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會是媒體記者的終結者嗎?
01-28
如果採訪對象都來直接回答問題的話。
我希望,知乎成為那些跑會拿紅包回去照登新聞稿,偶爾發個稿只是個訪談還是公關公司整理的記者的終結。
因為他們沒有真的為信息更好的流動貢獻一絲力量。有採訪對象,卻不一定有好問題。有好問題,卻不一定有多個回答的有機組織。有好的組織,卻不一定能表現為引人入勝的形式。
感覺知乎提供的還是原料。到讀者面前的東西,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工。從新聞時效性來說,上知乎提問等回答是不可能取代採訪的。實際上,現在記者大量利用微博也只是將其作為消息來源和與當事人取得聯繫的渠道,真正獲取新聞事實還是通過電話採訪和現場採訪。知乎能勝任的角色是作為「專家意見」的來源,也就是一個公開透明的專家庫,這也是很多記者,尤其是新記者夢寐以求的。當然,要承擔這一作用,知乎還需要更多權威專家的入駐。
媒體又多了個扒線索和答案的渠道,相比微博,知乎答案更專業些,否則不就成了百度知道?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可能。第一,語言的問題無法解決。一個阿拉伯人接受採訪,還是需要有翻譯或者通過使用該種語言的記者來轉述呈現。
第二,人們對不同媒體的形式還是有不同的需求的。看文字還是不如看影像來得直接。況且文字也是有門檻的,文盲怎麼辦?最後,這個問題描述的情況很難發生。哈。信息大致可分為時效性和討論型的2大類。新聞性的信息,很適合微博時間軸方式的滾動更新,但是要沉澱下來結論,需要知乎這樣討論式的社區。
我估計題主沒真正去採訪過,沒當過記者
如果這算惡意揣測,或者我猜錯了的話,那我真真地要為你的赤子之心而驚訝。知乎不會是媒體記者的終結者
首先,別說採訪對象會不會主動來講出自己的想法就是在我們採訪的時候,
直接把錄音筆伸過去的時候,直接把電話打過去的時候,直接面對他的時候,還有很多人不願意接受採訪,還有很多人拒絕,甚至叫保安來嚇唬我們,把我們轟出去!(我只是一個學生啊………………)怎麼會有那麼多採訪對象主動說出實情的!就這一條,就足以反駁題主了(..??_??..)真的是有很多記者,冒著被拒絕,被臭罵,被找上級,甚至生命危險去採訪的
什麼時候採訪對象能都願意講出實情的時候,估計記者的日子會好過很多。其次,在信息冗雜時,考察的是記者篩選信息和表達信息的能力。
為什麼同一個新聞 ,每家媒體的表達方式不一樣?每家媒體的側重點不一樣?例如前一段時間的,周永康新聞新京報,搜狐,新浪,財新都做了圖解新聞,而且水平高低差距就很明顯了。最後,每條新聞,或者對於不同的受眾,都要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音頻新聞,視頻新聞,數據多媒體新聞,特稿,評論,消息…………不同的表達方式有不同的受眾知乎無法做到需求和供給相對應(づ ̄ 3 ̄)づ就醬
我覺得不會,因為那個的針對性和目的性都比這個要強。
知乎每周精選似乎就是一本周刊,每個問題都有專業回答,只是問題與問題間的關聯不大,顯得很散亂。
如果在加一個編輯和選題策劃,加上知乎上這麼多熱心的「編外記者」,變成媒體真的可能
當然還有接踵而至的新聞審查,還是算了吧無可比性~
任何新事物,都要善待,善用,才能為我所用!
就像電視的出現沒有終結廣播一樣,互聯網的出現也不會終結報紙。(只是打個比方哈~)知乎只是一種互聯網互動式的信息共享平台,它有其專業的優勢所在,比如專業性、深度,但作為主體,它不能完全代替記者主觀能動性的獨特作用。畢竟採訪這項工作,它不是你問我答有問有答的過程,即便知乎上能夠實現,有多少能作為真實可靠客觀的信息源和事實來呈現呢。關於被採訪主體性格、態度、言辭的把握,記者的親身採訪比起知乎上的所謂專業人士的三言兩語,要來的具體真實吧
知乎不是終結者,而是一個彙集者,它是媒體記者學習新知識,採集新資訊的好幫手。
推薦閱讀:
※如何保證自己不受某些媒體的欺騙?
※惡作劇者,必食惡果
※《鳳凰周刊》是一份怎樣的刊物?讀者定位、言論尺度和政治傾向如何?
※當下網路圍觀是否有助於社會熱點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