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90年代擁有一輛摩托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謝邀!

我才93年,不過90年代的時候也是有車的人

無圖我說個幾把

說一說我父親吧

我父親也是一個喜歡摩托車的人

這是父親年輕的時候

本田跨騎,西裝服飾,皮鞋,

西裝服飾跟皮鞋是在廣州買的,

因為我的姑姑姑丈當時在廣州造船廠工作,

照片拍於80年代,父親這時候跟我一樣年級,20多歲

他就有了自己的摩托車

父親一共六兄弟,90年代大伯父是暴發戶,

在碣石鎮名利雙收,作為老尾的爸爸自然疼愛。

父親的打扮在當時有一種高大上的打扮,

所以摩托車也有。

作為摩托車的發源地,在當時的量,沒有現在這麼多,幾乎很少。

而大多數人把摩托車當做是賺錢的貨物,

並很少使用,有的單車,有的走路。

一台自行車幾百塊,一台摩托幾千塊。

幾千塊對於別人來說,可能是一年的收入。

父親很任性的買著自己心愛的摩托車。

本田什麼型號我忘了,

整個碣石鎮,在那個年代,非常的小,

晚上是沒有路燈的,走路全靠月光。

月光啊,閃爆她們!

因為碣石鎮太小了,那時候大家都是走路也不會花的太久。所以父親的摩托車也只是在鎮上晃晃,

我們的縣城是現在的陸豐市,那時候趕集都是騎著單車過去,距離80km。

而父親的摩托車,在那個時候的小鎮,相當於現在現在的杜卡迪1199。哈哈哈哈。

然後父親開著摩托車泡我媽媽,在拍拖的時候還送了一台單車給媽媽,在那個時候單車已經是奢侈,摩托車相當於現在的轎車。

而那些小於父親的人,則看到這樣摩托車上前觀看,

如果開過別人的家裡,還有小孩跑出來觀看是啥車行駛過去。摩托車實在很少。

父親經常開著摩托車到縣城裡,跟朋友。

特別拉風,估計年輕的時候一定有很多女孩子戀著他。


我的好朋友的爸爸,90年代初有一輛本田兩萬價位的摩托,具體型號不知道,但是兩萬塊當時可以說是天價了,在我們這大概是三套房吧。

後來因為賭博欠債按2萬的三分之一抵賬了,他爸爸現在是做二手大排摩托生意的,我想可能也有年輕時對摩托的熱愛有關。

因為他爸爸的工作,我也經常能有幸騎到鈴木大小R和cb400/600等摩托,具體他的感覺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跟現在真正熱愛機車的人差不多。當時騎摩托的人也很少,在當時能擁有這種摩托應該是很拉風的吧。

同時也讓我想起電影中《山河故人》的一個畫面,跟張晉生在追沈濤時炫耀自己的紅色桑塔納一樣,在今天來看雖然過時,但當時已經是很有面子了,我想他爸爸有個摩托也是這種感覺吧。


印象里很小的時候我爸爸在潮汕做工程,我媽媽是設計師,每天都很忙,所以每天都是在姥姥家住的。

對於摩托車的印象就是我爸從外地回來晚上接我回家的時候,我坐在油箱上我爸帶我回家.從姥姥家出來過了鐵路有一個U型彎,那個時候我爸已經會一些壓彎的技術了,每次拐彎的時候都能體會到重心偏移的感受hhh,其實現在看來彎壓得不深,角度也不大,不過對於小時候的我已經很滿足了。

後來家裡又添了一輛踏板,一家三口兩個摩托車出去玩,城市附近的景區都是開摩托車去玩的。

童年的快樂大抵如此吧,崇拜父親一大原因往往是他有我做不到的地方,有我看不到的東西,作為童年為數不多的記憶一直保存到現在。


9九十年代時間長達十年,這十年正好是鄧爺爺南方講話然後經濟大發展的十年,一輛摩托車作為一筆財產在九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末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是不一樣的。

先說九十年代末吧,這時候摩托車在我那個北方縣城非常普及了,在我印象中一輛雅馬哈天劍125,五羊本田125,本田公主大概是小一萬的價格,這算是民用車第一梯隊,再便宜一點的應該是七八千的鈴木王,豪爵鑽豹。更便宜的應該就是鈴木二沖AX100。基本上合資車和國產品牌平分市場。

這些車基本上滿街都是,從價格來看,大概相當於現在得私家車。普及率很高,不用攢太多錢就能買得起,滿大街停的都是所以也不是那麼金貴,很多家庭結婚都會用摩托車作為彩禮。

而回到九十年代初,摩托車絕對是超級大件,金貴程度堪比二十一世紀初家裡買輛桑塔納。在我記憶中,我爸的一個同事弄了輛鈴木二沖k50,應該是輕騎的進口散件組裝車,愛惜到每天騎到單位以後,全車擦一遍,然後推進辦公室放著!!!因為辦公室台階比較高,乾脆去專門做了一塊厚木板推車用!!!

