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零售的本質是什麼?


新零售那麼多概念和理論,趨勢和方法,什麼「全渠道」、「智慧門店」、「數字化商業」等等。歸根結底,我們要做到就是阿里所說的三通:「商品通」「服務通」「會員通」:

商品通

不管是線上電商還是線下實體,所有的品牌商都花費巨額的營銷投入,只為將消費者吸引到自己的貨架前。但是在雙十一狂歡的時候,大量的顧客來到網店消費,貨卻賣光了。但貨真的沒有了嗎?不一定,只是電商平台的貨沒了,線下店鋪的貨品還堆積在那裡。但對於很多商家來說,線上線下是兩個戰場。

另一個場景就是很多品牌商在線下擁有自己的實體店,很多時候,顧客來了,卻發現沒有需要的尺碼或顏色。真的沒有這個尺碼和顏色嗎?不一定,它可能就乖乖的躺在線上平台里。在上面兩個場景里,毫無疑問,我們在這個顧客身上花費的營銷成本、運營成本等等都沒有實現應有的價值。

當品牌沒有辦法做到後台供應鏈打通線上線下庫存,消費者最終獲取的時效和體驗都會有無謂的降低,同時伴隨更高的物流成本。這就是為什麼今年雙十一,有那麼多商家採用全渠道的方式——線上下單、線下提貨,提升顧客轉化率和庫存軸轉率,消費者只關心要不要買這個產品,而絕不在意是線上還是線下下單。這就是「商品通」所要解決的問題。

服務通

商品的問題解決了,那麼緊接著的就是服務的問題,很多人認為只要將產品銷售出去就萬事大吉了。但是有很多商品,特別是大件的電器、家居或者貴重的商品,有沒有很好的後續服務,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者的決策。店鋪里的那麼多收藏和瀏覽,為何沒有成交?很大一部分就是對於後續服務的不確定性。

服務本身既影響我們是否能夠讓消費者在購買一個商品的時候下定決心,提高轉化,又可以導致消費者是不是在實現第一次成功營銷轉化之後,才能夠持續讓他貢獻對於品牌所產生的價值,而這大部分情況下要依賴於品牌和在當地能夠提供服務的經銷商和社會化的服務商形成合作。這是為什麼服務通會成為一個非常關鍵的要素,阿里從平台角度要專門拿出來談和做。

會員通

大家看天貓上,很多品牌的一個旗艦店就能做到幾十萬的粉絲,甚至更多,我們習以為常。但是大家並不知道,很多大品牌,在中國整個活躍會員數一年也不過就是100多萬。一方面,這是因為線上獲取會員相對容易。而另一方面,卻很少有品牌能供充分利用好這麼龐大的會員資源。

原因很簡單,很多歷史悠久的大品牌在線下有專屬於自己的會員管理團隊。但這幫人和做電商的可能不是一批人,這就在會員管理上形成了割裂。線上擁有大量會員資源,而線下在會員運營和會員服務方面更有優勢。如何融合兩者優勢?這就要求商家利用線上快速和精準的獲取大量會員信息。然後通過CRM系統解決方案,打通會員數據,讓消費者體驗到線下和線上完全一致無縫式會員權益和服務,甚至通過分析數據,提供更加針對性的服務,從而提高消費者對於品牌的黏度和忠誠度。

當然不同的行業對這三通的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家電類,消費者就更關注配送和售後服務,也就是服務通。而如美妝、生活快消類的商品,則必然在商品和會員上有更多的側重。零售商應該根據自己的現狀採取不同的針對性的方案。

說了這麼多,其實不管是本文說的三通或者其他什麼,新零售的任務只有兩個,一個是回歸,把應該做好的持續不變的東西做好,如商品,服務,誠信,對顧客的起碼尊重等,另一方面是創新,在技術,需求,成本,大環境變化背景下,尋求模式,投資,組織,商品開發,渠道,營運技術,商業設計,服務方式,與溝通等方面的創新。不變的東西叫回歸,可變的東西叫創新,兩者相交融合就是永不過時的「新零售」。


新零售的本質:用技術改造零售業,目標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現在技術幾乎已經改造了所有行業。

以交通出行為例,交通出行同時被三個方向的技術改造,分別是共享化、電動化、智能化。代表性公司分別為Uber、滴滴、ofo摩拜;特斯拉、蔚來汽車;谷歌無人汽車、百度無人汽車。

零售行業同樣被幾個方向的技術改造,分別是:移動支付(收銀排隊一直是傳統超市痛點,現在移動支付普及後,可自助結算)、感測器和數據處理(感測器、視覺識別、數據分析處理等是無人超市基礎技術)、物流技術(全程冷鏈運輸、智能快遞櫃、短距離配送)等。

