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證初果 需要禪定么 是不是只需要止觀就能證?


證初果不需要禪定,而且必須通過止觀才能證。

最直接的經文證據是雜阿含347經,這篇經文的本意其實是要說明慧解脫阿羅漢不需要禪定的,不過其中也提到了一個叫沒有禪定的 @須深 的外道,在佛陀講解十二緣起後當即得法眼凈即初果的事情。然而在對應的相應部12相應70經中,只提到了慧解脫阿羅漢沒有宿命通以及天眼通等神通,並沒有提及禪定是否是必需品。所以如果對這篇經文感興趣,題主可以自行尋找一下更原始的版本來確認下。

證初果除了叫法眼凈,更普遍的稱呼是入流果。巴利經藏-相應部-入流相應,就是匯總了一些關於初果的描述,其中被提及最多的初果聖者的特徵就是具備四法:對佛陀不壞信、對佛陀教法不壞信、對佛陀弟子不壞信以及具備聖者所愛戒(在清凈道論中解釋為戒行圓滿)。另外在目前主流觀點中,初果的特徵一般被描述成斷除身見、疑見和戒禁取見,這種說法除了說明初果對佛法僧戒四不壞凈以外,補充了斷除身見和戒禁取見,是有經典支撐的,可信度較高,而且也更完整的定位了初果。

在巴利經藏-長部-大品-大念處經中,佛陀詳細的說明了如何證果。如果能夠細心的留意一下,會發現佛陀在講解每種念處的具體方法後都會接上這樣一句話:

像這樣,或住於在自己的身上觀察身,或住於在外部的身上觀察身,或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身上觀察身,或住於在身上觀察集法,或住於在身上觀察消散法,或住於在身上觀察集法與消散法,或只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而『有身體』的念被現起,並且住於無依止,他在世間中不執取任何事物。比丘們!比丘這樣住於在身上觀察身。

這句很不起眼的話其實價值千金。「觀察集法與消散法」意味著對緣起和無常的考察,而緣起和無常是佛陀教法區別於外道的核心理論觀點,如同iOS對於Apple一樣的地位,是佛法的基礎,是四聖諦的基礎,是純粹的獨一無二的智慧。所謂止觀的觀,本質上就是觀察念處的集起和消散,即緣起和無常。所以哪怕你把蒲團坐穿,哪怕你禪定到非想非非想,只要你沒有對緣起和無常進行觀察,本質上你的行為與佛陀教法沒有一丁點關係。

對無常和緣起進行考察的最終結果,就是能夠當下的直觀到緣起和無常;能夠直觀到緣起和無常,必然會破除關於「我」的種種錯誤見解,比如我見、身見;能夠直觀到緣起和無常,必然會認定佛陀教法描述的準確無誤,因此不存在任何懷疑的可能,成就四不壞凈。這是與三縛節照應的。

從我目前收集的材料上看,有禪定的聖弟子與無禪定的聖弟子區別在於三界解脫的身證。而沒有身證的阿羅漢,照樣可以滅盡痛苦,不受後有,很可能這就是所謂的慧解脫阿羅漢。不過如果把證得涅槃作為終點,有禪定的修行者如同開著車去,沒禪定的修行者如同步行,雖然都可以到達終點,但是效率上還是有區別。

不過在我接觸過的絕大多數禪修中心或者個人師徒的修行方法中,基本上都強調止的重要性,對觀一句不提,這是一種絕對錯誤的趨勢,甚至目前某些南傳佛教派別也趨向於這種禪定一筋。但事實上除非你想不依賴佛陀教法自覺成佛或者辟支佛,否則你還是需要佛陀助力的,即引入緣起和無常的理論來觀察。

所以你不僅需要止觀才能證初果,而且必須要止觀才能證初果,甚至哪怕是你證的阿羅漢,本質上也是止觀,沒有任何區別。在漢地禪宗,惠能提到的定慧,個人認為定就是止,慧就是觀;定慧一體,本質上就是止觀雙連轉。根據本人的體驗以及經典的對照,基本上能夠確認惠能的定慧與四念處本質上沒有區別:什麼是正定

從我個人的體驗上簡單粗暴的說,證初果只需要正確的建立十二處的觀察框架,然後靜下來看著六識之間的緣緣相繼即可,完全不需要初禪;只要能夠觀察到緣起,一些錯誤的見解會在以後的日子中逐漸的消失;而如果能夠辨析清楚十二緣起各支,那麼觀察十二緣起就是明擺著的事情。另外,初果並不能滅苦,還需要針對貪愛進行觀察,即觀察四聖諦,這樣才能實現令痛苦如同無根之樹一樣不生。其實從行為來看,本質上還是止觀。


