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有多大的增長空間?
世界經濟的四份之一,再多只能對外擴張
如果不出現重大的科技變革,能維持現狀已經很難了。未來中國經濟的走勢會放緩慢。從「實現經濟軟著陸」這句政府最常提的話就可以看出,能「軟著陸」已經很難得了,更別提「重新升高」了。這也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各發達國家的經濟都經歷了這麼一個從高速增長到到低速放緩的過程。
看跟誰比。
為方便比,我們拿一個省來挨著比。
中國一個省(市) ≈ 韓國 ≈ 新加坡 ≈ 美國一個州
韓國
面積:10萬平方公里
人口:5000萬
GDP:11352億美元(2012年)
新加坡
面積:718平方公里
人口:547萬
GDP:2957億美元(2013年)
紐約州
面積:12.8萬平方公里
人口:1900萬
GDP:12000億美元(2011年)
廣東省
面積:18萬平方公里
人口:1億
GDP:6.23萬億元(2013年),約10196億美元
四川省
面積:48.6萬平方公里
人口:8100萬
GDP:26260億元(2013年),約4297億美元
上海市
面積:6340平方公里
人口:2500萬
GDP:23300億元(2013年),約3813億美元
上海的GDP規模已經超過新加坡並將達到其數倍。
如果拿四川跟廣東,或韓國/紐約州比,大約是2-3倍的差距,還有相當大的空間。至於能不能達到,再說,至少目前看,還遠遠沒達到增長的極限。不同意圖靈的回答…想聽聽更多的意見,所以單獨發了個答案…
第一反應不能這麼比…除了地理因素,科技水平差距以外,紐約有些高產值行業比如金融,四川沒有那個地位,人力資源來玩成紐約那個樣子…就算四川真有那麼多人才了,地球上也不需要那麼多紐約…互聯網這種行業更加如此…工業時代哪怕美國紐約一個汽車廠年產1000萬輛,四川任然需要一個年產幾十萬輛的小廠…但是對於互聯網或者金融來說,距離的成本比例被降低了,1個團隊在紐約能夠獲得的資源和能夠發揮的作用覆蓋的區域越來越超過紐約(相信以後的生物科技也是如此…時代越進步,覆蓋面越大,互聯網大於工業大於農業)…所以得出的結論是,1.四川比不過紐約,2.某天四川有紐約的條件了,市場也不需要出現兩個紐約…
回到題主的問題,我不是學金融的…對題主這個問題我覺得我的思路是考慮人口,經濟體量,工業,和第三產業的增速,這幾個大頭然後設置各自權重來考慮…
還有個,換個思路,我覺得中國gdp對應美國超過一個臨界點後就會放緩…通俗理解來說,比如目前美國5個人一年創造500萬gdp,人均100萬…中國10個人一年創造500萬gdp,人均50萬,後發優勢(可以理解成偷師優勢嗎?)越到後面,自然也就越難學。換到要自己創新去做開創者的時候,就難了…
設數學知識總量為10000,目前為3000,中學生數學能力數值的提高總是比教授快的…等中學生也研究生了,就慢了
純yy,歡迎指教先說觀點。個人認為,中國經濟在5-10年內,能夠維持以6%-8%的中等速度增長。而在該階段之後,經濟增速將逐漸放緩,最終可能可以穩定在2%-4%的區間內。經濟增速與人口以及人口年齡結構有著巨大的關聯。人的消費能力和創造價值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均會經過一個由弱到強,再由強轉弱的過程。有研究認為,一個人大約在48-50歲左右,其消費能力到達了頂峰,而相應地我們也可以認為其創造價值的能力,對於大多數而言,也在該年齡段到達頂峰。在本文開頭放的這張「新中國人口出生率曲線圖」中可以看到,1964年之前,人口增長率有較大的波動,並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探底,然後迅速回升,並在1963年到達最高位,該年出生人口共計2919萬;1964-1973年,人口增速有所下降,但仍處於2.5%以上的高位,每年出生人口維持在2400-2700萬;1974年之後,出生率跌破2.5%,而每年出生人口也迅速下降。在1963年出生的人,現在已經51歲,這一批中年人的消費能力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將逐步減弱。1973年出生的人,現在是41歲,他們將在2021年達到48歲,在2023年達到50歲。
經過以上分析,可以大致發現,在2021-2023年左右,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會迎來一個重要節點。在此之前,中等速度的增長是可以維持的,而在此之後,或許增速會有一個逐漸降低的過程。