這幾方面的技術應用,對傳統零售業態可顯著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移動支付、自助結賬,對經營方來說省去收銀員,降低薪酬支出。對用戶來說省去排隊,節約時間。

感測器和數據處理,對經營方來說可減少店員,降低薪酬支出;數據分析顧客行為、購物傾向,指導超市如何布局陳列,可增加單位面積效益。對用戶來說,購物也更方便。

物流技術,對經營方來說原本難以配送的現在可以配送,增加了用戶範圍和人數。對用戶來說,能更短距離、更快滿足需求。

零售業發展了幾千年,一直在隨時代變化。開始是傳統的雜貨店,上世紀出現沃爾瑪這樣的大型超市,後來又有亞馬遜、淘寶、京東這樣的電商。進入21世紀,環境變化,又有新物種誕生。有的將成為巨獸。


新零售這個名詞比較火,但其實和AI一樣, 剝去外皮我們來看,新零售具體的形式有什麼。

一,成熟形式

目前比較成熟的幾種形式是

  1. 無人便利店/貨架:特點是除了貨品上架外完全無人值守,比較典型的是繽果盒子,猩便利。
  2. 智能便利店/超市:特點是半無人狀態且自營,雖然目前還是有導購或者收銀員,但是用戶可以自行選貨結賬,比較典型的是便利蜂,盒馬生鮮。
  3. 天貓小店:也就是對接零售通改造了的夫妻店,特點是店的運營還是小夫妻,但是通過對接系統,可以在整個進貨,銷售,結算方面更加智能。

二,為什麼是現在

為什麼偏偏是這兩年新零售開始火起來,我覺得有幾個原因

1,線上流量的到頂:2016年我國網民數量已經7億,線上互聯網行業也快20年,流量紅利消失,長尾較多。所以大家開始向線下挖掘。

2,移動支付的普及:近2年大家都已經習慣只帶手機出門,對於消費者,特別是零售店來說,移動支付已經非常成熟。

3,其它原因: 比如數據的積累,我們對於用戶的購買習慣偏好已經有非常多的數據積累,Ai技術比如人臉識別的普及。

三,市場空間

而為什麼新零售這麼火,有一組數據可以看下:

日本便利店和超市的市場份額比例約為54%:46%,中國這一比例目前大致是8%:92%。從飽和度看,一般而言每 3000 人能夠支撐一家便利店。日本 1.2 億人共有 5 萬家便利店,美國 3.2 億人共有 15 萬家便利店,市場均已飽和,而我國擁有 13.8 億人,以 6000 人需要一家便利店進行保守估算,至少需要20 萬家便利店,而目前知名便利店只有 2.6 萬個,市場缺口巨大。

也就說我們大概還有17萬的便利店市場空間,17萬是什麼概念呢,舉個例子把,中國也就只有大概2400家麥當勞的數量。

而按照一家便利店一天 1w的收益(估算), 1w*365*170000= 6205億一年的收益。對比百度一年的營收也才是800億左右(按照今年第三季度的營收估算),可以說這個市場是很大了。

最後再回到這個問題,新零售的本質是什麼,其實和互聯網金融,共享經濟一樣,深層次的東西其實沒有改變,只是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和資源整合,讓購買更加精準,便捷,有效。


新零售這盤棋局很大很大

僅僅是改善實體店效率?目標是所有零售企業和店鋪

套路和線上都一樣

先提出概念,培養市場,再做出幾款爆品出來(如盒馬生鮮,無人超市),吸引廣大實體店目光和注意力,然後。。。你實體店不好做是吧? 想轉型 賺錢是吧? 來吧, 我賣你技術,賣系統(無人超市系統雖不完善,但在快速發展。),賣服務(快遞,物流等)。總之,我有一整套經過市場檢測成功後的解決方案,適用於90%零售業(以及部份其他行業),當然也適合你,快來用吧。 而且還便宜, 這系統便宜得不要不要的, 就像以前淘寶免費開店一樣。 一套只要9988你的實體店就煥然一新成為新零售旗艦店。

然後,你去對接了這套系統,用戶體驗確實要爽很多, 很多智能化的操作也方便做生意。 漸漸的你發現所在小區周圍用這套系統的越來越多。 幾乎達到80%的門店都裝了, 沒裝的也準備裝,因為阿里的推廣力度太猛啦。

