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大江大海1949?


一滴水,怎麼會知道洪流奔騰的方向呢?

無法做到去代入大時代中小人物當時的心境,殘忍得絕望萬分。每個故事拆出來都能拍出一部令人扼腕長嘆的鴻篇巨製。歷史書里輕描淡寫的一個數字,落到現實,挖出背後的故事,每一段都浸透著血淚,你唯一能感慨的就是命運的不可控以及時代的不可逆。

歷史終歸由勝利者書寫。這本書提供了另一個視角去重新審閱我們的教科書。倒也不是要黑,政治鬥爭嘛,可以理解。然而殘酷的真相無論如何都不該被輕易抹去,因為那裡有太多人不甘的呼號在日夜響徹。

還是那句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傷心秦漢,生靈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非常好的一本類回憶錄,並不是從政治角度來說事,而是客觀地對那個時代進行回憶與描述,引用資料基本都有標註,有一定可信度。此書以龍應台父母的故事展開,採訪了不少國軍老兵,並對一些當時的見證者進行了採訪。只是它裡面有些事情畢竟是潰逃的國軍方面的記憶,說得共軍好像如何如何不好一樣。另外,這書在大陸出不了的最大政治問題就出在有關長春圍城一事上,當年大陸這邊的《雪白血紅》也碰上過這問題,書中在此處對蘇聯是比較反感的,對tg當年所為也有些不滿,並且採訪了大陸當年見證此事的老人。當然,戰爭嘛,為政治正確做出的犧牲再大在高層看來也是值得的。李敖唱反調的那本書我沒看過,貌似是指責龍沒說美國和國民黨的壞,但是這隻體現了李的偏激,因為這本書根本就不是為了指責誰誰誰壞。我覺得這書就是想說幾十年過去了,對於內戰沒必要再天天從政治角度去討論去爭論誰對誰錯,你現在應該關注的是在內戰中的那些參與者那些老兵那些無辜被捲入的人以及他們的情感他們的回憶。他們都是中國人,他們都很愛國,逃到十萬大山的那些老師和孩子在那種情況下還是堅持學習,這才是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這真的算是家國記憶。

補充一句,天天說只見賊挨打不見賊吃肉的人,對於佔主要部分的受牽連平民和被抓的壯丁應該怎麼說?大家都是賊?


摘抄其中一句話,「所以我只能給你一個「以偏蓋全」的歷史印象。我所知道的、記得的、發現的、感受的,都只能是非常個人的承受,也是絕對個人的傳輸。有時候,感覺整個荒原,只需要一株山頂上的小樹,看它孤獨的影子映在黃昏蕭瑟的天空里。」

這本書從大歷史碾過的小人物的真實經歷寫起,一段大陸人可能從未聽過的「經歷」。如果說把這段歸結於「歷史」有人會有非議,那麼「歷史」真實的樣子究竟是什麼。說到底,隔代人修史才會捕捉到歷史些許真實的樣子,而現在歷史不過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罷了。那麼還真要感謝這本書,提供了另一個聞所未聞的角度讓我了解了1949年前後發生的事情。

比如說長春圍城,「應該從一九四八年四平街被解放軍攻下因而切斷了長春外援的三月十五日算起」。

「為什麼長春這個城市不像列寧格勒一樣,成為國際知名的歷史城市,不斷地被寫成小說、不斷地被改編為劇本、被好萊塢拍成電影、被獨立導演拍成紀錄片,在各國的公共頻道上播映,以至於紐約、莫斯科、墨爾本的小學生都知道長春的地名和歷史?三十萬人以戰爭之名被活活餓死,為什麼長春在外,不像列寧格勒那麼有名,在內,不像南京一樣受到重視?」

所謂獨立思考,無非是對一件事情的全貌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因一本書洗腦,更不會因為教科書和某些宣傳渠道而盲從吧。

P.S. 網路上可以下載電子書。


是切換到了平凡的、普普通通的芸芸眾生的視角,在歷史的洪流里,每個人的命運就這麼隨波逐流,文筆之間包含著情感。

===========================

龍應台描寫的平民,都是那些跟國民黨跑的平民,那些丟失了過去高高在上的人的平民,比例最多1%

佔中國人大多數的農民獲得了土地,大量的工人得到了解放,妓女恢復了人格,農奴獲得了解放,這個絕大多數平民的故事,龍應台為何不說?

