聲對這種形式上的依賴較小,它教授的各種和聲連接方式里存在著各種排列組合的形式。

關於爵士與古典和聲的區別,我說再多不如去學習,會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包含在裡面。

  • 調式

古典音樂肯定是以大小調體系為主的,偶爾借用中古調式;

爵士樂運用的調式材料豐富得多,有布魯斯調式,也有中古調式、全音階、「半全音交替」調式等等。

  • 交集

有一種說法,叫「爵士樂是古典音樂的濃縮版」,從和聲上來講,兩者都有一個非常大的跨越,只是所用的時間不同。

以上雖然討論了如此多的區別,但是古典鋼琴與爵士鋼琴,或者說古典音樂與爵士音樂有沒有交集呢?肯定是有的。尤其是當我們把剛才定義的「古典音樂」之範圍往後擴展到晚期浪漫主義、印象主義甚至擴展到20世紀嚴肅音樂,就能找到許多共同點。

理論性的東西先放一邊,來聽聽如下曲目。

Sonata No. 8, Op. 66

這是我的偶像Scriabin的第八號鋼琴奏鳴曲,肯定屬於「古典音樂」範疇。開頭幾個和弦,說真的,長期聽爵士尤其是Bill Evans的一定不會陌生。

古n典音樂發展到後來,所運用的和聲材料也在增多(同時節奏的變化增多)這必然和爵士樂產生交集。手法上,不同流派都有區別,不再像過去那樣有個相對統一的調n性和聲體系理論發展,大家各自的和聲語言較以往都更具有個性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反映到音樂作品中的調性在逐步瓦解,以至於到後來產生了無調性音樂:

Piano Piece op.33a-Arnold Schoenberg

無調性音樂不僅僅存在於自由無調性音樂、12音音樂、序列主義音樂和其他20世紀先鋒派音樂中,還存在與爵士樂中。由John Coltrane以及Ornette Coleman等一眾爵士音樂家帶來了這種完全擯棄調性框架的自由音樂。

Free Jazz-Ornette Coleman

雖n然我沒有找到過任何關於古典音樂家如何直接影響爵士音樂家的文獻資料,但是從時間先後上可以推斷,爵士音樂家還是從古典音樂家中借鑒了很多,這才使得爵士n樂可以發展得如此迅猛(Scriabin去世的1915年,美國的爵士音樂都還沒發展到Big nBand階段,而類似的和聲手法已在那之後的約莫20~30年才出現)。同樣可以從我的這篇回答中找到兩者在和聲上的一些共性:《So what》曲例分析和弦相關問題?

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兩者雖然在和聲上有不少相通之處,但是聽覺上的差異在很多時候還是比較大。為什麼呢?還是我最前面談到的——

音樂理念的不同。

當然包括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

Two Part Contention (1958)

著名的爵士鋼琴家Dave Brubeck的曲目,請從4分28秒開始聽,會聽到古典音樂里常見的連續離調模進的和聲手法(忽視節奏和其他樂手),不完全嚴格,但有那種風味在裡面。

綜上只是給出了一個可以先做一個大致了解的示例,當你真正深入了解後會發現很多特殊的例子,兩種鋼琴音樂都有太多值得玩味的東西在裡面。

最後再放兩首古典&爵士的鋼琴曲吧!

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 S. 139 (LW A172)-Claudio Arrau

Belonging-Keith Jarrett

【蝦米主頁,歡迎踐踏】

推薦閱讀:

十九歲仲夏——教我如何不想她?
【學琴心得】關於鋼琴啟蒙教材的探討
《Faded》凄美鋼琴改編版——悼念尼斯恐襲遇難者
為什麼現代時期韓國人在古典音樂圈勢力如此強大?
郎朗是不是當今技術最硬的鋼琴家?

TAG:音乐 | 钢琴 | 古典音乐 | 爵士乐Jaz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