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開悟了還有可能造業嗎?


如果這裡的開悟是指證悟聖道聖果,那麼可以回答一下。

根據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的啟示,證悟阿拉漢果智的三種聖者(即正自覺、辟支佛、阿拉漢)不會再造作新的業,沒有凡夫作業的速行心,只有唯作心

有關於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拉漢四種聖者的特性可以參考菩提比丘編譯的《阿毗達摩概要精解》①一書。或者參考葉均居士翻譯的《清凈道論》②。

唯作業:唯作心屬於欲界美心之一,唯作美心只出現於阿拉漢心中。這些心沒有離心所,因為阿拉漢已經斷除了一切煩惱,所以不需要刻意地遠離惡行。

無效業:對於諸阿拉漢來說,只能在未來成熟的業都變成無效業(巴利語:ahosikamma),因為他們在當世即會證入般涅槃。

①、②:備註《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和《清凈道論》可以在「覺悟之路」網站下載電子版本,或者找我索要實體書。

另外可以參考Paul Yang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12470/answer/251843387?utm_source=com.example.android.notepadutm_medium=social


開悟有可能造業,因為開悟屬於見道位,也就是說只是道理上通達了,沒有懷疑了,但是還沒有完全做到,而真正做到而成就解脫,稱為究竟位,所以見道位的初果羅漢,依然會造業,死後不能入無餘涅槃,但是開悟的人都有抑制貪慾的能力,所以開悟的人永遠不墜三惡道,而且下一世必然是天人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行。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用何生,得受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彌勒受一生記乎?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應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彌勒!當令此諸天子,舍於分別菩提之見。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舍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虛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凈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大正藏第 14 冊 No. 0475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和彌勒菩薩倆人肯定都開悟了……

如果不造業,維摩詰居士犯不上調教彌勒菩薩……

如果造業,維摩詰又說,菩提滅諸相,離諸緣……

所以,你猜

你猜維摩詰和彌勒菩薩開悟了么……


阿羅漢不造新的業,因為業的緣是無明與渴愛,阿羅漢沒有無明渴愛,所以業無從生起。

開悟這個詞,語義模糊指向不明,容易誤解,不建議使用。

開悟者依然是凡夫,依舊造業,分析如下:

在比丘戒中,「大妄語戒」禁止比丘向人宣說自己超凡入聖,犯了這個的最嚴重結果是波羅夷,驅逐出僧團開除僧籍。

然而,「開悟」這個被漢語系佛教界津津樂道的詞,不屬於任何一種聖者境界,在比丘戒中,聖者境界被解釋為如下幾種:

(1) 靜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2) 解脫:空、無相﹑無願解脫。

(3) 等持:空﹑無相﹑無願等持。

(4) 入定:入空﹑無相﹑無願定。

(5) 見道: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6) 修道: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7) 證果: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

(8) 斷煩惱:離貪﹑瞋﹑痴。

(9) 心解脫:心因為離貪瞋痴而解脫。

(10) 樂靜處:由初禪乃至四禪樂靜處。

總括來看,聖者境界是指由初禪到加行位乃至見道﹑修道﹑證果。

開悟不屬於上述任何一種,由此可以推理出:

開悟者是凡夫,肯定還造業。


末學認為即使開悟了,對於微小的惡業還是會造,但是對於重的惡業是不會在造的。畢竟他們了知法界實相,也證實了因果的確實是存在的。所以重的惡業覺得不會去造,但是由於往昔的習氣還在,所以對於微小的惡業,具體還得看他的性障是否減輕,及他個人克制能力。


造業也分造善業和造惡業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去大徹大悟,或者說悟道?
被雷劈死算有果位嗎?

TAG: | 開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