當然是不需要啦,這應該是一個常識才對,四念住是唯一指定抵達解脫的方法,完全沒有依賴安止定的必要,另外也不用去在意需要成就個近分定或者未到地什麼的,動中禪中確實存在著一種特殊的定境,但和安止定完全不是一個系統的,從起手一念就差開了方向。不過這也不是意味著安止定毫無意義,先行成就安止定的解脫道和現在俗稱的純觀確實是有很大不同的。

先說安止定的部分。在古老的時代,四禪八定法被冠以【勝王】之稱,其意指像國王一樣制衡自己的感官,既不是(假裝)心如止水的等待某個現象的發生也不是友(xu)善(wei)的調整自己狀態來和別人談判,而是命令式。作為王瑜伽成就的最初的標誌也就是四禪安止定,現在結合佛教理論我們都知道四禪代表著色法極致,即使依舊存在著藕斷絲連但卻已經不再受色法所擾,獲得最基礎的舍念清凈,這也是為什麼能做到制衡自身感官原因,畢竟我們的肉體就是色法啊。

對於解脫道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修行者可以時刻以相對最優的狀態踐行解脫道,另外四禪除了清凈柔軟之外還包含著堅韌無畏的特質,這對於其他日常生活也是挺有幫助的。除此之外亂七八糟的用處還有一大波,一句兩句說不清楚,有些還非常抽象,比如說安止定本身就是對於宏觀事物的觀測,因此很多東西在實際體證之前就大概已經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其他感興趣的話就只能多看書了,這裡推薦兩位成就者的答疑帖,風格幾乎完全相反可以多方位參照借鑒。

這位同學:我已修完四禪八定和滅盡定,大家有問題的可以問問

這位大佬:得入四禪定,打坐中碰到具體問題的同學請留言,只說具體經驗_禪定吧_百度貼吧

接下來理應談一下沒有安止定輔助的解脫道修行,不過由於畢竟沒有證果能說不多,所以乾脆還是詳細談一下開頭提及的那種動中禪中存在的特殊定境吧

如果題主已經決定了修習現代俗稱的純觀禪法,那我想這塊還是會很有幫助的。

沉思了好一會兒還是先從之前我的一個回答出發吧:須深:禪定是否一定要打坐,為什麼?

那時我提出了一個叫做「未至定」的東西,它的各方面特點與安止定都有很大不同,從起手一念就岔開了方向所以不存在修未至定修著修著就變成了安止定的情況,其最大優勢在於可以完美同步觀禪修習,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止觀同修,下面打算針對這個概念做一些補充與瘋狂拓展。啊對了,這個回答下就不用未至定這個名字了,就叫它動態定吧。

首先作為補充的是成就動態定的方法,之前的回答中僅僅提到了「熟練的四念住」和「純凈的心態」兩點,這實在是太特丫的抽象了,後來我又好好思考了一下,精髓我想應該是覺而不住,或者說覺而不迷也行,舉個例子,覺而不住就像是看屏幕的中的文字,僅看清每一個字的意思但不把每個字連起來當成句子理解,不迷則是看清每一句話的意思但思緒又不因為這些話的意思飆到其他地方去,大約就是介於這兩者之間吧。用大家都很熟悉的王道佛經的原話來說也就是「看的時候只是看,聽的時候只是聽。」

慧思禪師有一本叫做隨自意三昧的著作,其中談及的就是這種動態定,不過那裡面對於方法的闡述非常的抽象對於初學者的實用價值並不高。這也不奇怪,慧思禪師從入山修行開始就早已將安止定與動態定融入到了日常中,建立在手撕五蓋+止息尋伺+無視喜樂之上的舍念清凈完全是常態,這個級別的戰士根本的規格就與常人差之甚遠了,基本只需正觀相續即可輕易實現這種動態定。

另外天台宗有一種叫做一心三觀的修法

一空觀,又作從假入空觀、二諦觀。空者,離性離相之義。謂觀一念之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稱之為空;由觀一念空之故,而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此因空、假、中三觀能盪除三惑之相,以空觀盪除見思之相,以假觀盪除塵沙之相,以中觀盪除無明

二假觀,又作從空入假觀、平等觀。假者,無法不備之義。謂觀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諸法,稱之為假;由觀一念之假故,而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此因空、假、中三觀皆能立法,以空觀立真諦之法,以假觀立俗諦之法,以中觀立中諦之法,三法皆立,即為妙假,是為假觀。簡而言之,不停滯於空,而進入佛智遍照之世俗境界,是為假觀。

三中觀,又作中道第一義諦觀。中即中正、泯絕二邊對待之義。謂觀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稱之為中;由觀一念中之故,而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此因空、假、中三觀皆能泯絕對待,言空則空外無法,言假則假外無法,言中則中外無法,三者皆絕待,即為圓中,是為中觀。簡而言之,不執空觀,不執假觀,空假圓融之大悲菩薩行,是為中道觀。

