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海閔行地區老閔行發展如此不健康?
作為一名在老閔行生活的人,總是覺得老閔行與僅僅幾站之隔的春申地區相差甚遠,歷史底蘊也不缺,怎麼就是有這樣那樣的差異?
老閔行作為市區飛地的那幾十年是學習蘇聯的衛星城政策,設立四大金剛工廠。所以老閔行住的是上海人,大部分都是解放初期從徐匯區為首搬過去的工業移民。期間境內高度城市化,發展迅速。
後來衛星城政策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市區攤大餅發展,為了精簡行政資源統籌土地發展,和上海縣合併之後的(偽)閔行區政府(莘庄方面)制定了全面承接市區溢出的發展計劃,從梅隴的住宅區到莘庄的城市化擴張,再到老華漕全境變成「虹橋樞紐」目的就是要和市區相連,自身變成市區的一部分。這一點和松江的「以松江老城為核心,發展擴張松江城市圈層為己任」完全不一樣(廢話,一樣的話現在老閔行就相當於另一個浦西上海市區,而奉賢相當於另一個浦東了,西渡則是另一個「陸家嘴」,但實際上上述幾個地方完全具備發展條件。)松江只留九亭等地承接市區溢出。
所以很明顯…在這種局勢下,閔行區的南部地區就註定要被擱置乃至放棄的…因為我們的衛星城已經失效了。除此之外要是沒有五號線,下場會更慘的。
不是老閔行太舊了,而是別人得寵追得太快了。作為一個曾長期居住在莘庄的上海縣「遺民」 我來盡量客觀的分析下這個問題:
為什麼「老閔行」地區(從行政上來說是舊閔行區一部、現江川路街道)現在發展不健康?
先回顧下該地區的光輝歷史:
老閔行地區伴隨著建國後工業化的進程開始發展。50年代的「閔行一條街」是全國學習的模範城市、60年代製造出了第一台萬噸水壓機、80年代與可口可樂合作建設了中國大陸第一家合資企業、90年代鄧公南巡特地選擇下榻在老閔行的「紫藤賓館」.......
可是為什麼祖上如此之闊,現在還是不行了?很多人都會提92年與上海縣合併之後將區府遷到莘庄這一事件,將其視為由盛轉衰的重要時間點。
既然提到這件事,那我就講個現閔行區人民都聽說過的段子:
據說90年代初交大校友返滬視察,第一站選擇了老閔行地區。車開過一塊空地,交大校友突然來勁了:「這裡位置好,以後你們可以把閔行區政府遷到這裡」。
然而沒過多久,閔行區和上海縣合併了,區府遷莘庄了。問題來了:這塊地怎麼辦?只能荒著,政府大樓是不可能建了,建別的好像又是忤逆上意。就這麼一直拖到了今天。
為什麼要提這件事?這個段子有趣就有趣在:為什麼交大校友都降下口諭了,閔行區政府還是不得不違背聖旨搬莘庄去了???
我們來看看現閔行區地圖:
兩縣區合併後的閔行區,南北極其狹長,而老閔行地區又恰巧在最南端。
北面的華漕地區,就是去一次現政府所在地莘庄都要一個半小時,到老閔行地區很可能就要三個小時了這個治理成本怎麼算?每周去區政府開會、北面幾個鎮的幹部就要耗費4-6個小時,那工作沒法生存開展了。所以說:閔行區政府選擇在版圖中心點的莘庄,應當說是必然了。(還有一個點:莘庄有連通浦東的A20外環線過境、可以方便聯繫閔行浦江地區,而老閔行前往該地區長期以來依賴輪渡)
當然,區政府駐地的變遷是盛衰的重要原因,但不是絕對原因。1997年,金山縣和石化地區合併,區政府選擇在了石化地區,然而今天的石化還是破落了。
說回老閔行地區吧。這裡的第一個致命傷就是偏遠 當時是所以選擇開發該地區,恰恰是因為其離主城區較遠,工業污染不會對主城區產生影響。可是進入90年代,一切都變了,傳統的製造業已經衰退,如果要將這一地區轉型為人口導入區,又過於偏遠,無法吸引在市區工作的人口在此定居。又由於過於偏遠,導致不少原定居於此的人口決定遷出,選擇在離市區更近的地區居住,從此陷入惡性循環。
此外還有一個隱性問題:老閔行地區的大型企業,如汽輪機廠、重型機械廠等,都是市屬企業,做得好、做得不好都與地方政府無關,賺了錢也進入不了地方財政序列。這也使區縣一級政府無意在該地區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或者說下大力提升該地區居民(往往是這些大型企業的員工)生活質量。推薦閱讀:
※城市的環到底是怎麼來的?
※紅綠燈是每天準時準點的變換,還是以一個時間間隔來不斷輪迴?
※小區停車難的問題能解決嗎?
※大數據替「首堵」北京挖出了三個「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