業主小A 也漸漸喜歡去逛實體店了,在他看來, 挺智能的, 從進門到出門,只用帶個手機,就能解決所有事情,買到的東西還不用自已拿,半小時後就送到家了。 而且,漸漸的,他發現, 在他經常買的商品旁邊,出現了一些自已很喜歡的其他商品, 本來不打算買的,但看著實在心喜,拿了就走了。

店長小B 看見後,心裡很得意, 這是系統新出的功能,同線上的猜你喜歡類似,自動根據小A同學的平時購物數據以及用戶數據分析得到的他的偏好。然後建議他上的新品, 小B心裡開心極了, 自從他上了這套新系統後, 很擔心附近店鋪也上了系統自已生意會沒進展, 但他發現生意反而越來越好做了,首先系統有這附近小區80%的線上購物數據,以及用戶信息, 也有附近店鋪的一信商品信息, 系統會自動根據附近的人口,消費層次,偏好,推薦不同的店鋪賣不同的產品, 比如昨天他隔壁老闆大C本來做洗衣的,但昨天跨行賣乾果了, 因為系統提醒他周圍 小區五萬多人, 有5000人每周會進行乾果的線上線下消費,其中3000人是線上,但是超市的乾果種類較少,不符合通過線上的消費數據分析得到的用戶需求, 周邊大部份女性更喜歡XXXXX果,和XXX干 , 平均每周的消費額是50萬, 而且更重要的是, 這些女性經常出沒於他隔壁隔壁的生鮮店中, 也就是說這個群體在線下買生鮮,線上買乾果。 自從得知這個情報後, 大C立馬通過系統的阿里XX的購貨平台,找了一批XXX果, 一共幾十種, 進行轉行, 今早給我嘚瑟,昨天一堆到隔壁買生鮮的進了他的店, 然後昨天賣了5萬塊錢,用戶直接付在系統里。用支付寶提現錢馬上就到了,至於貨物,早就由菜鳥下面的第三方跑腿團隊送給用戶了。

小B也不羨慕, 因為自從他用了這套系統後,也賺了不少, 因為系統知道用戶在哪裡, 他們喜歡什麼,可以搭配什麼, 定價定成多少合適, 現在這小區附近200多家門店,每一家業務都不重合, 即使部份重合, 重心也不一樣, 都有差異化。 實體生意好做多了。

最讓他不開心的就是, 剛剛業主打電話過來說要漲租金。

其他方面,自行腦補。

新零售?

!!!

驚喜和驚悚剛剛開始!


本質就是

幫助零售商解決 庫存和物流問題(通過下單直接倉庫發貨,30分內送達),門店流量問題(線上線下結合,各場景,通過外賣和到店),提高消費者購物體驗(會員管理,VR,AR等技術) 這3個問題,讓商家可以不用關注庫存,物流等供應鏈問題,不擔心流量問題,更加懂消費者。

而只做一件事情「 服務」

零售的本質就是通過 「圍繞 貨,人,場景 更高效的服務消費者」


我就放兩張圖


花本該花的錢,省以前省不了的錢,掙以前掙不到的錢,這是新零售


線上壟斷完了,開始壟斷線下,壟斷才能創造超額利潤


1. 新零售是什麼?

新零售出現的原因之一是電商在發展過程中觸到了天花板,需要進行升級和改造。升級改造的特點就是把線下也拉進來,讓電子商務往下做,實體商戶往上做。

往下做,要解決的是消費體驗的提升問題,集中在場景化營銷、消費者體驗、和模式創新方面,這裡面會催生許多新的商業模式;而往上做,就是要讓線下商家享受到互聯網的紅利、流量的紅利、和物流的紅利。

所以融合線上線下產生的新商業模式,就是新零售。

未來新零售商業模式中,「無界」的特點會越來越明顯

未來新零售商業模式當中,圍繞貨、場、人「無界」的特點會越來越明顯。一家店鋪,可能同時是課堂、書店、影院、劇場、展覽館的綜合體,服務對象從「所有人」,變成「一個人」。如果你是我的粉絲,我就提供更加精準、精緻的服務讓你選擇,店鋪組織規模單元化,圍繞生活方式與生活場景做生意。

隨時隨地,無時無刻,千人千面,至精至善,是未來新零售的核心體驗。


2. 相比於昨天,今天的零售「新」在哪裡?

真正的零售是從百貨開始的。

從原始經濟的物物交換,到小攤位買賣,再到後來的百貨商店、連鎖店。零售業演進的邏輯,根本上並沒有突破「貨、場、人」三個要素的變化。

商品生產需要批量化,所以早期零售關注焦點就是「貨」,大家把貨組織起來拿到一個地方賣,貨的批量化越來越大,賣場就越來越大,於是就有了「場」的變化。中國在舊零售上一直以組貨、調配、和客流區位作為運營核心。從來不以消費者集合為核心。

工業化解決了商品整合與調配的問題,信息革命解決了效率問題。直到進入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讓客流從單一線下分散到線上,零售的關注點才開始集中到「人」。

信息數字化推動零售業從「貨、場、人」到「人、場、貨」進化


3. 消費升級是什麼?

