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打坐產生了抵觸情緒該怎麼辦?

我練習內觀(觀呼吸,觀察身體感受)已經堅持快半年了,初期每天十五分鐘,現在差不多每天打坐半小時四十分鐘。可是我發現最近不打坐就有一些負罪感,因為我覺得這是我想堅持下去的事情,可是強迫自己打坐又對這件事產生了一些厭煩。明明有時候覺得今天好懶,不想再打坐了,可是又想強迫自己再堅持一會兒。

有時候會告訴自己,這種對厭煩的感覺也應當去如實觀察,可是幾次以後就覺得越來越厭煩了。我應該怎麼做呢?感謝各位


四十二歲那年,我是個生活過得很好的一家之主,但內心升起一股巨大的渴望,想追求凈化心靈之道。

有位聖人曾對我說:「任何精神生活上的進展,都必需要透過心靈的凈化。」這話激勵了我,使我立即開始尋找一種凈化心靈的方法。

當兩位朋友告訴我,關於葛印卡老師教授的內觀靜坐時,我並不傾向去嘗試。

但當另一位朋友參加了課程,且在一個月內表示,打算要去上第二次課,我想一定有什麼值得這樣做,因為這朋友是個商人,向來把時間和金錢看得很重,但他準備犧牲兩者只為內觀。

1972年在印度納西克(Nashik)我第一次參加了內觀課,並接著參加其後的短期課程。在第一次課程間,即使只有對這技術的一瞥,我都覺得這珍貴的經驗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

那是我此生第一次作一個真正的禪修者:真的回頭向內觀察自我。

儘管有此正面感想,但我不想未經實驗和測試就盲目地接受內觀技術,所以我決定花三個月在家自修,然後另外三個月參加葛印卡老師在印度各地不同課程以密集練習。

這階段結束時,我確信這是一個奇妙的技術,能凈化心靈,將心靈最深層的雜染連根拔起。現在,內觀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不只是一個儀式或典禮,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一些出現在靜坐過程中的經驗,是無與倫比,也是無價的,然而有時可藉由講述那些經驗,為在同一條追尋路上掙扎的人鼓舞信心。但是,如果這些經驗被誤以為是禪修者必能得到的東西,那麼這樣就會造成障礙。

舉幾個實例來說明:有個上過二十或二十五次十日課的舊生,在某個地方讀到一則說法,說專註於鼻孔下方和上唇上方的小小範圍,將會看到光,並感受到溫暖。她沒有經歷過這樣,所以悲傷地拉長臉來找我。她因為自己沒有特殊經驗而擔憂。這不是內觀。即使上過那麼多次課,這名學生仍然把超越別人的某些經驗看得很重要,這樣是失去平等心。

背部疼痛持續兩年,熱得像能在上面烙印度薄餅……

以我自身經驗而言,我最初理解感受如何升起時,感受似乎停留一段時間,然後消逝。經過一些練習後,那種「似乎停留一段時間」的感受開始分解,我們會到達一個階段,只有無數感受升起又消散的經驗。

當劇烈疼痛在身體某處浮現,我們希望它儘快自然消失。畢竟,我們一再告訴它「無常,無常」。但疼痛仍持續。一小時、兩小時、兩天、十天,仍然疼痛,我們因而沮喪。

以我個人來說,那疼痛持續將近兩年,好像我上背部有塊八乘以六英寸大、四分之三英寸厚的實心板。它是如此堅實,以至於只要我一開始靜坐就開始劇烈疼痛。而我不打坐,它就不痛。

我耐心地觀察它,從不起一念認為它該離開。但它持續達兩年,有時變得很熱,好像能在上面烙印度薄餅。這堅硬開始融化,成為液體,並開始在同一區域內游移,好像熱水袋裡的水一樣。這又持續了大約四五個月,然後開始像火花一般分解,彷佛活火山噴發。那真是地獄之火,不是幾天,而是幾個月緊緊相隨。後來火山漸漸安靜下來,但那個部位變得非常敏感,當外在或內在有任何風吹草動,它立即起反應。

它像一個信號(如同葛印卡老師的故事中提到的「私人秘書」),要我保持覺醒的警告信號。任何人都不應指望和別人有類似的經驗,但重點是要注意,感受似乎強烈、堅固、又總像「停留一段時間」,但這「停留一段時間」並不一定意味著幾分鐘、幾小時或幾天,也許是幾年,甚至終其一生。

