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在校園規划上有什麼敗筆?


最大的問題在於,在清華獲得大片土地的年代,北大管理層眼光不夠長遠,導致現在北大可使用面積過小,人地矛盾過於突出。


北京大學校園規劃的歷史考察

作者李婷婷、馮支越、唐伽拉,撰寫時承蒙原北京大學基建工程王希祜老師指點襄助。原文發表於《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年高等教育管理專刊,引用時對原文有部分改動。

本文的研究對象主要針對燕園校區的空間實體,對院系調整前位於沙灘、紅樓等地的北京大學原校址,以及文革期間建設的北大漢中分校的空間規劃不在本文詳細闡述。

北京大學是具有百餘年歷史的名校,主要由燕園校區、昌平校區和醫學部校區三部分組成。解放前,北京大學的校址散布在市內的馬神廟、沙灘、北河沿等多處。1952年院系調整後,面臨著大發展的北京大學遷至原燕京大學校址,迎來了新的發展環境,幾經曲折發展形成目前的空間分布格局。本文以燕園校區為主要研究對象,將北京大學規劃建設分成建國初期、恢復建設時期和百年校慶後三個歷史階段七個重要時期,重點討論不同時期規劃建設的歷史背景、規劃思路以及具體建設成就。在此基礎上,提出對下一輪北京大學校園規劃建設的啟示。

一、建國初期的北京大學校園規劃(1949—1976

(一)市內分布的校園簡況

北京大學初名京師大學堂,分布在市內的沙灘、景山、松公府、北河沿等地,多利用原有舊王府見縫插針、因地制宜分散而建。如,京師大學堂原定在沙灘附近的一所空閑公主府邸,理學院在四公主府基礎上而建,位於東華門內北河沿路西的法學院基於清末同文館舊址而建。

這種分布散落的校園格局使各校區距離較遠,造成了教學、行政等工作自成體系,不利於學科學術的交流融合,與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不相適應,校園建設在數量、質量等方面也不符合現代大學的發展要求。

(二)燕京大學校園規劃設計

燕京大學原以北京城內匯文大學舊址(現丁香衚衕丁香小學所在地)為校址,建校後,為了解決校園用地不足、校舍簡陋等問題,學校決定另覓新址。1920年購得北京西郊海淀附近的淑春園遺址(地皮約24.28公頃)後,燕京大學開始以淑春園遺址為中心,動工興建新校舍。隨後,又將毗鄰的勺園故址(地皮約15公頃)納人校園本部。此時,校園用地規模約40公頃,至1926年6月,校園建設基本完成。1928年,原在城內的男女兩校同時遷人,學生規模800人。此外,學校又陸續以購買和租借的形式獲得了附近諸園,經過一次次空間拓展,燕京大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園區,統稱燕園[①],校園用地規模約104公頃。

主持燕京大學校園創始規劃設計的是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他根據現代大學應有的設備和要求,採用中國古典建築形式和造園藝術的手法,創建了一座美麗的校園。校園規劃設計特點有:

1.因地制宜。校園整體規劃在地形上,因循原有自然形態,充分尊重古園林的山形地貌、河湖水系,採用中國傳統建築布局手法,建築與園林相依成景;整個環境在自然與人工的結合上,起伏蜿蜒,錯落有致;同時在構景手段上,使用借景方式,納西山風光人校園。

2.軸線統籌。以東西和南北縱橫交叉的兩條軸線,擔綱整座校園規劃布局的系統脈絡,將校園內的各類建築統籌為一個有機整體,實現了山水與建築的融合連貫。這兩條校園總體規劃軸線,目前已經成為北京大學燕園校區內人文景觀和歷史意義非常重要的景觀軸線。

3.功能分區清晰。校園主體是淑春園至勺園的廣大區域,用地規模相對較大,但建設用地較多,建築安排較為緊湊,包括教學行政辦公區、男女生宿舍區、體育文化活動區和少量以教授為主的教工宿舍區以及相配套的公用設施區。校園規劃總體上形成以未名湖為中心、主要建築功能區圍繞園林呈「品」字形分區布局,既有利教學、方便生活、易於管理,又能較為完整地保護古園林的山水體系,與環境風貌協調,反映了校園布局條理清晰、井然有序的規劃格局。

4.建築融通古今。所有建築物雖然功能要求不盡相同,但一律採用中國傳統三合院形式成組設計,中高邊低,主次分明,重複總體的品字形建築格局。建築造型比例嚴謹,尺度合宜,工藝精緻,色彩絢麗和諧。建築外觀採用中國傳統藝術特點,而整體結構則完全是鋼筋混凝土,並配以現代化的照明、取暖和管道設施。燕京大學校園建築是中國近代建築中傳統形式與現代功能相結合的精品,具有較高的環境藝術價值。

