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紀較大的人更願意分享別人的文章而很少發原創內容?
觀察過很多叔叔阿姨輩(50後 60後)的朋友圈,很多都是分享各式各樣的心靈雞湯,名人軼事,笑話段子,各類視頻,但很少會像年輕人一樣發原創的文字圖片,雖然也有,但是數量和比例都明顯少前者。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他們很少分享自己的生活?
八九十年代,我輩是為青年,讀書之人至愛言詩詠志。
我們那時的精神偶像,除了雷鋒、張海迪、李寧、中國女排之外,在讀書人群體里,詩人是值得被追尋和溢贊的。而作詩寫句,是當時讀書認字的青年裡,習為生活常事的。當時的讀書人寫的詩歌,常被刊載在地方報紙或刊物上,文風大膽,直抒胸臆,放至今日仍不顯得過時。詩與散文在我們生活中,是極其重要的,也是我們表達情感的載體。在那時,人們手抄詩集相互借閱,除了名家詩歌之外,還常有人在集里混入幾首自己所作之詩。也算是那個年代裡,青年的一種小小的虛榮趣味——若是自己的作品在與名家詩歌並列時能不顯得突兀讓人容易發覺,甚至得到與其它詩歌相同的誇讚,這確實讓人高興得飄忽。我出生自六十年代,某種程度上,我是不認為六十年代的人與現如今的社會文化有著多大的斷層,那時我們喜愛的詩人文人,無非就是北島、楊煉、顧城、江河、舒婷之類。
如今大家愛談論的王小波是52年生的,看似永遠年輕的海子査海生是64年生的。這些人在那時都是引領著青年人直視情感的,部分人也早就讀起了川端康成、薩特、里爾克。木心、汪曾祺也並非如今才被大眾熟知。崔健早在那時就已唱起了新長征。那為何這些曾經的青年人到了四五十歲之後,就再不像以往那般,寫詩寫文抒發情感,而只是轉發些勵志或生活瑣事的文章呢?
一方面是由於表達的方式終究是與現如今的青年人有所差別,九十年代與零零年代這二十年里,我們的表達並沒能隨著社會意識的發展而轉變,因為這二十年里,經濟由凋零到飛速發展,大部分人都在努力經商或工作。少部分文字或教職工作者,常年與書筆打交道,尚能保存些許流暢的文字表達能力,其餘那些,逐漸被生活化的語言擠佔了全部。所以你常能聽到有一些前輩,在與你交流的時候,其實顯有智慧,對許多事也看得通透,但他仍是從沒在社交平台上發過任何關乎你們所談論的那些深層思考的文字。其次中年人在文字表達這一塊再不被人所需要,我指的是普遍生活里的中年人。除了一些意見領袖還常活躍在社交平台上,如我這般年齡再往上的中年人再不會用心寫上篇幅較長的文字,因為這真的不再被需要。年輕人所追逐的,我們能懂,卻又不能懂得真切。絮絮叨叨的說教反而容易叫人感到倦煩。當然,關於對情感暴露的避免也是原因之一。在我們的觀念里,似乎年紀到了,任何一絲情緒都顯得太帶重量。而我是願意看到將來的某一天,文字表達也能是中年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越年長所寫的也越多越靈動。也許二十年後,現如今二三十歲的你們,會讓我看到這一想像變成現實。我記得,小時候一家三口邊吃晚飯邊看電視,我看到一個節目覺得特別扯淡,就開始抱怨:「怎麼現在的電視拍的這麼假!」
我媽媽當時就說:「生活已經夠苦了,何必再看電視經歷一次苦?看電視就是圖個開心。」
我那時就有種懵懂的感知:父母對於苦難其實是敏感的。而對比父母,我們這幾代人,也許對於孤獨是敏感的。
因此這些敏感,和針對這些敏感的抗拒,就以某種形式,折射在了朋友圈裡。
父母輩早年的人生中從來不缺乏真實,甚至太過真實的社交,經歷過伴隨著苦難的親情和友情,和伴隨著親情和友情的苦難。時代的車輪碾過時,他們喪失了獲取新知識的可能性,在最好的年齡里,過著一種近乎封閉的生活。因此如今,對於他們,朋友圈從來都不是朋友間的圈,它的社交功能約等於0,它只不過是電視的又一個替代品,幫助他們擺脫對於苦難的回味,獲取新的「知識」。
