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讀歷史書的朋友,如何看待當下與歷史之間的可比性?
01-27
喜歡讀歷史書的朋友,常說「以史為鏡」,不過不同時期的文化、社會環境差異巨大。「以史為鏡」者,如何看待當下與歷史之間的可比性?
歷史一直在變化,歷史從未改變。
讀史有五重境界,先是史料,然後是政治,接著是經濟,再是文化,最後是人性。前面的是後面的基礎,後面是前面的深入與延伸。題主說的不錯,不同時期的文化,社會環境差異巨大。這個就是史料,具體每一個時期的史料都不一樣,這就是我說歷史一直在變化的理由。但是我們站在足夠的高度看,史料中有一些東西是共通的一直不變的,就是政治,再深入就會發現利益主宰一切,然後是文化無處不在,去到核心就會看到人性。所以我說歷史從未改變,因為政治經濟文化人性不變。所以我才認為,討論歷史只是單純的列舉史料是非常膚淺的,拘泥於歷史細節則更是近於愚蠢。若果想「以史為鏡」,就不能停留在史料上,必須提煉必須深入。
首先搞明白史料的真假:1,以正史為準,且只讀史料,不認觀點。野史只能當參考,權當談資,有時間就當小說,當笑話看看,絕不能當真。2,一本正史不夠,史書需相互印證,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3,歷史由勝利者書寫,這句話很多人都會人云亦云地說出來,讀史之時是否真當戒條,未必。史書是否美化勝利者,是否醜化失敗者,須警惕。4,歷史由文官書寫,史書都是官員的角度。此話看起來像是廢話,未必得到足夠重視。文官著史則必然美化文官,必然美化文官所欣賞讚同的人和事;也必然醜化文官所瞧不起的人和事,也必然醜化曾經傷害文官的人和事。比如,諸葛亮讀書人出身「躬耕于田野」,為官,居丞相位。後世文官著史,會不會抬高讚美同為文官的諸葛孔明?又比如,宦官曆來為人歧視?文官執史筆之時,會不會刻意貶低宦官?不然,何以縱觀史冊,宦官大多形象醜惡?魏忠賢有沒有可能是被敵對的東林黨所抹黑呢?要知道,東林黨本身就是文官集團,他們掌握了話語權。說的這兩個例子,不是要翻案,不是說諸葛亮就一定是被高估的平庸之輩,不是說魏忠賢就一定是含冤受屈的忠臣,只是我們不能總站在文官的角度看歷史。5,讀史需不同角度。- 趙括紙上談兵,以致四十萬趙兵為秦將白起坑殺,後世引為笑談。
站在趙括母親的角度,她知道兒子沒有實戰經驗只會夸夸其談,故出征前求趙王不要任命趙括。從成王敗寇的角度看,她是對的,因為趙括最終大敗。只是作為一個母親,沒有鼓勵兒子去保家衛國,干一番事業,真的對嗎?假如趙括取勝,歷史將如何評說?
站在趙王的角度看,為什麼要用「尚能飯否」的廉頗,不任用其他正值壯年的將軍?即使是換下廉頗,為什麼要用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而不任命一位身經百戰的將軍?即使是為了培養新生代,也完全可以用戰績彪炳的將軍為主帥,令趙括擔任副將。這當中是何緣故?站在趙括的角度看,肩上是國家的重託,身後是母親的不信任,前面則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麾下的虎狼之師。自己若推辭任命,也許能苟且偷生;若出戰,一旦戰敗自己身死受辱不說,先父一生戎馬換來的威名也將掃地,國家也必然陷入險境。趙括沒有退縮,他毅然領兵直面戰功顯赫的敵人。趙括雖然敗了,可是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少年將軍,敗給戰功顯赫的一代名將,一點都不丟人。即使已經過去兩千多年,可是趙括對國家的責任感,在重壓之下的承擔,面對強敵毫不畏懼的勇氣,仍然值得敬佩。再換一個角度,坑殺四十萬趙兵,這得多大的坑,多少的坑?是四十萬這個數字不準確,還是坑殺這種方式不對,而是別的殺法?有待考證。好了,有了前面這些,我們就不容易被歷史學家蒙蔽,就有可能讀到史料背後的東西。再次重申,讀史千萬別著重史料,也不能迷信權威。只會背書的人不可能「以史為鏡」。
要「以史為鏡」,就必須在史料中深入提煉,要提煉就不能糾結於歷史細節。理論不好理解,舉個例子。「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我說韓信與章邯對地理情報的掌握不對等。隨著歷史發展,交戰各方對情報越來越重視,技術的進步讓軍事將領能輕易掌握遠比楚漢相爭時期更詳細的地理情報。那如此看來,這個經典戰例是毫無參考價值了嗎?不是。我們再深入一點,此戰不僅僅是地理情報不對等,更關鍵是聲東擊西,漢軍成功欺騙了章邯守軍。關鍵詞在於欺騙。
二戰時期,就有一次通過成功欺騙敵人而取勝的關鍵戰役——諾曼底登陸。盟軍通過軍隊的佯動,現代化的電子干擾,雙重間諜的情報擾亂,在英國東北部假裝部隊集結等手段戰略性欺騙了德軍。倫德施泰特和他的部下們在很長時間裡都對盟軍登陸的時間地點產生了錯誤判斷,甚至在登陸作戰開始後還以為是牽制性的佯攻。對比相隔兩千年的兩次戰役,看有何相似之處。在英國東北部假裝部隊集結,像不像是明修棧道?易守難攻的諾曼底像不像同樣易守難攻的陳倉?漢軍拿下陳倉後,章邯從廢丘倉促調兵,而盟軍登陸後倫德施泰特的主力還停留在加萊地區,有相似的地方嗎?艾森豪威爾和他的部下們未必聽說過「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故事,但顯然他們深得其中精髓。歷史相似的地方在於關鍵點,在於本質的東西,不在細節。細節永遠是不同的,糾纏於細節就不能在史料中提煉出深刻的東西了。
所以我對於堆砌史料強調細節的答案毫不感冒。劉邦為什麼可以奠定兩漢四百年皇基? - 曾憲傑的回答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為什麼沒演變成流血事件,這一朝君臣為何那麼獨特? - 曾憲傑的回答這兩個答案我都基本沒有列舉細節。劉邦為什麼能奠定兩漢四百年基礎,因為他大方向對了,細枝末節的東西就不重要了。去探究劉邦如何輕徭薄賦,如何無為而治,有意義嗎,現代能借鑒嗎?到了外國了,西方國家能借鑒嗎?既然說到劉邦,就稍微展開一下,劉邦的模式是皇帝之下,藩王與官僚,宦官+外戚三股力量互相制衡。勢力的制衡不是各朝各代都在探究的問題嗎?
