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規劃與改進貴陽市的交通?

貴陽市的擁堵程度絕對是全國前列的,而我認為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不合理的城市設計規劃,將來新修的地鐵我估計也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就想請問一下什麼樣的規劃思路才能有效的解決(至少是緩解)這個老大難問題


貴陽市規劃師怒答此題。

首先我們先總結為什麼貴陽堵:

1、先天原因 ----&> 典型喀斯特地形地貌,城區周邊山體眾多,城區發展受限,因而造成路網骨架受較大影響(題主可以查一下貴州山區建路成本與全國平原地區建路成本之差)。

可以看到,貴陽兩城區幾乎被山體包圍,城區擴展受極大限制。

2、後天因素 ----&> 地處山區城市發展緩慢,經濟不發達,早期城市道路沿地形布置,城區狹窄道路無法拓寬,後期沒有像昆明那樣抓住時機對舊城區進行有魄力的改造,使得舊城區建設愈發擁擠,同時城區道路退讓不夠,使得城市道路無法拓寬,路網骨架基本沒有成形,即使使出了限號這種帝都才使用的大招,也已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我們先來看看西南幾省省會城市路網骨架:

成都:方格網+環狀路網道路骨架

重慶:路網密集,城市主幹道路網明顯

昆明:環路建設已經明顯

貴陽:隨心所欲+逗逼路網!!!!

可以看到,貴陽城區內幾乎沒有形成完整環路,甚至連城市骨架都較為支離破碎,幾乎沒有像樣的城市主要通行道路,支路較多且窄,這主要是由於前期城市建設沒有科學規劃造成的,加上地形影響拓展無法快速向外形成新區,使得舊城區建設過於臃腫,土地資源極其緊張………

城市路網骨架不成形,沒有便捷快速的交通運輸通道,貴陽公交目前只靠大車與計程車,而計程車司機在行駛中搶道加塞現象嚴重,因此,交通擁擠是必然的。

(當然,我個人認為,幾個距離城區過近的超級大盤的出現,也加據了貴陽的交通問題)

——————————————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如果要改善貴陽市的交通,我們曾經在深圳開會時,和同濟大學陳秉釗老先生探討過這件事,老先生提出了「貴陽與香港一樣,都是地少人多,道路狹窄,但香港的交通環境就好得多得多,貴陽在這方面大有可借鑒之處」的方案。

第一: 駕駛人遵守交通規則,使得交通即使慢,但不致擁堵。

交通各行其道,很重要!這一點上東京也一樣,答主四年前去過東京,回來之後這樣寫到:

日本市區內居然不怎麼堵車。 這個時候正是下班高峰期,我們一路上又是秋葉原,又是淺草寺,又是台場,又是銀座的,居然沒怎麼堵車。 這讓身在堵城貴陽的小XX俺一時間難以接受,不堵車怎麼能說明車多呢,車不多怎麼能是高度發達的大都市呢,聽說最近北京都快變大停車場了,貴陽也緊隨其後的在為向現代化大都市靠攏而努力添堵中!東京怎麼可以不堵車! 我一時太難以接受了。

對策: 攤手。呵呵。

第二: 減少道路車、私家車使用量,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地下交通、公共交通。

這與貴陽目前的兩條軌道交通的建設不謀而合。(而且說,據歷史經驗,這也是目前最有可能緩解交通壓力的少數方法之一)

香港的公路總長至2008年為2040公里,車輛總數57.5萬輛,平均每公里道路承載約275輛汽車,是世界上道路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先天」雖不足,堵車卻不嚴重,香港市區平均車速多年均保持在30公里以上。儘管每天也有車流量大的高峰,但除非發生事故,極少出現路面被「堵死」的情況。

在香港,公共交通出行量佔總出行量的90%,而地鐵 和城鐵出行量達到公共交通出行量的40%。全香港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環地鐵站500米的範圍內,幾乎所有常去的地方都有地鐵到達,非常方便。中途換乘也很快,一般都在站內完成,很多是下車門對門就能換線。地鐵口就有公汽站,出了地鐵就能換公汽。

因此,如貴陽在接下來的軌道交通中應做好規劃,妥善設置各站點,完善交通換乘指示,在高峰時期縮短髮車時間,並對城市功能圍繞軌道站點進行重新調整,將城市未來主要CBD、大樓盤(哈哈哈)等重要城市節點布置在距離站點較近的地方,減少貴陽市民交通出行成本(時間成本、經濟成本),打造便捷、舒適、乾淨的公交環境……不必悲觀認為貴陽交通已無葯可治。

以上。


疏老城,擴新城。

老城的空間容量太大,快超過自身極限,政府也勵志於把人都搬到金陽,武當等地,而老城區的老舊居民區拆除建綠化區。

第二點正如另一答主所說,規劃網狀交通系統。


城市就崩潰無力遷移人進入的意思


推薦閱讀:

為什麼江蘇沿海沒有一個比較大的城市?這是偶然嗎?
為什麼不採用增加建築密度和高度的方式節約土地?
和丟掉的垃圾重逢是什麼感受?他在美國做了一場追蹤實驗 | 特贊專訪Carlo Ratti
一次綜合管廊設計技術研討會

TAG:城市 | 城市規劃 | 交通 | 交通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