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是什麼,在現代社會有什麼意義?

大家對於「止」有感覺沒?

心不亂動了 就是止嗎?

「止」有境界的區別嗎?

止 這個東西,最早的理解,來自一本老外和尚寫的書《禪那-快樂呼吸16法》。

我們不再覺知呼吸、身體、思想、聲音以及外在世界,所能覺知的就只有美麗、安定、禪悅、輕盈,甚至之後被喚起的一切感知,但它們都不是以實體的形式存在!

快樂呼吸16法中的止,很有趣。

有點兒像一個人去澡堂子洗澡,拉著個扶手慢慢下到池子里,「池子里熱水好舒服啊」,慢慢鬆開手,泡進去,爽了。

那個扶手就是呼吸,池子就是禪那。

後來跟一個老師學,,老師的方法是把心放大,大到充滿天地,自然得止。

再後來,就是最近幾天,又有體會。

把心方法,不是裝山裝水,是裝人。

放大

就是跳在空中,觀察所有人,包括那個自己,看他們怎麼走。頭腦中不去預判不去設想不去「想要」。就看他們怎麼走。

噢,頭腦就不再喋喋不休了。

以往,我是把修行和實際生活分開,甚至對立起來的。修行的時候,讓自己忘掉生活,積累能量,生活工作的時候,讓自己釋放能量。聽起來很合理,真正行起來,不是在工作中莫名遭受挫折,就是修行不能進步。

為什麼呢,基於一個很簡單的原因,大活人不是一個可以來回充電的電池。

而且,僅僅把修行和工作當成「能量」層次的活動,那麼頭腦和心靈到哪裡去了呢?人不可能是個只會拚命工作拚命玩兒的發動機吧。


一,

止觀

 (術語)梵名奢摩他,?amatha毗缽舍那Vipa?yana譯言止觀,定慧,寂照,明靜。止者停止之義,停止於諦理不動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義,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觀而得名。觀者觀達之義,觀智通達,契會真如也。此就能觀而得名。又貫穿之義,智慧之利用,穿鑿煩惱而殄滅之也。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則止屬於空門,真如門,緣無為之真如而遠離諸相也。觀者屬於有門,生滅門,緣有為之事相而發達智解也。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則止在前,先伏煩惱,觀在後,斷煩惱,正證真如。蓋止伏妄念,譬如磨鏡。磨已,則鏡體離諸垢(是斷惑),能現萬像(是證理),是即觀也。若真止真觀必為不二,以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觀也。然則真觀必寂然,故觀即止,真止必明凈,故止即觀也。注維摩經曰:「什曰:始觀等繫心一處名為止。靜極則明,明即慧為觀也。」同五曰:「肇曰:繫心於緣謂之止,分別深達謂之觀。」止觀三曰:「息義者,諸惡覺觀,妄念思想,寂然休息。(中略)是就所破得名是止。息義停義者,緣心諦理,繫念現前,停止不動。(中略)此就能止得名,即是停止義。觀穿義者,智慧利用,穿滅煩惱。(中略)此就所破得名,立觀穿觀也。觀達義者,觀智通達,契會真如。(中略)是就能觀得名,立觀達觀。」同一曰:「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又曰:「無明即明,不複流動,故名為止。朗然大凈,呼之為觀。」

同二曰:「觀如燈,止如密室。」起信論曰:「止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觀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缽舍那觀義故。」同義記下末曰:「奢摩他此翻雲止,但就方便存此方語約正止存梵言也。毗缽舍那亦如是也。以雙現前時正名止觀故。」止觀輔行一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止觀不二,境智冥一。」小止觀曰:「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結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止觀一曰:「止觀明靜,前代未聞。」同輔行曰:「止觀靜,觀體明也。」又曰:「此之止觀,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大乘義章十曰:「止者外國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為止。止心不亂,故複名定。觀者外國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觀。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二,如果不生起出離心,沒半毛錢意義。

三,

南懷瑾老師:這種心沒有發起,學佛都是空談!