而我們這幾代人的人生中,雖然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但很長一部分歲月里缺乏真正有血有肉的社交。於是,我們並不十分在乎朋友圈裡傳來傳去的新聞,因為我們知道有很多其他的途徑可以獲取它們。我們期待的是在朋友圈卿卿我我的點贊評論里維繫一種關係,曬著生活,曬著觀點,毫無防備,毫無心機,只不過是在這個世界拚命想抓住點什麼,聯繫點什麼,留下點什麼,記錄點什麼。朋友圈其實是一道門,我們在門後精心打扮,期待小朋友們的造訪。
綜上,也許可以說,父母輩和我們,都是在利用朋友圈,抵消人生中曾經留下的某些遺憾。大學裡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女教授,祖籍上海,長在北京,雖年屆退休,仍芳華依舊,出席聚會的時候,到了室內,脫下大衣,換上披肩,露出帶有精緻盤扣的上衣和珍珠項鏈,耳環不動聲色地搖晃著。
她帶給我的印象便是上海灘的矜持優雅,和老北京的平穩厚實;但也偶然有些意外得知的細節,讓我懵懵間窺見一個老去的文藝女青年的影子。
譬如我看見她年輕時的照片,蠍子雙辮,濃眉大眼,星眸貝齒;也讀過她在學生死纏爛打下答應寫的一篇斯里蘭卡遊記,文字中正平和,頗顯功底。
吃飯的時候,我聊道:「老師文筆這麼好,應該多寫文章才對,至少可以在朋友圈發點隨筆呢。」她搖了搖頭,說起她常看我文章,言語之間隔了時代的溝壑,帶出几絲喟嘆:「我真是難以想像,你們這一代人,如何能做到,這樣公開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我轉一篇文章,就足以表達我的情感了。」
我加她微信三年,只在她朋友圈裡見過轉發的文章、下雪的照片、開會的合影,卻沒有一條狀態,承載過任何的個人感情。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沒有私人感情,只是時代烙印封印了這種表達的訴求。
我想,我們這一代人無法理解他們這一代人對內心情感的封鎖,就像他們無法理解我們在情感表達上的奔放。不邀自來。
@羋十四 的答案充滿了高級知識分子的情懷,但是我認為,這並不能代表大多數的普通人。
嘗試著總結一下我想到的兩點原因。其實這個問題,應該讓老一輩人來回答更有說服力。
請耐心看完全文,再反駁我。
謝謝。
首先,他們不敢。
儘管有些人不承認,但我們這一代人,確確實實是生在了一個好時代:物質上即使不算富足,起碼也能滿足溫飽;政治上算不上風平浪靜,也不至於波譎雲詭到沒有立身之地;第三次科技革命讓我們享受了互聯網的便利,發聲總會有人聽到和響應。
題主提到了50、60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他們經歷了什麼:
20世紀50年代,那個時候,敬愛的毛爺爺是人們心中的神。毛主席每天都在說話,1956年春天的時候,他說,要百家爭鳴,要百花齊放;他接著說,爭鳴、齊放還不夠,要大鳴大放。於是群眾們主動或被迫地站出來,踴躍地發表意見。過去了一些時候,毛主席又說,事情正在起變化。於是無數熱情洋溢的人們瞬間被打倒,被批鬥,被流放。他們中的有些人迎來了恢復清白的一天,而另一些人,他們沒有等到那個時候。
我小的時候,外公給我講過一個故事:那個時候單位里正在召開一場提意見的全體大會,主持者說,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於是群眾們大著膽子發起了牢騷。外公留了個心眼,沒有多說話,而他的一位同事那天正好鬧肚子,大家發言的時候,他不是在廁所里,就是在去廁所的路上。緊接著,發了言的群眾一個一個地倒了霉,而外公和那位同事得以倖免。