李敖早就說了龍應台書的問題,本質就是階級立場。農奴獲得了解放歡天喜地,那些跑掉去印度的奴隸主貴族們當然生活不舒服了。

任何一個戰爭,那個沒有普通人的悲歡離合?

日本的二戰唄炸得那麼慘,沒有普通人的離合?

德國的二戰那麼慘,沒有普通人的離合?

戈培爾的家庭被視為模範家庭,也是德國的著名實業家,他的七個孩子被他用毒藥毒死,全家一起自殺,這不叫悲劇?

用普通的情感,去掩蓋大歷史進步的方向,這是小資文人的慣用伎倆。中國革命是遲早要來的,革命就沒有哪個革命是文質彬彬的。


我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這本書的野心在於,不言政治,卻無處不言政治。

作者用專業的文字工作者特有的筆觸,用細膩的描寫,述說著中華民族的如何被割裂成三、四分,中華兒女如何變得陌生對立,並賦予戰爭洪流中如螻蟻般悲慘的人命人性和民族性的光輝。

而這一個個故事、一份份的感動,到最後,會讓大多數(畢竟每個人都有人性)讀者發自內心的去追問,導致民族割裂、人生撕裂的那場戰爭到底有什麼必要。對於大陸人來說,那場作為那場戰爭勝利的基礎的群眾沒死的也沒什麼存在感和影響力,作為大陸核心力量的中生代並未真切的體會過TG到底有多好、KMT到底有多壞,維繫大陸的主要內在力量是文宣。

而大陸低級、煽情的文宣的力量和大陸人的文化程度成反比,作者文章的力量和大陸人的文化程度成正比。調查顯示大陸人文化水平逐年上升......

實際上,這本書也有其問題。

難道這場慘無人道的戰爭真的一無是處?

難道TG就一無是處?

難道KMT就沒有壞人?

作者的目的是呼喚人性來消解是非性。

當然這也不怪作者,因為是非性不能討論,那隻好消解。

作者歹毒之心一以貫之。

你看他2016年在北京做的演講龍應台:傾聽一個人的記憶 戰爭對個人與集體記憶的割裂

他宣傳,他震驚於人對過去的忘記,呼喚人們通過口述歷史,構建家庭史、村莊史、城鎮史最終上升到民族史。

我很生氣。

這他媽是要重述歷史啊!

我D建立在欺騙和文宣基礎上的歷史,經得起這麼折騰?!

居心何其險惡,雖誅殺一萬次不足以解恨也。

作者說話也很歹毒。

一位才上高中的祖國花朵,在其演講結束後,率先質疑他的用心。問道,你婆婆媽媽說了一場的記憶,那麼什麼是可以忘記的呢?

龍某惡毒的說,我想舊情人可以忘記。

人高中連情人都還沒有,你就跟人說舊情人,這是猥褻你知道嗎?

再說了,祖國花朵就一定會有舊情人嗎?也許是嫁給大山的女人,從一而終呢。

龍從2009年的大江大海,到2016年的傾聽記憶,惡毒與日俱增。

2009還是迴避和消解,2016年就要另起爐灶、重建歷史了。

如此縱容龍氏上竄下跳、四處出醜,一定是我們的宣傳部門出了叛徒!


成王敗寇之間,是無數平民的顛沛流離、妻離子散,是生生世世的傷痛,追不上更抹不去。誰有權利要求平民為成敗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當權者又何曾介意過平民的傷痛。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太小清新的人就不要折騰歷史這一塊了.....