燕京大學由喧囂的北京城內搬遷到位於西北郊的著名園林風景區,並大力籌募資金使校舍和校園在基本建設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改觀。由此,「燕園」成了一處適合高等教育發展的沃土,燕京大學形成的建設規劃格局也成為後來北京大學校園規劃和建設的基礎。在當時,儘管由於資金緊張、戰亂等原因導致墨菲的規劃設計未能完全付諸實施,但燕京大學校舍的建成使用,不但為燕京大學提供了優美的校園環境,而且使圓明園周圍的幾處園林免遭了荒蕪敗落的境地,同時也為日後的燕園奠定了在保持中國傳統園林風格的基礎上進行建設發展的規劃思路。

(三)院系調整後的北京大學校園規劃

解放後開始院系調整,特別是1952年進行了大規劃的全國高等院校調整,包括院系合併、院校增設、專業調整等;私立大學全部改為公立,教會學校逐漸取消;由中央統一調配師資、校舍和設備;整頓綜合性大學,發展專門學院,其中首先是高等工業學院和高等師範學院;對政法、財經院系予以適當合併集中。在此背景下,散布在市內沙灘紅樓等多處的原北京大學部分院系,和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的文、理、法科,以及輔仁大學、浙江大學、中法大學等高校的有關係科並人新的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成為綜合性大學,燕京大學校名撤銷。

北京大學用自己五十餘年的歷史,留給了漢花園大街以「五四大街」的名字。此後,原北京大學在城內的用房讓與其他單位,北京大學遷至原燕京大學校址,迎來了新的發展環境。

1. 規劃背景

院系調整後,北京大學面臨著大發展,當時北京大學共有12個系33個專業7個專修科,當年全校註冊學生4205人。加之學科專業的調整變化,以及社會趨於穩定後對高等教育需求的擴大,北京大學師生數量驟然增加,1953年至1957年,北京大學平均每年增加1000餘人,至1957年,學生總數已近9000人。校園用地及各種用房緊缺,在三校建設委員會[②]的指導下,學校啟動了大規模的改擴建工程。

2. 規劃思路

1空間擴展

由於燕園未名湖區域的規劃用地已基本建設完成,加之校園北部為圓明園遺址,西部以西校門為界,規劃者建議在原燕園內不塞建新房子,學校要向東、向南尋求發展空間,遠景規劃東至藍旗營與清華相聯,南隔馬路與海淀中心鎮相聯。10年或15年後,學校用地面積由133公頃擴大到187公頃。

2功能分區

校園南部為學生宿舍區,北邊是教職工住宅區,主樓以東為理科教學區(包括工廠),主樓以西現今辦公樓一帶改為文科教學區。

3軸線設計

北大新校區在50年代初也規划了一條長的主軸線,東西走向,與今天的成府路相重合,擬建的北大主校門和主樓都在這條軸線上。在五道口以西與清華軸線交會。北京大學圖書館新館擴建完成後,校內軸線對稱的局面已經形成,但是後來80年代理科樓規劃設計不再認同該軸線規劃,未留下充足空間,而使軸線無法貫通。

4東校門確定

三校建委會與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相關專家研究決定,規劃將成府路的西向延長線作為北大東西軸線,東門即在這條軸線上。

5「品」字形建築格局延續

新區的建築群重複燕園的「品」字形布局,即三合院的組合。圖書館規劃在老校園——未名湖與新校園的過渡位置,在預留的圖書館兩側,所有新建建築的形式需與原燕園建築保持一定聯繫。

6臨時教學用房和學生宿舍建設

新的教學科研用房無法在短期內建成,原有的學生宿舍在數量上已遠遠不能滿足迅速膨脹的學生規模的需求。為此,學校決定以先照顧教學部門,後照顧生活部門為原則,建造一批臨時性教學用房和學生生活用房,即簡易的磚木結構平房和磚混結構的二層小樓。

1959年,陸平校長主持院系調整後的第二次校園總體規劃,委託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班按當時擬定的近期13000名學生、遠期16000名學生的規模,提出了近遠期規劃方案(方案將主校門設在藍旗營),並按此規劃方案定位建成了物理大樓,後因確定在昌平建200#分校(1964年停建),此方案未獲批准。