因此,我們要很有耐心、安靜地,只是觀察、觀察。

有一次突然升起強烈反感,連片刻觀息法都做不到……

另一個可能對禪修者有幫助的經驗是,

在我第十或十一次內觀課的過程中,我對鼻孔以下、上唇以上的部位毫無感覺,同時連著七、八天對身體其它地方也沒任何感受。

我以平常心淡然處之,繼續做了七八天的觀息法,不抱怨,也不尋求指點,只是去觀察。

修行內觀大約七八年、上了許多課、也擔任助理老師帶過許多課後,有一次在課程第一天,突然對什麼紀律、規章和律升起強烈反感,強烈到我連片刻觀息法都做不到。那持續了整整兩天。我一直告訴學生出現任何困難時,就回到觀息法,現在我便處於同樣的困境。對於出現的種種難題,我通常自尋解決之道。

所以,怎麼辦呢?

儘管沒辦法觀呼吸,也不必緊張煩惱。就無所事事靜靜地坐著,第三天坐了幾小時後,我注意到阻力清空了,我毫不費力地懷抱著熱情開始投入其餘課程的工作。

所有這些經驗對我來說非常有益,能學習如何平衡平穩平靜地處理不同的情況。希望這些經驗對同樣走在法之道路上的讀者有所幫助。

文 | 台灣內觀禪修基金會

註:本文首度發表於1983年的內觀雜誌。作者為第一梯助理老師,已於2005年去世。


產生抵觸情緒是很正常的事情。你選擇嘗試觀察負面情緒也很聰明。在這種情況下,你依然有負面情緒,以下是我的建議:

  • 把打坐時間改成早上,早上一起床就打坐。這個時候,你不累,也沒有太多的情緒。相反,早上打坐能夠讓你的身體能量提升,會讓你很舒服,開始美好的一天。

  • 減少打坐時長。不要把打坐變成一種心理負擔。它應該成為你生活的一種愉悅體驗。既然你覺得焦慮了,你應該尊重你的焦慮。想一想,你這種焦慮是從哪裡來的。是因為覺得時間太長,耗費了自己的時間?是覺得已經很累,想要休息?是因為覺得沒有進展,所以有點灰心?找到具體的原因,你才可以解決。你已經有一定的打坐功力,追尋自己念頭後面的念頭,應該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找到的情緒的根源,才能解決問題。不僅僅是觀察焦慮,還要剖析焦慮的成因。

  • 堅持比時間長短更重要。即使你今天只有精力打十分鐘坐,你也應該為自己的堅持驕傲。

加油~

公眾號:U_Undefinable


謝邀。

缺乏運動,氣血凝滯。

此時打坐,是不是蠢?


這個是打坐常有的現象,千萬不要對自己喪失信心,在這裡為您提供一些觀念上的建議。

1、打坐是最害怕兩種心理。

一種是厭煩, 認為打坐是一種任務,不坐吧這個身體怎麼了(生死),逼迫自己去坐;坐吧,又心裡煩,又害怕打坐,這是其中一種心理 。

另外一種就是 我不行,我是一個罪人,別人都比我強 ,這種過分打擊自己的心理。

這時候就得告訴您,佛教的修行是需要大丈夫氣概的,一個真正的學佛人是千萬不能打擊自己,上了坐就跟將軍上戰場一樣,寧可戰死也不投降,要有能夠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排除萬難的勇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送給您。釋迦牟尼佛在出家前可是武士和軍人,歷史上很多大修行人都有過從軍、苦行、習武的經驗,這對他們來說是很容易擁有這種決心去面對種種困難。

2、初期的打坐不要追求時間上很長,而是要注重打坐次數,詳情可以看這篇文章。

如何運用潛意識來主導禪修 - 知乎專欄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229961,

重點就在於利用不停的次數上的重複,來達到最後用潛意識的本能來主導打坐,這樣很容易形成突破。

次數增多就能讓心達到一定的狀態。如果剛開始一下子就強迫自己要坐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那麼到時候就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前面散亂了,經過打坐心靜,因為在意的狀態,靜到一定時候又開始靜極生動了,靜極生動之後為了強調這個打坐的時間,就壓制啊壓制啊,壓制自己不要散亂,熬啊熬,這樣就慢慢的升起一種痛苦,而不是進入樂坐,那麼因為打坐經常處於這樣的痛苦狀態,就會慢慢的厭惡打坐。

3、 打坐姿勢 保持一個舒適的姿勢,並不需要端端正正的裝作一個神像。就是保持一個很自然的姿勢就行。 真正的標準姿勢,是在向定中走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調整的,身體自己會調整的。

