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上世紀水墨動畫《山水情》?
&<&<山水情&>&> http://t.cn/8krtPtY山水情-320x240視頻
1988年,上海美影廠創作出時長19分鐘的水墨動畫片《山水情》,導演特偉。
順時間線往前推,美影廠,也是中國上一部水墨動畫片《鹿鈴》創作於1982年。再往前,就已經是1963年的《牧笛》和1961年中國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一部《小蝌蚪找媽媽》。
《山水情》的同時代80年代,也是很多人對動畫片記憶最豐富的時代,第一波文革前的老動畫,《大鬧天宮》《漁童》《驕傲的將軍》……第二波整個八十年代,特偉老先生重新當廠長時期美影廠的新動畫,《哪吒鬧海》《三個和尚》《雪孩子》……同時,80年代中後期國外動畫片大量引進,男孩子有《灌籃高手》女孩子有《美少女戰士》。現在看來,無論質量還是數量,仍然是那一代小朋友們幸福到奢侈的黃金時期。
兩年以後,90年代,計劃經濟時代的結束,國家電影局停止對美影廠的資助,一切自負盈虧。大量員工南下深圳。。「眼看著一屋子一屋子畫動畫的人走了,他們正是幹活的人。原創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市場衝擊,體制改革,幾年時間,整個美影廠猶如空城。《山水情》琴音裊裊,忽成絕響。
再說技術。
水墨動畫的製作一直是我們國家的不傳之秘。據八卦起源於50年代我們一部動畫片《烏鴉為什麼是黑的》,在威尼斯電影節——當然獲了獎——被評委們認為是蘇聯作品。特偉老先生當時覺得很受傷,發奮探索,從京劇風格的剪紙片到水墨片,真給他開創出一條中國民族風格的動畫片道路。
資料顯示,水墨動畫製作核心技術在攝影部分的合成。一般手繪動畫,一幀繪一張,每張原畫按順序根據要動的部位稍加挪動,合成起來,由於視覺暫留效果形成動畫。就像快速翻頁造成角色「動」起來那樣。但是水墨動畫,在這個流程的基礎上還要複雜的多。畫在動畫紙上的每一張人物或者動物,到了著色部分都必須分層上色,即同樣一頭水牛,必須分出四、五種顏色,有大塊面的淺灰、深灰或者只是牛角和眼睛邊框線中的焦墨顏色,分別塗在好幾張透明的賽璐璐片上。每一張賽璐璐片都由動畫攝影師分開重複拍攝,最後再重合在一起用攝影方法處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
通俗來解釋,水墨是根據墨跡濃淡來表現的,而不是線條。但是渲到紙上的濃淡程度完全不可控,因此無法直接通過單張繪畫連貫形成動畫。
那要如何實現呢?通過疊加賽璐珞片。每一張賽璐珞片,事先塗好同樣濃淡的墨色,要加濃,通過疊加n張賽璐珞片來實現。學過繪畫的人應該比較好理解,陰影部分是逐層疊加上去的,而不是一次性就畫那麼濃。而這數層的賽璐珞片——每層也是每幀一張,連貫成動畫,重複一次普通動畫片的全部拍攝流程。最後再把每層的動畫疊加起來,形成最終有濃淡層次的成片效果。這樣計算起來,一部水墨動畫的人力物力財力,是普通動畫片的四至五倍左右。
《山水情》作為水墨動畫的集大成者,和之前的傳統逐格拍攝手法又有不同。其實就是部分不同,背景是直接拍攝原幅畫作的,再與逐格人物合成。高潮的地方在下面:而在「惜別」的高潮段落,更是採用畫家現場作畫,攝影師現場拍攝的手法,再與動畫鏡頭合成。當觀眾看到的動畫不只是幾張事先精製出的賽璐璐的重合,還融入了畫家即時創作中的靈感以達到水墨畫那種寫意效果,非一般動畫所能企及。
所有資料都這短短几句話。但是頗有「俱懷逸興壯思飛」的瀟洒之感,真想看看現場。
從畫面和內容上來看,可以對比一下四部水墨作品。
左上《小蝌蚪找媽媽》,齊白石風格,內容大家耳熟能詳。通過截圖可以看出來,就完全還是一副水墨畫。比較經典的地方就是第一次讓水墨畫「動」了起來。左下《牧笛》風格仿李可染,人物比較明顯的白描,背景像是國畫里的斧劈皴,這個要再請教下專業人士。
