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少即是多」?

最近做了一款產品.但是一直不能理解:少即是多.請問能舉個具體的例子么?

ps:我是做互聯網產品,希望能夠舉個自己親身做的互聯網產品的例子.謝謝


少即是多,是20世紀20年代德國設計師密斯提出的理論,主要是表達了現代主義的精髓,也就是去除多餘繁縟的裝飾,強調功能性

現代建築中最常見的玻璃方塊式建築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德國設計布勞恩品牌也是少即是多最典型的代表

不過後來密斯也走火入魔了,將現代主義發揮極致,只追求少的形式而忽視了功能

80年代法國設計明星斯塔克也是比較高端的精簡設計風格

其實如果最正確詮釋少即是多,還是要領會現代主義精神,在現代工業急速發展,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的現代主義社會初期,也就是20世紀初的時候,設計走在最迷茫的時期,現代主義設計提出為人民大眾設計,也就是顛覆以往歷史上設計只為皇族的狀況,少即是多就是要去除裝飾,強調實用的功能性,所以少即是多也可以理解作形式與功能在社會環境影響下進行最為恰當的協調,而今天,少即是多就不會成為設計最主要的追求了,因為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產品追求上也相應有了更多的情感需求。

恩,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看到這個,想起大學時老師上課經常提到的這四個字,你犯得錯誤少了,事物的價值就會增多。「無欲則剛」就是「少即是多」的極致體現。

個人認為: 「少即是多」,這不全,應該是什麼什麼少了即是什麼什麼多了。

這 「什麼」與「什麼」是相反的卻不對立的事物。

要上升到指導人生活,最根本的還是在「判斷與踐行」上,我應該怎麼讓「什麼什麼少,什麼什麼多」

例如:「我如何學好英語?」

答:「應該減少漢語思維,甚至屏蔽漢語思維,應該增多西方思維,甚至完全西方思維。」

說道這兒,把問題延長,「怎麼減少甚至屏蔽漢語思維啊,怎麼完善始終西方思維啊?「

從應該到怎麼,才真實指導人的生活了。


馬雲說:前10年淘寶從無到有,後10年要做到從有到無。當然這個「無」,是無處不在的「無」,就像水,電,一樣,讓人們離不開它也記不起來它。

你這裡的「少即是多」,可以理解成是對產品線的一個定位,產品多,做的就是一個寬度。產品少,做的是深度。

如果是單一的產品的話,可以理解成化繁為簡,就是免去一些不必要的或者不常用的功能,專心做好產品最初的功能。


前段時間有一個日本大叔,超窮超窮簡直窮到不行的——儘管長得還算有型、年近四十仍然是單身狗。於是這個大叔幹了件事。

他一口氣扔掉了家裡98%的雜物,對你沒聽錯,不是68%,不是88%,是扔掉了98%的雜物!家徒四壁是什麼意思我終於懂了!

你要問為什麼,據說是因為分手,和生活中的各種壓力,讓佐佐木典士從每天喝酒頹廢的狀態突變了!

不過,如果你以為他就此頹廢那就錯了,這個大叔分手後,把家裡該扔扔,該留留,到最後家裡包括衣食住行,甚至冰箱、洗衣機等大件傢具在內,所有的物品不過150件左右,由此過上了神仙都一臉黑人問號的極簡生活。

生活如此精簡,佐佐木能更專註地工作、讀書...各方面的效率都大大提升,僅僅兩年的時間,由一個無名小編,逆襲為副主編。寫的書《極簡主義生活》一夜爆紅。登上了亞馬遜暢銷書的榜首。

這兩周恰巧閱讀了一本書叫《少即是多》,作者也是霓虹人,非專業作家,文字特別樸實,但書中提到了一個觀點,深受廣大讀者認同——我們在一個全新的時代,從物質中獲得幸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想想確實如此,在小柒小的時候(不好意思暴露了年齡)。買一台電視整整高興了兩年。而前幾天,小柒在工作室置辦了一台超大液晶、看了一會兒,一點也沒覺得高興。身邊朋友說買套房子,開心了兩個月過後,又只剩裝修、還貸的煩惱。

