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人們認為真實存在的,後來卻被證明只存在傳說中的事物? (或者幾百年幾千年都沒有證據)?

有哪些人們認為只存在於傳說中,後來卻被證明真的存在的事物?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0757058?utm_source=com.android.mmsutm_medium=social (分享自知乎網)


突厥語諸民族中有個傳說已久的曾經統一全世界比成吉思汗還厲害的祖先:烏古斯汗。

烏古斯汗是亞當-挪亞這一系正統的《聖經》世界觀後裔,按照聖經史觀,挪亞有三個兒子閃、含和雅弗。閃是閃米特人的祖先,含是含米特人的祖先,雅弗是雅弗人的祖先。而雅弗人在近代又被冠上了「雅利安人」的稱呼,這些都是咩意思大夥懂得。

而烏古斯汗的祖先圖爾克(突厥這個詞兒)就是雅弗的長子。

烏古斯汗出生於傳說中統治伊塞克湖周圍的突厥國,爸爸叫合剌汗。他出生後受到了真主的感召,決定將突厥人引入正教的懷抱。於是在長大後,烏古斯汗開始向突厥人傳教,爸爸合剌汗很生氣,決定殺死他。

於是,烏古斯汗召集了願意跟他信教的突厥人,並告訴他們,你們以後改名了,叫畏兀兒人了,這個意思就是團結。於是烏古斯汗就成了畏兀兒人的可汗,並推翻了爸爸的統治,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不久後,烏古斯汗統一了突厥各部,並開始東征,征服了中國人、女真人、唐兀兒人(吐蕃)、哈喇契丹人(西遼)。東征的時候,立功的兩個功臣成了康里人和欽察人的祖先。

然後烏古斯汗開始西征,征服了中亞和古爾(印度),立功的功臣成了哈喇魯(葛羅祿人)的祖先。

接著烏古斯汗征服了波斯、敘利亞和埃及,這次出現的功臣後代是合剌赤(即喀喇沁,蒙古外族僱傭兵後裔形成的部落)人。

而成吉思汗,亦是烏古斯汗的後裔。

大夥有沒發現這個烏古斯汗的事迹是不是有些面熟?嗯……他皈依伊斯蘭教的事迹很像喀喇汗王朝的薩圖克·博格達汗,而征服世界的事迹很類似成吉思汗。甚至於被征服的一些國家和部落名稱如「哈喇契丹」「古爾」「合剌赤」都是成吉思汗那個年代的。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最初對烏古斯汗的記載,見於統治波斯的伊爾汗國的官方史書《史集》,不過敘述不詳。而對烏古斯汗有詳細描寫的史書則是希瓦汗國的官方史書《突厥世系》。而伊爾汗國和希瓦汗國,都是蒙古黃金家族和突厥語游牧民族為統治者的。蒙古黃金家族和突厥語貴族要互相融合互相認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編一個共祖了。於是烏古斯汗就誕生了。

而在蒙古人給突厥語民族編造祖先之前,突厥語民族怎麼敘述來源呢?

那麼我們回到蒙古入侵之前,首先排除喀喇汗王朝,為什麼呢?因為喀喇汗王朝對先祖的敘述已經是改造過了的,歸入了古蘭經和波斯古代傳說的體系,已經和突厥無關了。

而在伊爾汗國草創期,旭烈兀手下的波斯文官志費尼寫了《世界征服者史》,他描寫的高昌回鶻人所知道的最遙遠的祖先是「卜古可汗」,高昌回鶻人的敘述也是很荒誕的,說他們回鶻人也就是畏兀兒人本來居住在蒙古高原,有一天忽然從兩棵大樹中間的土丘里蹦出來五個兄弟,這兄弟五人推選其中的卜古可汗為老大,然後率領畏兀兒人征服了全世界,並按照神靈的意思西遷到了新疆東部。

這個描述很重要,為什麼呢。因為這是高昌回鶻人自述的最早的祖先,而且其中有幾個特別重要的信息:

1、叫卜古可汗,讀音抄寫有buqu和bugu兩種。

2、帶領回鶻人從蒙古高原遷徙到了新疆。

然後比對下漢文史料,這個卜古可汗很可能就是曾經參與歸義軍收復河西和新疆東部的回鶻貴族仆固俊:

《世界征服者史》和《史集》編纂年代並不久遠。可見,在蒙古人剛來的時候,還沒有信仰伊斯蘭教的突厥語畏兀兒人至少知道自己哪兒來的。而在蒙古人也信了伊斯蘭教準備在波斯和中亞坐江山之後,蒙古人和突厥語各穆斯林民族就選擇性遺忘了祖先,編出了個烏古斯可汗。

隨著突厥語民族和蒙兀兒人(突厥化蒙古人)在中亞統治的鞏固和對文化的再造,烏古斯可汗這個祖先就慢慢深入了人心。甚至連成吉思汗也是其後裔了,而蒙兀兒人和突厥人也在這個前提下混為一體,都成了挪亞的子孫、尊貴的雅弗人(即後來又被改名的雅利安人)、真正的穆斯林……

而高昌回鶻時期人們還知道的卜古可汗,也就慢慢被大夥忘了。

最後經過土耳其人的論證,認為這個曾經征服世界的突厥語共祖是真實存在的,漢文史料中叫他冒頓單于……


祭司王約翰(Prester John)

1076年,塞爾柱土耳其帝國攻克耶路撒冷。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Urban

II)發表演說,號召基督教世界發動聖戰,狠狠教訓一下不知死活的異教徒傻逼。次年十字軍奪取巴勒斯坦,建立了4個十字軍國家。但是穆斯林很快就恢復了元氣。1145年,十字軍國家之一的埃澤薩(Edessa)被攻滅。敘利亞賈巴拉城的主教於格(Hugh
of Jabala)眼看第一次十字軍戰爭的成果要毀於一旦了,趕緊跑去羅馬,想請求教皇尤金三世(Eugene III)再組織起一次聖戰。

于格在彙報穆斯林大舉進攻,十字軍節節敗退的戰況之餘,還講(hu)述(che)了一個【祭司王約翰】的故事。來自巴伐利亞的主教奧托(Otto
of Freising)也在場。在他的歷史書《編年史》(Chronica de duabus
civitatibus)中,奧托作為見證人之一詳細描寫了當時的場景:

He related also that many
years before a certain John, a king and priest who dwells beyond Persia
and Armenia in the uttermost East and, with all his people, is a
Christian but a Nestorian, made war upon his brother kings of Persians
and Medes...Prestor John, for so they accustomed to call him, putting
the Persians to flight...advanced to fight for
the church at Jerusalem; but when he arrived at the Tigris and lacking a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for his army, he turned northward, as he had
heard that the river in that quarter was frozen over in winter. After
halting on its banks for some years in expectation of frost he was
obliged to return home.

據于格主教說,許多年以前,在越過亞美尼亞和波斯的極東之地,有一位名叫約翰的君主,他既是祭司也是國王。他是基督徒,但屬於聶斯脫里派,他正在與波斯人和米底人打仗……他被稱為祭司王約翰,他打得波斯人落荒而逃。他本來是要為了教會,一直進軍耶路撒冷的,但是他的部隊來到底格里斯河,卻缺少渡船。他揮軍北上,想要在冬天河水結冰的時候渡河。但是在河邊駐紮了幾年也沒等到結冰,只好班師回朝了。

It is said that he is a
lineal descendant of the Magi, of whom mention is made in the Gospel,
and that ruling over the same peoples which they governed he enjoys such
great glory and wealth...Inflamed by the example of his fathers who came to adore
Christ in his manger, he had planned to go to Jerusalem.

據說祭司王約翰是福音書里記載的東方三賢者的直系子孫,經過祖祖輩輩的統治,他積累了崇高的榮耀和驚人的財富……約翰以他崇奉耶穌基督的祖輩為榜樣,一心嚮往著耶路撒冷。

作為現代人,我們當然知道于格是胡說八道。根本沒有什麼東方的祭司王,根本沒有什麼大賢者的子孫。什麼王約翰,在外企上班的中國人白領嗎?于格究竟是真的相信自己這一套一本道,還是他故意編出來騙人的,已經不得而知。以答主粗淺的認識,于格應該是多少獲得了一些土耳其人在與某個國家的戰爭中失利的消息,然後按自己的理解編了這個故事,給教皇提振信心的。畢竟教皇說話也不總是好使,基督教世界也不是鐵板一塊,十字軍的隊伍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拉起來的。雖說是聖戰,但是誰會願意去打一場看不見勝利希望的戰爭啊。

