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大腦能不能產生真正的隨機數?


隨機數的生成在計算機里是個歷史悠久的問題,作為確定性自動機的計算機是不能產生真隨機數的。

一般都是構造演算法生成偽隨機數。

對此,linux內核的解決辦法是(擦,我怎麼引用了百度百科):

硬體設備發生中斷的時間,用戶點擊滑鼠的時間間隔等是完全隨機的,事先無法預測。Linux內核實現的隨機數產生器正是利用系統中的這些隨機雜訊來產生高質量隨機數序列。

  內核維護了一個熵池用來收集來自設備驅動程序和其它來源的環境噪音。理論上,熵池中的數據是完全隨機的,可以實現產生真隨機數序列。為跟蹤熵池中數據的隨機性,內核在將數據加入池的時候將估算數據的隨機性,這個過程稱作熵估算。熵估算值描述池中包含的隨機數位數,其值越大表示池中數據的隨機性越好。

所以,類比猜想一下,能不能 不用大腦直接構造(類比於 不直接構造生成演算法),而去大腦的外部設備那裡收集隨機數呢?

比如,

  • 數一下1min內呼吸的次數
  • 想一下今天碰到了多少個陌生人,
  • 觀察自己的潛意識,5min內產生多少意象

  • 給自己的情緒建立一個量表,每1h測量一次得到數據
  • 。。。

思路還有很多啊,除了人的理性,很多東西都可以看成隨機的外部設備啊,比如身體(左臂上的汗毛分布,今天的體溫曲線。。。),潛意識(或許吧),情緒,人際關係,生活小事。。。

當然,這些隨機數的概率分布可能很複雜。

可以嗎?


不能。

有個很好懂的例子:

現在我要拋10次硬幣,正面記1,反面記0。你覺得最終的數字序列是怎樣的?

有沒有認為最後出現的序列是1111111111或0000000000?

電腦會~

因為電腦沒有所謂的「經驗」,電腦不會思考。


人腦能不能我不敢斷定,但我覺得猴子腦能。


Khan學院的密碼學課程上講過這樣一個例子:

兩個房間里分別有開關,能表示0和1兩種狀態。其中一個房間里進去一個人,不斷拋硬幣決定要輸出0還是1;另外一個房間里的人告訴他隨意決定開關。這樣經過一定的時間,兩個房間就都輸出了0和1組成的兩組數列。

表面上看,都是看起來很隨機的0和1組成,甚至分布上都在50%左右。但是當我們把數字化成三個一組的時候(000,001,010,011...)就會發現,硬幣輸出的隨機數三個一組的,分布仍然很平均,但是人製造的就出現了分布差異。


可以產生一個數,但怎麼確證它是隨機的呢?


真正的隨機數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無論怎樣只能近似隨機。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我覺得裡面可能涉及到一個哲學問題,什麼叫客觀和主觀?如果人腦隨便產生一個我覺得是主觀,主觀是不可靠的,所以如果面臨一個0-1選擇問題,拋硬幣會比找個陌生人隨便說一個隨機數更可靠,因為硬幣是客觀的


弗洛伊德說不能。具體可以看看弗洛伊德對口誤的講述。

一雀之微亦不可無因落地。腦子裡面蹦出來的數字,總是有它的含義的。

當然是有點牽強,但是我寧可相信。


隨機數應該是最混亂的數,信息熵最大。

生命體是力圖熵減的機體,而大腦更是進化出來高效處理信息的,力圖最大限度減小信息熵的器官。

所以讓腦產生一組完全隨機,信息熵最大的數字,這與它的進化目標相反。

據說思維也是有「指紋」的,所以無意識的表達也是攜帶著可識別信息的。所以讓最智慧的器官做最不能加智慧的事,實現的方案就都是要力圖讓大腦不起作用。

--------------------

有些概念我一知半解啊,只是有這麼個思路


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隨機數的定義,而不是獲取的方式。


世間沒有真正,沒有絕對,隨機數也不例外,隨機只是更大程度上的失去規律性


全宇宙都不存在「真」隨機數。因為數字只是人類的邏輯。

【例】

一個人向一個密閉房間內丟一個彈力球,在房間地面上畫一條數字尺,表示1-100的數軸,然後通過球最後的位置與此軸垂直交點的坐標讀數,那麼你可以得到一個在[1,100]內的隨機數,然後你想通過一個演算法得到一個在(-∞,+∞)內的隨機數。

問題1:如何證明彈力球的位置是隨機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能力的提高,如何確保將來人類不會通過收集房間內的牆壁地面材料信息、小球的初速度、小球的性質、其他一切環境因素從而對小球的位置做出準確預測,能預測也就意味著能控制,也就意味著「丟球」這個動作可能會局限小球位置的取值,即使不會怎麼去證明「不會」,這裡我們需要的是證明

問題2:一個[1,100]內的隨機數,根本就無法得到一個在(-∞,+∞)內的隨機數,[1,100]內的隨機數變換到任意範圍都可以,但請注意,這裡是無窮


如果可以產生,產生的過程是什麼?機理又是怎麼樣的?如果能弄清楚,那用計算機模仿就不是不可達到的了吧?


推薦閱讀:

一個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日常——打起精神,應對每一個難以度過的日子。
為什麼會有「碰到不會的選擇題應該選 C」的說法?
眼見非實:你的周邊視覺可能是個錯覺
我們能像《銀翼殺手2049》那樣植入錯誤記憶嗎?

TAG:心理學 | 信息技術IT | 神經學 | 密碼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