修行人第一要發起善法之慾望。在我們沒有證道以前,都會有慾望,但是修行的欲,是發起善法之欲,善行善思維,是成佛功德的根本,所以善法欲要發起。善法的欲一天一天要增加。厭離心也要發起,世間法一天一天要厭離。

出離世間的心沒有發起來,是無法談學佛修道的,不管在家、出家,厭離心沒有發,學佛談不上。你們很多人說自己是學佛的,你們哪裡發過厭離心呢?沒有發起出離心,學佛都是空談。今天講的是真話,所以平常我對你們馬虎,你們說自己是學佛的,我雖然讚歎,其實你們出離心的影子都沒有,你們對世間還喜歡得很呢!所以禪宗祖師罵人「汝心正鬧在」,你們心裡頭還熱鬧得很呢!你們還來學佛,學個什麼佛?你們在世間得意自喜,自認為還「前途無量,後途無窮」地搞著,不曉得「前途有量,後患無窮」。

所以在種性里包括出離心,出離心真發了,才可以談學佛。學佛第一步先發出離心,離一切妄想,全放下,這樣才夠得上是學聲聞道。

譬如女性的情重,所以形成的心理狀態,或者說結使,很難解脫。女性喜歡纏綿,講話也纏綿,處處都纏綿,複雜得很。但以文學境界、人生境界而言,據說纏綿才是藝術呢!藝術需要纏綿、曲線,沒有纏綿就寫不出像紅樓夢、西廂記、茶花女的故事。女性因此而在纏綿中纏掉了,要等到自己對纏綿情業生厭離心。

注意哦!厭離心很難,學佛的人第一步先問自己有沒有發出厭離心。老實說,我們大家學佛,對這個世界並不討厭,更不想離開,對一切留戀得很,一點都不討厭;大概只有跟別人吵架的時候才有點討厭,其他時候都不討厭,更不想離開。我也有朋友跟我講過,為什麼要求解脫嘛?你看這個世界多好、多美麗!熱了有冷空氣,再不然有電風扇,有揚州菜、湖南菜、廣東菜……這個世界有哪樣不好?難怪釋迦牟尼佛要到這個世界來。

學佛的人要檢查自己對所處的欲界有沒有產生厭離心?否則修不上路,必須有一度真正生起厭離心,那你用功便一日千里,就上路了,這是一定的事。普通人學佛在何時發生厭離心呢?年輕人愛情受了挫折,或在家裡吵了架,作生意失敗,灰心到極點,跑到廟裡去拜一拜,很想在佛前痛苦一場。那不叫厭離心,那是受了打擊而產生的灰心,那是在槁木死灰中,「空花哪得兼求果」,冷灰里沒有熱氣,生不出東西來的,那不是厭離心。所謂厭離,硬是厭離這個世界,厭離這個紅塵。

紅塵里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貴,普通叫做享鴻福。清凈的福叫做清福,人生鴻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卻不然,沒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我常告訴青年同學們,一個人先要養成會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這才會看到鴻福是厭煩的。佛經上說,一個學佛的人,你首先觀察他有沒有發起厭離心,也就是說厭煩世間的鴻福,對鴻福有厭離心,才是走向學佛之路。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金剛經說什麼》《藥師經的濟世觀》

---------------

「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為什麼講離,離什麼?真正學佛的人先要發出離心。出離什麼地方?出離三界,是跳出塵網之心,如果連出離心都沒有發起,還自稱在學佛,那就是自欺欺人。真正發起出離心的人,平常是不起任何妄想的。譬如有人出家了,對燈紅酒綠沒有任何留戀了,但是還喜歡山水風景,雖然風景清凈,這仍然是著迷,一念有情已經被捆縛住了。

愛清凈同愛燈紅酒綠一樣是愛,一有愛念就被黏住了。你說我什麼都不要了,就想住廟子。你還有廟子的觀念就應該丟掉了,哪裡不是廟子啊?有些同學抱怨沒有地方打坐,我告訴你,廁所里都可以打坐,我有一段時間環境不好,只有一張辦公桌,寫東西在桌上,要打坐時把書搬開坐上去,吃飯也在這桌上,哪裡不可以打坐?再連辦公桌都沒有了,你站著總可以吧?非坐著才能證菩提嗎?你不能發起出離心,對世間有分別,這樣是離塵嗎?那樣是沒有跳出,就不行。一念出離,哪個地方不可以坐,不可以入定?