3. 主要建設成就

院系調整時,北京大學根據當時城建部民用設計院提出的總平面擴建圖,向東擴建了教學區,向南新建了學生宿舍區,在中關園建造了一批臨時性平房。

擴建工程完成時,實現擴建校園599.6畝;總佔地面積達到145公頃,其中教學14.2公頃,行政1.38公頃,工廠3.39公頃,公共2.44公頃,居住40.96公頃,公共設備及倉庫3.22公頃,公共福利5.57公頃,運動場地6.35公頃,兒童機構3.24公頃,河湖綠化42.2公頃,其他22公頃;總建築面積約為29萬平方米,其中新建教學用房約5.4萬平方米,教工宿舍約4.1萬平方米,學生宿舍約6.6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第一教室樓、文史樓、地學樓、化學樓、生物樓、哲學樓、三院、六院等教學樓用房;1#—27#齋學生宿舍,大、小膳廳,中關園平房住宅,1#—3#公寓等生活用房,共計9萬餘平方米;1957年物理大樓、力學風洞等一批教學用房逐步開工興建,圖書館已經完成了施工圖設計和征地、報批等前期手續,並安排了投資計劃,後因故未開工。至1965年,北京大學燕園校區在該規劃思路的指導下,又陸續建設了環保小風洞、分離流風洞,38#、39#、41#、42#、43#、44#樓學生宿舍,朗潤園8#、9#、10#、11#、12#、13#公寓、燕東園吉永庄平房。

同時,根據黨中央書記處討論決定,1959年開始在十三陵建設北京大學理科校址(即昌平校區),並被列為全國重點工程,總面積35—50萬平方米,擬將數學力學系、無線電電子學系、技術物理學系搬遷到昌平校區。

這一時期的規劃建設時間緊,作為應急任務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由於建設數量大(幾乎是解放前總建築面積的一半),而導致標準偏低,某些建築的布局和形式與周圍原有建築及環境缺乏協調統一。儘管這一輪的總體規劃欠缺周密,但還是考慮了學校的長遠發展,為今天的校園建設布下了棋子,預留了空間,直到今天仍在這個範圍內規劃建設。

(四)文革期間北京大學校園規劃

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國家做出加強三線建設的重大決策,一大批國防工業遷往內地。作為在區位上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陝西漢中也被國家列為三線重點地區。為了貫徹黨中央的戰略決策,使內遷的工廠獲得技術支持和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高教部於1965年初決定部分著名高等院校在三線地區建立分校。在這個背景下,北京大學建立了取名為「653」工程的分校建設項目,按照工程建設的目標,北大的漢中分校將被建成我國國防工業的一個重要科研教學基地。至1969年10月中旬,北大技術物理系、無線電系、力學系大部分很快遷到漢中分校,直至1978年,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中央決定北大分校遷回北京。為了利用分校校址及教學資源,教育部批准建立漢中工學院,北京大學漢中分校的部分資源並人漢中工學院並更名為陝西工學院。

文革期間,北京大學校園規劃建設重點不在燕園校區。因此,燕園校區校園建設緩慢,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漢中分校共建成9萬餘平方米校舍,而在燕園校區僅新建了一棟圖書館和部分生活用房,但是當年的建設者憑藉艱苦奮鬥,全身心的投人分校的基礎建設和教學科研,完成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為中國國防工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責獻,科研基地的建設為當地留下一筆寶貴的遺產。

1. 燕園校區校園發展存在的問題

經過院系調整後十餘年的發展,燕園校區在校師生人數迅速擴張,各學科相繼建立,校園配套建設出現了問題:校舍嚴重緊缺,教室和實驗室數量大大低於一般高等學校的標準,特別是地質、地理、計算機、無線電、地球物理、心理六個系沒有永久性的教學、科研用房,有些實驗室只能在學生宿舍和臨時木板房中工作,嚴重影響了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和教育質量的提高;生活用房十分困難,中青年教職工沒有住房或住房過於擁擠,學生宿舍內自修和生活條件都很差;從1952年到1974年的20多年間,由於條件所限,圖書館的採購分編、流通閱覽和典藏分散在校園各處,圖書、期刊、中文、外文、文科、理科等各自為營,最多時分布在17處地方,非常不便。

由於文革影響,學校教學活動不能正常展開,人學人數也大量減少,校內規劃建設幾乎停止。

2. 校園建設成就

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圖書館建設取得了進展。1973年,北大開始興建圖書館,總面積達2.4萬平方米,在建造過程中,北大當時的在校師生幾乎都參加了義務勞動。1975年夏天,北京大學圖書館大樓(現圖書館西樓)落成於校園中心地帶,成為當時全國面積最大、館舍條件最好的大學圖書館,並以此為中心逐步形成校園新的發展軸線。

二、恢復建設時期的校園規劃(1976—1998

文革之後,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開始了新的發展,以1978年恢復高考作為新的起點,北京大學迎來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校園規劃的主要推動因素有四個方面::一是院系調整時期,建造了大量臨時性、功能布局不合理的建築,校園凌亂的局面亟待改善;;二是文革十年中,校園建設基本停滯,教學科研用房破壞嚴重、功能缺失,生活用房嚴重短缺;三是高考恢復後,北大在校學生規模迅速增長,學科和事業的蓬勃發展對空間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校舍空缺急需解決;四是國家在「七五」期間對高等教育加大支持,在政策和資金上為各項建設的開展提供了保證。