消費升級是從物質消費向精神消費的轉換過程。這個過程是全民參與的。

現階段我們常會看到,同樣定位於中產的商品,總覺得有一類商品根本不像這個時代的。原因之一是推動者的審美、視野、價值觀,沒有達到與物質豐富相匹配的程度。

消費升級推動的關鍵是人的迭代,零售業到了今天,最需要的不是一波又一波大公司,而是出現一波對行業有新理解、新想法,並且能執行下去的人。


4. 大消費時代下的創業:要麼做內容,要麼做內容工具

一邊是前端體驗問題,一邊是後台效率問題。前端面向消費者,後台主要面向企業效率。

什麼是內容創業?原麥山丘,喜茶都是內容創業,開一家民宿也是內容創業。

什麼是工具創業?現階段定位於新零售場景下的新型數據公司都是工具創業。

工具做到最後都是趨同的,打到後面就是合併。而內容是越做越垂直的,適合中小企業入場。


5. 大消費時代下的品牌特徵有哪些?

① 組織、規模單元化

② 保持內在邏輯統一

③ 圍繞生活方式與場景做生意

④ 具有自建柔性供應鏈的能力

⑤ 審美

⑥ 品控


就阿里角度的新零售,我覺得就是把天貓淘寶這一套在線零售體系映射到線下零售體系。我覺得包括以下方面:

  • 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實現線下消費場景的數據採集。把線下模糊的「顧客」變成一個個清晰的「用戶」,然後實現更加精準、高效的銷售轉化。
  • 所謂的用戶體驗,站在零售商的角度一切都是以提高銷售轉化率、復購率為目標的,跟在線無異。
  • 除了面向用戶的銷售前台,通過數據驅動重構整個線下銷售的支撐體系,物流、倉儲、生產各環節
  • 線上線下融合


新零售的本質連馬雲都不知道,新零售=零售+互聯網


不管是新零售還是零售,本質是:打破相對時間空間的限制。


場景碎片、終端雲化、數據驅動、品質回歸。


本質是最優化交付產品。

從刺激消費者潛意識萌生購買需求到交付及售後的全過程,都屬於新零售要談的範圍。

萌生需求

交付方有更多的能力刺激需求,比如視頻網站嵌入明星同款的服裝銷售功能;

買什麼產品

產品體驗更優,性價比適中,比如小米生態鏈產品;

到哪裡去買

交付方和消費者的距離縮短,降低購買門檻,提高效率或用戶體驗。

如何交付

提高交付過程的效率,如自動售賣機行業,從增加網路支付到演化出無人值守的零食櫃檯,還有京東阿里亞馬遜在嘗試的無人商店。比如京東次日達每日優鮮一小時達,比如傳統製造商銷售體系從加盟渠道商改為自營等等。

售後服務

如何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把用戶經營成為品牌的忠誠級粉絲等等


在投資領域,人們喜歡用熱錢來形容那些為追求高回報而在市場上迅速流動的投機性資金。一般情況下,房地產、股票、貨幣、貴金屬以及農產品都是熱錢炒作的常見題材。而在一些風口產業,蜂擁而至的各路資本中,亦不乏投機性資金的「諜影重重」——比如,當前炙手可熱的「新零售」。

在「新零售」號角的鼓舞之下,越來越多的資本注入實體零售業。前兩年的風口是「O2O」,2015年前後共有500億熱錢燒在了這一領域。而現在,它們又重整旗鼓,瞄向了此前並不被看好的實體店。反映在微觀層面,那就是融資、併購案例的不斷發生。根據SexyVC保守統計,2016、2017兩年發生在零售連鎖領域的融資、併購案例共計超過100起,涉及金額超過100億。

以今年年中剛剛興起的無人零售風口為例,有近百家創業公司獲得融資,總融資金額超過50億元人民幣,其中種子輪10餘家,天使輪超過20家,A輪前項目占項目總數的80%。目前無人零售領域仍處於中早期,但已然成為資本最為集中的風口,未來亦擁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SexyVC根據其平台收錄投資案例庫作為基本素材展開完成了一張新零售領域活躍投資機構榜單。在這張榜單上,可以看出哪些投資機構在新零售行業砸下重金想要打造出一個新的獨角獸企業。