聲聞心是自了漢,就是老子說的「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也是出離心,對世間一切厭離,採取眼不見心不煩的態度。所以聲聞偏向走空的路線,躲在清凈中,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我們在家人,有時厭煩了,小乘之念不覺油然而生,真懶得管了,懶得管就是放棄,想躲到山中閉關去,這種就是小乘的心理。

《金剛經》中的須菩提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他談空第一,是阿蘭若行者,就是修出離道,有出離心,厭惡三界。小乘羅漢的肉體壽命到了就走了,念也空了。我非常欣賞大阿羅漢要入涅槃的四句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聲聞道要遠離身心,但是這還是偏空了,並非究竟,菩薩與聲聞緣覺一樣,也會樂於遠離,但不會依身心盡。

很多人求真修實證,不論大家學打坐、學定、學參禪、學密,不能得定不能證得的第一個困難,就是不能遠離身心的作用。隨便學哪一個法門,身體的感覺去不掉,也就是身體的障礙去不掉,妄念思想不能清凈,不是不能停止,停止了就成了斷見。因為身心都不能遠離,所以連最基本的法門都不能證得。遠離身心是初步的佛法。所謂性空,以成唯識的道理,第六意識的念空,才能證得。以菩提道的次第來講,這個時候是證入空性的入門。

我們不能證得空性的原因,是因為一切都有所依,厭離心生起還是個普通心理,要修證功夫真做到了不依身,不依心,連那個不依空的境界都還要放下,這才夠得上說是在打坐,才真正是學佛的入門,才是基本的成就。

凡夫把這幻相的身心當成真實,聲聞道知道這個不真實,所以由戒定慧入門來修持,以遠離這個幻象的生存為道果。大乘道再進一步,說遠離這身心還不是道果,真正道果不須要遠離,就是這個身心就可以證入菩提,所謂不二法門,這就是菩薩行。注意是要「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並沒有拋棄這個肉體,這個色身,也沒有拋棄這個起用的心,非斷非常。

整理自《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

不得定的原因,是因為根本沒有發起真正的想修道證果的決心,沒有這趨向的人,不會到達定的境界。因為我們只把修道當作生活的一小部分來玩玩而已。真修行人是把修行當生活的全部,所有平常生活,不過是修行的一點點調劑。但是我們正好相反,人世間的功名富貴一概都要,最後也要成佛,貪心非常大,放下來專修都做不到。

為什麼沒有發起成道的決心就不會證道?有個理由:「謂愛欲者,於諸欲中深生染著,而常受用」。就是愛欲心沒有擺脫,沒有出離心。愛欲狹義指男女愛欲,廣義包括好名、好利、好恭維,一切都愛好。我們平常的生活習慣,一點都解脫不了,放不下來,轉不了。愛清凈、愛乾淨等等也都是,多得很。

我們做功夫修行要自己反省檢查,才會發現深生染著不是普通的染著,那是很不容易查出來的。一個人如隨時隨地把自己的毛病檢查得出來,就是第一等人。什麼叫修行人?就是一輩子在找自己,管理自己,檢查自己的人。人是不肯檢查自己的,而且,談何容易啊!人容易原諒自己,不會嚴格要求自己。

先要真正發起厭離心,想出離跳出這個無常的世界,無常的生命。像我們大家都號稱學佛,可是對這個世界還留戀得很呢!樣樣可愛,沒有哪樣不可愛的,只不過受到一點打擊的時候,偶然覺得灰心一下而已。灰心並不是厭離,真要一切丟下專修做不到,這就是因為厭離心根本沒有發起來。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大家學佛修法,不是為厭離心而學,我們是為貪著心而學。世間一切都要,不過呢,更想擁有世間一切以外的成佛而已。這是貪心,和厭離心根本相違背,這是我們自己要檢查,要反省的。