凡是所有設想出來造作的姿勢,統統不是標準的,為什麼,因為心物一體,在這種散亂心的狀態下只能得到與現在這種散亂心相對應的坐姿,身體的狀態,而不可能得到不一樣的,也就是比你現在這種散亂心更高的那種心態下對應的坐姿,所以,這個一定要明白,這樣就不會在打坐的過程中,出現「造作」的心理。


你練習的方法不對,也可能是對禪修的理解有偏差,禪修如果方法正確的話,會是越來越想練習的,就也許每次只有十五分鐘,也會每天都想練習的。


屏蔽用戶@Eric Yi,文章內為事件說明 - 知乎專欄

現已改名 @電熨斗

問題的核心在於沒有平等心

當你想要做到一個目標而沒有做到時,你的心開始厭煩。很明顯,你已經對這件事情的結果產生了執著。我們所有的修行都是為了將成果應用到生活中。回想一下觀呼吸的場景。

當注意力跑掉了,沒關係,輕輕的將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繼續練習,不要因為注意力跑掉了而沮喪,不要因此而產生出憤怒,厭煩,

「接受呼吸跑掉的事實,輕輕的將你的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你要做的就只是觀察。」

這段話是否很熟悉?這段話是十日內觀中,在前三天練習觀呼吸時,葛印卡老師經常會強調的話。到了第四天,教授內觀法後,會要求你堅定一小時的禪坐,可是當你無法做到,又很糾結時,你可能會去問助理老師,而老師給予你的答覆一定是:做不到也沒關係,如果疼的實在受不了,就輕輕鬆開雙腿,緩慢移動,抱起來放鬆一下,在不疼後繼續練習,在放鬆的過程中,儘可能的慢一點,並保持覺知。

內觀要教導給你的是:努力的去做,但不要為結果而執著。

但現在的你已經因為結果而產生出了強烈的執著。

所以,想要解決問題,你必須清楚平等心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平等心:不著急做出評判,允許痛苦存在,與痛苦共存的能力,叫做平等心。

當你禪坐時,腿會麻木,會痛,而禪修方法則是要你了知到,麻木在腿上升起了,了知到麻木的感覺在變化,在變化為疼痛,以及最後麻木和疼痛的消失,對於整個變化的過程,保持清楚的了知,在知道的同時,並儘可能保持平等心。就如同你訓練臂部肌肉一般,慢舉慢放,以此增強肌肉的耐受力。

當肌肉的耐受力增加時,也意味著你肌肉的力量在增強,平等心也是如此。

當我們能對疼痛保持平等心時,我們的智慧會得以開發。回到生活中,一天的工作讓我們的身體很疲憊,但因為豐富的禪修的經驗,我們清楚的知道,只要我稍作休息,這些感受都會消失,它們是在無常變化的,因此我們的心會趨向於平靜,而不會被疲憊感帶走,不會因此而煩躁或低落。

平等心開發後,就如同我們的肌肉在增長,以前搬不動的物品,現在勉強甚或可以輕鬆的搬動,一切的發生都是自然而然的過程,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平等心一方面需要修,另一方面也從腦子的意識層面入手,有些心理雞湯有些時候也是有用的,但前提一定是結合實修時才有用。

什麼樣的雞湯呢?

你在意識的層面一定要清晰,努力去做,但不要對結果產生執著。當結果不如我意時,意識的層面要提醒自己:接受這一切,接受事實的發生,在接受的基礎上看看我能做些什麼。當你因為做不到堅持打坐時,你的心因此而煩惱,告訴自己接受這個事實,接受我做不到堅持的事實,接受我的心因此而產生煩惱的事實,在接受之後,再試試做些什麼。

當你發自內心的接受這一切,你的心會安定,會回歸於平靜,會獲得力量,你有足夠的力量去做你想做的事情。當你的內心開始認同煩躁,厭煩的諸多感受,你的心也會開始變得焦躁不安,乃至無力,你無法靜下心來思考這一切,更談不上有心力去做事,去凈化心中的負面情緒。

接受很重要,當你做到時,你便擁有了平等心。所以這個概念在心中是至關重要的,要時時刻刻都保持著警覺,警覺:接受的重要性。就如同你知道火會燒傷手,毒藥會使我們喪命一般,唯有如此的警覺,你才能時刻銘記著它,而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平等心所帶來的益處。

&<佛遺教經&>: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

解析:念:覺知。而覺和和平等心是馬車的雙輪,鳥的雙翼,失去兩者其一,就會被無明痛苦所束縛,而保持覺知和平等心時,就算如了五欲之中,也不會為其所害。

覺知與平等心,這就是自然法則的本質!