雖然【東方有個信奉基督教的土豪國王在不停地戳異教徒的菊花】這種事怎麼看都很可疑,不過中世紀的歐洲人思想都比較單純,對世界有多大、歐洲之外有哪些國家之類的事情都沒什麼概念。敘利亞差不多就是當時歐洲人認知的邊緣,從敘利亞來的于格講的故事一定錯不了。從那時候開始,歐洲人就對【祭司王約翰】的存在深信不疑。

轉眼到了1165年,有個好事之徒寫了一封署名為【祭司王約翰】的信,送給拜占庭皇帝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 Komnenos)。這封信還被抄送給神聖羅馬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Barbarossa)。信上寫道:


John the
Presbyter, by the grace of God and the strength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king of kings and lord of lord, to his friend Manuel,
Governor of the Byzantines, greetings, wishing good health and the
continued enjoyment of that divine blessing.

吾祭司王約翰,蒙上帝恩典與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耶穌基督之神力,致書友人曼努埃爾,拜占庭之統治者。致以誠摯的問候,願他身體健康,永沐神之恩澤。

Our magnificence
dominates the Three Indias, and extends to Farthest India, where
the body of St. Thomas the Apostle rests. It reaches through the
desert toward the place on the rising of the sun, and continues
through the valley of deserted Babylon close by the Tower of
Babel. Seventy-two provinces obey us, a few of which are Christian
provinces, and each has it own king. And all their kings are our
tributaries.

吾國統御三大印度,直達最遠之印度,即聖托馬斯長眠之地。吾國疆域所及,越過沙漠,直至日出之地,又至巴比倫之廢城,直至巴別通天塔。吾國有七十二省附庸臣從,其中亦有信奉基督教之省,每省皆有國王向吾國朝貢。


For gold, silver,
precious stones, beasts of every kind, and the numbers of our
people, we believe that we are unequaled under heaven. There are
no poor among us, we receive all strangers and pilgrims, thieves
and robbers are not found in our land, nor do we have adultery or
avarice.

吾國之金、銀、珠玉、珍禽異獸無所不有,人口之繁盛,世所無匹。吾國中無貧餒,無盜賊,無姦淫,無貪慾。廣開國門,迎納外邦朝覲之人。



When we ride forth
to war, our troops are preceded by thirteen huge and lofty crosses
made of gold and ornamented with precious stones, instead of
banners, and each of these is followed by ten thousand mounted
soldiers and one hundred thousand infantrymen, not counting those
who have charge of the baggage and provisions.

凡吾國興師征伐,必置十三大十字架於陣前,十字架皆以黃金所制,雕飾以珠玉。吾軍以十字架為旌幟,十字架後置一萬馬軍,十萬步軍,運送糧草輜重者無算。

這封信經過數百年的流傳,到了今天已經出現了好多版本,之間的差異都挺大的。其實這信上還胡說八道有的沒的寫了一大堆,答主實在太懶,就沒翻譯。如果中世紀有起點文的話,差不多也就是這樣吧。12世紀的地球上哪兒找這麼龍傲天的烏托邦去啊。要說中世紀的歐洲人心也真大,都忽悠到拜占庭皇帝頭上去了。放到今天,差不多就是發簡訊給主席,說自己是蔣介石的私生子,要他幫忙轉賬解凍銀行賬戶的程度吧。

前文也說了,中世紀的歐洲人經不起忽悠。自己的人民奸懶饞滑,國家也窮,動不動就鬧饑荒鬧瘟疫,都體現不出基督教國家的優越性,怎麼辦啊。這下好了,有人憑空YY出一個龍傲天基督教國家,怎麼會有人不當真呢。於是整個基督教世界都跟吃了春藥一樣,對著【祭司王約翰】的信擼管擼個沒完。1177年,教皇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III)給【祭司王約翰】寫信約漢,說他覺得約翰好棒好棒的,好想和他交往。不用說,當然是石沉大海,沒有迴音了。就像你寫信寄到倫敦的貝克街,也不會有真的福爾摩斯給你回信吧。