NO.1 IDG資本

IDG資本於1992年開始在中國進行風險投資,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投資基金。IDG重點關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文化娛樂、新型消費品及服務等領域。目前國內互聯網行業佔據舉足輕重地位的騰訊、百度、小米、攜程等公司都有IDG的投資。近幾年IDG加大了新興消費品和服務領域的投資,投資了包括宋小菜、達令、拼好貨、樂刻運動等新興項目。對於IDG資本來說,新零售是IDG資本一直重點關注的方向之一,裡面的模式和場景多種多樣。新零售場景實際上是重構「人,貨,場」的場景,對選品、運營、供應鏈等零售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代表項目:果小美、宋小菜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IDG資本的評分為6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李豐@IDG資本

約了在上海辦公室見面,我按時到了,他遲到了一會兒。到了以後帶了三四個小夥子一起聊,感覺從李豐到他們的團隊都有一種油里流氣的感覺,溝通中藏不住的是居高臨下的傲慢,和對自己精明過人的優越感。感覺整個溝通過程中並不是以把項目聊明白為目標,倒是以刁難創業者為樂趣,甚至盲目自信對於行業的很多理解反過來給創業者上課自嗨。接觸過的所有投資人中最莫名其妙的經歷之一了,讓我對IDG這個老牌VC的形象有點崩塌。

NO.2 金沙江創投

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專註於投資立足中國,面向全球市場的高新技術初創企業。金沙江創業投資目前旗下管理計3億美元的基金,並且和美國矽谷「最老牌 」的創業投資基金Mayfield Fund建立有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 並共同管理Mayfield China的業務。在中國北京和美國矽谷設有辦事處。對比金沙江創投在其他領域的投資行為來看,其在新零售領域的投資相對保守。2017年11月金沙江創投才開始對無人零售領域的布局,連續投資了三個新零售創業公司。

代表項目:掌貝,餓了么,火星盒子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金沙江創投的評分為8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朱嘯虎@金沙江創投

早期在朋友引薦下見過一次,現在估計想見見不上了,直入主題,不浪費時間,對於項目理解很快,邏輯很緊密,很有精神,但是後期應該是沒入法眼,沒有然後了,但是當時聊得時候提的一些建議和想法還是很有意義。

NO.3 真格基金

真格基金是由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徐小平、王強和紅杉資本中國在2011年聯合創立的天使投資基金,專註於TMT行業,包括物聯網、移動互聯、遊戲、企業軟體、O2O、電子商務及教育培訓等領域的種子期投資。真格基金在消費領域早期投中To C電商聚美優品,押中蜜芽、小紅書和花加;To B端布局明星項目找鋼網;同時,真格基金秉持吃貨驅動產品的理念,投資多家食品、餐飲品牌,包括酸奶快時尚品牌樂純,小恆水餃等。

代表項目:美菜網,哈米科技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真格基金的評分為8.4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顧旻曼@真格基金

被真格基金投資的好處是給創業者帶來大量的曝光機會,除了徐小平之外,顧總作為項目負責人,會非常盡責的推薦下一輪的融資機會,以及其他的投後服務。

NO.4 紅杉資本

紅杉資本於1972年在美國矽谷成立。在成立之後的30多年之中,紅杉作為第一家機構投資人投資了如Apple, Google, Cisco, Oracle, Yahoo, Linkedin等眾多創新型的領導潮流的公司。在中國,紅杉資本中國團隊目前管理約20億美元的海外基金和近40億人民幣的國內基金,用於投資中國的高成長企業。紅杉中國的合伙人及投資團隊兼備國際經濟發展視野和本土創業企業經驗,至今,在科技、消費服務業、醫療健康和新能源/清潔技術等投資了眾多具有代表意義的高成長公司。在消費零售領域,紅杉中國從早期布局電子商務,完成京東、唯品會、美麗說等項目的投資;到借勢移動互聯網紅利,投資美團點評、餓了么;在線下無人零售便利店等賽道頻頻出手。

代表項目:猩便利,美團點評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紅杉中國的評分為8.7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鄭慶生@紅杉中國

帶有強烈的復旦大學校辯論隊優秀辯手的風格,語速較快,只指要點。談的過程中,他的思維非常快,哪些是他的原則問題,哪些是他可以變通的地方,自我把握非常清楚。如果是他想達成的交易,會很快提出無數種方案,快速推進快速成交。

NO.5 創新工場

創新工場由李開復博士創辦於2009年9月,作為國內一流的創業投資機構,創新工場深耕在人工智慧、消費升級、教育、文化娛樂、企業服務與升級、互聯網金融等領域,並不斷探索與創新,致力於打造集創業平台、資金支持、投後服務等的全方位生態投資服務平台。

