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真正有意義的、嚴肅的文藝作品始終是少數人喜歡的東西?如果是,為什麼?

比如說現在的中國,大部分人還是僅僅會讀一些不用走腦子的暢銷書,看一些爛俗的影視劇,甚至他們會覺得這些拍的灰常好,常常感動的掉眼淚,那些真正有價值的文藝作品還只是在豆瓣、知乎這樣的地方才會發現原來還是有這麼多人喜歡這些的,我想知道的是,這種現象只有在中國是這樣還是大部分發達國家也是如此?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註:提問者本人並沒有對這兩種人進行任何的價值判斷,只是就此種現象提出自己的疑問而已。


我想我大致明白你想表述的意思,當然你的表述很大程度上自身陷於某種偏見。

可以這麼認為,你所定義的「嚴肅」或者是「真正有意義」的文藝作品指的是一些思辨宏大、永恆題旨的作品,這類的作品或多或少帶有批判以及自省的特徵,矛頭所向即是庸眾或者直接說就是我們自己本身。這樣的思辨過程本身就是痛苦而不愉快的,就思辨所預期所能達成的目的來說也往往是無結果,更重要的,這一思辨活動本身是很難達成世俗的「結果」的——你因為思索存在的意義換不來麵包,除非你能遇到願意「消費」你思考的受眾。

不過話說回來,我倒並不覺得願意去思索這類題旨的人就一定比普羅大眾崇高、進階多少。僅僅因為你願意去「想」,並不構成你比那些投向世俗的人高等的理由,因為這類思索所能蘊含的「崇高性」是可疑的,價值無涉一下,誰也不比誰高明多少。因此我的建議是,堅持自己所認可的東西,少去顧忌「為什麼別人沒這麼選擇」。


是的,永遠是這樣,因為大眾品位永遠是庸俗的。

如果要更進一步探究原因,我只能說,不思考比思考要輕鬆許多。


三類作品,

一 通過媚俗大眾而暢銷的作品 這種作品也是很聰明的人創造的,無論用低級趣味還是其他方式,肯定是精準的找到大眾的G點,獲得了暢銷,這是它應得的。

二 能做到雅俗共賞的作品 這類作品包括被後世叫作名著的小說,包括大牛們寫的科普系列(比如羅素的《西方哲學史》),還有阿凡達

三 對讀者水平要求高的作品 你能讀溫伯格的《量子場論》讀的高潮迭起,拍案叫絕么?確實是偉大的作品,但是想讀懂他在寫什麼,不把這本書當亂碼,得專業的物理訓練。這不是文藝作品,但可以同理文藝作品。對讀者要求高,還想要數量,目前只有《時間簡史》了,不過,貌似很多人買來裝逼用的。


這個是根據你的知識閱歷品位來決定的。精英之所以是精英,就是因為他少。被精英接受的那些精英文化符合你的描述的這種類型。

But,就是但是,有知識沒文化、有文化沒知識、沒知識沒文化的人欣賞什麼呢?你應該知道答案吧。


和時代風氣有關,在尚文的古代(和平時期),百姓也爭相閱讀長篇大作,現代社會普通群眾填飽肚子要緊,少有人安靜下來看如此宏大的和自己又無甚直接關聯的作品。。


絕對不是

等將來有一天,世界上的藝術家結合起來建一個國家,於是就blabla

你說了,任何時代任何國家嘛。。。


李海鵬有個說法,和這個問題有關,又和現有的答案不同,我很欣賞,引出來給大家看看。

不要說純文學已經過時了之類的廢話,你是懂純文學,還是懂「時」?智識也有階層,你的位置太低,如是而已。通俗文學就好看?古之金庸,今之史蒂芬.金、勞倫斯.布洛克,我也讀過,難以卒讀。純文學不好看?它是高眉階層的享受。而且純文學才是最有市場的文學。卡夫卡累積已經賣了多少?郭敬明才幾本?

說兩句純文學,有人問,什麼是純文學?高雅文學與通俗文學之間無準確邊界,但本質不同,恰如紅漸變為綠,邊界模糊,不意味著紅綠無區別。定義盡可自己去查,何必問我?還是表示不信、不屑。「信」的破滅,已經波及生活細節。舉國儘是懷疑論者,過去這種人叫無賴、二逼,如今叫人民,雅稱價值的棄兒。

有一種人可稱之為拉平主義者,什麼都要拉平。他們有很多經典論調。「關了燈都一樣」,這是只懂得陰道的人。「美國民主也是假的」,這是只懂得假的人。「純文學俗文學都是文學」,這是不讀書的人。拉平主義作用於政治,就要均貧富。作用於文化,就要文革。他們最討厭的是「裝逼」。人家裝逼礙著你了嗎?

是不是發達國家都這樣?我不知道,但不同國家人民的整體文學素養有高低,這是公論。已故作家王小波曾說,「美國人是不怎麼讀文學書的,一部《廊橋遺夢》就可以使他們如痴如狂。相反,假如在某個國家裡,欣賞文學作品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那就只有最好的作品才能使他們得到滿足。我想,法國最有資格算作這類國家。一部《情人》曾使法國為之轟動。」