轉眼到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因為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基督教世界再一次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Prince
Henry the
Navigator)迷戀【祭司王約翰】的傳說,一心想出海尋找祭司王,然後讓他幫忙戳爆奧斯曼土耳其人的菊花。葡萄牙船隊在衣索比亞還真找到了一個基督教國家。雖然當地人又黑又窮,信奉的還是科普特教,跟傳說中那個龍傲天國家根本就是天上地下,但是葡萄牙人鐵了心,認定了衣索比亞就是祭司王約翰的土地。講道理,祭司王約翰是統治三大印度的亞洲人,你跑到東非去搞屁呀?不過還是像前文說的,歐洲人對世界有多大、歐洲之外有哪些國家之類的事情還都沒什麼概念。祭司王約翰的國家也是變來變去的,沒個準兒。一會兒在印度,一會兒在中亞的。當時的【印度】這個概念也特寬泛,非洲也是印度,伊朗也是印度,中國也是印度。沒去過的東方國家都是印度。就像中國的【佛郎機】,葡萄牙也是佛郎機,西班牙也是佛郎機,法國也是佛郎機。沒去過的西方國家都是佛郎機。

1490年前後,葡萄牙航海家佩羅·達·科維良(Pêro
da
Covilh?)輾轉來到衣索比亞,受到了皇帝埃斯坎達(Eskender)的盛情款待。科維良見到埃斯坎達樂壞了【卧槽你就是傳說中的龍傲天祭司王約翰吧】。埃斯坎達聽他說了一大堆【聖戰】【戳爆異教徒的菊花】【三大印度】之類的胡話,覺得這個胡言亂語的傻逼好危險,放他出去會擾亂社會治安,被警察射殺的。於是給他好吃好喝,把他軟禁起來。科維良在衣索比亞一住就是30年,終其一生沒有回到祖國。歐洲人意識到【祭司王約翰】並不存在,也是他去世許多年以後的事了。

========================================================

按《大英百科全書》的說法,于格所說的穆斯林吃敗仗確有其事。打敗塞爾柱的是耶律大石建立的的西遼。耶律大石的頭銜【菊兒汗】在敘利亞被轉寫成【約哈難】(Yu?anan),到了拉丁語里變成【約翰內斯】(Johannes)。這麼說來,整件事兒其實只是翻譯過程中的誤會。如果于格知道了他腦補出來的東方三賢者的子孫其實是信奉佛教的契丹人,會怎麼想呢?


亞歷山大大帝對中國的征服、古代中國的亞歷山大城

阿拉伯史料中的亞歷山大大帝與中國的戰與和

阿拉伯史籍是人類歷史的寶貴財富,其中大量吸收來自羅馬、希臘和波斯等國歷史記載與傳說。值得一提的是。在阿拉伯的記載中,頻頻出現關於中國和亞歷山大大帝之間的戰與和。這些傳說長期以來流傳在西亞、中亞地區。很多阿拉伯史學著作中都記述了亞歷山大大帝曾經遠徵到中國的傳說,但治學謹嚴的史家對此多有質疑。

著名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雅古特曾說:

「以前的傳記作家們說:『亞歷山大·本·菲利福斯·羅米(即亞歷山大大帝),戰勝並殺死了很多國王。他征服並踏上各國領土,直到中國最遠的地方,並修建了(雅朱者和馬朱者)壁壘。他做了許許多多的事情,而死時僅32歲零7個月。如果以上說法是正確的,那麼看來他活著時,一刻也不曾休息。這是十分奇怪和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學者們沒有很好地計算他的在位時間。帶領龐大軍隊及其瑙重進行如同週遊世界般的遠征,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更何況每到一地徵集軍需糧草和對付那些佔有堅固城堡的對手也需大量時間。即便他像傳說中的那樣有勇有謀、意志堅強、善於用兵,但僅憑他的年輕氣盛就想對抗那些偉大的國王是不可能的。」(雅古特著:《地名辭典》,貝魯特薩迪爾書局,1995年版,第1卷第182頁。)

古代阿拉伯著作家中較早提及亞歷山大大帝遠征中國的,是《卡里來和笛木乃》的作者伊本·穆加法(Ibn al-Muqaffa`,約724-759)。他在此書中只提及中國兩次,其中一次是這樣的:

「羅姆的雙角王亞歷山大在完成對西方諸王的征服後,開始向東方挺進,意圖征服波斯等地的東方諸王。一路上他打敗抗爭者,戰勝抵禦者。他對波斯各地郡主區別對待,凡歸順者安之撫之,凡拒降者戰之滅之。那些負隅頑抗的人最終被打得東奔西竄,落荒而逃。然後他率兵向中國進發,中途他想先去印度,以期讓印度國王歸順於他,改變他的信仰,聽從他的調遣。當時的印度國王名叫福爾(Fur,是位權隆勢重、勇猛剛毅之王。他聽說雙角王大兵壓境,便開始厲兵襪馬,準備迎戰。」(伊本·穆加法著:《卡里來和笛木乃》,貝魯特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第6頁。)