嚴格地講,學道學佛想要有成就,沒有厭離心絕對不會有成就,不可能的。我們依照常理來說,一個人這邊也想抓住,那邊也想抓住,哪有那麼大的本事!也沒有那麼大的福報!不可能的。像當皇帝的秦始皇、漢武帝等等,到老了,那真是英雄到老皆畏死。這個時候不是厭離心,是怕死,怕無常來。你們很多人都是因為年紀大啦,沒有辦法做事了,才轉到學佛修道的路上來找安慰,那不叫厭離心!沒有人發起厭離心,厭離心是想要跳出這個世界。

出家的人是不是都有厭離心?不見得!真的有厭離心的只是少數,難啊!大部分人出家是一種感情化的,不是理性的對宗教的信仰,而是對出家的生活有興趣等等之類。厭離是對自己這個身體都厭離,都覺得是不凈的,這個是欲界的事,發起了這樣的心,才能夠談修道。所以厭離心非常重要。

我們在座的朋友們,包括在家、出家,究竟有沒有這個心,個人自己去痛切的反省吧。我們應該相信佛的話,相信前輩聖人的話,他和我們沒有利害關係,用不著打妄語。他叮嚀我們修行第一個前行,先要領悟無常,厭離心真正發起以後,才能夠「把這一生貪戀世間,貪戀一切的這個貪戀的根本,排遣開來。

不要認為每天跑到這裡來打坐一次, 就是發起厭離心修道,沒有這個事,這是找休息、享受的地方。在家裡打坐也是一樣的心理,這不是厭離心。所以嚴格講,學佛法我們根本沒有資格,因為厭離心沒有發起。

《如何修證佛法》《大圓滿禪定休息簡說》


如果講概念,你會被知乎里的佛學大牛們害死!但是,咱堵不住這些文抄公筆錄生的嘴。只能從自己的生命體驗談談止觀到底是咋回事。

當你邊吃飯邊看電視的時候,你會發現注意力「標的」一直在切換。每當你把注意力放在食物上的時候,你的心就會收回來,而你的注意力再次回到電視的時候,吃飯的咀嚼吞咽其實是自動化的。

止,就是給注意力一個事來做(念佛,罵娘,觀師,想唐卡里誰在「干」明妃,數玉米粒1234……),強迫它放棄生命領導權。

當注意力被強迫停留在某個所緣,不再直接主導控制當下身心的時候,你其實是被動的回到了「生命本位」的立場。

所以,止,要達到的目標就是對生命什麼也別做。

那什麼是觀呢?就是把注意力放在「生命本位的我究竟都幹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所以,觀的目標是「知道生命本位的你會怎麼做」。

所謂智慧,就是你放棄「概念本位」找到「生命本位」堅守「生命本位」,形成的一種全新的認知決策系統。這樣你才像奧修說的那樣,活生生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你才能理解餓了吃飯,困時眠的禪的境界。


對於休息這方面來說,身體是需要休息的,但是如來藏是永遠不會休息的,而我們感到累的原因,是因為在心感受身體的覺受。

為什麼總說睡眠不如打坐、入定休息充分,是因為人睡眠的時候,意識還是在運作,還是在干擾身體的恢復,而打坐和入定休息,是防止意識干擾身體,讓身體自己恢復到一定的狀態。

在現代社會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現代人的學習能力可以充分的學習這些能力和技巧來讓自己獲得幸福快樂。

現代的很多科技其實是有助於修行的,比如VR技術,可以利用美好的場景誘導出人的定力。

但是現代人生活在快節奏的社會中,這也加大來修行打坐的難度。

---------------------------------------------------------------------------------------------------------------------

對於現代人談止觀首先要了解人的思維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能思維的主體,在佛教中叫做我執,一個所住的對象,在佛教中叫做我所執,在這裡用比較現代化的語言解釋,就是思維的本體,和思維的對象。

比如在看手機的時候,手機就是現在所住的對象,屬於我所執、思維內容;而能看的那個你,就是我執,屬於思維本體。在想某個人的時候,想的那個對象叫做思維內容,能想的那個,叫做思維本體。人的所有思維活動都是分為這兩個部分。即使是閉眼的時候,那漆黑一團的景象同樣是屬於思維內容。