60年代,毛主席說,我們正面臨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於是中國颳起了一陣旋風,這旋風颳了十年,像一頭兇殘的巨獸,把一切常識、習慣、信任都颳得七零八落,把世界刮成了一個陌生的,瘋狂的模樣。
而50後和60後們,他們就出生和成長在那個年代。
風暴終於平靜,百廢俱興的苗頭開始萌芽。到了80年代,人們感覺到,重新站起來說話的時候到了。他們又一次群情激奮,熱血澎湃。但事情不像他們想像的一樣,剛剛站起來的他們,在一夜之間被人狠狠按回到座位上。那些年輕的,熱情的,無畏的,幼稚的領頭羊們,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那時候,50後和60後們還都很年輕。
90年代,那些風波已經過去很久了。人們開始感到生活的平靜,卻突然被意料不到的一記重拳打得轉了向:共和國曾經的長子們如今成了包袱,絆住了這個國家前進的腳步,於是像一粒灰塵一樣被撣掉了。人們把一生的全部託付給了國家,然後這個國家說,我不要你們了,對不起。他們又一次被迫像新生兒一樣,茫然無措,孤身一人,艱難地尋找著活下去的辦法。
那時候,50後和60後正當年。
如今,他們終於可以安心地發聲,可是,他們老了。
年輕的一代是無法想像這樣的場景的。我曾經在某個答案里小小地調侃了一下少將,隨後這個答案被建議修改。在我看來,這句調侃無傷大雅,沒有任何威脅性。然而當天晚上,我就收到了父親的微信,告訴我,不要在公開場合談論這些事情。
這大概就代表了50後、60後們的心態:他們不是歷史的參與者,他們只是被時代裹挾著時左時右的石子,一次又一次地信任,又毫無懸念地被背叛。他們依賴於時代,卻又恐懼時代。對於我們來說,社交媒體不過是手中隨意把玩的玻璃球,而在他們看來,社交媒體是一片密林,背後藏著無數窺伺的眼睛。
年輕人們總是喜歡高談闊論我理解的生活,我理解的時代,似乎決定時代走向的,就是他們說出的話。
你知道嗎,你父母的經歷過的,遠比這深刻的多,但是,他們不會說出來。
其次,他們不願。
父輩們未嘗沒有過迫切地想表達自我的時候。
有一次我獨自在家收拾東西,偶然間翻出了一疊厚厚的稿紙,紙張已經發黃,邊緣破損不堪。我翻開稿紙,滿紙清秀的字跡,寫得工工整整,講述了一個充滿波折和幻想的故事。那時我父親年輕時寫的小說。這還是我平時看到的那個下了班就對著電視機的父親嗎?
那一刻,我悲哀地想到,他老了。
年輕人總是充滿活力的。世界是新鮮的,他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每天都會在腦海里爆炸性地湧現,讓他們的內心一片洶湧澎湃。他們要給這浪潮找到一個出口。你看,我有著這麼多精彩的想法,我要讓世界都看到它,認同它。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說得好:尊重和自我實現,是需求的最高一層。
什麼樣的人最需要獲得尊重和實現自我價值?那些尚未獲得這些的人們。
那些尚且沒有獲得自認為應有的尊重和自我實現的人是誰?年輕人。
這是年輕人共有的特點:我們年歲尚輕,一身抱負,我們身上還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同時也一無所有。這些價值,尚未被足夠多的人看到。這才有了自我實現的慾望:我們需要更多的關注和了解,我們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展示給全世界看。
不信你打開微信看看朋友圈,那些醒目的紅點無一不是在向你大喊:快注意我!