內容比較簡單,講了一個牧童放牛,丟了牛,最後用笛聲將牛找回來的故事。但是相較第一部有了縱深,有了自己悠揚舒緩的風格,質樸清新,田園牧歌。最後牧童在牛背上,踏著田埂悠然歸去的結尾也特別王維。有時候中國風格也不是一個水墨形式、幾句詞藻引典,兩個繁體字就能囊括的。純吐槽。這兩部是60年代作品。
右邊八十年代兩部,最喜歡的是有了毛茸茸的水潤質感 ~(??? ???? )。是有了技術革新。水墨水墨,就是要水靈靈的,才光華內斂,才珠圓玉潤嘛。
同樣是小盆友和小動物的故事,但是相比《牧笛》,小孩子不再吹笛子「用藝術戰勝了自然」,一起歸家。結局小鹿和爺孫兩個告了別。過了二十年,大家終於發現了人生的常態。這部也是四部裡面唯一一部不是特偉老先生導演的片,格局小了一點但是多了一份女導演的清秀敏銳(和萌)。
還有這部的編劇是桑弧,名字太熟悉,他導過一部《太太萬歲》,就是非常著名的張愛玲編劇的那部片。【又忍不住八卦了起來。總之這部《鹿鈴》很萌,哎呀呀,非常萌。終於說到《山水情》。畫面更加寫意,墨跡鋪灑開,一切探索曲折和等待終於到了天人合一的升仙時刻。
不然我為何鋪墊那麼長。葉嘉瑩先生提到,西方有說中國古詩內容特別簡單,不像西方史詩那樣有複雜跌宕的劇情,總是重複同樣的故事。比如一個很簡單的劇情,A生病了,遇到了B,B照料A,並且一起生活一段時間,最後A和B告別。如果A和B是小鹿和小孫女,這部片就是《鹿鈴》;如果A和B是老琴師和漁家少年,這部片就是《山水情》。但是簡單的劇情當中可以有萬千丘壑,《鹿鈴》仍算是兒童片,《山水情》,只讓人想起陶淵明林和靖。贈琴不比贈鈴鐺,操琴遠送也不比抱頭痛哭。它彷彿忘了它是動畫片。
我從不懷疑,老一輩動畫製作者對待他們的小朋友受眾毫不輕慢的認真態度。直面死亡慘烈的有《哪吒鬧海》一個接一個死的應接不暇的有《十二生肖》,改編原著偏僻一點的有《鏡花緣》《天書奇譚》(from羅貫中《平妖傳》),默片也有,包括最著名的《三個和尚》。
《山水情》和這些都不同。它的主角形象雖然也是少年,但是沒有普遍定義中兒童的特質,天真可愛聰明勇敢等等,反而有靠近古代小說筆記中,對待兒童渾不凸顯一視同仁的意思。少年和琴師關係的適用詞不是小鹿小姑娘式的「好朋友」,而是袁枚鄭板橋(誤)式的」忘年交「。它的靜默不是特意突顯,將語言表達的部分轉嫁給誇張幽默的肢體動作。它的靜默就是靜默,不表達什麼也不反抗什麼,不歌頌什麼也不揭露什麼。從偶遇到消失在山水間,因為相互完全懂得而不需要再說。古琴投緣了就給了,緣散了就走了。這是中國式相知和離別的過程。這層意思和默片和水墨片都天造地設。再回到1988年這個即將下跌的年代拐點,南方廉價承包海外動畫原畫的工廠已經大量蓋起,人事動蕩的時刻,老廠長特偉和他的中老年夥伴,最後一次用這種複雜到日本人都望而卻步的工藝,製作這套出逸塵外的水墨片。
=========================================
* 事實上一年後還有一套水墨片《蘭花花》,導演李耕。但一般都視《山水情》為水墨片絕響。90年代的廠長回憶,88年代尾美影廠應德國要求製作了一部動畫片,德國給的這筆錢支撐著發了最後兩年的工資。《蘭花花》應該是支撐工資下的作品。* 特偉去世前一年,CCTV出了一個常常被標題黨冠名「央視最牛廣告」的水墨廣告,《相信品牌的力量》,建模和水墨特效的負責人是兩個德國小夥子。非常厲害。經常被bbs作為流體特效學習的案例和模板。我試著跟著做過,完全達不到。 我常常好奇,從青年激烈高昂的宣傳漫畫家,中歷廠長,被下放,80年代又任廠長,我們幾乎看過所有國產經典動畫片都是他麾下作品,最後晚年構思和製作「什麼也不表達」的《山水情》的時候,特偉在想些什麼。如果他見到ps里水墨筆刷和各種3d流體軟體製作的水墨動畫片,不知又會想些什麼。
本文也獻給特偉先生。我是一個觀眾,一個聽眾,一個行者,一個過客。 沒有對白,古琴聲和笛聲還在耳邊,明明顏色有限,水墨動畫這一筆給中國動畫添上的色彩卻不可估量。十年前的我看不懂那隻雛鷹意味著什麼,十年後的今天看到琴師離開少年時,我的眼淚已停不住。我想不出還有什麼比水墨更好的載體能承擔這份深情和輕靈優雅。 少年有好看的丹鳳眼和對音符天生的領悟力,琴師將那把他視若珍寶的古琴留給了少年,少年給他的則是一支神韻十足的古琴曲。那一襲白衣讓我魂牽夢縈,那一縷琴聲讓我心絲飛揚。 馬克宣走了,比大多數藝術家的離世更讓人唏噓。不只是因為他的藝術造詣,更是因為後繼無人。不是沒有少年,不是少年沒有才華,只是少了那雙纖塵不染的丹鳳眼。 天朝四百八十夢,多少水墨煙雨中。