還有聽我朋友說的,他爸九十年代初弄了輛鈴木k90,結果被偷。他爸就乾脆住到公安局裡面跟著警察破案找車,後來追查到臟車被倒到武漢去了。

一輛摩托車竟然從山東銷到一千多公里外的湖北,警察跨省追蹤臟車,最後,他爸親自押著摩托車坐火車回到濟南,這放現在和天方夜譚一樣。


我92年的,只記得小時候兩三歲那會兒,老爹也就是25歲上下。跟著村裡人到城市搞副業,其實就是包工程。

一開始家裡生活不好,可是沒過多久老爹就買了輛春蘭虎,就是下圖裡面這輛。

但是小時候不懂啊,後來長大了,家裡每次來客人,聽他們跟我爹聊天時說:「要說老吳也挺厲害的,那個年代能買起一輛春蘭虎摩托的人,說明也是響噹噹的人物。93,4年那會兒哥幾個才一天才掙多少錢?2塊錢!」

自此我才知道,怪不得小時候老爹騎個爛摩托別人都過來搭訕兩句,誇我老爹厲害。

原來那個年代能有一輛這樣的摩托,那出去可以說是相當有牌面的人了。


90年代我很小,那時候在珠海,我們是外地人,家父有輛本田的四缸仿賽,不出意外是cbr250,或者cbr400,我爸把我放在油箱上在路上兜風,我一直喊害怕,好快什麼的,其實沒多快,後來因為我爸跟兄弟吵架動手把摩托砸了。還有輛豐田佳美和子彈頭,特別拉風,真的特別拉風,不吹牛逼那時候巧克力我家都是成箱的買,我上幼兒園都是雇的司機車接車送。

機車魂從小已經注入到我的心中,可惜現在,家境落敗,賣了我的摩托,清了我的資產,活像一個笑柄。

跑題了,總之特別牛逼,那時候小屁孩的我都覺得拉風至極,神氣的要命,感覺沒有什麼不行的。

可惜,現在,五平米的廁所都買不起。


謝沒人邀。

96年的來強答一波。

很拉風,走在路上都會朝我行注目禮,就這樣。


不請自來!

98年擁有第一輛摩托車,珠峰風速125,非台灣光陽原產,國內組裝的,上完牌兩萬不到。

其實在90年代後期,摩托車在沿海發達城市已經相當普遍了,5年以後,也就是2003年左右,大部分城市就開始禁摩了。當時摩托車的擁有率基本跟現在汽車擁有率差不多吧。

也沒什麼特別的體驗。就是當做一個交通工具在用。買車之前考慮過買有檔位的跨騎車(不知道要換擋的摩托車應該怎麼說),後來考慮女朋友也要開,所以買了踏板車。

那個時候大排量摩托車非常少,很少能看見250cc以上的車型。擁有摩托車的人基本也是當交通工具或者生產工具在用。玩車的人有,但是很少很少。我有幸開過雅馬哈的某款400cc的車,跟開踏板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03年本市禁摩以後,摩托車沒法進市區了,已經習慣摩托車的快捷後,不能忍受每天擠公交上下班,10月禁的摩,11月份買了汽車。

現在知道原來本市禁摩並不是完全禁止,有的區還是可以上牌的,只是不能進市區內環而已。本人現住地點正好屬於可以上牌的地區,而且我也有駕照,所以打算弄輛摩托車玩玩,不知道這個願望何時才能實現。


我爸爸二十來歲就喜歡投機倒把。九四年買了一輛五羊125一萬多。上學總是媽媽送。爸爸送就開著摩托送我,質量就是好啊,開了快二十年,後來我也是用這個學會騎摩托的,前幾年買了車再也沒騎過,我問我叔叔為啥沒見有人騎這個車,他說,太貴了誰捨得一萬多買個摩托車。。。。


那個時候加油站真的挺少的


我家80年代就有摩托車了,具體來說應該是87 88年。一開始是一台川崎,後來換了一輛本田。

因為我那時候還很小,小學都沒上,所以當時對家裡有摩托車是什麼體驗根本沒有感覺。後來聽我爸跟他朋友聊天,才零星了解一點。我家那個時候在長沙,有摩托車的人都認識,是一個很小的圈子,大概也就十來個人。他們經常會一起騎車出去玩,我爸那時候也就30出頭,風華正茂的年紀。現在想想真是比較拉風的。那個時候普通人的工資100多塊,都算高收入了。一台摩托車好像要3000塊?估計他們那一個小團伙,相當於現在的超跑俱樂部吧?