書中提到生活富足的日本人並不覺得自己幸福。曰本國民手中可自由支配的現金非常充裕。日本卻成為心理疾病發病率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而去問幸福指數最高的北歐人,有什麼想要 的東西?"在他們那裡得到的答案,幾乎找不到和「車"或「房子"相關的具象物品,都是"想要家人健康、「希望朋友和我認識的人都能取得成功"之類的回答。北歐居民大都擯棄了舊有的 物質至上主義價值觀,崇尚物質簡樸、精神豐 盈的「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簡單生活方 式,更為珍視精神和體驗帶來的幸福感。

關於「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小柒近兩年深有體會。

生活中,少即是多。我們少些負擔。

前段時間大家常說「斷舍離」,

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

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小柒之前喜歡買衣服包包,結果是每年換季收拾的時候都很煩惱,買了新衣服又不知道舊的要怎麼辦,送人呢還是捐掉呢?這件好像還可以,丟了會不會後悔,煩惱無限循環。

而我們的父母,經歷過物資匱乏的年代,許多老人即使沒有經濟壓力,仍然捨不得扔掉舊衣物甚至瓶瓶罐罐,最後家裡雜物多的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看到日本大叔的狀態,小柒恨不得回家就扔扔扔啊!

愛情中,少即是多。我們多點幸福。

前段時間取關了所有情感類公眾號,實在受不鳥。

動不動就是《我用微信小號測試男友,他問價格和地點》、《學做現代狐狸精》、《網聊愛上一個女人,但我不想只做朋友》之類的雷人標題,小柒就問這麼折騰累不累啊累不累。就是因為感情上太貪婪,所以很多人才倍覺孤單吧。小柒最喜歡的,還是《從前慢》中的,」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 馬 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專註領域,少即是多。我們更有價值。

我們會發現在這個精耕細作的年代,越來越有價值的是「專家」而不是「通才」。如果有一個人說我金融、文學、藝術、設計什麼都會,你心裡一定會想,什麼鬼?有的人懂得的很多,還換過好幾個行業,最後發現他僅僅是什麼都「懂」,卻什麼都不「通」。最後就是沒有市場價值。所以近年來,一直在提「匠人」精神。

公司創業,少即是多。我們更加從容。

接觸過許多創業公司,最終成功的一定很專註。我閨蜜去了一家私募公司,創始人潛心研究對沖多年。每一款產品的推出都要測試系統一年半時間。終於在今年拿下了行業內的大獎,公司業績規模一飛衝天,從一開始的幾百萬融資,到今年的6個億。

而多年前同時起步的金融公司,先是要做財富管理,看到信貸賺錢搞了個信貸部,看到香港保險賺錢,去賣香港保險。最後發現這些公司早就無影無蹤。

還有很多,比如說吃的越簡單,腸胃負擔越少,越不容易擔心肥胖;和他人計較越少,心情就越愉悅;少一些出差與奔波,多一些思考效率更高等等……

最後,談談書中提到的新幸福的十個條件,分別是:

1、享受工作 2、有關係親密的朋友和家人 3、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 4、·身心健康 5、擁有富於刺激性的興趣和生活方式(與利益無關比如運動、飆歌)6、擁有一定的時間自由 7、選擇適合自己的居住環境 8、具備有效的思維習慣(不推卸責任,不為自己找借口)9、能夠放眼未來10、感覺自己正在向目標邁進。

看到這十個新幸福的條件,小柒甚感欣慰。原來自己不算奇葩,這十個條件,正是小柒在不斷努力的方向。我想所謂新幸福,就是擺脫金錢、時間、場所等外物的束縛,讓我們重新擁有自由吧。


貝爾實驗室最初用三個數字標識:111 表示物理研究,127 表示計算機科學研究,等等。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早期,一篇如期而至的備忘錄聲明由於我們所了解的研究正在增長,為了便於識別我們的工作,必須再添加一位數。 因此,我們的中心變為 1127。Ron Hardin 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如果我們真的更好的了解了這個世界,我們可以減少一位數,使得 127 僅為 27。當然管理層沒有聽到這個笑話,又或者他們不願意聽到,但是我想這其中確有大的智慧。少既是多。

這是我摘錄的rob pike的一段.


重劍無鋒 大巧不工


推薦閱讀:

去年靠王思聰爆紅的分答,現在怎麼樣了?
怎樣在撕X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
五個維度,教你如何提高產品工作效率
互聯網行業的柳龍拳

TAG:產品經理 | 產品設計 | 產品 | 產品體驗 | 信息技術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