所有7個答案都沒說到點子上!這部片子固然是中國動畫史上空前絕後之作(沒有之一)。但是,它最可貴之處在於它的主題!主題是什麼?「傳承」!文化的生命即在於傳承!這不是我自己的原創評價,忘了哪兒看來的了。但我認為這個評價才是最精當的!
1988年10月,水墨動畫片《山水情》在上海美影廠攝製完成。影片史無前例地採用畫家現場作畫,攝影師現場拍攝的手法,通過動畫鏡頭合成,使影片充分顯示出藝術家筆墨之下的層次感和節奏感。同時,各種現代動畫手法也充分得到應用,把這部中國水墨動畫推向新的境界。
影片一出現便獲點贊無數,得到包括1988年首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美術片大獎、1989年首屆莫斯科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勇與美」獎、1990年第十四屆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短片獎、1991年印度孟買國際電影節最佳童話片獎等12項國內外大獎。
簡直不要太驕傲啊!
但讓人倍感遺憾的是,《山水情》竟成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水墨動畫片的收關之作。兩年以後,計劃經濟時代結束,國家電影局停止了對美影廠的資助,美影廠開始自負盈虧。
於是,大批員工去了廣州、深圳發展,美影廠走了一大批人,原創基本停滯。美影廠出品的四部水墨動畫片,雖然數量不多但個個經典,為中國乃至世界動畫史畫上濃重的一筆。
山水情是中國水墨的送往之作,是中國動畫徹底商業化之前的迴光返照。我並不是反對中國動畫的商業化,相反,良好的的商業化運作的能促進動畫市場的繁榮與發展(《寶蓮燈》就是很好的例子儘管它有比較龐大的資金支持)。但很遺憾的是,中國動畫在官方管制與徹底市場導向雙重夾逼之下,開出了喜羊羊,熊出沒等眾多奇葩(其實,這種低幼向的動畫無可厚非,但當某一年齡層的作品能形成統治力的時候,那動畫產業也就徹底畸形了)。
而山水情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的匠人氣質。且不說上美廠在水墨技術方面孜孜不倦的探索。山水情真正打動人的是其製作人員真正在完成一項藝術品。且看如今的國產動畫,動畫連口型都是完全不在乎的,相比之下,《山水情》中老琴師的彈琴的指法與真正的古琴指法是相差無幾的,這一點就是當今的影視作品都鮮有達到的標準。而其中的原因就是上美廠的匠人精神。龔一先生回憶,當時為了完成指法的動畫創作,是好幾個畫師圍著他,從不同的角度畫一個指法,這種不計成本創作方式對於當今的中國動漫似乎太過苛責,但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卻是拿再多錢也砸不出來的。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101793/index_11.html這是《山水情》編曲金復載先生和龔一先生在《動畫往事》中的訪談,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整個系列,看完你就知道曾今的中國動漫是如此的輝煌,而其輝煌的原因就是老一輩藝術家們卓絕的藝術能力與羞赧如今大部分無良動漫商販的藝術人格。此文同樣獻給特偉先生以及馬克宣先生。我剛看完2006年的的動畫桃花源記,背景很美,人物使用皮影感覺有點和山水背景格格不入。轉頭看到山水情,驚為天人!這才是正兒八經的中國傳統美術風格!寥寥數筆勾勒出的山水意境不知道高几倍於桃花源記…片中還有幾個轉鏡,雪夜、搖曳的竹林之類的空鏡頭光看著就是視覺享受。
不知道以後有沒有機會高清,但想想也應該是後無來者了。
一秒鐘24禎,19分鐘1140秒,全片近兩萬八千禎,真正的每一禎都是藝術品。