這也是年輕人喜歡分享自己的生活的原因,他們渴望被了解,被注視。而對我們的父輩來說,那個年紀已經過去很久了。
他們活到了五十多歲,掙扎了半生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餘生未知的可能性已經不太多了,該了解的他們都已經了解,尚未知道的,對他們的後半生也不再有什麼決定性的意義。換句話說,自我價值已經被實現得差不多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他們在三十歲立了起來,在四十歲解決了很多年輕時的疑問,現在是他們自得其樂的時候了。
所以,他們不再迫切地要求所有的目光投向自己。他們希望得到關注嗎?當然,但他們只希望對他們得到對他們重要的人的關注。你每次給家人打電話,媽媽會不會在電話里喋喋不休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這就是在告訴你,她希望你關注他的生活。
至於把自己展示給世界看,他們已經沒有那麼膨脹的野心了。他們不需要通過這種方式證明自己的價值。
而這一切,我只能歸結為:他們老了。
如果你想了解父輩們的心思,不妨找一天時間,和他們面對面坐下來,認真聽聽他們和你嘮叨的那些話,說不定你可以找到問題的答案,而不是跑到知乎上,對著一群年輕人提問,你得到的很可能僅僅是從和你一樣的角度看到的東西。
最後,我不得不說,我們的父輩們,是可敬的一代,也是可悲的一代。和我們相比,生活給他們的禮物實在是太少了,而給他們的磨難,卻比我們要多出太多。
所以在評價你的父輩時,請不要帶著年輕人的優越感。要記得《了不起的蓋茨比》開頭的那句話:
「每逢你想要對別人品頭論足的時候,要記住,世上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樣的優越條件。」
這句話,同樣適合你的父輩們。我爸我媽也是這樣,老媽尤為厲害,有一段時間甚至瘋狂的在朋友圈大批量的轉發進行刷屏,轉發內容最多的不是種類眾多、形色各式的雞湯,而是那些諸如為了屬相轉一下、為了健康長壽轉一下、不轉不是中國人等等最沒有營養,最Low的帖子。
有次回家,她讓我給她換微信頭像,我實在忍不住了就說,媽你以後能不能轉點有質量的文章,你看二姨、三姨轉的朋友圈就比你高級!
我媽一輩子就是跟她兩個姐妹比著斗著較著勁過來的!一聽這話就急了,直接就開口斥道:你倆姨發的好,你就看她倆的去,反正我發的你也不看,你和你爸兩個沒良心的一天就知道喝酒,我發了那麼多為你倆的朋友圈,你倆一條都不給我發(我媽搞不清發和轉,在她那統稱發)!說罷,她便氣哼哼地扭頭繼續鼓搗微信了!聽完這話我就有點蒙,什麼時候給我和我爸發朋友圈了?隨即我打開老媽的微信朋友圈細細一看,裡面轉發最多的是為屬兔的轉(我和我爸都屬兔),為家庭幸福轉,為兒子事業騰達轉,為老公身體健康轉等。在這些數目龐大、充斥眼球的「為別人轉」的底下還孤零零躺著2條朋友圈,一條是有沒有人為我轉的信息,一條是為屬龍的轉(我媽屬龍)。看完後我的心裡五味雜陳,說不出的難受,但最多的情緒還是愧疚和憤懣。愧的是平日里太過忽視老媽,總是兩個城市跑,最多給老媽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就完事了!憤的是氣自己平時總是標榜自己在孝敬父母,對待老人這一塊做的好做的周全,經常給別人講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大道理,卻在最容易和母親溝通交流的平台上沒有一點和她的互動!
當時那個時刻,澎湃洶湧的感情正在我體內激蕩燃燒,頭腦一激動,思想一斷片後我便眼中飽含熱淚,無比煽情的對我媽說:媽,我以後一定轉發您的朋友圈,給您點贊!我媽看到瞬間化身爾康和馬景濤的我也給嚇住了,好半晌才對我說:兒子,你是不缺錢了?
當時我的內心幾乎是奔潰的!
打那以後,我就加強了對我媽在朋友圈的能力建設和品位提升。經常會給她傳一些和時事要聞聯繫緊密,有口皆碑的文章讓她閱讀、轉發。也教會她屏蔽那些無良劣質、造謠生事只為博人眼球的信息。現在,老媽除了寫字慢點偶爾發發脾氣之餘(怎麼都教不會拼音打字,只能觸屏手寫),她在親戚朋友的朋友圈中那可是很有范兒的存在!
