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黃陵基本被盜墓賊盜的差不多了,為什麼武則天墓怎麼沒被盜走,還是盜墓賊沒有成功?其中有什麼故事沒有?
古代黃陵基本被盜墓賊盜的差不多了,為什麼武則天墓怎麼沒被盜走,還是盜墓賊沒有成功?其中有什麼故事沒有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說一下依山為陵,還有封土為陵。
先說封土為陵。《禮記·王制》:「庶人縣封,葬不為雨止,不封不樹,喪不貳事。」孔穎達疏曰:「庶人既卑小,不須顯異,不積土為封,不標墓以樹。」在中國早期社會,葬儀並不採用封土,積土為封,標墓以樹只是後來才被採用。周代,開始出現「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人一棺一槨」的早期墓葬建築禮儀制度,同時體現出了嚴格的等級觀念。墳丘式墓葬(即封土為墳)最早出現在春秋晚期,而在戰國中期以後逐漸普及,稱帝王墓為陵也出現在這一時期。目前發現最早使用墳丘的是河南固始侯古堆一號宋國墓。封土為陵就是在帝王的陵墓上覆蓋大量黃土,用層夯築,使它成為一個上小下大的方錐體,墓穴位於封土之下,開始形成地上地下建築相結合的整體。如秦始皇陵,就是典型的封土為陵型陵墓。
依山為陵指的是中國古代帝王的陵墓的一種形式,即是直接在山體上開鑿墓室或是陵墓依山而建。依山為陵,顯然比平地起穴那種封土式陵墓防盜效果要理想得多。由於墓穴築在山中,普通的民盜、散盜是很難得逞的。依山為陵在唐代開始盛行,但是卻始於漢代。
《史記?張釋之傳》記載了文帝與慎夫人及群臣登霸陵:「上自倚瑟而歌,意慘凄悲懷,顧謂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為槨,用佇絮靳陳,藜漆其間,豈可動哉! 」
意思是以石材為槨,並用苧麻、綿絮塞緊,灌以生漆,足見文帝依山為陵的目的是防止日後被盜。
魏文帝曹丕在《終制》里說:漢文帝之不發,霸陵無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樹也。霸陵之完,功在釋之;原陵之掘,罪在明帝。是釋之忠以利君,明帝愛以害親也。…………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
後世雖然也有效仿漢文帝依山為陵,但仍屬少數。帝王陵墓仍舊以封土為陵的形式居多,即使唐高祖李淵的獻陵,也是封土為陵。那為什麼太宗卻改行依山為陵呢?
唐朝初年,唐太宗帶兵打仗和狩獵,多次經過九嵕山一帶,非常喜歡九嵕山的挺拔奇絕和美麗風光。 唐太宗貞觀10年(636年),唐太宗的皇后長孫氏病危,臨終之時,對唐太宗叮囑後事說:「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唐太宗遵照長孫皇后的遺言,在皇后崩後,把她臨時安厝在九嵕山新鑿之石窟,陵名昭陵。並決定把昭陵也作為自己的歸宿之地,等他駕崩後與皇后合葬。於是在昭陵穿鑿地宮,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工程。 在埋葬長孫皇后不久,太宗的一段話道出了玄機,他說:「皇后節儉,遺言薄葬,以為『盜賊之心,止求珍貨,既無珍貨,復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復如此。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已有。今因九嵕山為陵,鑿石之工才百餘人,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當使百世子孫奉以為法。」這裡所說的,「朕之本志,亦復如此」,其實指的就是「因山為陵」並選擇九嵕山作為他和皇后的陵墓,都是由他決定和選定的。 九嵕山符合需建在地勢高顯處。至於題主所說的武則天墓,其實就是唐高宗李治及其皇后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西安約76公里。乾陵陵園仿唐都長安城的格局營建,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軸線長達4.9公里陵寢位於梁山主峰上,墓道口用石條填充後,用鐵水灌注,固若金湯。乾陵所在的梁山分三峰:北峰居中為主,前方東西兩峰對峙而且形體相仿,猶如門闕。兩峰之間依勢向上坡起的地段自然形成神道。乾陵地宮即在主峰也就是北峰,陵墓修造者鑿山為穴,辟隧道深入到地下。再用石條層層填塞隧道,縫隙用溶鐵汁澆築,從而極大地加大了破壞的難度。
推薦閱讀:
※盜墓行業現狀如何?
※山東老百姓嚇小孩說的「老毛犼子」是什麼呢?
※盜墓是不是真的會遇上粽子啊?
※2011年盜竊「海昏侯墓」的盜墓賊抓到了嗎,他們是何方神聖?
※歷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土夫子後來轉做考古的?
TAG:盜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