阿拉伯史籍中關於中國國王與亞歷山大大帝靖和的傳說缺少確鑿的歷史根據,但「他在東方的國家轉戰3年」也給人留下想像空間。中國研究阿拉伯歷史的學者比較推崇三位大家,即《歷代民族與帝王史》作者泰伯里、《黃金草原與珠鞏寶藏》作者麥斯歐迪和《歷史大全》作者伊本·艾西爾。關於此事泰伯里只有寥寥數語,麥斯歐迪未及,伊本·艾西爾的記述最長也最生動。泰伯里說:

「亞歷山大一往直前,來到印度,殺死了當地的國王,征服了他的城市,然後他進入中國。在那裡的做法與在印度的如出一轍。自此兩地百姓皆臣服於他。他統治了吐蕃和中國。」(泰伯里著:《歷代民族與帝王史》,黎巴嫩遺產書局,1967年版,第1卷第577頁。)

伊本·艾西爾的記述如下:

「亞歷山大從印度向中國進發。到達那裡時,他的侍從在夜裡向他通報:中國國王使者到。他召見了使者。使者向他致意,並要求與他單獨晤談。於是眾侍從對其進行搜查,未發現任何可疑之物。原先和亞歷山大在一起的人統統退下。這時,使者道:

『我就是中國國王。此次前來,是想詢問一下你的要求。倘若我能夠做到,我就滿足你的要求而放棄戰爭。』

亞歷山大對他說:『我憑什麼答應你?』

他說:『我知道你是位睿智和英明的人。你我之間也不存在敵意和讎隙。而你是知道的,即便你將我殺死,那麼我的被殺也不能成為將中國民眾從我的王權下轉交給你的理由。況且這樣做,你還會背上不仁不義的名聲。』

亞歷山大知道他機智過人,便道:『我要你立即交出國庫中3年的地租,今後每年地租的一半歸我所有。』

他說:『我可以答應你。但你應該問問我,我的處境將會如何。』

『那你說說你的處境將會如何。』

『我將成為士兵殺死的第一人,猛獸吃下的第一餐。』

『那我收你兩年地租怎樣?』

『我的情況會好些。』

『收你一年的呢?』

『我可以繼續執掌王權,但我的享樂將會失去。』

『如果我免收過去的,只要今後每年三分之一的地租,那麼你的處境會是什麼樣

呢?』

『這樣的話,也就是六分之一歸窮人寒士和老弱病殘並應付國之所需,六分之一

歸我本人,三分之一歸軍隊將士,三分之一歸你。』

『我看如此甚好。』

他向亞歷山大表示感謝後便回去了。兵士們聽說此事,都為雙方能夠講和感到非常高興。翌口,中國國王突然率大軍出現,將亞歷山大的兵士包圍。亞歷山大立刻上馬率部下來到陣前。只見中國國王頭戴王冠,坐在一頭大象上。亞歷山大對他說:

『莫非你背信棄義,反悔了不成?』

『不。』中國國王答道:『但我想讓你知道,我順從於你,不是因為怯懦和無力應戰,而是因為我發現上天的吉星正高照於你。我只是想以順從你來順從它,以接近你來接近它。』

亞歷山大說:『像你這樣的君主,實在不該被強行收取地租,因為除你之外我從未見過有誰堪稱仁君或明主的。我免除原來向你要求的一切,馬上從你這裡撤軍。』

『你不會損失什麼的。

中國國王說完,命人送給他比先前準備送給他多一倍的禮物。亞歷山大當口便退兵而去。東方和西方兩地的人們莫不臣服於他,包括吐蕃等地的國王。」

伊本·艾西爾為後人演繹的這個精彩歷史故事的確非常吸引人,以致本文所據版本的校勘者在此段文字結尾處專門加了注釋,告訴讀者在另一部歷史著作《波斯國王史傳精要》(Ghurar Akhbar Muluk al-Furs wa Siyarihim)中,有中國國王送給亞歷山大大帝禮物的「清單」。包括「絲綢一千匹,絹帛一千匹,錦緞一千匹,銀器一千件,黑貂、狐狸、海豹、松鼠和公兔皮各一千張,龍涎香一千米斯加勒(1米斯加勒約等於4. 68克),魔香一千納非傑(專門裝魔香的容器),沉香一千萊特勒(1萊特勒約等於2564克),黃金白銀一千塔斯(喝水的器皿:碗或缽),鑲嵌黃金寶石的印度短劍一百柄,馬鞍一百副,餾金中國馬勒一百個,全身精製愷甲一百套。另外每年尚須納稅。」(伊本·艾西爾:《歷史大全》,貝魯特阿拉伯書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卷第250-251頁。)