等等,三股力量互相制衡,這有沒有現代三權分立的雛形?有漢一代,軍權大多掌握在外戚手裡,而外戚沒有世襲的資格,一朝皇帝一朝外戚,這裡能聯想到現代的任期制嗎?如果這不像任期制,那沒有後代的宦官呢,不管宦官如何掌權,他死後權力必定回歸皇帝,這個像不像任期制?如果糾纏於細節,能學到什麼呢?要學會聯想與總結,這個直接放答案供參考。想「以史為鏡」,必須閱讀大量的歷史,這個真沒法偷懶。(沒有諷刺任何人的意思。)
為什麼一個朝代建立之初經得起動蕩時局,但末期卻不行? - 曾憲傑的回答除了紅巾軍推翻蒙元外,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成功的農民起義? - 曾憲傑的回答中國歷史上的所有的暴動和政權被推翻都有什麼共同特點,外族或者其他國家侵略的不算,我說的是國家內部的? - 曾憲傑的回答我想說說歷史上的外戚專政,主要談太后臨朝稱制。前面說過,史書由文官所著,那麼文官對於王后臨朝稱制是讚美還是貶斥?從利益角度來看,王太后專政對官員有弊無利——太后必定大批任用外戚,從而削減官員的權力;也打壓官員來為外戚爭取空間。從文化角度,中國延續千年的儒家思想都不允許有人居皇帝之上。(專政的太后在實權上凌駕皇帝)
從人性角度,男權主義讓官員在潛意識裡無法接受女人對自己發號施令,也不信任女人在治國上的才能。(我的意思是官員不信任,不是說專政的太后就一定沒有才幹。)以上,史官對太后專政必然持貶斥的態度。史書上對太后專政的斥責之詞從不鮮見。前面說了讀史要多角度,那換個角度,從皇帝的角度看,從江山傳承的角度看。當朝皇帝必然贏弱,他未必願意接受太后專政,可是又不得不依靠太后及眾多外戚。對於年邁的老皇帝,從江山傳承的角度看,太后不可能改嫁,也不可能把帝位交給娘家人。(自己兒子親還是外甥親,明擺著的事。)那麼太后死後帝位與實權必然回到後世之君手裡。江山不會改姓。事實上,所有專政的太后都沒有導致江山變色,即便是稱帝的武則天,她死後皇位一樣回到李家人手裡。她們都幫助皇帝坐穩帝位。而她們一族的外戚力量,都在她們死後被消滅——周勃等一干開國功臣殺光了呂氏一族,武氏一族則在神龍政變中被殺。以上種種,對江山總體是有利的。說到武則天,稍微展開下:李治贏弱,太子也贏弱,又無人可用,所以才讓武則天專政。武氏沒有勢力,武媚娘乾脆自己走向前台,稱帝。引申現代:潤之帝晚年為何讓江後走向前台擾亂朝綱,還背負濫殺的罵名?因為欽定的太子死後,他已無人可用。我就不展開了。歷史總是相似的。(這裡相似的是武則天和江後走向前台的原因,江後禍國殃民是無疑的)看吧,我同樣沒有糾纏細節。糾纏細節就看不到歷史與現代的相似之處,也不能發掘出規律。最後給個思考題,漢景帝削藩,明建文帝削藩,清康熙帝削藩。歷史上三次著名的削藩有什麼共同點?想明白這個,也許就能明白一些現實了。同樣不展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推薦閱讀:
※書?遺書集錦
※要是沒有玄武門之變,要是當皇帝的是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之後唐朝還會有「貞觀之治」嗎?還會超越貞觀?
※為什麼呂思勉先生對陳霸先評價很高,反而認為漢武帝李世民不過中材之主,遠不如陳武帝?
※先秦常見人名列表
※【西漢篇】古之烈士尚且不如·至情至性的土地神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