代表項目:易訂貨,F5未來市場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創新工場的評分為6.3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孫培麟@創新工場

當時是在上海見的孫培麟,他這個人還是挺和善的,之前在知乎上也看過不少他發的東西,專業和日常的東西都有,覺得他應該是挺好溝通的那種人。實際面談的時候覺得他還是很專業的,畢竟創新工場選人的眼光不會差,面談之後總體感覺他對我們這個行業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對項目本身有輸出和建議。在面談的過程中也能提一些專業的問題,在我們討論怎麼提高發展速度的時候,他也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辦法,比如說因為場地數量有限,所以提高單場盈利比較重要之類的。而且他決策速度還是可以的,當場對項目估值提出了想法,覺得估值高了,也能及時提出建議,不是那種拖泥帶水的投資人。

NO.6 險峰長青

險峰華興創業投資,由原聯創策源副總裁陳科屹創立,從事企業的早期的風險投資。險峰華興創業投資專註於中國網路科技、新媒體和無線領域的早期風險投資基金,致力於尋找和投資於中國有潛力的初創期科技企業和企業家,並幫助他們獲得成功。基金由資深早期風險投資人和華興資本聯合發起。基金在過去兩年里已完成30多項投資,包括E店寶、聚美優品、墨跡天氣等知名創業公司。

代表項目:愛大廚,時刻送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險峰長青的評分為7.6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CEO評論了吳炳見@險峰長青

聊了將近兩個小時。 很謙和、有涵養,也很專業。非常認真地聽了我們的項目,很耐心地解答了我的問題,非常負責,給予了我們非常多的肯定,這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吳總給了幾點深層次的建議,確實是目前階段最需要考慮的。本來見了幾個投資人,每個人意見都不一樣,跟吳總聊完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NO.7 梅花天使創投

梅花天使創投成立於2014年,由吳世春等創辦,主要投資領域有互聯網 , 移動互聯網 , 現代服務 , 傳媒新媒體 , 文化創意 , 電子半導體 , 遊戲。梅花天使創投目前共投資項目180餘個,覆蓋各個垂直領域,湧現出大批知名案例。梅花天使創投是國內最活躍的、最懂互聯網的天使投資機構之一。成立半年即與真格基金、險峰華興等一線機構並列清科2014年中國天使投資機構10強。目前管理十二億元的人民幣基金,專註於TMT領域的種子期、早期投資,單筆投資額通常在200萬到500萬人民幣之間。

代表項目:花點時間,萊杯咖啡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紀源資本GGV的評分為5.5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吳世春@梅花天使創投

聊得挺久的,可能之前見過很多項目所以對項目的商業模式一說就能理解,溝通起來很輕鬆,當場也給到了自己所擔心的幾個疑問和建議,一下就說到了點子上。

NO.8 順為資本

順為資本成立於2011年,雷軍用自己四十而不惑得出的感悟「順勢而為」給這個新機構命名。 順為資本團隊是由投資行業和互聯網行業資深人士組成,具有豐富的風險投資,資本運作和企業經營管理經驗,主導投資了超過百家創業公司。

代表項目:閃送,小米科技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順為資本的評分為7.1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李雨萌@順為資本

李雨萌看一些房產相關的項目以及消費類項目,專業素養不錯,溝通效率也不錯,幹勁十足的感覺。

NO.9 阿里資本

阿里資本成立於2008年年中,隸屬於阿里巴巴集團。公司通過投資、併購和業務拓展,創造戰略和長遠財富價值,成為繁榮電子商務生態圈的一支核心力量。阿里資本專註於電子商務及相關行業的投資,積極尋找和挖掘最有潛力的創業型公司,實現少數股權投資或戰略併購。阿里巴巴戰略投資的總部在杭州,同時在北京和上海設立辦公室。

代表項目:盒馬鮮生,菜鳥網路

NO.10 紀源資本

紀源資本(GGV Capital)成立於2000年,管理著跨4個基金共計16億美元的資金,專註於擴展期投資,資金規模集中在500萬-2500萬美元之間,關注中美兩地互聯網/數字媒體、雲計算/軟體服務、中國城市化發展推動的消費領域等。

代表項目:繽果盒子,魔盒CITYBOX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紀源資本GGV的評分為7.4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李宏瑋@紀源資本GGV

她是我非常敬佩的投資人,沒有直接面聊過,但是看過基本上她全部的採訪,作為這個行業的創業者,很欽佩她對於這個行業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也喜歡她投資的風格,堅定不移,不和一般機構一樣,投一輪就撤,希望我的項目未來有機會和李總合作!

