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里的「某某曰」是直接引用原話還是轉述?

按照現代寫作規範,「某某說」後面跟個引號,那一定就是直接引用原話了。但史書里很多地方卻感覺不像是原話,尤其是有些沒有外人在場的私人間的對話,例如諸葛亮和劉備,諸葛亮和劉琦之間的對話,本來就沒有外人在場,對話又很長,怎麼可能留下原話?如果改成轉述句寫法,反倒更合理一些。

是否可以理解為在他們那個時代,記敘和寫作還很不嚴謹,直述、轉述並沒有作區分?


謝邀。這種對話類的史料,是引用原話還是轉述要看具體情況了。在對話內容缺乏外傳流通的情況下,很多是靠後人補寫,或者傳主出名後而變成民間故事附會到傳主頭上。史官只不過是根據後人補寫的對話內容,或者採納這些附會的民間故事。

最有趣的莫過於東漢名稱楊震的一則往事記載了(注1)。

(注1)後漢書楊震傳: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荊州茂才王密向舉主楊震求官,而向楊震賄賂金十斤。楊震拒絕了,還說了一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說明當時在場的,就楊震和王密2人。這件事要想被別人或後世所知道,除非2位當事人傳出去,不然不會被人知道。

史料記載楊震人品很高,什麼【故太尉震,正直是與】,楊震應該不會把這事說出來。因此即使這件事被當事人捅出來,估計只能是被茂才王密說出來,有可能是王密後來為宣揚舉主楊震的人品說出來。當然,史官記載的這種回憶性質的對話,估計和當時對話的原內容有所出入。

如果這件事不是2位在場當事人傳出去,只能說是楊震後來民間影響力極大,由於品行高尚,士人或普通百姓附會了一個故事,按在楊震頭上,最後被史官採納而記載下來。再舉一個項羽敗亡的例子(注2)

(注2)史記項羽本紀: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原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鄉。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項羽敗亡前,身邊【乃有二十八騎】,身邊還有28名騎兵。項羽前後對身邊28騎,說了很多話,但問題是這28騎能夠跟隨項羽到死,想必是項羽的死士,最後是不太會有人投降的,這28人加上項羽,都是死人,死人是不會把對話外傳,那麼項羽和28騎的對話內容是怎麼讓人知道的?

除非項羽的28騎中有人投降漢軍,不然這段對話,後人是不知道的,司馬遷更不會知道。估計在這種情況下,由於項羽影響力大,司馬遷為了寫史而巡遊採風,跑到當地,而當地留有項羽的民間傳說,於是司馬遷便把關於項羽和28騎對話的這段民間傳說記載入《史記》。

諸葛亮隆中對是否忽略了東吳的因素,從而讓蜀漢走向失敗? - 知乎

再說題主舉的2個例子。先說諸葛亮和劉備的對話,比如隆中對(注3)。

(注3)三國志諸葛亮傳: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

隆中對的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隆中對的對話形式。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隆中對》是【因屏人曰】的【口述】。

《隆中對》是【因屏人曰】的【口述】。

《隆中對》是【因屏人曰】的【口述】。

可以說當時就劉備和諸葛亮2人。由於當時沒有錄音功能的手機,這種以對話形式,嘴巴上講,也沒有幾個人知道的規劃,到最後能夠形成文字,都是靠後面人補寫的。至於是諸葛亮自己補寫的,還是其他人補寫的就不得而知了。既然這種【口述】,能夠轉變成書面體,也就是變成史料上的文字,都會經過後期潤色的,與當初【口述】的內容肯定是不太一樣的。

而且從諸葛亮207年所作的《隆中對》,到諸葛亮234年去世,有27年的時間。假定是由諸葛亮親自將當初的【口述】補寫成文字,你總歸要允許諸葛亮在27年的時間裡,像知乎的修改功能一樣,把《隆中對》修改幾遍吧!

等陳壽拿到這份名字叫《隆中對》的規劃時,天知道已經是第幾手了?諸葛亮在207年發布的是《隆中對》1.00版,幾十年過去,等陳壽把最終版《隆中對》寫進三國志時,弄不好已經是諸葛亮搞的《隆中對》1.27紀念和諧出道27周年的加強補丁版了

諸葛亮《隆中對》作為當時【因屏人曰】的【口述】,導致現在人們所能看到的《隆中對》,都是經過後期不斷修飾,變成文字的版本。很多規劃都有可能是後來才加進去的,也就是說,最初口述版的隆中對,有可能是極為簡略的。

甚至可能是諸葛亮說話時,加雜著地方方言,結果劉備沒有聽懂,只能禮貌性地拍手叫好,然後把諸葛亮先請出來再說。

到底劉備三顧茅廬是真的,還是諸葛亮主動見劉備才是真的? - 知乎

後說諸葛亮和劉琦之間的對話(注4)。

(注4)三國志諸葛亮傳:琦乃將亮游觀後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

按照劉琦說的【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說明在場當事人就2人,諸葛亮和劉琦,沒有其他人在場。很簡單,這段對話很有可能就是2位當事人事後捅出去了,至於誰捅出去,還是一起捅的,就不重要了,反正這又不是見不得人的事情。

當然,這和前面提到的隆中對一樣,諸葛亮和劉琦的對話,靠當事人回憶,後人補寫。回憶要是有偏差,那麼補寫內容和當事人對話原內容肯定是有出入的。

PS:再說一下什麼魯肅所謂的《榻上策》(注5):

(注5)三國志魯肅傳: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

孫權【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又是【密議】,後面魯肅對孫權說的洋洋洒洒一大段,兩個人的秘密對話,這史官是怎麼知道的?莫非安裝了竊聽器

還不是事後,後人把魯肅的這段【口述】變成文字的,所以魯肅的《榻上策》看看也就行了,都是後人把對話進行P過的,P過之前的魯肅說的原版內容,和史料記載是有出入的。

順便厚顏無恥地為下面這個回答求點贊

求解漢末時期,豫州的勢力變化? - 知乎


舉個例子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當然論語不是史書。很多史書寫的人都已經隔了很多年之後才寫的。你猜是原話不?


經常可以看到在不同的記錄材料甚至是本書里,某人的某句話可能會有多個版本,明明有所本,都非要改動一下然後用之,估計第一手也不能是原汁原味的。


劉備見諸葛亮時起碼也是市委書記級別。劉琦職位更高,荊州省委常委兼江夏市委書記。

雖說是私人對話,私人秘書,書記什麼的角色應該是標配,應該會留下會談記錄。並不像電視劇似的就兩個人神神秘秘地對話。

至於史書上是不是原話。應該是史官根據會談記錄提煉的。


推薦閱讀:

在中國歷史上強大的漢朝唐朝宋朝等等都曾被少數民族入侵,為何三國時期卻是如此的平靜?
20 年前就敢賣 40 美金的木頭鉛筆,是什麼鬼?
國籍與民族,哪個更重要 | 地球知識局
中古英國極簡史(4)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3)

TAG:歷史 | 三國志書籍 | 史記書籍 | 史書 | 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