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離婚後,表弟隔三差五向我要錢,我該怎麼辦?

讓他去申請助學貸款好了。


題主相信我我4年大學做了3年學習委員工作也就只是收發作業傳遞老師信息製作班級成績表格。而這些都可通過手,手機與電腦完美完成。


離異又不是斷了經濟來源,再說現在這個社會離婚率這麼高,他都17歲了,父母離婚他也沒什麼可以值得可憐的,你感覺到的依賴信任,我可以告訴你,都是錯覺,誰不喜歡慣著自己的取款機?這個年齡很容易記仇,走歪,偏激,攀比,撒謊,我覺得你只要拒絕他的要求,不管怎麼講道理委婉,你們都回不去了,而維持你們感情就是支付,而這是無底洞。


都已經是離異兒,如果你不教他做人,誰來教他做人?


有人回答得比較靠譜了,我補充點!

不過,我提供一種可能:

他父母離異了,他的感受是什麼,大家都不知道,如果,他的感受是:由於自己不好,所以父母才離異的,那麼他會自責,看低自己。如果他覺得父母拋棄了他,那麼可能他既害怕又憤怒,害怕的是沒人依靠的感覺,憤怒的是怎麼可以扔下我。他還可能覺得羞恥:肯定是父母有什麼問題才離婚,沒問題的父母怎麼會離婚呢?

當然,最可能的情況是,這些感受他全都有!

因為覺得被拋棄了,憤怒而羞愧的他沒有向自己父母要錢,轉向了表哥。

因為害怕他人的評價,所以不斷買東西來從外在提升肯定自己,同時滿足自己。

他有需求,那麼你是否應該滿足他?

未必,你要做的,更多的恐怕是去了解他!


這標籤是什麼鬼?

婚姻?兒童心理?


平時不聯繫的人,到了要幫忙就想起你了,你別管這是不是親戚,你是別人冤大頭啊。套用我老公訓我的話,你以為你是老幾你多牛,別人有事不找父母,不找朋友,找個不怎麼聯繫的你,心裡也沒多看得起你,不過當你是個冤大頭。

別借錢給他,他壓根沒體諒過你,你還借,就問你,你對他這麼好,逢年過節他給你打電話了么?他有回家專門來和你坐一坐聊聊天么?如果沒有,他17歲了,已經可以勤工儉學了,而且他是有生活費的。

順便說一句,我工作兩年了,平板倒是買來送給老媽,我自己的沒有,雖然我想要但我捨不得,畢竟這玩意實用性遠低於電腦,價格還不低。


我弟弟妹妹們從來沒問我要過錢,我也從來沒問兄姐們要過錢,偶爾給親妹妹一點零花錢除外,所以我並不能理解為什麼問兄姐要錢能那麼理直氣壯?居然還可以問除了爸媽意外的人伸手要錢?這得有多自覺?我說句不好聽的話,家教呢?

表弟家父母離異可能家庭教育卻有缺失,題主你擔負不了教育表弟的責任,也用不著撫養表弟。你設想一下,如果以後成家了表弟繼續向你借錢(其實就是要錢吧…),你還會借給他么?如果可以繼續借,那你現在借也無妨;如果以後不借,那現在提前不借也是一樣的…

而且看你的描述,表弟並不是窘迫到活不下去的地步,買數碼產品什麼的,只是因為虛榮或者貪玩吧,完全不是必需品啊。誰能知道今天你為他的ipad付款了,明天會不會為他送女朋友的戒指付款呢,後天會不會為他兒子的玩具付款呢…

處理方法。。。我原本想說帶他兼職掙錢體會掙錢的辛苦,然後明白誰的錢都來之不易。。。不過想來這樣的小少爺根本體會不到你的用心良苦反而會嫌你無聊…這樣的臭小子多半是中二病犯了,晾著他讓他自己責怪世界吧。

————————————————————————————————————

以下是無關題主問題的內容

大學室友也是不懂人情世故,報考研班要三萬左右的錢,家裡爸爸說問你媽去,但媽媽堅決不同意,於是她去問姑姑姨姨借錢去了,姑姑說借給你可以,你叫你爸媽跟我說,最後的結果當然是爸媽給掏了錢。

她自己認為我借你的錢以後一定還你嘛,大家都是親戚我又不會騙你,你有錢為什麼不借給我之類的。。。

過了一年她又和我提起當年的事情,她覺得她當時太蠢了,怎麼會幹出那種事情怎麼會有那種想法。我說能成長就是好的呀。

手機渣排版,將就著看…


發空間發朋友圈,曬窮,要多窮有多窮。。。另外,可以適當的失蹤下。


授之以漁


給多了,你姑姑也會怪你的?沒什麼大道理,就是不借,反正借不借,你們關係都好不了


他給你發代付鏈接。

你可以發個趕集網的兼職鏈接回他嘛。

禮尚往來,頂多發個8.8紅包鼓勵一下,多大點事。


同意 @麋鷺鷺麋 ,那可能是一種依賴,作為一個長期借錢給表弟的人來說幾句。

首先,你需要確認他的人品有沒有問題,如果這個有問題,那恐怕可以遠離,錢的損失事小,帶來其他麻煩就更頭疼。

第二,人品沒有問題,個人覺得可以借,但設定上限,也就是最多借他多少金額,超出一律不借。雖然在知乎崇尚別跟朋友、親戚有借貸關係,但在世俗社會,誰沒有難處?能幫一把還是幫一把。

第三,如果你真不太願意借,其實就被備太多現金,把錢都扔進理財產品里去,這樣借的時候,直接把銀行餘額截圖給他看。


推薦閱讀:

女兒8歲想要一個蘋果手機,理由是同班同學有。我肯定她不是要了向其他人炫耀,而是可以玩。我怎麼合理拒絕?

TAG:婚姻 | 兒童心理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