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靈》里約翰在酒吧提出的追女孩的博弈論如何理解?
01-27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酒吧里,4個男生正商量著如何去追求一位漂亮女生,當時還正在大學讀書的納什卻在朦朧的「博弈論」思維邏輯引導下喃喃自語:「如果他們4個人全部去追求那漂亮女生,那她一定會擺足架子,誰也不睬。然後再去追其他女孩子,別人也不會接受,因為沒人願意當「次品」。但如果他們先追其他女生,那麼漂亮女生就會感到被孤立,這時再追她就會容易得多。」在納什眼裡,追求女生就是一場「博弈」,而「博弈」是要遵循一定規則的,是需要「博弈」策略的。
有哪位大神能用博弈論的知識解釋下啊。
先說結論:片子里的例子是錯的。4個屌絲,1個屌絲配美女,剩下3個配醜女,一共4種納什均衡。「如果某情況下無一參與者可以通過獨自行動而增加收益,則此策略組合被稱為納什均衡」,如果某個屌絲知道其他3人都去追醜女,他肯定會追美女,所以4個人都去追醜女不是最優選擇。
假設配對美女成功得分2,配對醜女得分1,什麼都配不到只能擼得分0。那麼大家都去追美女,得分都是0;超過1人追美女,剩下的追醜女,追美女的得分0,剩下的得分1;任意1個追美女,其他3個追醜女,追美女的得分2,追醜女的得分1;大家都去追醜女,得分都是1。顯然1個2分3個1分是最好的選擇。
只會畫2個人圖,你感受一下。博弈論是個數學家的博士論文,想想就讓學經濟的炸毛。說博弈論一定要從古典經濟學說起,古典經濟學有個著名的推論基於有效市場前提下,個體對於自己的利潤最大化的追求,會導致全社會也達到利潤最大化。而廣義的有效市場有一些基本要求,包括所有人都是理性人,交易費用非常小,沒有信息不對稱等。於是按照美麗心靈那個例子,對於男的來說,能和女神跳舞是最大收益,其次和普通女士跳舞。對於女神來說和最帥的男生跳舞是最大的收益,其他女士的話最大收益是和女神不要的男生跳舞。這是按照古典經濟學理論推導出來的社會最大收益結果。對於商品交換,這是沒錯的,比如可樂和礦泉水,有錢的買可樂,沒錢買水。
但是博弈論引入人這個「變數」,原來均衡不對了,對於其他女士來說,丟面子的損失大於和男生跳舞。水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你買不起可樂,買水,礦泉水不會「丟面子」。
如果所有男生都去追女神,那麼結果就是只有一個人 可以和女神跳舞,其他女士害怕丟面子也不會接受"losers"的邀請。所以納什就說了,你們所有人都去找其他女士的話,就一定會成功,也就是說個體效用的最小化化,即是社會效用的最大化,也成了自己的最優決策。所以,後面,納什那個老師就說:你好膩害,推翻了經濟學200年(具體數記不得了)的理論。。。。我擦這也較推翻,要點臉好不好,就比如說,真空中,鉛球和羽毛從高處同時落下,會同時落地。現在在空氣中,鉛球會早於羽毛落地,就叫推翻物理學定理了嗎。這個追女孩的橋段讓我思考很久,現在好像明白了。博弈論的思考是從結局開始倒推的。既然最後結局只有一個人能追上,我也不容許消滅競爭對手,我就不會一定會去追到最好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