當然,除了人口年齡結構之外,經濟增長還受許多其他重要因素的影響。隨著科技等方面的發展,或許這個節點不會那麼快地到來。如果將中國和美國的gdp總量作比較,相信只要沒有出現重大突發情況,在節點到來的時候,中國應該已經可以超過美國,或者至少能夠和美國的體量大致接近。---------------------------------再說一種更加樂觀的觀點,由林毅夫在2012年提出。林毅夫認為,由於中國擁有的巨大的後發優勢,中國還有維持20年8%增長的潛力。他將各個後發國家與美國的人均gdp作比較,認為:人均GDP水平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平均勞動力水平,實際上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總體的技術和產業水平。中國的人均GDP跟發達國家人均GDP的差距,實際上就反
映中國平均技術跟產業水平和發達國家的平均技術和產業水平的差距。根據麥迪遜的最新數據,按照1990年的不變價國際元計算,2008年中國的人均GDP
達到6725元,為美國當年的21%,相當於日本在1951年,新加坡在1967年,中國台灣在1975年,韓國在1977年和美國的人均GDP差距水
平。在這一差距水平上,日本維持了20年年均9.2%,新加坡20年年均8.6%,中國台灣20年年均8.3%,韓國20年年均7.6%的增長。這四個經
濟體,也屬於上述利用後發優勢取得年均7%(或更高)而且維持25年(或更長時間)的13個經濟體。如果和美國的差距所蘊含的後發優勢能夠讓日本等東亞經
濟體實現年均7.6%到9.2%的GDP增長率,那麼,從後發優勢的潛力來看,中國從2008年開始應該還有20年平均每年8%的增長潛力。
林毅夫:中國經濟的後發優勢
2012年6月,我從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任滿回來後,在國內幾個公開演講的場合闡述中國還有維持20年8%增長的潛力,沒想到這一觀點竟然造成輿論嘩然,引來許多非議。
其實,從1994年出版《中國的奇蹟》一書開始,我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在不少著作和公開演講里都做過類似論述。這一老生常談的觀點所以引起爭論,
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從1979年到2012年維持了33年平均每年9.8%的經濟增長率,在人類經濟史上還不曾有過任何國家、經濟體維持過這麼長時間、這麼
高速度的增長。多數學者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總會下降。其中的一種說法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維持時間最長的日本和「四小龍」等東亞經濟體,在維持了20年8%
到10%的增長以後,經濟增長速度都有所放緩,下降到7%、6%、5%甚至更低,中國已經維持了33年的高速增長,遠遠超過它們維持的時間,怎麼有可能再
繼續維持下去呢?第二種經常被引用來反駁我的觀點是國內有些學者以1990年不變價的國際元來衡量,發現當一個國家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達到
11000美元,經濟增長的速度會放緩,逐漸降到7%以下。同時,從2010年第一季度開始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節節下滑,2013年第二季度增長率降到
7.5%,第三季度經過政府出台穩增長的政策,增長率回復到7.8%,但第四季度又降到7.7%,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下滑持續時間最長的一
次。這個經驗似乎也印證了上述觀點。什麼原因導致中國從2010年一季度以來,經濟增長速度節節下滑?是否就是因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下降?我認為其實主要是國際周期因素所致:中國經
濟增長速度2010年為10.4%、2011年為9.3%、2012年為7.8%、2013年為7.7%。經濟增速下滑是不爭的事實,但在同一時段,發展
程度與中國相近的其他新興經濟體如印度,2010年增長速度為10.5%、2011年是7.0%、2012年僅有5.3%、2013年為4.9%;巴
西,2010年增長速度為7.5%,2011年和2012年接近崩盤,增長率分別為2.7%和0.9%,2013年也僅有2.2%。顯然造成這些國家經濟
的增長速度一起下滑只能是國際周期的外部因素,而中國和其他國家比,在同樣的外部衝擊下,表現還比較好。拋開國際的周期波動衝擊,中國的經濟增長潛力還有多大?上述兩種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潛力降到7%以下的觀點而言,其論據表面上不同,其實是相通的。日
本和亞洲四小龍在維持了20年的高速增長以後,人均GDP都已經達到11000美元的水平。但是,直接用過去的經驗來判斷未來,不見得可靠。我認為最好的