其實,老一輩人開始玩微信也就是最近一兩年的事。他們本來接觸年輕人趨之若鶩的新鮮事物就會有厭煩心理和抵觸情緒(這就如我們80後莫名的厭惡95、00後瘋狂追捧的tfboy 是一樣的),只是時代的大潮裹挾著他們不得不與時俱進。他們已經努力的在向我們靠近,很多時候我們只需伸出插在口袋裡的手拉他們一把,他們就會向我們的世界前進。
話說回來,其實中老年人在微信轉發些雞湯啊、軟文啊之類的文章確實有待商榷,不值得提倡。但是我覺得相比較於校正他們在現實世界的行為準則和種種陋習而言,讓他們在網路的世界裡撒歡暢快一陣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就我而言,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已經把老爸老媽隨手扔垃圾、不排隊、過馬路不走斑馬線、晚間市內行車開大燈等不宜於公序良俗的行為習慣慢慢糾正過來。
有些時候,他們甚至比我做的更好。 如果說父母是輛配件老舊、行駛緩慢的老爺車,那我們作兒女的就要變成老爺車上的那個T。千萬不要小看這輛老爺車,只要我們做好這個T,這輛老爺車迸發的速度與激情分分鐘秒殺我等! Ps:手機碼字,請見諒。圈子不一樣啊
爸媽每天和他們在小區里認識的叔叔阿姨聊各種民生大事的可開心了呢,觀點絕對原創_(:з」∠)_
越來越不喜歡在朋友圈說正事,不如說說吃喝玩樂曬個照裝個逼。
偶爾分享下別人的好文章,自己也沒有太多時間去寫。發表一個很正式的觀點,明白大部分時候是沒有用,也沒有幾個人真正會去關心及還有可能會引發無謂的爭論及評論。說一句話,顧及的東西以及人也會很多,你無意說幾句話,可能朋友或下屬會介懷會自己對號入座等等。
少言好過多言。但我又喜歡隨性,想幹嘛幹嘛,看心情,不憋屈自己,是自己玩朋友圈,不是被玩。50年代光榮媽媽,生育大高峰,大躍進,鍊鋼鐵
60年代自然災,生育高峰開始逐步長大成年學校不夠了,大革命開始,上山下鄉開始70年代沒書讀,上山下鄉,沒工作統統滾蛋去農村80年代改革開放的時候,他們在鄉下還沒回來90年代少部分回來了,一窮二白面對下崗潮。00年代好不容易存了點錢,物價暴漲養老金堪憂。80年隨便下個海就發達了,他們在農村。90年代隨便買個股票就發達了,他們下崗的下崗,回老家的回老家。00年代隨便買個房,就奔小康了,他們找工作不如新生代70後,積蓄又沒有。他們就是那種好事統統沒輪上,壞事全部都接著的時代的悲劇。現在還有不少人還為孩子的婚房犯愁,你來跟我說,他們為什麼不分享生活?他們只是苟活,不是生活。
50後60後是全國最悲劇的一代人,以及最悲劇的第二代人的父母。他們光要活到現在把我們養大,就已經竭盡了全力。他們沒什麼文化,不懂很多東西,不知道怎麼享受自己的生活,每天晚上能躺在床上看《老娘舅》彷彿就是他們最大的享受了。這樣的人,你讓他們分享什麼?你見過工地上搬磚的民工發朋友圈曬生活的嗎?就算他們曬搬磚,你要看嗎?
