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是否被過譽了?

活著被過分解讀了


金庸像是杜甫,作品包羅萬象,更摻雜著對現實社會問題的思考。單一句「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就足以讓金庸的作品升華。

古龍像是李煜,優質作品內容較單一,甚至人物設定都差不多,對現實的思考也不如金庸來得多。

而且,個人認為金庸的文筆是武俠作者中最好的,天龍中的少室山一戰,我覺得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不是。看過古,梁,溫和N個其它作家,連稍微接近他的都沒有。


恰恰相反,個人認為金庸小說被低估了。

最主要的原因無非在於,武俠小說這一文學題材長期得不到文學界和國人的真正認可,在大部分人眼裡,那些有著強烈歷史厚重感或政治寓意的,能夠寫實地反映一個時代的中國人的生活與精神面貌的,在特定時期內有過巨大影響力作品,才能當起」經典之作「的評價。可以參考茅盾文學獎等較有分量的文學獎項的歷年獲獎作品名單。

而金庸的大部分小說,雖然也基於真實的歷史,但終究是自己構建出了一個規則和價值觀等方面都有別於現實世界的新的世界(鹿鼎記偏歷史小說範疇,可能可以除外)。但這個虛構的世界裡卻處處體現著中國的傳統文化,社會和歷史政治內涵,這也正是金庸的偉大之處。縱觀目前武俠小說領域,金庸以外再無大師,悲觀地說,以後也不會有人達到這一高度。


看看別人的,再回來看金庸,有比較就有鑒別。


沒有,推薦讀老版天龍八部,沒改過的那版。劇情連貫緊湊,無拖拉感,節奏快,覺得沒看幾下就讀完了。特別爽。


金庸炙手可熱,幾乎成了評論的唯一焦點,只要一提及武俠小說,沒有人不談論金庸的,更多的讀者,視野中也只有金庸,而一筆抹殺了其他所有的武俠小說。金庸小說的愛好者和研究者只見樹木不見樹林,只知道有金庸的武俠小說而縱不知有江平不肖生,還珠樓主,宮白羽,王度廬,朱貞木,橫不知有梁羽生,古龍,卧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前不知唐宋傳奇、話本及明清俠義,公案,後不知溫瑞安、黃鷹、李涼及黃易;左不知台灣現代小說自成體系和傳統,右不知大陸的新武俠小說創作正風起雲湧、如火如荼。金庸小說研究正走入了一個就金庸論金庸,講「第一」當成「唯一」的迷途。愛金庸的至而蔑視其他、乃至完全忽視其他,著就是所謂金庸小說的「排擠效應」。……對其他武俠小說家的創作研究顯然是不公平的,對武俠小說的研究及武俠小說的創作發展顯然也是大大不利。就金庸研究而論,忽視了武俠小說的傳統和背景,無法將其與別的作家作品進行比較,則如何能說明金庸小說創作的成就與價值,又如何講金庸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做真正準確的定位?


絕沒有。



你覺得被高估了,是因為你沒認真讀過。不說其中的各種愛恨情仇,家國大義,仗劍行俠,單單古詩詞以及各種傳統文化的引用就稱得上淵博


金庸在武俠領悟是絕對的王者,他是無可爭議的第一人,把他排在第一,是因為沒有更高的名次了。現在的作者如果能達到梁羽生的水準肯定會被捧成神的, 看各種冒金庸之明出的作品就能看個大概了。他的作品好好看看的話至少宋末至明初,還有康乾時期的歷史能得到惡補了


金庸的書真的是包羅萬象,幾乎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的合集,沒有被高估


我第一次除了吃飯睡覺都在讀書的日子就是讀金庸的書。

= =根本停不下來好吧= =。

小說不就是讓人在虛構的世界中痴迷也能同時找到力量或者動力么。

所以金庸的書很棒噠。


單是金庸在佛法上的涉獵,感覺就比今天的好多瞎jb寫強了多得多。「南北雙樹一哭一榮」「為讓南帝給黃蓉治病畫畫也是有典故的」然後不知道了......

道法上的」手轉靈珠常奮筆」 感覺也是道法精湛......

穆斯林教法當中的沒仔細看過,書劍恩仇錄應該有點。

我看完了射鵰、神鵰、倚天,總體感覺就是,金庸引用了這麼多參考文獻,怎麼沒在後面列出來。


對於通俗作品。讀者的喜歡就是最高追求。何況某些不喜歡的人自己根本就沒看過,但凡是武俠,尤其是受歡迎的,他們都不喜歡。


推薦閱讀:

我為什麼心疼壞女孩兒阿紫?
段延慶: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任盈盈的愛情觀:我可以低到塵埃,但永遠凜然獨立
割,還是不割?這是一個問題!
岳不群和左冷禪我都不想選,怎麼辦?

TAG:金庸 | 金庸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