從去年馬雲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之後,這個詞語就成了行業內最熱的辭彙,成為各大投資機構的重要戰場。

在投資新零售公司的數量上,IDG資本以147家的數量領跑榜單,成為最喜歡新零售概念的投資公司。金沙江創投,紅杉資本,真格基金等大型投資機構也對新零售板塊進行了較大的布局。這三家VC對新零售概念的投資數量也均在100家以上。在投資的公司中,從產品的供應鏈管理,銷售窗口到消費場景,大數據營銷決策等板塊一應俱全,可謂貫穿整個新零售概念板塊。

首先,入選本份榜單的投資機構,過去兩年都至少投資了3個新零售項目,並在該領域積極尋求新的投資機會;其次,本份榜單既包含專註於消費品領域的投資機構,比如紀源資本,也囊括專註於TMT領域,甚至跨多個行業的綜合性投資機構,比如創新工場等,既有新興的早期投資基金,如險峰長青,也有老牌的國際性投資基金,比如IDG和紅杉資本;最後,這些投資機構都擁有在零售領域較為資深的投資專家,比如IDG資本的樓軍以及紀源資本GGV的童世豪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風險投資機構以外還有他們在投資新零售,像阿里巴巴、騰訊、聯想等公司也在該領域積極布局,只不過他們大多採用戰略投資方式。

從投資界大佬的選擇來看,無人便利店、自主售貨架是目前最受關注的新零售公司。除此之外掌貝這樣專註線下店鋪的智能營銷公司也有廣闊前景。按照當今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未來從本地生活到跨境海淘,從零食化妝品到智能家居,新零售將無處不在,在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也為無數創業者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BATJ們一邊忙著砸錢大勢布局新零售,一邊用新零售、無界零售、新消費等新概念全面助攻,各方投資人更是緊盯著這個大風口,如果市場上有一百家投資機構,那麼至少有90家都會告訴你,我們投資新零售。本榜單所列的只是冰山一角。除了本文上榜的這些具有知名度和較活躍的投資機構外,在也有一些投資機構飛速成長,它們也在投資領域保持著穩定的活躍度,隨著新零售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將參與其中,還有一些其他行業的投資機構動向,我們將持續關注。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談到,新零售的本質是「人-貨-場」三者關係的重構,這更多的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來看的。

那麼站在品牌商的角度,新零售的本質又是什麼呢?

對於品牌主來說,新零售的本質是建立品牌數據銀行,將線上和線下的消費者信息進行跟蹤,建立品牌自有的消費者資產管理系統,從而進行科學的營銷和銷售指導。

據尼爾森《2017中國新零售白皮書》,消費者的購物路徑變得難以捉摸。在傳統的購物中,消費者不外乎先搜索、再比較產品、下單購買,最後再留下評價和回饋。

傳統的消費路徑

但是在如今新零售的環境中,消費者的營銷觸點、資訊來源和渠道變得越來越多,消費者都開啟了隱身模式。

如果對消費者的行蹤沒有一個準確的跟蹤和檢測,品牌商根本無法找到自己的目標消費者,更沒有辦法去讀懂他們的真實需求。

新型的消費路徑

那麼,品牌商如何建立自己的數據銀行?擁抱新零售,建立線上和線下全渠道的營銷和銷售場景,不斷累積數據。

在傳統的營銷實踐中,消費者與品牌的互動不外乎:認知(Awareness)-興趣(Interest)-購買(Purchase)-忠誠(Loyalty),這四個環節,即AIPL模型

在新零售的業態下,這些理論同樣適用,只不過,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將整個的消費鏈路以數據的形式變得可視化、可運營化,從而形成品牌消費者資產管理系統,建立起品牌的數據銀行。

在線上,品牌如何用數據洞察消費者行為?消費者從知曉某一品牌到購買,可能要經過「搜索-認知-比較-喚醒-購買」五個步驟。因此,對於整個鏈條的各個環節,品牌商都應該參與其中。

1、搜索引擎推廣

香奈兒百度推廣品牌廣告

搜索引擎的推廣已經是搶奪線上流量的常規動作了,任何有實力的品牌都不會錯過這樣的曝光機會,在消費者有搜索需求的時候獲取你希望展示的信息。

同時,展示量、點擊量、停留時長、最受歡迎的頁面、轉化率等數據,也會帶給品牌一些參考信息。

2、社交媒體推廣

寶格麗官方微博

當消費者對某一品牌產生認知之後,可能也會對該品牌的資訊有一定的關注,而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社交媒體無疑是一個不可能繞開的渠道。