中國的亞歷山大城

從古到今世界上有不少城市取名亞歷山大,其中有些特別是早期的顯然與亞歷山大大帝之間存在淵源,比如埃及的亞歷山大城。關於此,阿拉伯著名歷史學家迪奈沃利(895卒)記述說:

「亞歷山大建造了12座城市:埃及的亞歷山大城,阿拉伯人土地上的奈季蘭(Najran)城,呼羅珊的

木鹿城,伊斯法罕的傑依(Jayy)城,在海岸上建的城市叫賽伊杜達(Sayduda,在印度建的叫傑爾威(Jarwayn),在中國建的叫蓋爾奈英(Qarnayn,沿用馬堅音譯),其他城市都建在羅姆地區。」(迪奈沃利著:《漫長的記事》,埃及知識書局,1988年版,第20頁。)

阿拉伯語「蓋爾奈英」是「雙角」的意思,阿拉伯古籍中亞歷山大大帝也常以「左勒蓋爾奈英」之名出現,意思是有兩個椅角者。《古蘭經》中有關於「左勒蓋爾奈英」的記載(18:83-98),但一些伊斯蘭教學者認為此「雙角人」與雙角王亞歷山大帝並非同一人。著名伊斯蘭教義學家和教法學家伊本·泰米葉(Ibn Taymyyah, 1263-1328)曾在《教法判例集成》(Majamu`ah al-Fatawa中說:「亞里士多德曾做過亞歷山大·本·菲立普斯·馬其頓的大臣。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在羅馬歷史中記載了這位比耶穌還要早大約3百年的人物。崇拜這些哲學家的人,認為他就是《古蘭經》中提到的雙角人(即左勒蓋爾奈英)的大臣,希望以此提高他的地位和聲望。這是愚昧的。雙角人比這要早非常長的一個時期。雙角人修建了雅朱者和馬朱者壁壘。而這個馬其頓雖然到過波斯,但不曾進入中國,更不用說修建壁壘了。」(伊本·泰米葉著:《教法判例集成》,沙烏地阿拉伯阿比堪書店,1998年版,第9卷,第181頁。)

本文搬運自葛鐵鷹的《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國」研究》,有部分改動


人人平等。

世界和平。

高考後你就自由了。

成家後你就圓滿了

只要我努力我成績就不會差,

只要我積極我工資就會更高。

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盪,

矢志不渝的愛情在心中隱藏。



就講一個跟我從事的行業有關的吧,現在還是懸案,不過基本學術、業界都這麼認定了。

說和田玉就會提到蘇州,講蘇州玉作,必尊陸子岡。

明代手工業發達時期的傑出代表,後來相傳在皇家器物上落款被發現而丟了性命。

有《蘇州府志》雲「陸子岡,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瓏奇巧,花如毫髮。」,又有明大才子徐謂題詩《詠水仙簪》「昆吾峰盡終南似,愁釘蘇州陸子岡。」

記載都充分肯定了陸子岡玉雕的傑出,然而都是說的水仙簪。

好了留下一個歷史謎團。玩玉的都知道,玉牌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規格叫「子岡牌」後人都認為是陸子岡所創,然而從現在整理的資料來看,能確定的是陸子岡所做的「子岡牌」一件也沒有,多是後人仿作,然後這就好尷尬了,一個重要的表現載體以他而名,很有可能卻與他無關,這讓很多假古董商人很難做啊。

鏡像問題答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757058/answer/143713133?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from=groupmessage


宇宙第一大國的開創者——檀君,在位1500年,活了1908歲


女朋友


蟾蜍的話題終於被去掉了


2月11日更新

完善了關於「孫仁」的爭議問題,引入了裴松之對《三國志》的標註

加入了另一種流傳下來的名諱「孫仁獻」

才疏學淺,趕上假期整理出來的一篇文章,可能出現一些謬誤還望海涵,歡迎交流與指正

需要轉載的告訴我一聲就可以了

—————以下是原答案—————

開宗明義——孫尚香,她根本就不叫孫尚香

其實好早前就想著能在知乎發一下這個問題了,但是懶

直到前些天看到被轉了1000+次的一條純屬胡扯的說說:

我童年的陰影,石磯娘娘竟然是孫尚香

然後說說下面說什麼的都有

當時我就不樂意了,這都什麼鬼……

正經的來說說孫尚香的問題吧

一、是否真實存在

正史(即《三國志》,下同)中是出現了孫尚香的,換言之,其存在本身是可以被確定的。只不過沒有確切記載其名諱(理由下文具體討論),所以嚴格意義上講,她不一定叫孫尚香,故下文我們稱其為孫氏。

孫氏何許人也?正史記載孫堅育育有四個嫡子一個嫡女,而庶女至少兩個,即膝下女兒至少三個。其中一人便是孫氏。

孫氏嫁給劉備確有其事,約是於赤壁之戰結束後的公元209年嫁過去,三年後(211年)返吳,而她與劉備間是否育有子嗣,正史中並無確切記載,說白了就是,是否只有「夫妻之名」而無「夫妻之實」,很難說,到底有沒有子嗣,更難說。

正史中,陳壽沒有為孫氏單獨立傳,這也是某些學者質疑孫氏存在真偽的主要原因,但其實分析一下,不難得出以下幾點原因——

1.如果於《吳國傳》中立傳,那孫氏實是於吳國沒有什麼實質功績,不過是一顆受政治婚姻的擺布的棋子,且以古時傳統,女子應隨夫家,儘管最終歸吳,但立傳於《吳》始終不妥;

2.如果於《蜀國傳》中立傳,亦是不妥,因為劉備與劉禪皆沒有為孫氏封稱號或謚號,而這其實是很嚴重的一件事,這意味著劉備根本不給她名分,不認她曾是自己的妻妾,而劉禪也不認她曾是蜀國明媒正娶的皇妃,於此,也難以立傳於《蜀》中;

3.陳壽其實是不喜歡孫氏這樣一個人物的——儘管正史需要作者保持絕對客觀,不夾雜個人情感,但人非聖賢,即使賢如司馬遷,不照樣稱劉邦為「沛公」?那麼陳壽為何不喜歡孫氏呢?其實很簡單,以陳壽的角度去看,孫氏確實是沒能達到封建時代一個優秀女性所應達到的標準,畢竟孫氏嫁到蜀國,那(以古時的觀點)就是蜀國的人、是劉家的人了,除非劉備休了你,或是劉備駕鶴西去了,否則就算你閨怨再深,就算你娘家吳國多希望你回去,甚至你的這段政治婚姻已經沒有任何存在價值了,你都是蜀國人,都是劉家人,你是不能走的。你走了,那你便是無可辯駁的不忠不孝不義之人,這樣的人,實在是陳壽的觀念所不能接受的(此處原文用詞不當,感謝@劉無鹽 的指正)。所以綜合前兩點一起考慮,孫氏這樣一個並不算小的角色並沒有正式在正史中被立傳,而這也是其名諱未被記載的理由之一(另一理由很可能是因其身為女性的性別,縱觀整個《三國志》,女性的名字都極少,多是以「某氏」代稱)。

二、真實名諱問題

談及名諱之前,要清楚孫氏亦可稱「孫夫人」,取其嫁與劉備為夫人之意,正史中也多次出現「孫夫人」的表述方式。

而除卻「孫氏」與「孫夫人」之外,以下名諱皆為演義、野史或戲曲杜撰而來。筆者因實是不了解戲曲,故下文不一一列出,且容我偷個懶吧。

1.「孫尚香」,最為知名的名諱,出自戲曲;

2.「孫安」,出自戲曲;

3.「孫仁」,這個名字是明確出現於《三國演義》中的,是《演》中吳國太的其中一個女兒的名字,雖然沒有明確說出「孫仁」即是嫁到蜀國的那個女兒「孫氏」,但從上下文並未出現關於其他女兒的過多描述來推斷,應該是指同一人(此處仍略有爭議,筆者且按下不表,以免信馬由韁);

不過此處有可能是《演》的謬誤。裴松之在給《三國志》作注時,曾提到「孫仁」乃是孫堅一個庶子孫朗的別名,即是說,「孫仁」其實是一位男子。

4.「郡主」,此乃《演》中吳國群臣對孫氏的一種稱呼;

5.「梟姬」,民間的一種稱呼,也見於《演》的毛本中;