---------------------------------------------------------------------------------------
有些人說,身邊的5060後幸福的緊。說我胡說。我想補充一下:關注我的知乎用戶可能會知道以前我提過我的中學,一不小心進了一個原始的貴族學校(我只是運氣好得了個獎給人家校長忽悠過去的,並沒有那麼多
錢……),90年代司機就開著私家車接送的學生佔了很大的比例。他們的爹媽我見得多了,朋友圈裡面,能看到天天曬生活的,也就是中學時代的這部分同學。比如當年有個同學是上海申花的老闆的女兒,祁宏申思是提著大麻袋裝的零食來我們學校玩的。
說那麼多不是為了吹牛逼,只是為了說明一件事情,不要以為只有你們見過50、60年代過得很舒服的人,我見過的比你們多得多。但是,我沒有拿他們來舉例子。為什麼?因為這不能代表大部分群體。
任何一個年代,要說這個年代的人是否能過得幸福,不能只看少數人。
還有人說他們也愛曬生活,呵呵,裝逼和曬幸福這種技能是天生的,誰說他們不會?
他們不分享吃,你以為是他們不喜歡吃?他們不分享旅行,你以為是他們不想走出去看看?他們不曬包晒衣服,不曬淘寶,你以為是他們不想買買買?他們沒曬自己的生活,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而是因為能曬的東西都太貴了。至於說我諷刺的那位同學我就不點名了,我不知道你是哪裡冒出來的,能把我這篇回答看出諷刺的意味。你是沒看我噴玻璃心的時候是怎麼噴的吧……
至於資格,我也不知道要有什麼樣的資格才能評價這樣的生活方式,實際上我也沒覺得我在評價這樣的生活方式,我僅僅是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造成這種生活方式的原因說了出來。至於大家看到的生活方式是不是這樣的,覺得是的點贊,覺得不是的點反對就能統計出我
的描述是不是代表大多數了嘛,你說對嗎?-----------------------------------有人說我比慘搞笑,大言不慚5060後是主力,我隨便百度一下吧,華為員工比例。隨便在百度一下公務員平均年齡截至2011年底,長春市行政機關共有公務員2.3萬餘人,其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佔總數一半以上,平均年齡42.8歲然後你告訴我,5060後是社會主力?你家5060後的現在40歲?你家字典上那幾個「身居要職」的就叫做「中間力量」?到底是誰搞笑?你小學數學及格了嗎?會算年齡嗎?小學語文及格了嗎?知道什麼叫「大多數人」嗎?50後都已經全面退休了,您還中堅力量呢?因為他們網齡短,你想想同齡人初中和小學的時候在qq空間幹啥?
想想自己剛上校內網的時候在幹啥
生活常識化妝技,十二星座小秘密。不看後悔成功錄,論文大全雅思題。戀愛金句傳送門,男默女淚蛋疼文。讀到哪句心疼了?不頂不是中國人。
頻繁分享上面這些內容跟年齡沒啥關係,跟網路生活的經驗有關。
如果要說老人們有啥特殊性的話,就是他們在網路世界中還不夠深入。他們是被微信朋友圈這麼一個私密性很強的平台帶入網路世界的,沒有陌生人來肆無忌憚地打臉,朋友圈裡面辯論也非常費力。
不能像在論壇或者微博那裡被高效率地高頻率地打臉,因此他們的進步速度也會慢很多。比慘的那些別搞笑了,現在社會的中間力量就是60後,各大企業政府部門身居要職的基本都是60後,這根本不是什麼哪一代趕沒趕上好時候的問題,閱歷經驗自然而然的決定了每個年齡段的人都在幹什麼。二三十年後這些重要崗位也同樣是80、90後的。50、60年代的都過了不惑之年了,人家看問題的角度跟你這種小年輕根本不一樣,年輕人習慣於挑毛病,歲數大的則更願意去發掘亮點。此外每個年代的人都有自己鮮明的特徵,60後都趕上了文革,不像現在的年輕人那麼愛分享自己的想法是很正常的。
因為轉發只需要按一下。
我 16 歲的時候也不明白,為什麼流行音樂那麼好聽,但是父輩卻都不喜歡?直到最近幾年我都不怎麼聽新歌,流行明星也一堆只聽過名字,不知道長啥樣的。
你現在創作內容,是因為你在這個年齡段特有的表達慾望,那些 』年紀較大『 的人年輕時也是自我感覺意氣風發,揮斥方遒,參加各種社會運動。只不過對於他們來說,這些都早已經膩了。
如果說原創內容,還有老幹部體詩歌呢。因為他們贊同那些文章里的理論 並希望用這些理論來告誡青年一輩 不過很遺憾 他們自己真的一點也沒做到。
青年的「憤怒」和表現欲比中老年人要強,而且他們還不懂得「悶聲發大財」的道理。
還有一句話是王小波說的,大意是:人只有話說夠了才不會繼續說了,我話還沒說夠,所以我還要繼續說(寫)。「我的文名也夠了。」——匡超人 (《儒林外史》)
庵野秀明說:沒有自己的語言,就使用別人的語言
更好的說法是:如果有更好的語言,就別用自己的
以上離題較遠,年輕人見識不夠的話,又怎麼會引用呢?老年人混跡江湖久了滿腦子墨守成規,又如何創新呢?