依我看,中國人整體上的文學素養與美國人比,也是天差地遠。張維迎講,中國離市場經濟還差300年。我聽了都不敢往文學素養的差距那邊想。


先不談問題,先說說補充的這部分。

比如說現在的中國,大部分人還是僅僅會讀一些不用走腦子的暢銷書,看一些爛俗的影視劇

當然我確實覺得有些暢銷書也確實是不走腦子的,大部分的電視劇也確實爛劇。不過這就有一個問題是,你(我)怎麼知道這些書是不走腦子的?難道說,聽別人說的?我想肯定不是。想必是在我們之前也看過這樣的書,這樣的電視劇,然後後來呢?又看到了些可能層次比較高的,或「嚴肅」的書。然後有了比較,才有了判斷,也就是說這是一個過程,而且我認為是個必要的過程,就像說,一下子讓看一些深奧的書,也看不懂啊,當然不排除天才或自以為天才的人。

另外對於感動的事,個人覺得是非常好的,因為一個人能感動,必然是有了共鳴,當然如果不是,請轉眼科。而且呢感動的這個事也是有時代性的,比如早些年有過一陣巴金熱,尤其以家春秋為首,感動了一批人,但在我看來並沒有如想像般的好,自然也不用說感動了。但我理解呢,應該是我沒有經歷過那一段時間(後來查,大概是那時候對感情的束縛於壓抑導致的= =),所以我不會有這樣的體會。

最後談一下這個問題。是不是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真正有意義的、嚴肅的文藝作品始終是少數人喜歡的東西?如果是,為什麼?

,答案只能說也未必,一來是什麼嚴肅的文藝這個不好定義,二來是,有意義的文藝,這是一種因人而宜的東西,哪怕是對於那些爛俗的電視劇或是暢銷書,也是對一部分人有意義的。三來少數人都多了不就可以變成多數人了嗎? :)


嚴肅 有意義 這個兩個並不能畫等號

如果單指你所謂的少數人看的那些 嚴肅 有意義的東西的話那肯定就是

因為你本身就認為了少數人看的有意義的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有意義就必定嚴肅嗎?

嚴肅就必定有意義嗎?

毛主席對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理解比較到位……


純文學屬於文學之一種,是以區別於三偽文學(愚民謊言文學、妥協文學和御用文學合稱三偽文學)為特徵的,以語言文字為載體的藝術式樣。純文學這個概念最早是西方在反對宗教意識形態和倫理觀念對文學直接干涉的背景下提出來的,後於文藝復興時期正式定型為徹底擺脫三偽文學的文字語言藝術是為純文學。在理論上率先對純文學的問題進行系統研究並確立純粹藝術的根據的是康德。康德認為,在人的理性邏輯或意志、欲求之外,另有一種涉及愉悅、感性的能力,這就是與審美鑒賞有關的能力。他的《判斷力判斷》專門討論徹底擺脫三偽藝術後,純粹形式的審美判斷如何可能的問題。他說:「美的藝術是這樣一種表象方式,他本身是合目的性的,並且雖然沒有目的(即擺脫三偽),但卻促進著對內心能力在社交性的傳達方面的培養。……審美的藝術作為一種美的藝術,就是這樣一種反思判斷力,而不是感官感覺作為準繩的藝術。」在康德看來,脫離三偽藝術(謊言藝術、妥協藝術和御用藝術)而直擊審美愉悅本身的藝術才具備純粹性。中國最早引進純文學概念的是王國維。王國維在《論哲學家與美學家之天職》一文中寫道:「美術之無獨立價值也久矣,此無怪歷代詩人,多托於忠君愛國,勸善懲惡之意,以自解免,而純粹美術之著述,往往受世之迫害,而無人為之昭雪者也。」王國維認為,純文學和純粹美術一樣,要擺脫三偽藝術,以人道主義的精神書寫一個平常生命的歷史,書寫那些卑微的生命的真實歷程。通常,謊言文學因為承載政治謊言、道德謊言、商業謊言等愚民謊言而失去文學意義,御用文學又因為千篇一律、代言性和官方性而缺乏藝術審美,而妥協藝術又走進文字遊戲和玩弄先鋒技巧的深淵,那麼,徹底擺脫這三種偽劣藝術就成為人類對藝術的本能需求,而純文學的產生正是因此應運而生。


藝術這個事,範圍較廣,每個人都能熱愛,每個人都能去做,而是結果是別人是否認為你的行為叫藝術,有的藝術可以引領社會潮流,有的藝術叫自娛自樂,有的藝術反而讓人覺得反胃,把握好度,受大家認可,每個人都能做的,平時說話也是一門藝術啊!


並不是小圈子喜歡的東西就是高尚的,而是小圈子必須用這種價值觀的優越感去對抗「主流」的壓力。

縱觀文學史,不罕見一時的流行文學在不再流行後搖身一變成為小圈子的和寡之高曲。

是作品變了么?只是讀者從中獲取的自我滿足方式變了。

單純地喜歡一部作品的話,不會因為普羅大眾喜歡就覺得低俗,也不會因為知音難覓而覺得高尚。

用知乎豆瓣的評論作為價值評判,豈不亦是抱團。


所謂的真正有意義的、嚴肅的文藝作品,它們也是挑人的,那些東西未必是任何人都能看懂的啊。一個國家大部分的文化素質決定了這個社會整體的文化主流方向,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在我看來,只有是大家喜歡的,就都OK了。


在某些國家,恰恰相反,「另類即準則」——另類是基本的規則,不另類你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也就是說,你另類,那就很普通,你不另類,你就另類了!

我說的 哪個國家呀——冰島。——誕生了一系列獨立小眾音樂大神的國家。

人家有那個文化氛圍~

再說,差異化競爭啦!


推薦閱讀:

喪文化:窮得買不起,累得不想動
伊斯蘭背景下的公共浴場 | 土耳其 · 文化
3.29
留白的精神,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的些許思索

TAG:文化 | 社會學 | 純文學 | 文藝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