因此,自恢復高考到80年代末,北京大學燕園校區規劃建設主要以改擴建為主,先後編製了《北大總體規劃草案》(1979年)(以下簡稱《草案》)、《北京大學基本建設總體任務書》(1985年批複)(以下簡稱《任務書》)、《北京大學海淀校區總體改擴建規劃》(1991年)(以下簡稱《改擴建規劃》)和《燕北園居住小區規劃》、《理科教學樓群設計任務書》等。

(一)《草案》和《任務書》的規劃建設思路與成就

1979年,北京大學按照國家教委要求,編製了《北京大學總體規劃草案》。1983年4月,北京大學成立了校園建設規劃委員會,將上述草案向全校徵求意見,又按此草案確定了新教學樓群、東西部學生宿舍和西部住宅區的擴建。

1985年,在《北京大學基本建設總體任務書》(國家計委[1985]838號文批複)指導下,啟動了「北京大學擴建工程」。規劃提出,到「七五」時期末,在校學生15000人(其中本科生10000人,研究生3000人,進修生500人,來華留學生500人,干訓生1000人),教職員工8000人。為此,規劃批准在原有47.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基礎上(1983年底),新擴建校舍總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用房14.8萬平方米,教工宿舍8萬平方米,學生宿舍4萬平方米,福利及附屬用房2.2萬平方米),並拆除危險房及影響規劃的臨時平房1.43萬平方米。

至1987年,北京大學燕園校區用地規模為168.3公頃,總建築面積達到50.5萬平方米,並有臨時建築面積17.2萬平方米。「七五」計劃期間,北京大學列人國家重點建設校園,學校規劃範圍內的土地,除成府村居民區外,全部徵用計360畝。其中,有校園西南角的工程兵汽車連、東校門外桃園、成府南居民區、燕東園北側居民區、承澤園南院、暢春園及加速器實驗室、燈泡廠、北河沿搬遷零星用地。

(二)《改擴建規劃》背景、思路及建設成就

1991年,根據北京市計委對《北京大學基本建設總體任務書》的批複及首都規委、北京市城鄉建委《關於對本單位用地範圍內的建設項目實行規劃的通知》,為了更好地適應北京大學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北京大學制定了《北京大學海淀校區總體改擴建規劃》。

一個時期以來,北京大學校園的擴建發展受到當時財力、社會條件和指導思想的限制,一些布局在最初看來合理,而到了這個時期問題則會逐漸暴露:功能分區混亂,福利及公共設施不配套,臨時建築、危舊建築較多,園林綠化分布不均,人流交通系統缺乏組織管理,管網系統不完善不合理。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教學科研區缺乏規劃

隨著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各類學科相互滲透,交叉學科、跨學科專業不斷誕生,現有的教學科研建築不僅在面積上不能滿足需求,在通用性、適用性、多功能等方面也存在缺陷,如不少教學科研設備分散安置在臨時建築和學生用房內,有的甚至堆放於露天或走廊中。

2. 學生生活區及配套設施偏少

學生宿舍大多是50年代建造的三四層樓房,設備陳舊,管理困難。宿舍區周邊的配套用房用地和戶外活動用地較少,沒有預留空間,三十年以來,在此先後擴建了四個食堂、校醫院、大浴室和文化活動中心,造成了學校西北側人流高度集中。原38樓和40樓之間開設有小南門,帶來了大量的人流和自行車流。

不少學生宿舍被公用房或家屬房佔用,生均住宿面積約3.8平方米,距離國家標準要求的「6平方米/本科生、10平方米/研究生」缺口較大。

3. 體育活動用房不足

已有體育場館包括燕京大學遺留的第一體育館和第二體育館,1989年新建的風雨操場,室外體育場地有五四運動場、東操場、二體東西球場和勺園球場。但是,這些場館場地與高校的額定要求差距較大。

4. 教職工住房緊缺

1990年,北京大學教職工住房主要分布在中關園、燕東園、蔚秀園、承澤園、暢春園、燕南園、鏡春園和朗潤園等處,破舊危房佔住房總量的22.1%。其中原燕京大學時期的朗鏡區舊宅院不少已被拆、改、翻建;燕南園巳經被夾在學生區和圖書館中間;燕東園除擴建多層住宅外,尚存有部分燕大時期的小樓,經地震破壞較大,且樓梯本身也破舊;中關園還保存一部分1952年建造的簡易平房,已經使用近四十年,仍在勉強維持。同時,由於教職工住宅分批建設而成,因此存在生活福利設施不配套的缺陷。

此輪規劃設計的重點,是在歷史基礎上找出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汲取有益經驗,重點在以下方面進行突破:

一是充分利用原有校舍,達到國家標準。在充分利用原有校舍和設施基礎上,通過調整、改造、擴建,達到國家各項指標要求。

二是尊重歷史,保護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園林水系風景區和對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優秀建築和舊宅院,分別按整體保護、環境保護和特色保護三種類型進行維護和修繕。

三是明確功能分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結合綜合大學特點,力求功能分區明確,布局緊湊合理,節省用地。按功能劃分為五大用地:

(1)教學科研區位於校內中段。其中,文科安排在西部,對原燕大建築無須做大的改造,西校門為此區主要出入口;理科以當時新建的教學樓群為中心,相對集中於東部,利於集中敷設各種管道、節省能源和有效運用先進技術,東校門是理科對外主要出入口;以圖書館和電教為主的公共教學區分布在文理科之間,便於各學科共同使用;向北改造成府居民區,也作為教學科研區用地。

(2)學生生活區集中在校園南部,並規劃在中關園南部安排帶眷博士後等生活用房。

(3)教職工生活區原則上布置在遠離教學區的校園外圈,有利於形成校內以教學為主體的學習環境,也利於住宅區與城市溝通,改善生活福利公用設施的配置。

(4)體育用地和集中綠化用地範圍力求接近定額要求,分布均勻貫通。

(5)行政後勤管理和附屬單位用地採取相對集中安排,根據工作性質分布在校園合適位置。

1998年,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之際,江澤民主席發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的號召。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北京大學適時啟動了爭創世界一流大學的計劃。早在1994年,北京大學在認真研究國家教育與科技發展戰略、國際高等教育與科技發展趨勢,以及北京大學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就開始提出了「將北京大學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這一宏偉追求,以「985工程」啟動為標誌,終於在此間上升為國家行動。1999年,「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規劃」中,進一步明確了創建世界

一流大學的總體目標和兩步走戰略a百周年紀念講堂、圖書館新館等標誌性工程,在這一時期完成。至此,「常向湖光會意思,偶從塔影悟精神」的「一塔湖圖」成為北大四大標誌性景觀。

三、百年校慶後的北京大學校園規劃(1998年至今

北京大學在喜慶百周年華誕之際,大學科技園在世界範圍內興起,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學又邁開了新的歷史步伐,開始了新一輪的總體規劃,即《北京大學海淀校區和科學園總體規劃》(2000年)(以下簡稱《總規一》)、《北京大學海淀校區總體規劃》(2002年—2012年)(以下簡稱《總規二》)和《北京大學海淀本部校區總體規劃》(2004—2014)(以下簡稱《總規三》)相繼出台。

這一時期校園規劃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建立一種新的校園空間秩序,使北大成為世界一流的教學科研學術中心,又能在相關的社會活動中發揮主導影響作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北京大學校園總體發展規劃在近10年中進行了多次修編,以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一)《總規一》和《總規二》的規劃背景、思路及建設成就

規劃在充分調查北京大學現狀基礎上,歸納總結了當時北大校園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校園用地嚴重不足,功能分區不合理;市級重點風景保護區使得大部分建設集中在未名湖以南地區,教學科研、學生居住建築密度過高,難以形成創世界一流大學的硬體環境;校園四周受北京市城市建設的限制——南有北四環,北有圓明園遺址,東部為清華大學校園,西部為城市主幹道,幾乎沒有再發展的餘地。

這一輪規劃新提出的設計思路主要包括:在燕園校區主校園內,優先考慮教學科研設施建設,創造宜人的學術、科研、文化交流氛圍;為科研成果的轉化提供良好的知識支撐和硬體環境,營建北京大學科學園區,促進中關村知識經濟的發展;學校後勤服務社會化;為迎接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召開,由學校出資,按照國際大運會使用標準對五四運動場進行改造;實施新的功能分區。

(二)《總規三》的規劃背景、思路及建設成就

2004年,為了更好地適應北京大學教育科研實業的發展,為北京大學實現創世界一流大學的奮鬥目標做好必要的基礎準備。北京大學本部校區開展了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即《北京大學海淀本部校區總體規劃》(2004—2014)。

此次規劃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有:處理好學生宿舍與教學科研用地的關係、辦學規模與資源配置的關係、基本建設與環境保護環境治理的關係、功能分區與交通組織的關係、基本建設與基礎設施配套的關係、新建成府園教學科研區等項目與校園整體規劃的關係、增加建築與加強管理的關係。