6.「靈澤娘娘」,這個稱呼連娘娘都出來了,明顯是民間的一種稱呼方式…

7.「弓腰姬」,切記,「某某姬」一般都是日本人想出來的,這個也不例外,日本根據他們自己對三國的理解,認為孫氏勇武過人,腰間常掛弓一把,故稱弓腰姬(日文中「姬」有公主之意),即常有一把弓掛於腰間的公主…

對於這種叫法,大可不以為意,至少筆者是嗤之以鼻的,因為日本對於中國古典名著的相當一部分「解讀」都可說是「改編」甚至是「歪曲」(比如《西遊記》,從日本人小學演話劇開始,唐僧就都是由女生來演的了,何等胡鬧!),

所以「弓腰姬」什麼的,我是接受不了的,我不需要一個不尊重我國名著的國家來定義我國著作中的角色,我要是管日本首相叫王二狗劉麻臉李跛子,日本答應么?

8.「石磯娘娘」,這個很可能乃民間的誤傳,筆者查閱了很久(真的很久……),依然沒有查閱到石磯娘娘與孫氏的聯繫,而關於石磯娘娘的資料,都很一致地指向《封神演義》。反倒是上圖中出現的很多解釋,都難以考證,尤其是關於孫氏的生卒。孫氏何年生何年死,都是正史中沒有出現過的,故上圖中所刻內容的真偽,恕筆者實在不敢盡信。

不僅如此,上圖還有強行拼湊之嫌,因為其所提及的「水母娘娘」,也根本就不是孫氏。「水母娘娘」的傳說雖有兩種版本,但均與孫氏毫無關係。

9.「孫仁獻」,據《漢晉春秋》記載,「孫夫人者,漢破虜將軍堅之女也,名仁獻。」上文提到「孫仁」極有可能是孫堅庶子孫朗的別名,那孫夫人叫做孫仁獻也是不合理的,哪有兒子叫「孫仁」而閨女叫「孫仁獻」的,細思極恐。

三、孫氏的死因

在《演》的毛本中(上文未解釋,「毛本」意為毛宗崗所寫的《三國演義》,是《演》的另一版本),說孫氏返吳之後,有一次聽到謠傳,稱劉備去世了,孫氏悲痛欲絕,投江自盡。

然而這個版本我們權當故事聽聽就行了(類似「薛仁貴」的感覺,只是個根據史實杜撰的故事罷了。不了解「薛仁貴」與「薛平貴」之間聯繫的請自行查閱),因為這種可能性是在微乎其微。理由如下——

1.毛的用意是希望孫氏這一角色能體現封建時期傳統女性的貞烈,故而進行改編;

2.東漢末年時,婦女在被休、或丈夫去世後,是允許自由改嫁的,並不一定要對亡夫始一而終、孤獨終老。考慮到孫氏返吳之舉,以及孫氏很可能與劉備並無子嗣,孫氏為了劉備而投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何況,孫氏在正史中就是一名女漢子(下文會談及),不至於為了在那個時代本就不必要的「貞烈」去斷送性命。

故而,孫氏理應不是因悲傷過度、追隨亡夫投江而死的。換個角度想,如果真的投江了,陳壽自然會在正史中提及,《二主妃子傳》中也該錄入才是,但正史中,孫氏的生卒始終不明。

綜上所述,別說什麼孫尚香是石磯娘娘了,孫尚香甚至都不叫孫尚香

最後的最後,還是說一下吧,上文提到過,孫氏是個「女漢子」,這確是正史有所記載的,「才捷剛猛,多有諸兄之風」正是陳壽對於孫氏的評價。

這樣一個也算得上舉足輕重的女子,竟連名諱、生卒、有無子嗣都未能流傳下來,想想也是可惜。不過與其慨嘆孫氏的際遇,不如慶幸我們沒有生在那樣的年代吧,至少在大部分時候,我們還有選擇去愛誰的權利……哦當然,前提是你找得到女朋友~


SSR


蘇軫

這個名字可能大家都很陌生,但蘇小妹這個名字應該不少人知道。

--根據三蘇祠的記載,歷史中確有其人,不過因為蘇小妹在蘇軾、蘇轍兩兄弟還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

人不假,但她的相關事迹為古人杜撰。


宋鴻兵版的羅斯柴爾德家族


以太


諸葛亮的

在五丈原的

七星xx燈


不請自來,嗯,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