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觀念的差異
「Musica」一詞,來自於希臘神話中繆斯(Muses)女神。神話中的繆斯是掌管文藝和科學的九位(也有說法是三位)女神的總稱。在古希臘神話的語境之下,音樂可以理解為包含詩歌、戲劇、歌舞和數學、天文等多種文藝題材的科學表述。
在古希臘大學究畢達哥拉斯看來:「萬物皆數」。他用數學的方法推導樂器弦長和諧音的關係,從而認為音樂的基本法則在於「數」——音樂之美是數理和諧的結果。
有了這個理論基礎後,西方音樂建築在嚴格的「數理標準」之上。
節奏被明確標記,旋律、和聲被完全按照數學的理性邏輯定義。可以說,西方音樂是嚴格按照數學定義,基於理性基礎、邏輯化的研究及創作方式,遵循數理和諧、用實證科學加以驗證的結果。更深層次來看,歐洲文化把音樂視為數學結構之下的「科學推演」結果。
【最和諧的是八度兩個音,它們的頻率關係是二倍,波形如上圖所示】
大到音符高低的確定,嚴格限定1a是指440赫茲震動的標準音高。小到樂器的製造:木管樂器的開孔、銅管樂器的管長、小提琴的定音、鋼琴的調律,歐洲的樂師們首先做好了科學家工作——物理、數學、生理學的知識。
八卦一下,大哲學家尼采,也是一個作曲家,您覺得意外嗎?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小提琴造詣也極高,是否和西方的音樂思維有關係?雖不敢肯定,但相信這之中有直接的聯繫。
有興趣可以欣賞一下尼採的作曲作品:Friedrich Nietzsche: S?mtliche Klavierwerke (SACD)
再來看中國音樂的觀念。在關於中國音樂歷史的部分,我們提到過嵇康的音樂觀點:聲音的本質是「和」,合於天地是音樂的最高境界。來自於老莊思想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是中國音樂的核心觀念。
」宮、商、角、徴、羽「五聲和諧,和五行之相生相剋、五禽五穀的生活食糧相映成趣。而」金、石、土、革、絲、竹、匏、木」這些樂器的製作原料角度看,「八音克諧」是《八佾》成曲的美學基礎。
中國音樂中的和諧理念,決定了中國人的音樂聽賞習慣更多偏向於把個體聽賞體驗作為音樂的核心,主觀感受的「合乎心境、天籟和鳴、急而不亂、多而不繁、中和之音」和音樂本身統一起來。
總之,西方音樂是具體的、理性思維的」數理和諧「,是科學研究的實證結果。中國音樂是抽象的、感性思維的」情感中和「,是生活情趣的個人體驗。
理解了這些中西音樂的觀念差異,我們總結聽賞西方古典音樂的第二個需要克服的問題:不以」個人心境「作為聆聽音樂的標準,更多從音樂本身去發現內在價值。
更通俗的說,大多數國人的聽賞習慣是年三十聽《春節序曲》,中秋晚會上演出《彩雲追月》,聽音樂是用來」應景「、」助興「的。
舊時的大戶人家」唱堂會「,京劇戲園子里聽戲」喝茶吐痰瓜子滿地、毛巾手把頭頂亂飛「,此般景象很難說是對音樂的欣賞,也許從中國人的生活」和諧「觀而言,音樂就應該是這樣的存在方式。如今年輕人唱K,也大多有」美食「助興,看來我們的文化傳承還是很強大的。
有意思的是,在春節晚會上看到歌唱家廖昌永等高唱《歡樂頌》,渾身不搭調。這一幕估計貝多芬看到了會比較鬱悶。
歌曲《歡樂頌》幺紅 廖昌永 2003年春節歌舞晚會 視頻
1995年春晚的《歡樂頌》演出,欲遮還露的紅衣女郎走著貓步,簇擁出一身杏黃長裙的」歡樂女神「,確實很歡樂。更歡樂的是女神還舉著一隻活體鴿子——估計是為了色彩協調,鴿子用紅布包起來!最後蹦出來一幫小朋友做鬥牛士狀。貝多芬估計會瘋掉。也感嘆那時候糊弄觀眾怎麼就能如此理直氣壯呢?
1995年春晚_音樂《歡樂頌》演唱:杜吉剛、王蕾、王霞、雷岩
《歡樂頌》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的主題部分。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根據席勒的詩歌而譜曲,交響樂里程碑一樣的存在。整部交響曲時長70分鐘左右,從第一到第四樂章情緒漸次推進,最終到達神聖的頂峰!了解了這些,我的建議是放下手頭的雜事也放下心頭的雜念,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去感受貝多芬所傳遞的」天下一家「的莊嚴神聖,去感受音樂所蘊含的「歡樂」的意蘊。
去發現音樂中的歡樂,而不是讓音樂給你的歡樂助興。這會讓你更容易走進古典音樂的世界。
附上《歡樂頌》的詩歌精華部分:
歡樂女神,聖潔美麗,
燦爛光芒照大地。我們懷著火樣的熱情 來到你的聖殿里!你的威力能把人類重新團結在一起,在你光輝照耀之下,人們團結成兄弟。========輕鬆閱讀 友情提示========
初次訪問本專欄,請點擊這裡:
專欄閱讀索引:理清內容,調整架構
專欄持續更新,敬請關註:古典音樂的美好
更歡迎您留下評論和建議,共同發現、完善聆聽的方法。
聯繫作者,請點擊:作者的知乎主頁
接下來請看: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談起
【音樂,用耳朵思維的藝術】
推薦閱讀:
※細數網易雲音樂上那些適合散步時聽的歌單。
※如何評價第58屆格萊美音樂獎(Grammy Awards)?
※The Twang——Either Way
※HIFI是什麼
※鋼琴中級程度是否可以模仿大師作品進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