暫時把教義的問題放在一邊,這個方法我覺得可以幫助禪修者找到最適合動態定的心境。

如果有同學已經看過那本隨自意三昧可以發現慧思禪師完全沒有提過類似樂受的描述,而之前我那個回答中以及許多硬派動中禪行者自身的體會中均存在一種釋然的喜悅,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本是可以完全忽略不記的小問題,我也確實沒有放在心上,直到看到了這篇博文:目前最清晰完整的毗婆舍那四禪定的描述_行者如覺_新浪博客

六月份那會兒我是不認為動態定存在初二三四禪這種次第的,當然也聽過這類的觀點,但畢竟沒見過真的有誰實驗成功了,而且幾乎顯而易見的等到了無色定那邊可以說是「死無對證」,直到看到了這篇摘自《就在今生》的文章。當然一開始我也是拒絕的,要是完全照搬觀智的理論那就完全沒有相互促進的餘地了,直到看到了毗婆舍那第四禪的描述,尤其是舍受那塊和我之前一個回答竟然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我又返回去仔細閱讀了毗婆舍那二三禪的部分。。。別說還真挺像的,可能也是由於我在二禪之後拋棄了固定的業處,單純的覺知感受變化的關係,緊接著我腦子就蹦出一個想法,假如優先將心念調整到舍念清凈的狀態,再進行覺而不住的念住修習,會不會就能獲得一種只帶有舍受的動中三昧呢?結果完全符合我的預期。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這類實驗並不完全是第一次,早在年初寫那篇文章(從帕奧禪法的「定力」說起)的時候,我就提出了以四禪心念修觀的策略,不過由於當時才剛成就四禪對心念的認識基本就是感受,獲得結果還非常粗略,以及我幾乎不認為能通過安止定以外的方式理解四禪心念,儘管皮夾克君的思路(談下我對原始佛教正定以及四念處的理解_Aggavara_新浪博客)我非常感興趣,但在當時還是不覺得有什麼泛用性。

說回正題,《就在今生》的作者清晰的闡述了毗婆舍那四個禪那的修行方法,我不知道年初那會兒看會怎麼想,至少現在我是很贊同的。。。以色界禪為例,禪定的進階就像是爬山,每到一個高度就自然會呈現對應的效果,而這個向上爬的這個方式非常的靈活,像艾雅凱瑪那樣覺知感受的進階,還有像傳統套路那種先把當前安止定圓滿到極致再進一步加強念力念住所緣,甚至熟練之後直接覺知心境的變化,再甚至是一個念頭,基本上都沒有太過死板的限制,以在觀禪中覺知能力的增強為線索輔以禪支理論實現心念的進階完全是可行的,事實上上面提及的覺而不迷與覺而不住就是一種心念進階,我覺得不出意外的這就是毗婆舍那的初禪和二禪啊。這裡最後我覺得有必要強調一下,動態定畢竟是為了觀禪而存在的,我還是堅持之前的看法「對於精進四念住行者的正向激勵」,要是過於強求反倒是本末倒置了。

剩餘還有一個問題,為何明明沒有入安止定還會有那麼明顯的禪支呢?這裡借用一下廣超法師的例子,一棟房子八層樓對應八個定,每層樓上一個房間對應安止定,近分定是站門前,動態定自然就是在樓上走動,像慧思禪師那種把三摩地徹底和日常融合的情況大概就是直接坐樓梯口吧,正念相續就能進樓層,收束心念直接進房間。

每次寫動中禪相關的東西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不得不去添加很多平時壓根不會想到的理論才能勉強說得通。話說回來,雖然花了大篇幅講述動態定,但其中也是時不時的在強調開頭幾段說的東西,「很多問題在實際體證之前就大概已經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實證的時候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因為來自色法障礙幾乎是影響不到的,只需作對了意就能實現對應的效果,這些都是對於安止定好處最好的詮釋。當然怎麼選擇還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我自然是不會過於推崇修禪定(強欲者例外),但肯定還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走到這一步的。


以下依北傳俱舍論解

證果需要一定的定力,散心位是不可能生起無漏法的。

證初果需要未到地定的定力,是初禪的近分定,這個定是舍受,觀多止少。

初果只能依未到地定證,心必須要有一定的力量,而且要離欲界五蓋,未到地定雖然不是根本禪,但也已經算是色界了。

如果有初禪,直接證三果,因為初禪已經離欲界貪嗔(修惑)。

如果一點定力都沒有,還處在欲界的散心位,是不可能有力量生起無漏法在十五剎那間完全斷掉三界的見惑的。


推薦閱讀:

葛印卡老師證果了嗎?
根本佛法:苦集滅道----佛教《大本經》解讀 佛經解讀示例一
佛教的「無我」(Non-Self)和印度教的「不二」(Non-Duality)描述的是同一件事嗎?
請問下面三句話寫法是正確的嗎?應該如何翻譯?
關於原始佛教「無我」觀念是哲學解釋還是實證學說,以及輪迴觀念和無我觀念的問題?

TAG: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