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為何也像國內大學一樣追求CNS?

之前有過提問CNS的文章質量是否代表各個領域的最高水平,回答中普遍認為代表不了,那為什麼人們還是要把CNS作為最高水平的期刊來看待。我現在在美國,聽報告時,無論演講者是哪國人,都無一例外的會著重講解自己在CNS上的工作。很多文章其實也只是吸引眼球,並無太重要的意義。大學招聘的AP時,CNS也是很大的加分項。是什麼導致人們如此看重CNS的?為什麼專業領域的期刊不能抗衡?


很多指標不能作為衡量的唯一標準,但你要衡量某個東西還是必須有指標。

衡量一個大學生是否有能力不一定與績點掛鉤,一個拿國獎的和一個成績中上但沒獎學金的學生會主席你不好比較誰能力更強,但一個平均績點3.9的學生和一個門門掛科的學生放在你面前讓你比較你一定覺得前者有能力的概率比較大。

衡量一個課題組是否有實力不一定光看是否發了CNS,一個人發了CNS無疑讓人立刻覺得他水平不會低,一個人沒有發CNS也會宣傳自己發表過的最高水平的成果,但如果一個人從來沒發過影響因子十以上的文章…至少我招AP的時候肯定選那個發過的人。

凡事總有標準的,不是這個就是那個,目前來說如果某個領域能發上CNS那肯定不是頂尖也是實力雄厚了,哪怕你們領域影響因子全都三以下,也會有個衡量標準,比如某個大家比較公認的雜誌。

你干一個行業,你要證明自己有實力最好就是追求公認的行業標準,總要有個追求吧。

總不能說我這也沒有那也沒有但這並不能代表什麼我就是很牛逼的吧——該吃藥了。


能上CNS的文章肯定能上專業頂級雜誌,反過來不一定行。


題主自己也寫了要「看領域」啊。大家都發CNS的領域,不把這個拿出來說那說啥?

用CNS來快速比較倆領域相近物理學研究者,其實勉強說得過去。傻X的行為是拿CNS來比較一個物理學教授和一個計算機科學或者機械工程教授。


推薦閱讀:

李尚龍的文章是否等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心靈雞湯?
哪些句子讓人讀起來蕩氣迴腸?
意林有一篇文章 題目叫我喜歡你是寂靜的 正文是什麼?
如何吸引別人看你的長文章?
如何評價我寫的文章?求指導

TAG:大學 | 科研 | 物理學 | 生物學 | 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