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楠點評:「流量-渠道-手機-系統-增值收入是一個互聯網手機最理想的模式,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小米」?

歪個題,楠總咱先把售後解決了好伐?


先回答徐老師問題,數字當然不如小米牛逼,但氣勢大約不差。

魅族應用商店,開發者將獲全部收益

我司體量當然不如小米家大業大。所以這個看起來,也算是業內最慷慨了。沒有之一。

但 1.74 億的半年分成。以一家 500 億美刀估值,7000W 年出貨,目前 Android 手機出貨中國第一 …… 算上其他刷機的 MIUI ,大約 MIUI 用戶量在 1億左右的公司

這個數字太不匹配了。。 我還蠻驚訝的。。

至於題主問的那個問題,咱們看看 Keynote 和演講逐字稿吧。題主的那個原文有誤,我修改了。

事實上這不是 @徐潔雲 老師說的,比較細微的在應用商店,主題商店 …… 而是整個互聯網手機銷售模式以及合作的心態、姿態問題。見逐字稿原文:

但是,小米的問題是,他更傾向於獨佔最終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利潤和流量。 而魅族和阿里聯手,我們同樣能搭建這個互聯網手機的閉環。和以往不同的是,這個入口上的流量和收入,都是可分享的。

渠道(此處特指電商售賣渠道):

線上,小米中國第四大電商。(線下有國代、社會渠道等亂七八糟的是可分享的)

渠道是真正帶來收益的。坦白說坐擁渠道 = 躺著數錢。這也就是為啥小米的品類會那麼充足,會那麼強勢的 push 各種配件資源。而這些配件資源的第三方屬性佔比,細心的可以看小米商店售賣的品類,懂得自然懂。不懂的,可以直接跳到最後。

手機 + 系統:

MIUI ,你可見 MIUI 上的 App 或者服務 ,第三方的,哪個沒有小米的投資?

能找到非小米系的 App 在 MIUI 上預裝咩??

而這些 Apps 的流量倒回給銷售渠道,這個閉環,你可曾見過倒給非雷軍系?如,阿里?如 JD?

1.74 億可以培養熱愛小米平台的開發者,但戰略上,MIUI 作為最強移動互聯網入口,卻在跟行業對等地位的合作夥伴上從未行動。

至於增值收入

「小米應用商店、MIUI主題商店、小米遊戲中心裡那麼多開發者、設計師」,徐老師自己提過了。。。

這個很正常,這就是常態。

但,應用商店魅族依舊是與豌豆莢合作——&>流量到豌豆莢

遊戲中心與 37wan 合作 ——〉流量到 37wan

壁紙跟愛壁紙合作 ——&> 流量到愛壁紙

攝像頭掃描二維碼 ——&> 快拍二維碼

……

blabla

而小米,毫無疑問大多都是自建。

至於「小米黃頁、小米日曆等眾多入口裡那麼多互聯網服務商」,我了解的比較少。但貌似:

為BAT和小米提供電話號碼數據的「電話幫」獲得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晨興領投小米跟投

大約你可以看出,這依舊是圈地,或者大哥帶著小弟玩兒。而不是你我平等的合作。

更傾向於獨佔最終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利潤和流量。

我上山為王,你們都是小弟,跟我一起混,有肉吃,有錢拿,這是一種梁山泊的老大哥心態。

我上山不為王,大家一起干,每人都有投票權,利益共享,有肉吃,有錢拿,這是一種更加 open 的心態。

帝國還是共和?

黑暗森林降維打擊,還是公開平等對等?

我想起了 3Q 大戰後的騰訊。診斷騰訊:十條不靠譜的意見

說到這個就多說一句,誰做大了都想做平台,都想更多的佔取利益。這個無可厚非。

楠總也在這個 key 和演講稿上說的很明白:小米已經騎在了這個盤子裡面,做的真的很好。

但我們小廠商要超車,把得換個更開放心態。至於小米在跟產業上下游合作的時候的姿態,曾經的一些報道可窺端倪。

BroadLink和小米這事誰說謊

小米踹了BroadLink勾搭了誰?