然,更直接更重要的原因還是血氣方剛、睾酮多、性慾強、破壞力大、叛逆、創造欲旺盛,生理決定心理
所有的流行時尚都出自新生代,大叔們跟風的【萌】來源於中學生的宅腐圈,大媽舞都是各種跳剩下的霹靂舞迪斯科熱舞簡化版
創造起於沒有價值的荒野,傳播於跟從的市場經濟,任何時代其實都是由一部分年輕人引領的,雖然很少從創造中直接獲取利益,因為這是一種生理權利
年老體衰、睾酮低、性慾弱、乖順成熟的大人們只需要【轉發】就行了自己創造不了價值,就投資贊同小十四。這裡節選一段某文藝長輩的文章:
上個世紀90年代初,人們之間的感情表達屬於很隱私的範圍,尤其在公共生活範圍邊界之內,人們很自控,怕親密情感失去包裹,給自己和周圍人都帶來相應的麻煩。作為一種真心在乎的親密關係,保持情感的含蓄性和曲折性是必要的,公共問題和個人感情的邊界比起今天的狀況更較清晰。
今天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其中遭到最嚴重的扭曲的,正是那些傳統的屬於最為內在的心理層面的體驗。人們試圖把個人感情中出現的焦慮感和掙扎的慾望公開為一種社會的正式問題。這樣一來,可能帶來的最大改變是,慢慢造成了今天這個社會的公開化程度勝過以往,很多人已然無力擺脫自己這種離開社會便無力存在的狀態。這種情感的公開癖好,在一定程度上既是社會發展帶來的好處,它幫助個人找到了民主的感覺,增加了精神溝通的機會。但同時
______
1、「但同時」之後的內容請大家自行補充吧。。。
2、有人覺得這種公開表達自己情感和私生活的做法很「露陰癖」,我當然對此表示難以認同。在我看來,SNS是當代人與人之間的「連帶」,你「不畏孤立」自然是好,但絕不能因此嘲諷別人「尋求連帶」是怪癖。當然有些人(比如曬老公老婆、曬性生活)做的比較誇張、頻繁,這種時候是可以適當說他們「成天燈兒啊當的」。。。
貌似只有20歲左右才會發原創吧!愛胡思亂想又有時間。
我記得,中二的時候,大家玩qq空間也全是轉載,什麼段子啊雞湯啊驚啊男默女淚啊,還有掌握了這些你的英語水平就怎麼怎麼樣了呀。心態大概是「這個好厲害大家都看看」。後來信息大爆炸,知道那些陳詞濫調或金玉良言別人也都看過,就不發那麼多轉載了。
想必這些東西對於爸爸媽媽來說,還是很新鮮很有衝擊力的。畢竟她萌把讀書逛論壇的時間都用來養我了。一方面原因: 打字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不簡單的任務啊!
因為時代不同啊,我的父輩們都覺得任何事都不要跟外人說,這不應該那不應該,規律很大。而我們這一代人就隨便很多了。講真,現在自己也越來越不願意在朋友圈正經說事兒了,基本上就是逗比一下就行了。總有種感覺,社交網路發的內容太多,別人會很瞧不起自己,覺得自己沒什麼城府。所以,我都是分組發,只有最親密的人才能看到我的所有動態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