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電影為什麼要打板?
為什麼拍電影的時候需要拿一個板子咔咔的打,每一幕都需要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那個板子叫「場記板」,那個動作叫「打板」。場記板是做鏡頭記錄的,打板是幫助後期聲畫同步。
因為電影拍攝時,畫面和聲音是分開記錄的。打板時會發出咔噠一聲,其目的是為了在後期剪輯時將分別錄製的聲音和畫面同步。同步點就是畫面上場記板合上的那一格和聲音素材里咔噠那一聲。
打板除了「響板」之外,還有其他各種講究。如果你不想當場記,也不需要知道。
忍不住想問,隨著科技的進步,這種金屬的板會不會自帶藍牙/wifi之類的,可以跟攝像機同步,自動合板,自動給攝像機裡面的視頻標上編號之類的。(不然做那麼豪華幹嘛?噗~)
電影拍攝時攝影機有一條聲軌,但聲音質量差,需要聲音單獨錄製,場記板打板的目的就是給攝影機裡面的聲軌和單獨錄製的聲軌提供一個「咔」的聲音點,後期剪輯時候可以通過這個聲音點將這兩段聲軌同步起來,進而實現聲畫同步(因為攝影機裡面的聲軌和視頻軌是同步的)。所以這種情況直接報板拍手也可以,只要提供方便同步的聲音點就行。
另外,有些攝影機拍攝的素材不帶聲軌,比如艾麗莎,這時候可以通過視頻素材裡面打板時合板的那一瞬間和單獨錄製的聲音裡面那聲「咔」進行匹配同步。
場記板是在電影聲音與畫面分離錄製的情況下,為了輔助後期剪輯進行「聲畫同步」,才被發明出來的。早期的場記板,上邊兒「打響」的那兩個條塊和下邊的「信息板」是分開的,而且由兩個不同的人來負責,後來為了方便單人操作,就被整合在了一起,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
傳統的場記板,從頂部的兩個條塊到下部板身,都是木頭材質。現在的場記板,除了頂部條塊依然是木質,板身大多由醒目的白色亞克力做成。再高級一點兒的,還有可以和攝影機保持時碼同步的電子場記板,這種場記板基本功能和傳統場記板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多了一個LED屏幕,在打板時,會顯示精確到幀且與攝影機同步的SMPTE標準時碼,從而大大提高了後期聲畫對位的精準性和效率。另外早期黑白電影時代場記板的頂端條塊上是沒有顏色的,或者只是黑白兩種色塊,到了彩色電影時代,為了方便後期人員對畫面色彩的把握,才在頂部的那兩個條塊上加入了一組色塊兒。
場記板上的信息一般會包括「片名」、「導演」、「攝影師」、「日期」、「卷號」、「場次」、「鏡號」、「條次」等主要信息,但也會根據具體需要,由場記人員附加新的條目在上邊,當然也可以改變一些條目。比如多機位拍攝時,場記板上會標註出攝影機編號,像「A機」、「B機」等。而且具體到全世界不同的地區,場記板的信息顯示方式也會有不同細節調整。
例如美國的電影劇組,一般喜歡用這樣的順序來標註:「卷號、場號、鏡號、條次」,而且他們的鏡號一般用字母來代替,而不是數字比如「Roll 1,Scene 24,C,Take 4」,它的意思就是現在拍攝的這個鏡頭,用的是」第一卷膠片或者存儲卡,整部戲的第24場,C鏡,第4次拍攝」。
而歐洲劇組則是另外一種順序:「總鏡號、條次、攝影機編號」,這麼看來,他們應該是不分場次的,整部片子的全部分鏡頭統一編號,拍到第幾個,就寫幾號,例如「Slate256,Take 3、A」就表示當前拍攝鏡頭為「整部戲的第256鏡,第3次拍攝,A攝影機」。
就表示當前拍攝鏡頭為「整部戲的第256鏡,第3次拍攝,A攝影機」。
而中國劇組大多採用類似美國的標註方式,只是我們的鏡號也用數字來標註了,比如「卷1,場24,鏡2,次4」,讀出來就是第24場,2鏡,4次(卷號一般不讀出來)。
場記板使用時的注意事項也有很多,首先就是要保證它在攝影機畫面里的可見性,最最起碼,要保證頂部兩個「打響」的條塊在畫面里(取經範圍特別小的鏡頭,而且沒帶專用的小板),因為要「聲」和「畫」都要採集到,才能在後期實現「聲畫對位」。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就可以遠遠的離開攝影機,讓場記板在拍攝畫面中看起來很完整,但卻很小。你要把握好一定的距離,讓場記板在正常使用的同時,盡量佔據更多的畫面,這樣剪輯師肯定會感激不盡的,因為他很容易就能看清,場記板上所寫的內容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焦距的鏡頭,這個打板的最佳距離是不同的,需要經驗的積累。