在現在這個狀態下,人是住于思維內容(我所執)的,而不是住于思維的本體(我執)。

現在狀態下的思維內容是有相續性的,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很不錯的詞語叫做意識流。

」思維內容」統統是一個相續性,比如說你在現在的生活中,一定都是會有觀察的對象,人的思維會圍繞一個思維的對象不停的運作,展開邏輯、聯想、選擇種種運作,意識就像流水一樣留個不停。

而有些法門,比如佛教特有的,世間其他所有的宗教都沒有的法門觀心法門,就是要你住於能思維的那個你,要住於我執中,住于思維的本體中,最後完成 能所雙亡

在了解了以上的基礎再談止觀。

止就是滅除散亂,置心一處,專註於唯一的思維內容,用一種專註,然後證入高級禪定, 所以必須斬斷意識流,斬斷思維的相續性,因此必須先止。止後才可以觀:而後觀的原因,是因為住于思維內容必然會出現念頭的繼續運作。

這時候要住於另一個」思維內容」,用一個更高級的「思維內容」去破除低級相續性的「思維內容」,比如說,止過之後,開始觀什麼,觀空,非想非非想,無我等等,就這些,這些觀念都屬於一個高級的」思維內容」。這些」思維內容」為什麼是高級的?因為它能夠減輕執著心。這是先止後觀的原理。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在一個混亂的地方,有人怕流氓找你麻煩,就住一個穩固的房子里,先住一樓,但是有一天,這個流氓發現了這個人。那他就很怕被找麻煩,就住二樓去了。。。以此類推,越住越高。

而其他的」我所執」為什麼不能觀?比如和具體的人、事物結合在一起,這些」我所執」為什麼不能觀?因為這些」我所執」執著心比較強,它能夠展開念頭頭的運作,能夠從定中退下來,所以不能觀這些」我所執」,必須去觀那些能夠減輕執著心的」我所執」。

這就好比,在混亂的地方這個人不想不住房子找安定了,一天到晚上街瞎逛亂看,找姑娘找朋友找樂子,那被打是遲早的事情。

也就是說,一切觀法,統統是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減輕執著心。雖然這些觀法不同,但他們根本原理是全部一樣的,所以要了解住於」我所執」就是,第一步先止,第二步觀。但因為先止後觀即使到達禪定無論如何都是住於心外之物「我所執」,所以過去人說禪定是「鬼窟里用事」, 是從一個火坑跳入另一個火坑。是很難住于思維本體,住於能思維的那個你。

如果是為了開悟住於我執,那麼觀和止是同時的。止觀二者是等持的。即觀即止,即止即觀。也就是說觀心。關於觀心詳細的方法詳情可以見以下的回答。

開悟是怎樣一種體驗?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950444/answer/166875858

所以要了解,就是住於」思維內容」和住於「思維本體」,二者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同時要了解止和觀的本質是什麼。不要把止觀看得非常高明。好像觀法多麼多麼的不得了。其實不過是一個」我所執」。無非是一個高級的」我所執」。無非是能減輕執著心的」我所執」。所以這樣了解之後的好處是什麼?就是不再把修行,看得非常的神聖、迷信,完全的迷信的去實證的,那個觀好像非常的不得了,那個止也非常的不得了。那根本都沒什麼的。無非就是斬斷了思維的內容。這些方法就是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火坑。禪定就是這樣的,出了這個火坑,進了那個火坑。

介紹去查找一下佛教很有名的牧牛圖,是一個很好的比喻。

你不需要了解對入禪定後具體的修法做過多的了解,入禪定的人永遠是在解決一個念頭的問題,是在努力的斷妄念,因為一旦入了初禪之後,你自己會自然解決初禪的問題,解決初禪之後立刻就進入二禪;二禪也有問題,然後解決二禪;二禪問題解決後,就進入三禪,就這樣一步一步解決問題走,一直走到上面,到非想非非想,但是問題還沒有解決,所以就一直就處於這樣的狀態,因為在先止後觀入禪定的法門中,是永遠住於我所執,這是無法開悟的。