作為一個普通的觀眾,個人覺得,相比較現在中國商業化毫無創意的動畫節目,感嘆於我們的動畫前輩是多麼認真細緻,人物精緻栩栩如生,看的人心靜目明。國外動畫固然想像力豐富,但是難以企及我們的寫實功力。如果我們能堅持這份品格,可能國產動畫遠不止如此。我只知道以後一定要給孩子看山水情啦,三個和尚啦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
水墨中有山高水遠,也有道法天人,出品於1988年的水墨動畫片《山水情》,以音韻、山水、自然和人物,將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文精神完美演繹。這部作品被公認為是「水墨動畫至今無人超越的典範」。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為了將水墨山水中的虛實、遠近、動靜,和畫面背後的見與不見、無聲與有聲等內容,在動畫中有準確和詩意的表達,《山水情》劇組在人物和場景設定上,請到著名國畫大師吳山明和卓鶴君親自設計。
白衣勝雪的老琴師抱琴立於渡口,漁家少年撐一葉扁舟,渡老琴師過河。行船中,少年的木葉之聲讓老琴師若有所思:聲里有澹澹水波,有少年志氣。船到岸邊微微一震,老琴師才從這聲音中醒來。
因病在少年水畔茅屋借住的老琴師,拿去琴衣,悠悠一曲。少年撐船歸來,為琴韻所吸引,老琴師一指一法,授之以琴。
少年學琴、歷盡寒暑。秋,紅葉飄落,中秋明月;
冬,茅屋飄雪,霧鎖寒江;
春,冰雪消融,春筍破土;
夏,蓮荷盛開,蛙聲鳴鳴。
岸邊垂柳,少年席地撫琴,音韻渺渺,有小成,引知音前來。知音為誰?水中游魚,煙波畔、垂桿回首的釣叟老琴師。
天上的雛鷹終有一日會離開母鷹,展翅翱翔;學藝有成的弟子,也會有一日離開師父,獨自成長。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老琴師攜少年,行舟千里。江上,浪濤激流、兩側層巒疊翠,有萬丈危崖。山中,拾級而上,蒼蒼幽谷,有靈猿嬉戲其間。
師徒相別,琴師授琴以衣缽。少年登高,撫琴送別恩師。師恩往往,歷歷譜在琴音。音韻無形,水墨有形。
縱有烏雲墨雨、雲霧瀰漫、大浪滔天,也擋不住少年琴聲的力量——可破雲、可穿雨。風平浪靜,只見一帆遠去。
中國動畫的巔峰僅僅是依靠水墨技法?
在那個還沒有商業化的年代,中國動畫片(包括水墨動畫)能夠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屢屢獲獎,並成為後人難以逾越的巔峰經典,靠的不僅僅是掌握一兩門像水墨國畫這樣的「獨門技法」。
藝術技法不過是作品內容的展現形式,但中國動畫最有力量、最能直指人心的,是通過技法傳達的藝術作品背後的精神:汲取傳統文化精髓關照現實,為藝術創作而真正能深入到藝術當中去的精神。
沒有魂魄的肉體,不管用AR、VR什麼R去包裝,也不過是一個只剩下軀殼的行屍走肉。中國動畫的前輩大師,終將會像《山水情》里的老琴師、《天書奇譚》里的袁公一樣離我們遠去。
衣服破了可以補,技術不行可以學,魂丟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不奢望今人能傳承前輩的衣缽,走他們曾經走過的路,只希望,千萬別因為眼前的那點紅紅綠綠就把魂丟了。
每次看後都會說不出原因的哭。
美到難以言喻的一部動畫,隨便截圖都可以當桌面,然而最美的是那種山重水複變幻莫測虛實相生的動感。
中國動畫的巔峰,也是完蛋的標誌……
高山即流水
文化的力量
1)一曲送故人。2)畫風很馬遠3)也許是動畫產業商業化前的最後一部4)遺憾這樣的時代欣賞不來
山水情一開始那段古琴曲叫什麼啊 龔一老先生的山居吟里好像沒有
推薦閱讀:
※《響け!ユーフォニアム》第1話分鏡筆記(中)
※Rock'n'roll:成田良悟和他的小夥伴們
※用龍珠、Fate、鋼鐵俠等手辦,他這樣玩定格動畫
※全程劇透的推番冊13:最黑童話的動畫《笑面推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