反正也是匿名了,再說說當時我家其他情況吧。我家1986年,也就是我4歲的時候家裡就有買了彩電,索尼的,湖南外貿商店(長沙曉園公園對面)買的。我現在腦海里還有一個特別深的畫面就是,那台電視機買回來的情景,我爸推著一輛自行車,后座上放了一塊木板,木板上放著彩電,用麻繩綁著。我讀小學一年級,也就是1988年我就有了任天堂的FC遊戲機,我爸從香港買回來的,當時一共有兩盤卡帶,《火鳳凰》《魂斗羅》。除了我的表弟,沒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過,後來我讀2年級了,有同學來我家,他們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從沒見過遊戲機,一下就沉迷了,每個周末都要來我家玩,可那個時候我都玩膩了。吵著父母買新的卡帶,但是買得少,因為那時候的卡帶很貴大概150一盤,後來陸續又買了《赤色要塞》《綠色兵團》《沙羅曼蛇》還有一個遊戲忘記了 ,這是一個四合一的。再往後應該是集成晶元發展起來了,越來越多的合輯卡帶出來了,也越來越便宜了。一開始的卡帶都是一個遊戲一盤,而且卡帶都是日本原裝的,後來的卡帶很多合輯,外殼也換成了黃色的,現在想想應該是盜版的。

90年代前,我家就有兩台三菱空調,不過都是窗機,微波爐,電冰箱,攝像機機,磁帶錄像機。至於卡帶機什麼的更是早就有了。90年的時候我爸去香港買了一台建伍的音響,可以放黑膠可以放磁帶還可以放CD,一直到92年,我爸因為工作的原因全家搬到深圳,那個音響大陸還沒有賣的。

這些都是我上大學以後才慢慢回憶起來的,小時候覺得一點都沒什麼,後來才慢慢知道原來我家那時候是真的很有錢.......就這樣。


90年代家裡也有一輛,是樓上諸位都沒提過的,就叫重慶。紅色,也不拉風,那時候鎮上已經有了些摩托。老爸當時做一些廣告牌,應該有點兒錢,但慢慢的這行當太多競爭,也不景氣了。我在鄉下上學前班,老爸周五會接我回鎮上,周日又送過去,雖是柏油路,也不算十分平整,坐摩托也說不上舒服,會賭氣還沒玩夠又要離家,賴到天黑都不肯上車。

現在老家的路很平整,還沒禁摩,但每個家庭除了一輛小車,必然會有一輛電動摩托,樓下就可以充電,方便省事又節約成本嘛……

轉眼我也奔3了,老爸也有兩輛中檔車,我卻忘不了在摩托后座顛簸中印下的回憶。


90年代,我爸買過兩台摩托車,第一台是我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買的,大概是95年吧,金城100,大概是八九千塊錢?當時村裡已經有差不多十台摩托車了(我們村當時做生意的較多,比周邊村經濟情況略微較好),後來騎了一年多吧,賣給我小學老師的老公,又買了一輛本田五羊125,應該是一萬六七?這時候村裡摩托就挺多的了,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摩托車就更普及了,九十年代前期 中期的摩托車,最多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帕薩特私家車水平,好點的車相當於A6,五系,九十年代末期擁有一台摩托車也就是目前一台普通私家車水平了


95年,抽獎中了一輛木蘭踏板,那時候,村裡第三四輛的樣子,那會兒我上小學偶爾騎到學校里,不會泡妞,浪費了資源,太可恥了


套用我們化學老師的話

:傲嬌的跟個企鵝似的


92年我二姨父六千塊錢接手了一台銀行處理的拖拉機廠gl145。

在我們這個窮鄉僻壤那真是,走路都有風。好多人都直接用騎進口摩托車的指代。

後來醉駕,人栽進垃圾堆沒事,車報銷了。被我外婆起碼嘮叨了一年多。


答主90後。那時候我還在讀小學,我爸買了家裡第一輛摩托車,價格不知道、牌子我也不知道——一是因為年代久遠回憶不起來了,二是我當時年齡小沒有這方面概念。

老爸剛買車的時候非常興奮,在村裡來回騎著玩兒。

後來跟朋友做拉客的生意(純粹是因為好玩,因為老爸的主業是釀酒),從村裡到鎮上。當時全鎮的農村都沒有鋪裝路,也沒有轎車、三輪車等交通工區,去鎮上只有開船、騎自行車和步行三種方式比較普遍。老爸的摩托車應該還是比較拉風的。不過等好玩的勁兒一過,不到半年就沒有拉客了,老老實實運酒。

再後來,車越開越破,壽終正寢。


80年代外公家就有輛拖拉機。。。


謝邀,大概和現在擁有一輛私家車是一個感覺吧


推薦閱讀:

50cc以下的迷你摩托,可以上路么?
「敗家玩意」 | GS遊騎兵的「GDP計劃」
為什麼摩托車賽車過彎時用膝蓋撐地?
【環中國摩旅】day222 對「機車婊」的一些正面思考

TAG:摩托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