有個比喻,止如燈罩,防護風中之燈,防止智慧之火被外界邪風吹散。

止禪通用的有四十個業處,看看《清凈道論》,有詳細的介紹。我推薦下佛隨念,網上可查找開印法師的講座開示。


天台止觀有三止與三觀

三止有:離兩邊分別止 、方便隨緣止、和真體止

三觀有: 中觀、假觀、與空觀

止與觀,不應分別對待。

在觀時,已經有止在起用;

在止時,也已經有觀在起用。

1 離兩邊分別止 對應中觀

(善與惡、美與丑、是與非、等一切二元對立,一經生起即刻進入「中觀」)

2 方便隨緣止 對應假觀

(意識與身體感受以及內在外在的一切現象,一經生起即刻就進入「假觀」 )

3 體真止 對應空觀

(體會覺察「不生不滅的空性(此處劃重點)」,不著於內在外在的一切現象,觀照能聽能看的「覺察之能(即是空性)」。純然的覺察關照空性,既是「空觀」)

可以說:

三止目的是止妄念,

三觀目的是觀照本源自性(覺察之能)

「怎麼修?」

簡單說://先找本體自性!然後守在那上頭//

具體說:

先從概念上認識和了解,然後找到真實修持的落腳點,漸漸進入生活中應用。

什麼是落腳點?

第三個止,體真止。

跟你說:中、假、空,容易迷糊,找不著根兒,不知道怎麼修。那麼告訴你,所謂「體真」就是體會那個真,體會那個自性,不生不滅的那個東西,作用在你身體,作用在一切處。想真修行,先得找到它,要不怎麼修都是徒勞。為什麼? 因為它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恆常不變的那個東西!一切現象的本源。你在無常里怎麼修都是無常,都是循環往複在變的,所以要找到這個恆常不變的,才能超越無常的現象,才能成就解脫。

釋迦佛當年悟道時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說的就是它(覺察之能:覺),一切眾生都有,找到它,叫明心(破本參),從而起修保任在這上頭叫見性(開悟)!修行人口中的「心」就是這個東西。有很多形容它的方式,我大概給你列一列方便你理解:覺、覺性、空性、自性、道體、本體、真體、元、常、心、性、不生不滅、般若。

找到這個真了,去體真,這妄念自然就止。同時,妄念起了,你就再去回頭體悟這個真性。反覆修持,不斷純熟。

剛開始修時容易一會就起妄念,沒關係,慢慢的去體會,到後來關照的綿密了,時時刻刻都能安住在自性上了,這叫打成一片。保任功夫到了,就越來越清明。

簡單複述:

離兩邊分別止:叫你不落二見,守中,守在沒有概念的自性上。

方便隨緣止:起妄念或執著外在現象時,隨時覺察,萬法虛假生生滅滅,唯自性(覺察之能)恆常不變。反聞聞自性,不隨妄想與現象走。

體真止:安住在無相的自性上,萬法本空。但,空生大覺中! 所以回歸自性,回歸本性覺,就能突破現象,突破空間與時間的束縛,超越輪迴!


止就是停止,但是又不太一樣,比如止息,不是停住呼吸的意思,是保持呼吸不變

其實不用想太複雜吧


沒有那麼複雜,止是指注意力高度專註,觀是指思維。

《百法明門論解》:三么地者。此雲等持。於所觀境令心專註不散為性。智依為業。……言慧者。於所觀境揀擇為性斷疑為業。

三么地或者等持就是你所說的止,就是指令心專註不散,古語也叫心一境性,白話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慧就是你所說的觀,它是指簡擇,通現代心理學中的思維。所以止觀就是指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情況下去感悟的意思。


回到修行理論上,止和觀 這兩個概念。我再來說說我現在的理解。

先說概念。為了掃清各種神秘主意和糊塗主義帶來的混淆,我們從根源上來解釋這兩個概念,試圖讓大家明白,止和觀的本意。

止,停止下來。觀,觀察,看。

最原始的意思就是這個。關於引申的意思,「止是禪定觀是般若」,「止是持戒忍辱,觀是xxxx",這些。我們在各種渠道中聽到太多,希望暫時不要管這些引申的意思,我們從最原始的地方出發,力圖找到真意。