Dyson官方微信平台

在社交媒體上,品牌可以通過數據來判斷消費者感興趣的點在哪裡,通過在社交媒體的互動和交流所沉澱下來的用戶數據,能幫助品牌更為立體的理解當下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在哪裡。

卡地亞優酷平台

3、官網平台建設

古馳官方獨立商城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大牌開始重視起官方商城的建設?從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上來說,當他們在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或者其他渠道了解到這一品牌,很可能希望到品牌的官網上來瞧瞧。一則了解該品牌的調性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審美風格,二則是看產品詳情或其他介紹性的內容。

因此,品牌官網就承擔起品牌價值輸出和下單購買這兩個功能,在這個環節中,同樣可以借用一些數據工具,記錄和追蹤消費者的點擊、瀏覽等在線行為。

4、旗艦商城建設

博柏利天貓旗艦店

毋容置疑,品牌在電商平台的定位完全是一個銷售平台,也是一個更為直接的數據收集平台,從客戶訂單信息中,可以對自己客群的整體畫像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為之後的促銷活動制定科學有效的方案。

5、導購網站、論壇滲透

當消費者對某一品牌有了認知,進行了搜索和官網的查看後可能並不能立馬做出購買決策。消費者可能會去一些導購型網站或論壇去看一下網友對某一產品的評價如何。

網友在小紅書上推薦蘭蔻的男士護膚產品

6、KOL推薦

在消費者對品牌已經有了印象,對產品也有了一定了解,處於購買決策階段的時候,做一些激發行動的Campagin也會有利於品牌的數據的沉澱和實驗。

蔻馳邀請阮經天美拍直播

7、定向廣告喚醒

定向廣告並不陌生,當消費者有了諸如前邊一系列的搜索行為、關注某一品牌的社交媒體信息、到一些論壇了解某一品牌的某種產品,但是還是沒有做出購買決策怎麼辦呢?這時候定向廣告就產生了作用,這也是在前邊數據積累的前提下,知道了某位用戶有某種需求,當他在搜索的時候、瀏覽的時候,推薦給這位用戶的就會是與品牌更為相關的信息。如果剛好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那麼就會促成其下單,為品牌商增加營收。

8、購買訂單生成

在消費者經歷了搜索、了解、比較和喚醒之後,可能會在官網購買,也可能購物平台購買,也可能在線下店購買,購買就意味著訂單生成,也意味著品牌的消費者資產管理系統又錄入一個新的數據。

由此可見,在線上的消費者,購物鏈路是可以被清晰地記錄和追蹤的。而在線下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因為少了很多數字記錄平台,品牌真正能夠獲取到的消費者信息其實是非常有限的。這也是為什麼說新零售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線上和線下的打通。

那麼,品牌建立線下的數據銀行有哪些方式呢?

1、POS機商城

在如今,POS機不僅僅作為品牌線下店的收款工具,更是一個對於產生購買的消費者的信息收集器。對於它的未來想像,或者說已經在實現的路上的一種狀況是,門店導購人員可以從線上線下的數據來了解這位顧客的消費偏好,為其更為精準地推薦適合顧客以及顧客喜歡的產品。

另外一方面當然也是訂單信息的記錄,便於以後用郵件、簡訊或者微信等消息與消費者溝通,做會員忠誠度管理等。

2、微信掃碼記錄

在線下,消費者逛店可能不會像逛網站那樣,所有的數據和軌跡被會被記錄,在線下逛店,消費者查看了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品牌根本沒有渠道獲知。

但其實有了掃碼這一個動作的發明和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對消費者的行為有一些記錄。比如鼓勵消費者掃描店內的商品碼,將消費者引導到微信平台上來,在微信商城中記錄下消費者關注了什麼,查看了什麼,消費了什麼。這樣就將線下不可見的消費者鏈路轉移到線上變為可見的消費者資產管理。

3、差異化的線下廣告

當然,更有人提出,在未來,能不能有一種技術,讓消費者在逛街的時候看到的不是人人一樣的廣告,而是與線上的定向廣告一樣,將消費者關注的一些信息呈現出來?

所以,不管是多渠道的電商布局,全渠道的營銷布局,以及線上和線下的打通,這些都不過是新零售外在表現形式的需要。新零售對於品牌來說,真正意味的就是數據銀行的建立和靈活應用。

TMO Group專註於品牌多渠道電商的建立,為品牌提供各個渠道的數據獲取數據分析功能,不管是官方網站微信商城,還是線下門店都將變成品牌的數據銀行的一部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