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闢謠的不是謠言?
這個問題可以拓展到很大的領域
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都是從他人那裡學到知識,我們如何知道他們告訴我的是正確的,如果是錯誤的,那怎麼又能保證另一個人告訴的又是正確的呢。
無法確知。
這個問題本身就帶有問題。「謠言」是帶有價值判斷的概念,即它包含了「假」這個屬性。與之相對的,很多時候更應使用「流言」這個詞。流言常常是假的,但有時候他們也可以是真的。
在現實中,真相不是一個事實問題,而是一個有關於信任的問題。比如作為解決社會性爭議最權威的的手段——法律,並不追求100%的真實,而只關注於被證據所證明的事實——我們稱之為擬制的事實。
在這種擬制事實和絕對真實之間,是人類理性的局限這一永遠無法逾越的鴻溝。所以,我們可以儘可能地逼近絕對真實,但永遠不可能達到它——甚至在很多時候離它很遠。
但這並不是問題。小孩子放心地喝奶粉沖的牛奶,並不是因為他知道這不是三鹿的,而是因為信任父母。當一個人迫切地想要掌握絕對真實的時候,往往說明一件事——他對於來自於他人的一切意見都不再信任,而只信任自己的判斷力——可惜後者並不是那麼可靠。
原則上來說,對任何他人的意見都持有一定的懷疑精神,並沒有錯。但必須認識到,這個社會的運作就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所以在很多時候,也要剋制自己的這種懷疑。比如醫生和律師就是兩種極度重視信任的職業,如果要求助於他們,必須給予其足夠的信任。
一個社會的謠言泛濫,直接原因並不是民眾的判斷力不足,而是因為普遍的信任缺失。當我們用有限的個人知識去應對無限的事實的不確定性時,智商再高也是不夠用的。最好的解決方法不是成為每一個領域的專家,而是學會信任值得信任的人。所以我們需要一些判斷力,它們的主要意義在於幫助我們分辨誰是更值得信任的人——比如針對媒體而言,哪家媒體更專業、犯的錯更少。
在這個過程中,不用害怕一次兩次所信任的人辜負你的信任,再嚴謹的人也會犯錯。同理,這個答案不僅適用於分辨謠言,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也是很必要的。以下方法部分適用於謠言、闢謠、新聞、八卦、學術寫作等等多個方面...由上至下效果依次減弱
1. 根據公信力判斷。比如江寧公安在線的闢謠一般是靠譜的,人民日報上的日期一般是靠譜的...
2. 根據論證方法判斷。有來源的數據、合邏輯的推理、感情色彩不那麼強烈的推斷,都是值得信賴的論證方法。
3. 根據論證篇幅判斷。謠言的製造者往往會注重博取關注而尋求「短平快」,而不注重論證的嚴謹程度和詳細程度,而負責任的論證則會有更多的論證環節和論證角度,從而可能會有更長的篇幅。當然專門用來釣魚的帖子和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比如崔永元...)就沒辦法了...
4. 根據言論效果判斷。製造謠言的人「總想搞個大新聞」,所以一般其觀點都是顛覆性的。闢謠的觀點則往往「更符合常識」,或者至少不像謠言那樣起到那麼大的影響。這一條的理論基礎是,世界上根本沒那麼多顛覆性的東西...不適用於娛樂圈八卦。
大概就這些吧...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誠不欺我也!這個問題根本上就是一個怎麼判別謠言的問題。我個人的經驗是:
第一,廣博的知識儲備,讓你面對各種謠言都能一眼看出其中不對勁的地方。
第二,注意是否有出處,或者可以自己去查找是否如其所說。有出處要自己點開來看看。第三,注意各種來源的可靠性,比如你查到倆數據差異很大,一個是聯合國給的數據,另一個唯一的出處是貼吧某帖子,那麼你該信哪個??第四,注意查看其它評論或者持相反意見的帖子,檢證,推邏輯鏈條,確認何者更為可靠。第五,知乎上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即兩邊意見完全相反,但並不是某一方在造謠,而只是觀察的角度和層面不同,這一點要能夠和謠言區分開來。凡事都是相對而言的,沒有絕對。只能是相對另一方面來說略有不同的一種誇大的說法。
―武漢某高校―
某純凈水公司差人到武漢某高校某學生公寓做電解水實驗,現場電解平時的飲用水和他們公司的純凈水,實驗得出的結果是平時的飲用水都很臟而他們公司的純凈水很乾凈,他們公司想以此形式來推銷他們的純凈水。後來就有闢謠的了:你們公司拿一鐵棒一銅棒電解平時的飲用水,拿雙銅棒電解你們的純凈水,欺負我們高中化學很久沒學了是吧。於是謠言破了。
大部分謠言都是欺負你不知道內幕,欺負你不了解情況,欺負你不清楚原理,欺負你不懂得分辨,而闢謠則無非是揭穿內幕,還原真相,講述原理,教會你分辨,上面的例子就是揭穿內幕(電解材料不一樣),講述原理(高中化學就是原理)。
你要問如何知道闢謠的不是謠言,你去看闢謠是從哪些方面去反駁所謂的謠言,用哪些觀點去反駁所謂的謠言,然後驗證闢謠所講述的觀點是否正確,什麼?你說你不會?你不會你不知道百度啊!百度不到還有知乎啊!能百度到的問題就不用來知乎問了!!!一般闢謠的一方會列舉出大量數據和出處
保持一顆冷靜質疑的心
世界充斥著謊言,你無法看透所有的動機和手法。有些事情拘泥於真假沒意思……你可以選擇相信,可以選擇不相信,或者假裝你相信(犬儒)
推薦閱讀:
※從哲學認知角度談談:為什麼複數i定義為根號下-1?
※為什麼說白色是反射了七色光而不是三色光?
※有色物質被漂白後為什麼呈現出白色而不是透明呢?
※讀博士,我該怎麼選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