去台灣總要買些書看看,不同的視角,即使不能理解也願意去了解台灣人眼中的歷史到底和我們有什麼不同。對歷史本身並不感興趣,完全是好奇趨使看完這本書。覺得沒必要禁止在大陸出版,也不相信有什麼人會被這本書洗腦,多了解一個看世界的角度並沒有什麼不好。


龍應台的這本書是披著悲憫情懷的外衣,干著歪曲歷史事實,否定歷史正義性,為反動腐朽政權翻案的勾當,她的書她的演講居然能在國內大行其道,可見我們的宣傳部門是多麼的不設防。


這本書個人感覺是從文人的角度來看待那段歷史,悲憫大時代變革下的一個個小人物,他們的命運沉浮往往由不得自己,不論是什麼主義或是民族情感,對大多數平凡人來說,他們是用血肉之軀在推動這著這些理想變為現實,自古以來,歷史往往記載指揮前行的人,卻忘了這背後數不清的卑微的不能再卑微的人的付出,時代就是這樣,一波倒下去了,一波又繼續下去,無限循環與前進。反正我們多數的多數都是這些人。


用龍本人的話說,不在乎大國的崛起,只在乎小民的尊嚴,小民的尊嚴靠什麼維護?靠整天坐下來打嘴炮嗎?自古成王敗寇,如果龍先生太玻璃心,建議不要看歷史,那太殘忍,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革命的目的才是。


龍應台在闡述親情時,確實有著溫暖卻很有力量的文字。還在本科的時候,我去搜索她的其他作品,搜索到了這本《大江大海1949》。但是我查了圖書館和各大Kindle資源庫,都沒有找到資源,也就一直沒有機會再看。

前段時間去香港的時候,去了海港城的誠品書店。我就去找了一下這本書,激動又充滿期待地帶回來等待慢慢品讀。

但其實看了以後又有些許失望。正如題目所述,這本書描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九四九年前後的相關故事。以在中國發生的故事為主,另外也有德國和其他地方的歷史。與我們所能了解到的歷史有所不同,龍似乎一直試圖在另外一個角度、一個我們不太能看到的角度,闡述那幾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在看的時候,怕自己被她帶偏,一直都在以批判的視角看她的所描述的故事。她說的時間好像有偏差?她所描述的數據對嗎?這個故事可信嗎?但這些我也無從考證。李敖還專門出了一本書《大江大海騙了你》來反駁龍所述的歷史。

但真正的歷史面貌到底是怎麼樣的,誰也沒有辦法確信,只能是說在所有當中最接近、最可信。但我知道龍所闡述的歷史不是最可信的。

龍也在書中說到「我沒辦法給你任何事情的全貌,飛利浦,沒有人知道全貌。而且,那麼大的國土、那麼複雜的歷史、那麼分化的詮釋、那麼撲朔迷離的真相和快速流失無法復原的記憶,我很懷疑什麼叫『全貌』······」

而確實的是,龍的這本書是有很多不明真假的片段、沒有佐證的故事所湊起來的。我覺得也只能當做整個全貌的一小角,一個拼湊得不完美的一小角來看。

在整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寫到母親美君的故鄉—淳安古城那一部分。因為我的故鄉也在這,所以我會和我記憶中了解到的故鄉有一個對比。

「美君是在一九四九年一月離開淳安古城的。最後一次離開淳安時,後來美君跟我說,她確實回頭看了一眼那城門兩邊的石獅子,一邊一隻,已經在那裡好多、好多朝代。」

「毛澤東在一九五七年正式提出『超英趕美』的口號······在這種思維的推動下,開發新安江成了急切的重大項目。三十萬淳安人,為了國家整體的進步,必須遷走。」從此繁榮之城變成水下之城。

「千島湖看起來樸素純凈,原始自然,但是我們的眼睛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無數個聳立水面的荒島,其實既非島,也不荒,那曾是山,母親年幼時攀爬過、野餐過的地方。」