止,停下來

觀,觀察

這是最原始的意思。不要引申,就是這個。

我們從小學語文講起。

止和觀是兩個動詞,在完整的句子中,是謂語。單獨的謂語不能構成完整意思的句子,必須加上主語和賓語。

誰-停下來

誰-觀察-什麼

如果去查書,找止觀的完整意思,有些是這樣解釋的:

止是讓「妄念止息」,意思是 妄念停下來 。

觀的解釋就多了,觀呼吸,觀念頭,觀聲音,觀二十四相,南懷瑾推薦觀白骨,老師推薦的觀山水觀文章,王陽明老先生還觀竹子.........

總結起來,就是:我-觀察- 一個不是我的東西

妄念停下來,這個解釋不透徹。

什麼是妄念呢?為了區分妄念,又引進一個詞「正念」,接著越引越繁,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八正道出來了。

煩煩煩

那為了解釋八正道,是不是又要更多名相,

苦集滅道,受想行識,六根六塵,四禪八定,天人三界,三十三重天,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全來了,全來了,

還沒完,還有,還有

無,有,本初,陰陽,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甲子,

三世諸佛,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十八羅漢,二十四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將,

說走咱就走啊,你有我有全都有啊,嘿呀嘿丫嘿嘿呀.....

夠了,夠了,夠了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妄念是誰,誰是妄念,

以上種種,哪個不是妄念,

都給我

我就是妄念


讓我停下來————


讓 我 停 下 來 —— —— ——

以上都是胡言亂語,


只有止沒有觀,會出亂子。


師兄們就當是看小說吧。

上午的那一篇,是一種止,不過不是好止,是邪止。


「定」 這一下子,把自己心中無始以來的念頭都壓住了,能得一個很辛苦的小定,但是很快會被沖開,被壓住的止不是真正的止,要很舒服很自覺自愿地停在那裡,好像露水停在荷葉上一樣,活潑潑地,才是止的正確姿勢。


怎麼做到呢,就是要觀。

我們拿「觀呼吸」做例子,探討一下我和呼吸的關係。

呼吸這個東西,很有趣。

我好像能控制呼吸,要急就急,要緩就緩,要長就長,要短就短。

所以呢,丹道居然有調息之說,讓人主動地調整呼吸,調到若斷若續,然後斷掉,然後怎樣怎樣.... ,

以前很熟,現在忘記那些詞兒了。

然而,然而,強調一下,然而,試試就知道,其實「我」能控制的很有限,有體驗的都知道。

沒體驗過的,捏住鼻子把腦袋浸進臉盤5分鐘,就有體會了。

你會體會到一種更強大的力量,在呼吸背後運轉,這力量非常強大,你覺得原來在我掌控中的東西,它在反抗了,它不但反抗而且反過來駕馭我了,一股洪荒之力,把我的頭從臉盤拽出來。

呼——活著真好。

不懂「我」就是妄念的同修,他們的修行成了我與呼吸的摔跤比賽,我拚命地想降服呼吸,呼吸最終翻過來降服了我。

後來就迷惑了,止是什麼東西呢?修行到底是什麼呢?一場騙局吧?