方法是深入了解經濟增長的本質和高速增長的決定因素,從本質和決定因素的認識來判斷未來應該會更準確一些。經濟增長的本質是人均GDP的不斷增加,而人均GDP不斷增加的前提是勞動生產力的平均水平不斷提高。快速的經濟增長其實是在現代社會才出現的現
象。根據著名經濟史學家麥迪遜的研究,即使現在高度發達的歐美工業化國家,18世紀以前平均每年人均GDP的增長才只有0.05%,要1400年人均
GDP才能翻一番。從18世紀一直到19世紀中葉,人均GDP的增長速度提高了20倍,達到平均每年1%,人均GDP翻一番的時間從1400年降為70
年。從19世紀中葉到現在人均GDP的增長速度又提高了一倍,達到年均2%,人均GDP翻一番的時間縮減為35年。上述增長速度翻天覆地變化的原因,在於18世紀中葉在西方國家出現了工業革命,技術創新的速度不斷加速,同一產業里勞動生產率的水平不斷提高。而且,高附加價值的產業不斷湧現,勞動力和各種資源得以從低附加價值的產業不斷轉移配置到高附加價值的產業。
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產業的不斷升級,正是現代經濟快速增長的決定因素,對發達國家是這樣,對發展中國家當然也是這樣。但是發達國家跟發展中國家有點不
同,發達國家從18世紀的工業革命以後,一直是在全世界的技術和產業的最前沿,任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都必須靠自身研發,而研發的投入非常大、風險非常
高。發展中國家所用的技術和現有的產業都是在世界技術和產業鏈的內部,它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可以用模仿、引進、集成來達到,其成本和風險遠低於自己研
發,這就是所謂的後發優勢。從理論上來講,一個發展中國家如果懂得利用後發優勢來實現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它的經濟增長速度可以高於發達國家,但能高多少呢?這是一個經驗的問
題。根據諾獎獲得者麥克?斯賓塞所領導的增長委員會的研究,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有13個經濟體充分利用了這個後發優勢,取得了每年GDP的增長速度7%或
更高,維持25年或更長的時間。發達國家人均GDP年均增長2%,加上人口增長,平均每年的GDP增長也就是2.5%-3%;這13個經濟體的增長速度比
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高兩倍還多。從1979年的改革以後,中國成為這13個經濟體當中的一個。既然過去30多年的高速經濟增長靠的是後發優勢,要想知道中國未來是不是還有高速增長的潛力,最重要就是要判斷後發優勢到底還有多大。
怎麼判斷後發優勢有多大呢?人均GDP水平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平均勞動力水平,實際上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總體的技術和產業水平。中國的人均GDP跟發達
國家人均GDP的差距,實際上就反映中國平均技術跟產業水平和發達國家的平均技術和產業水平的差距。根據麥迪遜的最新數據,按照1990年的不變價國際元
計算,2008年中國的人均GDP達到6725元,為美國當年的21%,相當於日本在1951年,新加坡在1967年,中國台灣在1975年,韓國在
1977年和美國的人均GDP差距水平。在這一差距水平上,日本維持了20年年均9.2%,新加坡20年年均8.6%,中國台灣20年年均8.3%,韓國
20年年均7.6%的增長。這四個經濟體,也屬於上述利用後發優勢取得年均7%(或更高)而且維持25年(或更長時間)的13個經濟體。如果和美國的差距
所蘊含的後發優勢能夠讓日本等東亞經濟體實現年均7.6%到9.2%的GDP增長率,那麼,從後發優勢的潛力來看,中國從2008年開始應該還有20年平
均每年8%的增長潛力。我認為以人均GDP達到11000國際元作為經濟增長速度會放緩的判斷標準是不準確的,因為同樣是11000美元,在不同年代跟最前沿國家的技術和
產業差距是不一樣的。日本是在1972年達到人均GDP11000美元,新加坡是在1986年,中國台灣是在1992年,韓國則是在1994年。當他們達
到那個水平時人均GDP時分別已經是美國的67.3%、51.3%、48.3%和45.2%,後發優勢的潛力已經小多了。如果因為2008年國際金融經濟
危機的影響,美國的人均GDP從2008年以後停止增長,當中國的人均GDP達到11000美元時,也僅為美國的35.3%,遠低於上述幾個經濟體的水
平。所以,即使中國的人均收入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達到11000國際元,中國的後發優勢的潛力比上述經濟體還會大得多。根據以上分析,從2008年開始中國還有20年平均每年8%增長潛力的估計應該是客觀的,而不是過於樂觀的。
