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小說可以被稱為結構嚴密的小說?
這部小說「結構嚴密」;寫小說要「結構嚴密」——這種話常聽人講,但我始終對「結構嚴密」這種說法沒有清晰的認知。
一個小說至少需要「有結構」到哪種層次?究竟什麼才是「結構嚴密」的小說?不需要籠統概念的解釋,可否舉一例詳細分析?《尤利西斯》是結構嚴密的小說,但讀懂的人少之又少,這又怎麼講?
推薦題主閱讀福斯特的《小說面面觀》,也許會對小說有更好的了解。 題主說到小說的結構,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說一下。一個是作為基本的要素,一個是作為小說中的亮點。
我們在上中學的時候就學過結構,想必都不陌生;實際上,作為小說中一個要素的結構就是這樣:故事需要經過生髮,發展,高潮,結局幾個過程。一個沒有發展的故事是不存在的,沒有高潮的故事是低劣的。雖然故事都會經歷這幾個環節,但是在結構上依然可以做到很巧妙:高潮的穿插,時間線的錯搭,等等等。在作為小說的基本要素上,結構的牢固是必不可少的。
對於題主的問題來說,尤利西斯的結構嚴密,和它被多少人讀懂之間是沒有什麼關聯的;比如《哈扎爾詞典》,這一類詞典小說也是在結構上取巧,當然這結構是與內容交相輝映的,但是,結構並不能完全決定與控制內容。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所看到的所有的經典作家的經典作品,都可以說結構嚴密。不管是現實主義還是現代主義,意識流還是別的什麼,他們都有著嚴密的結構。
但是結構同樣可以作為小說中的主要內容,甚至連小說的中心——人物也退居其次,交出中心位置。福斯特舉了一個很經典的例子《泰伊絲》。這是一個沙漏狀的結構。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僧侶聽說一座罪惡之城裡有個叫做泰伊絲的墮落的女人,於是他決定去拯救她。小說的前半部分是僧侶如何到達罪惡之城,到了中間,因為種種巧合,泰伊絲被拯救了,僧侶卻陷入了泰伊絲的墮落境地,後半部分由此繼續發展。可以看到,這裡有一個位置的交換,甚至整本小說都看得到收攏與展開的痕迹——就像是沙漏兩端大中間小的樣子!在這樣的小說里,結構的美被最大限度地使用出來,成為小說最大的亮點。
在這樣的意義上,有著這樣的結構的小說就少之又少了;而且,他們通常也算不上多好的小說。因為雖然它們的結構很美,可是,過於精雕細琢的結構往往會損害小說人物的性格,影響作者思想與情感的自由表達,它們只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很明顯,《尤利西斯》等諸多作品都不屬於此列。在這種意義上,它的結構說不上精巧與「嚴密」。推薦閱讀:
※體制化的不是你的生活,而是你的思維
※「我是為你好」錯在了哪兒
※暴利產品,暴利思維
※為什麼總感覺自己有想法但是表達不出來,終究還是閱歷太少的原因嗎?
※有哪些行為或則思維方式,會讓你覺得他/她就該混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