這次規劃定位為具有開放型格局的規劃,總體思路是在2000年制定的校園規劃基礎上,進一步結合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合理利用空間,保持傳統風格,優化功能分區,保障教學科研,改善學生住宿環境,組織人流車流,保護好國家文物,建設具有歷史文化傳統的現代生態型校園。另外一個重要思路是,「通過改建和置換,在校內和周邊解決學生的住宿問題」和「儘可能爭取在周邊征地,以解決校園空間的嚴重不足問題」。在這個思路指導下,北京大學建設了萬柳大學生公寓、暢春新園、暢春園等研究生住宿區。

在《總規三》的指導下,百年校慶之後的北京大學燕園校區的發展思路日漸清晰,功能布局更趨明確,校園內學術交流與文化氛圍不斷增強,同時,北京大學於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四、啟示與思考

歷史是一條長河,它能夠反映出事物發生、發展的來龍去脈,幫助人們了解過去,認清現在,更好地把握未來;歷史又是一面明鏡,它可以照見出事物發生、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是非曲直,幫助人們看清事物本質,留下良多有益的思考與啟迪。通過上述燕園三個歷史階段七個重要時期規劃建設的梳理,筆者提出下一輪校園規劃建設的一點想法和建議,僅供參考。

1. 尊重自然和歷史,傳承燕園景觀風貌。

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亨利·墨菲在進行燕園創始設計建設時,就充分借鑒了中國古典造園手法,在淑春園、勺園等西郊名園基礎上,通過借景西山、軸線對稱等手法營造了特色突出的燕園景觀風貌。北大教授馮友蘭先生提到,北大校園的園林特色與北大的無私民主思想是北大兩大並列的傳統。在1952年院系調整後,北大面臨短時間內大規模建設壓力的背景下,老燕園的景觀傳承也得到了充分而應有的尊重和考慮。如處在新校區和老燕園過渡位置的圖書館,所採用的品型布局方式就是最好的見證。可見,燕園之「景觀傳承」的規劃思想,已經成為百餘年來燕園規劃所尊重與傳承的核心,這為後來各個歷史時期不斷完善發展的規劃設計所證實。

北大教授謝凝高曾言,「尊重自然、愛惜遺產、體現傳統、嚴謹負責」的規劃態度,是燕園規劃的靈魂。今天,尤其在發展空間不足的狀況下,要將保護燕園景觀這一歷史沉澱置於首位,在未名湖核心保護區內不輕易加建建築,根據歷史的傳承性,有效合理地安排遺留建築的使用功能,將此始終不渝地作為燕園未來發展規劃的一條基本原則,在保證燕園景觀持續傳承上開動腦筋,這不僅對於過去,而且對於現在和未來都是重要的。

2. 優化功能分區,統籌全局。

功能布局不合理是歷次規劃設計前都會提出的問題。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燕園進行了恢復高考後的首次大規模規劃設計,當時總結問題時提出:「院系調整時期缺乏規劃的建築布局導致校園頗顯凌亂」;進入新千年後,北大於2000年、2002年以及2004年啟動了校園的全面規劃設計,這些規劃設計同樣將很多現存問題歸結於「在用地不足條件下的功能布局不合理」。那麼,為什麼歷年來規劃設計都是在解決功能布局的不合理,而最後又導致了新的規劃設計不合理呢?

歷史地看,受當時條件局限,癥結在於規劃設計時對於「功能布局」本身的理解存有偏差。「功能」體現的是大學校園建築和場地的用途,其作用的發揮與「布局」密不可分,好的建築和場地擺在了不恰當的位置,就會出現利用效率下降和利用成本上升的問題。但如果只是有了好的布局,卻又缺少好的建築和場地,同樣會出現上述問題。然而,大學「傳道授業解惑」之本質是亘古不變的,而其規模範疇和實現形式卻是可變的,北大之「常為新」也體現了這一點。

這次考察可以看出,自19世紀20年代燕京大學建校規劃以來,校園用地面積擴大不到一倍,由104.14公頃增長到現在的約176.5公頃;建築面積卻增長了15倍,從8萬平方米劇增到130萬平方米;而校園人口則增長了30餘倍,從當年的800餘名學生、100餘名教職工增加到現在的約3萬名學生、6千名教職工(見下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20年來,學生總數和建築面積的增長尤為迅速,伴隨著北京大學學科、事業等各項工作的蓬勃發展,校園的建設密度和土地開發強度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快速增長。因此,尋求在有限空間內的功能區優化布局,優先滿足教學科研功能需求,科學提高空間利用效率,已經成為校園規劃中需要面對和解決的核心問題。

表北京大學各時期用地情況對比表

時間

總用地

(公頃)

人均用地

(平方米)

人均建築面積

(平方米)

