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字、敬字為什麼需要焚化?

以前住的地方不遠有惜字宮,現在那座焚化字紙的塔還在只不過被移了位。百度過惜子宮,簡單了解了由來,詞條注釋中提到 「《顏氏家訓》說:文字是「古聖賢心跡」,所以字紙不可穢用,廢棄的字紙,應於焚化」 這個傳統,儒釋道三教都重視,在寺廟也見過小冊子教人惜字敬字的(當然,又必然地混雜了因果故事)旅行中遇到的藏族群眾也會把寫了藏文的字不亂丟棄而是回收燒掉。印刷品除外,寫的字要燒掉這個傳統似乎還是被很多人重視的。想請問,惜字焚化的緣起以及為什麼是要焚化?作用是什麼?


謝邀,惜字之事,具體起源於何時難下定論,不過卻是可以探索一番。

惜字這種事,其實頗為浪漫,把殘紙放到惜字爐中,見到爐中香煙裊裊升起,也是很有意境之事。

道教有如此講究,若是畫了符畫錯了,或是符要廢棄,總是不能亂失的,總是要集中焚化掉,如此才更顯得慎重,往後書符才不會失去靈驗。《淮南子·本經訓》中記有關於蒼頡造字的一種傳說:「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而道教也又一言:「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畫符不知竅,惹得鬼神笑」之說,其實頗有相通之處。

雖然惜字之說,未必從道教符術而來,但隱約地影響還是有的。

若是追溯,當是起源於道教的《文昌帝君陰騭文》中有「惜字」之說,按清代朱珪校定的《陰騭文注》認為:「《陰騭文》有宋郊之事,當作於宋代。」清代還有些學者也持這種見解。不過按現代日本學者酒井忠夫則以此書為明代末葉下層士人所作,書成於《太上感應篇》之後,至遲不會晚於元代。其它相關的還有《文昌帝君功過格》及《文昌惜字功過律》,不過這些沒有詳細考證,應該是出於後來。

不過比較有記載的是,據淮安地方文獻記載,惜字風俗早在宋、元之際已逐漸流行,那時的人們對傳播知識的文字、紙張甚是喜愛。淮安區南門大柳巷的馬五太爺(馬漱清)曾經說過:片紙得字,都是好的。

關於不會晚於元代還有一個可參考佐證便是,明代小說《二刻拍案》第一篇「進香客莽看金剛經,出獄僧巧完法會分」中,開頭就講了一段愛惜字紙的故事:宋時,王沂公之父愛惜字紙,見地上有遺棄的,就拾起焚燒,即便是落在糞穢中的,他設法取將起來,用水洗凈,或投入長流水中,或烘晒乾了,用火焚過。如此行之多年,收拾凈了萬萬千千的字紙。

這說明這是當時就流行有如此一個風俗了。

其廣為流行發展到頂峰,應當還是明清的時候,按記載,清初,惜字之風甚至還流傳日本、東南亞等地。聽淮安二帝祠龍門派第二十代傳人周明成(93歲)講過:過去淮安淮城二帝祠、夾城雷神殿、河下三官殿、聞思寺、河西湖心寺等重要宗教場所,均設有惜字爐,且款式多種多樣,有三層樓閣式、磚石結構、似塔非塔、似亭非亭,大小高低各有不同。爐口面南,為焚紙入口,上方刻有「惜字爐」三個大字,一些講究的兩側還刻有對聯。

至於其作用,想來主要也是勸學之說,學習這種事,珍惜了才會真正認真對待。如江蘇淮安還流傳著勸誡惜字的傳說:寫字時若遺漏一筆則會減壽一天,多寫一筆則會死後被閻王責罰一棍,想要長壽或身後不受棍棒之苦,就得好好學習。雖然唯心,但似乎也可以成為淮安名人輩出的一個佐證。

其它還有一種作用便是慈善義舉。

按清代記載,通常舉行惜字會,會安排老人、窮困者、及惜字者去進行活動,而在這種活動中會得到一定的資金支持。如同治末年的《申報》中,還有過設立撫養流浪兒童的惜字局的做法。後來往往惜字局之類的地方,還辦有義學,對那些讀不起書或想進行學習的人進行義務的教習。另外一些善舉還包括免費的施茶舍葯、贈送棺材等,頗受底層人民歡迎。

直到民國時期,惜字活動還是很是興旺,因為相對其它慈善活動來說,這類活動操辦花費較低,易於操辦。

參考:

按百度百科詞條中關於「惜字會」的記載,主要記錄是清朝浙江杭州的事,如下:

  惜字會 ,是杭州民間儒生自願結合、倡導尊孔尚儒、愛惜字紙的會社組織。清時,吳山上有金龍閣、火德廟兩處惜字會,除每日僱人沿街收取外,每月還定期收買各種廢紙、舊書、淫書,然後匯總火焚,紙灰投入錢塘江。民國以後,金龍閣、火德廟已廢,城裡如同善堂、見心裡、同仁里以及江干、湖墅,都成立惜字會,除收買外,還在大街小巷,或掛竹簍、或釘鐵盒,以便行人隨時拾取投入,每到一定時期焚化,紙灰投入江中。

  以前,嘉興的老人常會教育家中的孩子不要亂扔有字的紙張,更不允許孩子將字紙揩髒東西和當手紙用,這並不是講衛生,而說這樣做是「罪過」的,「字聖」要生氣的,亂丟字紙的小孩子會讀不出書,所以要把字紙收集起來。為什麼呢?這件事,在我們嘉興說來還有一段歷史。  南湖北側有一個狹長的小島,名小瀛洲,現有九曲橋與湖濱公園相接,島上花木繁茂,嘉興人俗稱這裡為小南湖或小煙雨樓。島的北端有一建築,名倉聖祠。據說漢字是倉頡創造的,故有「倉頡造字」之說,所以倉頡被尊為「字聖」。清光緒年間,嘉興民間有「惜字會」組織,倉聖祠就是在那個時候由「惜字會」募銀建造的。祠有三間,內供倉頡塑像,當地文人都定期集中頂禮膜拜,以紀念這位「字聖」。   那時,「惜字會」在嘉興家喻戶曉,清末和民國時期,他們製作了許多竹簍,分送官署和學校團體,掛在辦公室和學校教室,也有掛在公共場所的,這種竹簍稱「惜字簍」。「惜字簍」像個扁瓶,高寬均約一尺二三寸,厚約四五寸,像魚簍,向上是一個碗大的口子,下端扁平是底,左右是二隻角,略呈菱形,簍外壁用毛筆寫有「惜字延年」四字,讓人不要隨便丟棄有字的紙張,要丟在「惜字蔞」里。字紙無人回收,簍里的字紙多了,就由各單位集中起來裝入麻袋派人送到天寧寺去「化掉」。「化」是「燒」的意思,但不能說「燒」。那時,天寧寺山門前左右兩邊牆上各有一個化紙的壁灶就是供人燒紙的地方。


紙字常系聖賢名號,常系度世經文。

先聖本為教化世人而傳。不可作踐。


經典的神聖性從而延伸到記載經典的文書與文字的神聖性,因為神聖性 對其需要用比較特殊的辦法進行消滅


推薦閱讀:

古風為何沒有盛行,或者說成為一種高雅的品味和追求?
年味
喜愛看文史方向的書,應該買哪些出版社的書?
端陽夏色里,此物最相思——香囊

TAG:字畫 | 傳統文化 | 道教 | 文化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