當然,要把後發優勢的潛力變為實際的增長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必須按照比較優勢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利用後發優勢。如
果要按比較優勢來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一方面要有有效的市場,給企業的技術和產業選擇提供正確的價格信號;另一方面政府要發揮有為的作用,克服技術創
新和產業升級過程中必然存在的外部性和協調等市場失靈的問題以因勢利導產業升級,避免「過猶不及」以及「不及猶過」的兩種傾向。與此同時,建立有效的市場要求中國必須從雙軌制的改革成功過渡到市場單軌,若能這樣,將以釜底抽薪的方式解決雙軌制改革遺留下來的收入分配不均、尋
租、腐敗等問題,有利於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因勢利導型的有為政府的建立和政府主導的趕超型發展模式相比,不僅有利於中國經濟按比較優勢來進行技術創新、產
業升級和利用後發優勢,而且還有利於政府騰出手來應對未來人口紅利過早消失和國際經濟可能持續疲軟的內外部挑戰,使中國實際增長率更接近於8%的潛在增長
率。
總量不是問題,人均才是問題;沿海發展不是問題,平衡內陸是問題;國強倚馬可待,民富還需時日
發現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建立在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不會出現衰退的基礎上。這顯然是不符合現實的,尤其是現在歐洲還在為債務所困擾的時候,所以未來要是美國再出現了危機,那麼世界上的資源還會重新分配,競爭的結果不一定是雙贏有可能是只有一個贏家,所以對中國經濟的上升空間,應該還是給一個謹慎樂觀的態度。
正如 @風小飛所講的,人對經濟的發展起決定作用,而現在的測算到2050年中國老齡化到達頂峰,到時候老年人達到三分之一,換句話來說中國經濟最樂觀的看法就是2050年前經濟還能有增速,之後中國的經濟很有可能是現在的日本那種失去的20年,需要用經濟停滯不前作為代價來治療老年齡化的傷口。
從1990年到現在2015年,世界上發生的對經濟有重大影響的事件有:1.91年蘇聯解體 2.97年亞洲金融風暴 3.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 4.07年美國次貸危機 5.09年歐洲歐債危機.25年時間裡發生了5次經濟危機,平均5年一次,從現在到2050年估算可能會發生7次金融危機,這些危機每一次對中國都是一個考驗,而且越往後對中國的挑戰越大,畢竟越往後中國的老齡化越嚴重。那一次中國考試不及格,那中國的發展上限就到頭了。也就是說沒5年一道坎,而且中國作為一個出口貿易大國,每一次就算危機沒有擊中中國也會對中國產生負面影響,所以我的看法是中國的經濟增速沒5年減慢一次,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速是一個成波浪形的下滑曲線。每五年一個區間的增速對應為7-10 6-9 5-8 4-7 3-6 2-5 1-2.每年CPI參考值為3%。所以個人估算對應的中國經濟上限是2020年 101萬億 2025年為149萬億 2030年為227萬億 2035年為330萬億 2040年為421萬億 2045年為500萬億。這一年人均超過現在2015年的美國水平。2050年為590萬億。有人說中國老百姓永遠無法享受美國老百姓那樣的生活水準。因為沒有那麼多能源。扯淡。電動車每公里一毛錢,汽油車每公里六七毛,新能源新技術不斷在發展,頁岩油頁岩氣可燃冰太陽能等。再加上中國人住的比較聚集,公共交通更發達,更省能源。所以中國根本不用愁能源來源問題這些細節問題。大格局上,中國地理位置優越,全世界一半的人是中國鄰國,一帶一路,亞歐交通網,亞歐大陸的經濟前景廣闊,美國霸權必然衰落,中國的經濟體量還能是目前的兩三倍倍,兩百萬億人民幣問題不大。中國更應該關注自己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人口接力問題。
取決於國際環境的恢復和國內經濟體活力的恢復。如果一切順利,中國經濟應該可以達到美國經濟總量水平,之後一切就會變得複雜了。
推薦閱讀:
※中國如今有近14億人口,你覺得這對們中國來說,到底是利是弊?
※中國的綜合國力在長足的提高可中國護照為什麼免簽在世界卻是倒數的呢?
※如何看待中國社科院發布世界主要國家綜合國力排名?
※日德英法綜合國力應該如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