1926年

104.14

1280.9

98.4

1957年

145

162.48

33.39

1987年

168.3

132.4

39.73

2004年

177.3

67.63

46.54

「統籌全局」思想的核心,在於功能布局要求做到的只是最優的組合關係,

既要明確各類功能的特點,也要想辦法合理設計這些功能的布局,2004年《北京大學海淀本部校區總體規劃》(2004—2014)也體現了這一點。該規劃提出,要正確處理七組關係的思路,有些關係同時要求在研究新增機構及其規模、設施、設備等時,必須同時考慮用地、用房和基礎設施的配置,避免先定事業,後配置資源而又無資源可配置被動局面的發生,最後往往是見縫插針等打亂了原有規劃的布局。

3. 開放、組織和融合。

北大以深厚的歷史積澱、文化底蘊和充滿魅力的人文精神吸引著國內外的眾多學者,開放和對外交流成為了北大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開放的一個重要方面表現在可以將現有部分功能放在校園之外,如萬柳公寓和暢春園公寓等。隨著現代交通方式的普及,北大內部原有單純的人行交通被打破,車流與人流混行,校外城市交通對北大周邊造成較大衝擊,尤其地鐵四號線的建設。如何組織現有交通,成為近年來規劃的重點,也是下一輪規劃的關鍵,《北京大學海淀本部校區總體規劃》(2004—2014)中提出的交通疏導方案,就是針對上述現實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

此外,規劃建設燕園要充分體現融合的思想,再好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都無法從外表上展現北大的歷史和精神內涵,這一點身為北大人的筆者頗有感悟。為此,在規劃建設中要把北大的歷史傳統、人文精神與風物景觀融合起來,才能讓人愈加品味出北大魅力的深厚與濃重。

4. 以規劃為導向,嚴格執行程序。

慎重設計校園重要建築和場所。從亨利·墨菲苦思冥想西校門的位置和建築形式,到吳良鏞院士規劃設計北大圖書館和東校門位置,都可以看出大師們對校園重要建築和場所規劃設計的謹慎。未來北大東校門、校內雕塑以及其他標誌性建築的設計,要充分論證而後行,避免再次出現個別建築設計布局與環境缺乏協調的局面和一些護坡、駁岸、假山與原有古典園林風格不協調等問題。而圖書館的設計則是一個很好的正面例證,新圖書館建於教學區中心,建築風格與燕園老區及50年代所建群體相融合,同時又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成為校園中心的標誌性建築。其他新建樓群,如百周年紀念講堂、光華管理學院大樓和理科樓群則與老區相距較遠,建築風格也漸顯差異,但是在材料、色彩上,仍統一在沉靜、樸素的灰色格調中,視覺效果非常協調。

為了維護校園合理、高水準發展的空間秩序,繼承和保護北大校園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氛圍,在挖掘校園空間利用潛力時,需要以北京大學校園總體規劃為依據,嚴格執行學校制定的建設項目立項審批程序,並在規劃建設評審和審批過程中能夠有效吸納文物保護、建築規劃、景觀設計、生態、美學等各方面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保證項目評審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全面性。在校園建設上真正做到,有規可依,有規必依,違規必糾,執規必嚴,堵塞任何違規違章亂添擅建的漏洞,讓美麗的燕園永遠不休。

五、小結

2001年7月,北京大學未名湖燕園建築被確定為第五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燕園風貌,協調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是北京大學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落腳點最終還是要落實在規劃建設上。燕園的規劃建設不同於新建院校,發展的靈活性和空間相對較小,會受到已有布局等多方面條件的制約。然而,歷史是走向未來的基礎,歷史又為未來發展提供了啟示,未來十年的校園規劃建設需要秉承「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保護與發展並重」的原則,將北大的歷史遺產與新時期的發展需要和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相結合,重點從以往規劃建設中獲得經驗和啟迪,用前瞻性的視角以史為鑒、立足當前、兼顧未來發展,提出和不斷調整科學、合理的發展思路,提高校園土地等各項資源的利用效率,讓「塔挽流雲,湖漾清波,洗春色之不去,任書聲之自來」之美永駐。


瀉藥。

先寫一些,剩下的隨時想到隨時補上。

我看到回答中有說北京工地大學的,有說布局不合理的,有說眼光不長遠的,還有文獻帝真的擺出文獻來……題主問敗筆,然而這些回答中有對也有讓人很糾結的地方。我也不知道從哪開始答,就盡量以最容易同時看著也比較好玩的方式寫下去吧。

那就從校內布局開始吧,也就是功能分區,自從工業革命以來最流行也是至今沿用最廣的規劃思想。

我們都知道北大其實不是原來的北大(別想歪這和教育思想沒啥關係),舊北大在沙灘紅樓那邊,如今的北大在四環到五環之間,主校區就是原燕京大學,如今的頤和園路五號圓明園旁邊,在這個主校區周圍有物院、化院等院系的專業樓,除了主校區還有一個北大醫學部在四環的旁邊,因為答主並不了解那邊情況所以也就不說這些了。

嗯科普完畢接下來是談論關於規劃的問題了。有位答主說食堂布局不合理,集中在南面而東門附近少。

我糾正一下,應該是集中在南面,而北面附近少。

再糾正我自己一下,不是少,是根本就沒有!