打板的力度也是有講究的,如果打板時,你離話筒員收音麥克風很遠,那你不僅要大聲讀板(報板),同樣也要讓打板的響聲足夠大,以便錄音師能保證最佳收錄效果,而且一定記著,在保證場記板在攝影機畫面內所佔比例的同時,還要儘可能對著麥克風來讀板,而不是傻傻地看著攝影機鏡頭。另外當拍攝演員近景或者特寫時,往往需要在演員的臉前打板,這時候千萬注意要輕柔,不然打板發出的尖銳聲響不僅會讓錄音師震耳欲聾,還很容易讓演員齣戲,反感。
有時候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某一個鏡頭,攝影師需要嚴格保證已經調整好的拍攝角度和對焦位置,你會發現已經沒有給你打板的空間了,那這時就先拍攝,後打板。這種打板方式叫「尾板」或者「倒板」,意思就是打在這條拍攝結束的時候的板,這種打法需要攝影師、錄音師和打板員配合默契,信息溝通無誤,不然往往有一方在導演喊CUT以後,條件反射一樣順手就關機停止拍攝了。打「倒板」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告知攝影師和錄音師,打的時候要讓場記板頂部朝下,底部朝上,倒著拿和打響。倒板也會用在開拍時,沒有拍到場記板或者漏拍、漏打的情況。
一般多機位拍攝的大製作,往往會一個機位專門有一個人來負責打板工作,這個人通常就是該機位的第二攝影助理(如開頭《終結者》的劇照)。但有時候如果沒有這麼多人,或者只有一個專門的打板員來負責多機位打板的時候,就經常會需要「多機一板」的技巧,就是多機位拍攝,但只用打一次板,就能滿足兩個攝影機位都能清晰準確地拍攝到場記板,這需要及其豐富的經驗,但往往我們也會分開進行,每個機位打一次,但這就比較浪費時間了。更常用的方法則是,在多個機位都能拍攝到的角度和位置,打一次板,然後再將板面信息,分別展示給參與拍攝的攝影機。
但有些拍攝,並不一定有準備場記板。比如小規模製作、紀錄片、電視採訪等等,這時候為了方便剪輯人員進行聲畫同步工作,你可以在開機以後,在鏡頭前用兩個手掌相擊的方式,來替代打板工作,同時還要口頭將場次鏡次等信息報告出來。
另外,還有一些鏡頭,我們前期並不需要錄音組進行同步收音,這些鏡頭後期可能會貼合其他專門製作的其他聲音或者配音等。這時候場記板依然要出現在畫面里,但是不需要打響了,你要用一隻手拿著板頭,同時保證打響的那兩個木條是張開一定角度的,這是給後期剪輯進行示意,意思是說這條鏡頭沒有同期收聲,你不用費事再去錄音素材里翻找了。
場記板除了我們常見的大小以外,還有其他的型號,比如給大全景用的超大場記板,一般適用於打板員沒法靠近攝影機,但又要保證場次鏡號等信息被拍攝到的情況。還有特寫專用的場記板,只有手掌那麼大。
最後,在美國電影工業里,打板這件事一般是由專門的「打板員」來負責的,也或者像昨天提到的那樣也可能是第二攝影助理的工作,除此以外真正的「場記」工作,又有另外的專人負責,他會提前將下一個要拍的鏡頭場次鏡號等信息告訴打板員(或二助),同時他也會負責每一個鏡頭更詳細信息的記錄,以及鏡頭拍攝順序的計劃和安排等。而中國劇組常說的「場記」,通常是將上邊的工作全部負責了。之所以會這樣,小編猜想可能和美國劇組打板工作主要由第二攝影助理來負責這件事有關係,首先二助更了解攝影機,畢竟打板這件事經常要和攝影掌機進行溝通互動的,再一點就是,第二攝影助理還要負責每一個鏡頭的攝影參數記錄工作,尤其是現在數碼時代,後期特效合成占量很大的製作,更應該將每個鏡頭的角度,光圈,焦距,感光,幀率等信息記錄仔細,也因此他們的「場記」就真的只剩下記錄工作了。
「場記板」,板上標註著場次、鏡次、導演、片名,最重要的作用是為了聲畫同步,攝像機記錄拍板的動作,錄音記錄拍板的聲音,後期剪輯的時候把聲音和畫面對位上,形成和聲音同步的畫面。
除此之外依然很重要的作用是場記根據場次和鏡次記錄下哪條能用,哪條不能用,方便後期文件歸檔,試想如果沒有這個板,後期剪輯人員一條一條去看哪些能不能用,會嚴重影響後期效率。說點個人的心得,按照第一點來看,場記板似乎是可以被取消的存在,現在的攝像機科技含量逐漸提高,完全可以把錄音機的聲音用對錄線同期錄到視頻里,因此在我個人的若干次拍片中,即使每次都打算用場記板但是每次都沒用,因為前期也存在效率,多個人來做場記一是耽誤時間,二是多個盒飯錢,這些都是成本,而獨立電影成本是大問題,也因此,導致第二點中提到的,我一個人把所有的片子有用的沒用的,一條一條看,來回看,確定哪個更好,哪個湊活,消耗大量的時間,當然,一個人的成本要比一群人的成本低些,所以由此來看場記板這東西還是不可或缺啊。補充一下,場記板上是記錄著本條鏡頭的素材信息的。用於剪輯時的素材管理。另外還有聲畫同步的功能俗稱「合板」
推薦閱讀:
※大家對《狩獵》和《熔爐》這兩部電影怎麼看待?
※什麼是人格分裂?能否結合電影《致命ID》進行講解?
※《生吃》—— 茹毛飲血的素食少女
※求詳解電影《蝴蝶效應1》邏輯?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