後來我問在1966年和1967年出生的父母親,他們雖然沒有經歷過這件事,但他們知道1959年為了興建新安江水電站,被淹的不止賀城,還有獅城、威坪、港口、茶園等村落。即使這樣,他們對於這件事還是持肯定態度的,雖然有相當大代價和犧牲,但新安江的建立確實造福了後代。

另外我看這本書,特別是後面的「長春圍城」、「淮海戰役」等事件,看到了大陸歷史中所沒有寫的東西,我不知道這些故事的真假,但我可以將此作為引子去搜索了解。

沒有那個革命是文質彬彬的。我對我自己出生成長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一個和平的國家而感到更加感恩。一個不好的時代是會踐踏、污辱、傷害人的。我們無法體會到那是怎樣的絕望、無奈。也永遠不知道那些在不好時代中,依舊站立著的人是如何堅強。我們應該感恩這樣的環境,好好生活。

另外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我們四個青年的公眾號


龍沒有在評價歷史事件,她寫這本書,只是提醒世人正視事實,不要逃避,大家坐下來好好聊聊,該說對不起的說對不起,值得紀念的人不管哪一方都需要一個公正的說法。有些人和事是需要銘記的,只怕再過幾年,我們的子孫再也沒有人知道了。

比如說,我身邊的九零後,千島湖人,她自己並不知道曾經並沒有湖和現在埋在水下的淳安老城,還滿心為自己家鄉的美景感到驕傲,這是一種悲哀。


歷史總是沉重的。

那些被忽視了的歷經苦難的普通人,以及徹底被抹去的痕迹與地方無法一一還原,但總是有那麼些人還是記得歷史本來的樣子,或者說他們所看到的樣子。

也總有那麼些人願意去還原當初的事件或記錄下走過那段時期的人們的過往。

所以,我們能從書里看到了美君,看到了管管,看到了瘂弦,看到了千島湖下的淳安古城,看到了被埋沒的護城河,看到了一天之內回不去的故鄉,看到了有些可能永遠會被埋沒的故事。

以上是讀完這本書的有感而發。

龍應台在書的最開始已經寫過,寫這本書的初衷是因為她的兒子飛利普想要了解她的過去,因此她才會去了解她從大陸遷移到台灣的這段歷史,也才會因此挖出了書中這些人的口述史。

從本質上來說這本書可以算是龍家的家族史,其中涉及到的其他人的故事只是輔助飛利普從龍家的角度了解這段歷史。書的扉頁也才會寫著「獻給美君、槐生」(即龍的父母)

當然,由於其中內容大部分是口述史,難免會帶有主觀情緒、立場問題以及記憶的偏差。這一點龍應台在再版的序「湧動」中也提到了。

今年去香港的時候,書店中在售的已經是這本書的第二十六版了。從2009年最早出版到現在十年不到的時間啊,幾乎是每年出三版的節奏。除卻勘誤的原因外,足可見此書的暢銷。

當然,此書的另一個意義,在這本書再版的序「湧動」中也提到了,就是讓更多的普通人願意傾聽並自發主動的去了解自己父輩、祖輩的經歷,而不僅滿足於教科書上的集體記憶。輕個人歷史重集體記憶這個問題不只在大陸,在香港和台灣一樣也存在,甚至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著。個人歷史的記錄大部分情況下都需要普通人自發主動的去挖掘。

其實,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活在其他人的歷史中,如果無人記錄,那麼個體消亡的若干年後,自身存在於世的印記便都消散的乾乾淨淨了無痕迹了。



很樸實,真切,那個年代的人們都是生不由己,卻又無可奈何


一個字,非常矯情。

情感滿溢隨時決堤的女作家,專註寫寫目送就行了,別碰歷史,很尷尬的。


值得看...拿到這本書不容易..我都不捨得翻..小心翼翼斷斷續續看了兩遍.....


推薦閱讀:

B1#2 2017讀書簡報歷史篇上
2017年看過的書裡面,最喜歡這10本
那個賣了十一次血的男人—【許三觀賣血記】
如何評價海錯圖筆記?

TAG:閱讀 | 豆瓣讀書 | 中國近代史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