直到有一天,我察覺到呼吸之後的強大力量,我臣服了,我認了,我知道我在這力量面前微不足道,我甚至知道,我其實就是這力量的一部分,是這力量的一點點當下的顯化,

我就是它,它就是我,

我不存在,我是虛幻,

我就是它,我永遠都在,

只是形態不同

也許下一世我沒有現在的記憶,也許我會忘記我的父母,我的親人,

下一世也許我是天人,也許是餓鬼,也許是高山,也許是微塵,

我仍然在,它也還會在

我和你,和這呼吸,會消融,會分解,會重新化合,會組成別的什麼,

但是我在這洪荒的力量中,依然還在,還是它洪流中的一滴,

只是從這一點,變成那一點。

就是現在,我和呼吸,也是一體同在,我就是它,我們沒有分離

我們就會分離,因為我和呼吸,都是洪荒之力暫時的名相,在演進,在變化,在化合

我能改變呼吸,因為我的力量就是洪荒之力的一部分,

呼吸能改變我,因為呼吸也是洪荒之力的一部分,

我和洪荒之力也沒有分離,這力量在這裡,在那裡,全部都在

然後呢,我和呼吸和解了。

我消失了,呼吸也消失了。

止,無意間,到來了。

這是到第二階段的「止",自覺自愿地停下來。

如果是在一千年前,能達到這種止境,可以被稱作合格的修行人了。整個上座部佛教都只滿足在這個境界,並在這個境界不斷求索,從止息到喜樂,經過四禪八定,直到他們說的涅盤,都是在這這層次。到達這個層次頂端的人,被尊稱為阿羅漢。

阿羅漢不是佛。

佛有透徹的智慧。

阿羅漢只能在專門「修行」的時刻保持自己的定,他們在其他時間仍然迷惑。

就是我前面所說的,把修行和生活割裂成了兩個世界。

現在多數的「修行人」,包括我自己,最多也只是這個階段。

到這個階段如果斟不破,在現實世界中會碰壁,結果還不如不修行。

只有進入第三個階段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能做到第二階段的「止」,已經是很多修行人一輩子的終極夢想了,很多修行人還困在第一階段,連門都沒有入呢,為什麼還要說第二階段的止還不行呢?

理由也很簡單,在第二階段修行,只是自嗨,佛家說的「自了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樂不思蜀。

說得明白點兒,天天泡在澡堂里,出了澡堂還想泡澡堂的,有什麼用。

回到理論上來解釋。

止——「我」停下來。

要藉助觀才能讓「我」止息。

觀——「我」觀察一個「非我」的東西,通過觀來察覺我與非我的關係,進一步察覺這關係背後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我」臣服於這個力量,「我」就和那個非我一起消失了,達到「無我」。

第三階段與第二階段的理論是一樣的,但是大小不一樣。

這是我在老師的教導中領悟出的東西。他解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在第二個階段中,我們採用的「非我」的對象是什麼,大家還記得嗎?

我們採用的是傳統修行中採用的「呼吸」,「念頭」,「佛號/咒語」,「白骨,蓮花,其他觀想的圖像」。 這些東西,構成的「我」很小。呼吸是我肉體之呼吸,念頭是我心中念頭,佛號是我口中佛號,圖像是我肉心中圖像。總之,只是這個「我」的小小的生理和心理範圍內的東西。

當「我」與這個範圍的非我達成和諧,仍然是個稍微大了一圈兒的「我」,所以,「我」還在,只是大了一圈,就是我的幾個師兄弟的體會「越修越有我」。

不知道大家理解了沒有。

「我」只有這麼大嗎?

當我們還在茹毛飲血的時代,「我」的範圍就是這個身體,和這個身體的感知器官能察覺到的環境。

到了農耕時代,「我」已經包括了四季交替,播種與收穫,皇帝的新政和鄉村父老。

到了現在的時代,「我」包括家庭,工作,老闆,同事,市長,市場,國家,貨幣,匯率,進出口管制,甚至包括奧巴馬和川普的對華政策。

如果你說這段文字不合邏輯,那麼就這麼理解吧:

相對於千億年的進化,人類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快到人自己都沒法適應。

我們早就和更大更深的外界環境息息相關,而我們從進化歷史中獲得的頭腦和感官,還不能把這一切融為一體,我們還是傾向於把自己看成一個小小的個體。
我們自己的生物性的本能,把我們隔絕在更廣大的世界之外。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金剛經》《楞嚴經》《地藏王菩薩本願經》《涅槃經》?
佛家所說的「戒定慧」,如何才能做到戒呢?
我害怕生死,害怕離別,害怕看到別人和各種動物的痛苦,我看別人可憐忍不住也悲傷,恨不得能幫助他們,看到?
一個修行人可保40里平安。此地有難,能否說明40里無修行人?

TAG: | 佛學 | 佛道修行 | 打坐 | 佛家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