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表達思想時不宜加上「我覺得」?
聽過的教誨都是把「我覺得」「我認為」算作口頭禪。
我注意了一下自己說話,的確比較頻繁使用這些詞。然而以我現在的學識,是沒辦法花式引用來表達自己的。。在自己的觀點前面標明「出處」難道不是個很負責的行為嗎??生活中的同齡人里,的確有些是不愛用這些詞的。
我發現這些人平時說話時都會被更多的人注意和信賴。這是我的錯覺嗎?整理一下問題。1 「我覺得」算不好的口頭禪嗎?2 有什麼技巧能讓自己說的話增添可信度?(不是騙人技巧啊……只是不想觀點被輕易忽視……)
【我覺得】,這個詞代表了:不僅我認為,其他也這麼認為,會造成「自大」感覺。
更替為【我個人覺得】,會留有空間,給人感覺你會聽取他人想法,分清他人和自己,具備換位思考。
其他建議,自己一直在用:
第1點:少用【但是】
【但是】否定前一句意思。特別是在與他人交流時慎用。比如:「你說的很對,但是…」,那麼你並不是說對方「對」,而是在否定他,對方下意識會感覺你存在敵意,討論最後可能變為爭執或私下結怨。
改為【同時】,你將會得到愉快的交流:「你說的很對,同時我個人有一個建議…」
這樣不僅讚揚對方,還很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對方沒有敵意情緒,會更認真聽取你的建議。第2點:分解能力
要能快速分解對方所說的話,拆分為1、2、3…這樣將幫助你快速理解,並有邏輯的回答對方。訓練方式可以是:把描述的話,盡量精簡成1、2、3這樣,或是開會多做筆記。在跟別人說話時先想:「要做什麼,怎麼做,具體步驟」,大致可以這麼分。具體還需要再看情況分解。第3點:少用【我】
跟上面用【我個人覺得】雷同,細節稍微不同。具體舉例:「我覺得可以這樣做…」,替換成:「我們可以試試這樣做…」,讓他人感覺參與其中,是一份子,可以提出自己想法。多用在協作一件事情的時候。其他待更新,先做曲奇蛋糕去了^_^相反,我覺得用我覺得開頭再講觀點,是一種禮貌。
記得曾經上演講課的時候,老師說,「我覺得」能不用則盡量不用。如果你在和別人討論問題,或者只是向朋友或者陌生人表達一種無關緊要的想法,這樣謙遜的態度是對於別人的一種尊重,無可非議。但如果是一個很重要很關鍵的問題,甚至是在做一個報告、做一次演講,你再那麼過分地恭謙,實際上是在耽誤大家的時間。如果一個演講者自身都沒有足夠的自信力,那麼如何讓聽眾們信服?語言,尤其在公眾面前,必須是有意義的,沒錯,出處是你自己,但你說出來的目的終究是為了讓別人消化成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為了單純地表達,何況大多數時候你代表的並不是你自己。可信度在於你的內容,表達方式就好像駕駛技術之於車能跑多快。題主聽過的教誨本沒有錯,與人相處,該謙虛的時候謙虛,過分了就是一種虛偽的裝逼。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說一點個人淺見吧,畢竟語言功底不厚,在口頭禪這個領域想說出點門道實在很難。可能題主最大的問題不在口頭禪上,而在於經歷上,說一句題主不愛聽的話,不被人信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沒做過那麼多靠譜的事。
「我覺得」這個詞其實是一個非常到位的詞,很多人其實在聊天中不愛用,而有些人恰好相反。這個詞有什麼用處呢,說明接下來的觀點只代表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同時也是對對方觀點的一種拋磚引玉,既然你都覺得了,別人也就順路他覺得一下,大家越聊越起勁,不是很好嗎?
個人在工作中,只要是指出別人的問題,都會用「我覺得」這類詞,因為在自己看來是問題,也許別人看來是優勢。吶,我舉個例子,最近我們出了一本書,封面用什麼圖,討論了一個月(不要在意時間,我們討論了6000張圖,中間還有別的事),有的人會覺得這一張能體現家鄉特色,而在我這個外鄉人卻看起來平平無奇,會怎麼建議呢?「我從讀者的角度來說,太平淡的圖容易顯得晦澀,吸引不了閱讀興趣,達不到封面的最主要目的。」但是對方也很有理由呀,這張圖中的城市格局是非常完整而清晰的,其他類似的圖都沒有這張全面。可是那張圖畫工一般,而且格局這種東西,讀者一般是不能一眼看出來的。這時候我要是說,「張大師曾在《巒山指迷.卷五.圖經》中說,『畫圖經須全天造地設之巧,不然匪能顯一地之靈氣,人文蔚然無可期。』此圖天造地設俱在,唯巧勁獨缺,實非良選。』」(編的,我原書沒有這句)你覺得這是正常人的對話么?
至於增加可信度,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比如你說的事,讓大家能輕易驗證,「新浪新聞說……」「我去西藏時……」「我上次做了一個類似的事情,得到了一些經驗和靈感……,也許你們用的上」「嗨,別提了,上次試著炒股,虧了2000,嚇得我立馬把股票賣了,結果第二天漲停板……」。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多拿出經歷和才學,別人畢竟不是瞎子,真的值得信賴,別人自然會向你靠攏。至於技巧,絕大多數時候只對比你層次差的人有效,比你層次高的人看你就會想,「他用的技巧我12歲那年就用過了……」,當你的故事不足以吸引人,自然人們就會挑剔你的技巧。
鄰居家的小強痞里痞氣,水平比我不知道差到哪裡去了,怎麼說話還比我容易得到信任呢?那是因為在他的社會規則里,他就是一個靠譜的人。你為什麼做不到他那樣子呢?因為你們倆根本不是一路人,要是拿他做榜樣,你該從三歲起就勵志做個那樣的人,否則輸在了起跑線上。
我就喜歡用「我認為」開頭。這樣可以留有讓他人斧正修改自己觀點的空間,增強了嚴謹性(去掉這個模糊詞反而不嚴謹)比如說「他是個人渣」,這麼說未免有些太絕對了,難道自己說他是個人渣 他就真的是人渣么?「我覺得他是個人渣」,加了個我覺得,顯得主觀性更強點,自己認為他是個人渣,未免別人也這麼認為。「我覺得」開頭有時候還能給自己留有餘地。比如你在知乎看到個問題進去表達了個看法,你肯定不敢保證百分百無謬誤,然後專業人士來個特專業的分析,這樣和你一對比就顯得你不懂裝懂大飯桶似得。
因為很多人不愛聽這個啊。要相信統計學,相信科學,超過50%人不喜歡的事情,就不要做了。這樣就是個聰明的人。
推薦閱讀:
※全球第四屆EFT國際峰會主題報告:生命早期的依戀、壓力和照料作為成人的健康的預測指標
※只要別人需要,我們就該去幫嗎?
※你有理有據,我聽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