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工業化開始得比中國早,為什麼現在工業落後於中國?
埃及雖然工業化早,但是進程也是一波三折阻力比中國還大。
首先從埃及的地緣政治局勢說起。埃及位於一個十字路口,各方向的交通運輸都要或多或少的經過埃及。這就讓埃及容易被人盯上了,變為了各方勢力的搶奪之地。尤其在埃及和佔據埃及的勢力並不強大的時候。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當時的世界局勢上的一大問題就是東方危機,而這個又是英法俄三家搶奪在近東的利益。所以埃及這個地理位置,就必然成了問題的一個焦點。雖然埃及的阿里奮起反擊,並開始了埃及最早的工業化建設,但終因局勢上的問題而招致英、法、俄、土的反對(法國一開始是支持埃及的,但此時法國沒辦法以一己之力對抗英俄)。工業化進程被迫中斷和轉變,並在獨立前一直受到抑制。在來說工業化的一個重要因素:礦產資源
埃及並不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鐵、銅這些基本金屬缺乏不說,就連基本的生火做飯用的木材也比較缺(雖然這個不是礦產了)。所以煤炭資源也不能指望了,事實整個北非地區都相當缺少煤炭資源。只有在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交界處有為數不多的煤礦。而此時即無內燃機也無開採石油的技術。所以資源上,此時的埃及是極度缺乏的,尤其一工最需要的煤、鐵。政治因素,埃及最早的工業實際上是為了阿里的戰爭所需。而在阿里戰敗到被保護之前,埃及的工業是一直被抑制發展的。在被保護後,埃及的總督雖然有計劃讓埃及建立工業體系,並逐步自主(阿斯旺低壩就是殖民時代修的)。但是不同的總督政策不同,並且一直對埃及的教育進行抑制。導致埃及缺乏相應的人才和不能提高群眾普遍的文化素質。
國家體量問題,實際上埃及面積雖然看著大但是可居住環境相當小。就只有尼羅河沿岸和尼羅河三角洲,以及零星的綠洲和沿海孤地。在阿里獨立的時候埃及不過200多萬,即使在阿里時代高速增長也不過才450萬。這就極大的限制了埃及的市場核勞動力。並且埃及在阿斯旺高壩徹底解決尼羅河問題,一直都基本上在靠天吃飯,所以這樣的環境發展工業也實在不容易。
而中國並沒有埃及這麼多的不利因素,相反反而有利因素在發展中的國家裡面是最多的之一。早在民國時期的東北奉天兵工廠在28年擴建後,就有了2萬多人8000多機器。還有自主研發的科研團隊,日本不能造的炮它也能造。並且後來還有和蘇聯大規模的合作項目,還點出了核科技。所以埃及的資源不足、體量不行、外交環境不好。這些恰恰都是中國沒有或者不嚴重的。中國有著龐大的體量和豐富的資源,還可以悶聲發大財。
其實在獨立後50-80年代的埃及工業在第三世界裡面也挺可以的,但因為各種原因而後勁不足了。中國在改開後則以「恐怖」對速度在發展著,所以這也有我們太diao的問題。埃及人祈禱的太多了,工業化需要基層技術工人精益求精的態度的,而不是拜拜真主就有用
這裡要明確一個國家為什麼要發展工業?
一個國家的經濟部門裡有工農三產,想要過好只要有特長就行,可以賣牛肉,也可以搞旅遊。為啥非得搞工業呢?
在我國的角度來看,搞工業最能做到獨立自主,所以要依靠搞工業來發展。一個是國防,可以讓自己有底氣,一個是可以解決我國固有的發展問題,把農業不能承受的人口負擔接過來。
而對於其他國家可能就並不是有發展工業那麼迫切的需求了。至少他們所需要的也不是如同中國一般大而全的工業部門了。
像埃及這樣的國家,在政治上要求獨立自主的需求沒有那麼大。在全球化深入的今天,國際資本的善意還是很大的,只要你不打算摻和一些問題,那麼吃飯和部分發展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做買賣的方式來解決。當然這裡有代價,便是國際上的問題你就不能插手了,經濟上稍有波動,政治上略有動蕩,迴旋餘地就比較小。這些代價對於眾多小國寡民來說都習以為常。並不是所有國家人民都和我們一樣這麼有追求和理想的。國際環境不允許和市場受限。阿里總督的背後其實是法國奧爾良王朝,埃及崛起打敗奧斯曼把英國佬嚇個半死,再讓他繼續下去土雞必然崩潰,毛子就要被放出來直衝地中海了。當時英國的大戰略核心是限制俄國,阻止其獲得溫帶出海口,執行親英政策的法國最終妥協,阿里被迫吐出了已經到手的敘利亞和伊拉克。僅靠埃及+蘇丹那點人口和市場,外加缺鐵缺煤是搞不了工業化的,紡織業最後也競爭不過英法,淪為原料輸出國了
產業發展需要國家扶持、國家扶持需要經濟循環,有了好的收入卻沒有好的發展方向一樣會喪失發展前景
推薦閱讀:
※五分鐘帶你了解古埃及的神
※埃及的民族主義也這麼可怕?
※埃及穆爾西和塞西時代的外匯數據對比
※現在還能去埃及自助旅遊嗎?現在到底哪裡安全?
※埃及地緣格局 | 從文明的搖籃走向文明的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