先觀苦而建立出離心吧…………佛法不是拿來玩的,你如果沒有強烈到甚至覺得出離是人生的唯一目的的心思時,佛法對你的作用其實並不大!!!!!

另外,通過打坐來觀四諦、實證四諦,是世尊對有婆羅門習性的人用的,如果你認為解脫必須要打坐,那到不妨打打坐;如果不是,打坐就完全是並無太大必要的方式。行、住、坐、卧四威儀中,對於「專註思考」有幫助的就是「行」和「坐」,不高興打坐,可以通過散步(經行)的方式來專註的思維(觀察、體驗、印證)四諦的


以動帶靜。不然越坐越枯。推薦大禮拜。http://video.tudou.com/v/XMTc4NjA0NjgwNA==.html


謝邀。我沒看到誰對打坐產生了抵觸情緒,我只是看到了一個觀察者,被自己觀察到的「我討厭打坐」這個原本無常生滅的念頭所影響,而忘記了覺知到的這個念頭的才算自己,而自己又怎麼產生什麼呢?自己知道的一切不過都是自己觀察到的,不過都是自己在使用的,僅此而已。


我練冥想26年了,從來沒有出現過抵觸情緒,因為一直以來我都是以玩的心態在練。

我從不強迫自己必須每天都練,有時間就練,沒時間就不練。但基本上一周有五天在練,每次時間在1個小時左右。因為每次在練和練過之後都很舒服,所以內心是很願意的,沒有絲毫的抵觸。

所以,我認為你產生抵觸情緒的原因可能是這三點:一、還沒有嘗到冥想的甜頭;二、對自己要求太高;三、方法錯了。

具體的可以看看我之前寫過的這篇文章:為什麼你不能堅持?因為以往的方法都錯了!


你只需要知道,釋迦摩尼所發明的白骨觀使兩千多人自殺就夠了。 然後在中國的佛教的功法基本都是抄襲道家的。


說多了對你或許效果不大。 這麼說吧,以經驗來論,動機是什麼很重要。所謂見地會決定行持。

建議你暫停幾日,以平常心做好自己,平常生活即可。重新認識修正一下自己最初為何冥想,禪坐的初心動機。 然後再來看看如何。

講一個自己的小故事。初學時,因為自身習氣重,環境干擾很多,雖接觸止觀,知道該如何做,但一坐就是妄念紛飛,家事工作。 而我又是一個很偏執之人,就是所謂的軸……於是就這樣反覆。

有一次拜訪一位老師傅,我請教:禪坐的初期妄念少,定生後轉多,只待一心專註於所緣即可,任何妄念來了隨它去,這個我懂, 但是過了這些階段我就是放不下一些重要的家事,到底怎麼辦?當時我的情緒是略微起伏的。

老法師等了一會,突然大喝對我說:把放下也放下!!!!!


打坐就是睡覺,睡覺就是打坐。

區別是,脊椎要直,不活在想法里,清醒地睡覺。

總讓自己的身體,進入某種狀態,那就是讓身體活在想法里。

你需要一個好老師,而不是無病亂投醫。


休息一個月


題主如果嘗試一下就會發現,換其他任意姿勢(躺卧、行走、站立等)都可以正常內觀,不必被固定動作所限制。另外打坐這個姿勢比較傷腿,如果不是必須要打坐,就盡量不要打坐了。


請問旁邊有誰指導你嗎?還是你自己自修的?


那就不打坐了唄~


正觀(正確的觀察)基礎是正見(正確的見解)與正念(正確的覺知)。

目的不明確,自然本末倒置,得不償失。

在靜中正觀,是為了輔助動靜之中皆具備正念。

就好像說練功夫,先練拳,完了練腿,最後拳腿皆可。

而不是為了打坐的時間更長。

你應該這樣思維,而後知非即舍。


推薦閱讀:

夢中見到情景和打坐入定見到情景這兩種情況是什麼主導我們的意識,有何區別?
寺廟裡面的僧人需要睡覺的么,還是說他們晚上都不睡覺只是打坐呢?
和尚(得道高僧)為什麼不躺下睡覺?
打坐時的心法是啥?

TAG:佛教 | 內觀 | 冥想 | 打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