答主早上在專業樓上課,現在住在西南門那邊,早上要狂奔到東北門那邊,,走到專業樓那邊就要二十分鐘,當然如果有人認為我走路慢那沒辦法。

嗯舉這兩個例子就是為了說明功能分區的弊端——過於集中的分區會造成交通聯繫上的不便。如果是特別大或特別小的尺度進行功能分區會提高效率。有意思的是,功能分區式規劃並不是工業革命首創,早在人類文明發展之時,人們就有意識地建造廣場一類的政治象徵並把它們放在中間,周圍分布著居民點。而工業革命前後的規劃主要是根據經濟類型把工廠和居民區分,這一做法最初是為了避免污染,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城市必備的規劃思想之一。

但是北大真的適合這麼做嗎?個人認為,是不太合適。理由大概如下:

1.北大不大也不小,過度的功能分區會導致特定時段特定地點過於擁擠。這一點,去看看放學後博實那條街就明白了,每晚簡直擠得無法忍受。博實對面就是31樓宿舍群,回45樓宿舍群那裡這條街也是必經之路。僅僅是擠還好,關鍵是一條兩三米寬的小路上聚集了各種騎車走路的人,不小心就會被撞到,路上想去個超市什麼的更難了。

2.人人都知道北大一塔湖圖,可學生一學期完全可以不去那裡(非單身狗除外),為什麼,因為沒必要。個人略宅,除了有一學期體育課在那裡之外,幾乎沒有再去過那裡干別的。很好的一片有樹有湖的地方,常常因為要學習的地方不在那裡,自己若非要去那裡還要再跑一趟浪費時間,就不去了,這片地完全成了遊客的海洋,學生反倒對此沒有多少印象。

3.食堂的集中異常不方便!文史樓圖書館附近只有一個燕南,中午去那基本只能站著吃飯,有人認為這是象徵我們愛學習,說這是情懷——喂情懷黨們真的有時候夠了啊!能坐著吃飯誰願意站著吃啊!去外面長廊里吃?要做好吃著吃著有隻蟲子或楊絮柳絮掉到你碗里的準備喲。再說上午一上午課下午56節就是摔擊類課,中午還要站著吃飯,我是沒愛了。

說我挑刺也好說我閑的沒事找事也好,不能否認的是以上這些缺點和遺憾是不存在的。據說還要蓋什麼好幾層樓的餐飲中心——麻煩考慮一下規劃是很宏大,但一群人擠到一棟樓里去吃飯——想想農園周中中午12點——就知道功能集中有的時候有多糟糕了。

(未完)


學校空間有限,就要合理制定辦學規模,不能貪大求全,盲目發展。:盲目擴招,盲目辦新的院系,現在自食其果吧?學校領導在為學校爭取發展資源的問題上,嚴重瀆職。

更新1:現在北大西門外也要修地鐵了,從精密儀器運行的角度,燕園內現已很難找到一塊地方安放各種精密儀器了。

從目前的架勢上看,遷到雄安新區未嘗不是一個選擇。


規划上可圈可點,接近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

不吹不黑,除了離地鐵太近導致有些實驗室需要移動之外,整體生活環境還是比隔壁好不少的。作為隔壁的學生,比較羨慕


謝邀。

地方太小,以及限高。


北京工地大學。

總是不停地拆了建建了拆。

你平時經過的地方永遠塵土飛揚。


目前亟需吞併圓明園。


只怪當年司徒雷登忽悠能力太弱了,籌到的錢只夠買燕園你要是能把周圍全買下來就好了。


沒關係,雄安新區在招手


聽老師吐槽,道路太窄,有沒有規定車道,行人、自行車、車輛都擠在一起

個人感覺靠近理教、二教的食堂太少……下課時擠食堂超級難受


和清華隔街,圓明園可歇。


食堂布局不合理。集中在南面,而東門附近太少了。

上一張比較老的圖,沒有找到新的。


大概是暢春園和五道口的差別吧


總不能把未名湖給填了吧。

可用面積的問題真是遠見短缺造成的。


建在了世界一流大學的隔壁


推薦閱讀:

浦東商業搞事年:LCM置匯旭輝廣場(上篇)
迷茫怎麼辦?
規划行程時覺得實地旅遊時沒有新鮮感怎麼辦?
吳志強:中國設計產業四不夠
為什麼每次想減肥但是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而且本來計劃好的。一看到吃的就完蛋了!我該怎麼拯救我的自制力?

TAG:北京 | 北京大學 | 規劃 | 規劃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