1、小米的流量不會白給合作方,想上小米平台必須讓小米投資,而且小米必須佔大股;

2、上小米平台的產品必須打小米的logo,而且是只能打小米的logo;

3、小米的合作方每年必須推出1-2個爆款產品,所謂爆款就是銷量要在百萬以上,在爆款產品上合作雙方都不能賺錢。

「更傾向於獨佔最終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利潤和流量。」大約如是。

利益相關:魅族員工


雷系企業大多都上市了,沒看到靠渣族上市的

忘了渣族自己還沒上市呢。敢不敢公布一下銷量。


廣告文罷了,能不能落地再說,先吹上去。

和羅胖的情懷是一個套路,只不過忽悠的對象不同罷了。

倒是 @黃軼軒 不容易,這是在上演無間道吧。


很好的一點便是,國產手機廠商開始把更多的經歷投入到生態建設上了,以後是生態的天下,硬體終端的生產只是一個基礎,這一點,小米毫無疑問走在了前列,不過小米也有犧牲吧,比如品控和產量,我們的人口結構和素質決定,更多的消費者更看中的是硬體,嗯,不過,目前而言,對於國內廠商最大的問題是,google的碎片整理之路,可能現在看到的one/L只是個開始,僅僅是個開始


小米在這些方面確實做的很到位,李楠的評價很客觀事實。

MIUI 系統

雲服務

發燒硬體

主題 增值服務

符合了當今互聯網硬體免費的免費模式。


哈哈我終於知道:昨天怎麼有人報道雷軍入股LBE。

果真是抱著開發共贏的姿態啊

再說一句,好像LBE大股東是阿里啊

黃總,你們這麼開放,沒看出來啊

「不喜歡就滾,人云亦云」


在前一輪競爭中魅族已經落後幾步小米,不過現在至少魅族在找出路綁一個大腿也是不錯的選擇,1、阿里投資魅族目的是獲取流量入口圈地擴大自己生態圈輻射範圍(這裡看阿里投資微博、高德、和UC可以見),因為阿里自己搞不出一個像樣的手機,就猶如搞不出一個和QQ競爭的社交IM;

2、整個阿里服務都是建立在硬體上不管是PC端還是mobile端,而阿里自己構建的生態體系中流量是一個不言而喻非常很重要的,而在硬體端是一個軟肋和缺失,在這樣一個超級大平台讓自己有軟肋是一件讓人晚上睡不踏實的事情;

3、通過小米發展,讓阿里體系也知道了在生態服務體系中缺失搭載服務硬體平台是另一個圈地獲取流量核心環節

4、魅族僅僅只是阿里生態圈一個硬體棋子,為阿里股價提升提升也是不錯的,當然也不僅僅如此

5、雷軍決然也不會接受阿里的投資成為阿里體系旗子,因為他的目的也是通過硬體構建自己商業帝國

所以我覺得不要看魅族和小米競爭,因為在戰略布局和競爭對象來看小米和魅族不是一個層級了,我認為接下來是要看小米、阿里之間的競爭和博弈

個人胡謅歡迎拍磚!


講給馬雲,阿里巴巴聽的


真確答案不應該是 做到這一點的必須是小米,不然線下的渠道全部都得死掉


魅族終於換了發言人

是個不太銳利的李楠2號

換湯不換藥。


我也覺得匿名的兩個答案真是逗,說楠胖子臉被抽腫的沒錯,但不是在這事情上,列舉了百度地圖,支付寶,各種在商城售賣的耳機就說明小米開放了?!別開玩喜了!這些產品的植入/融合的原因在於

1.小米拿不出替代品。比如支付寶,比如百度地圖

2.行業慣例+拿不出自己像樣的替代品,參見apple售賣的各種耳機,不賣點耳機提升不了我的big,而且我也買不了耳機廠,買來也只能做低端產品,只能和大廠合作。

3.利益相關+給大哥面子,比如同樣是反360聯盟的騰訊

淺顯地把利益看成直接利益是可笑的,大廠之間的利益聯盟,互相的牽制,很多面(ti)子(sheng)工(B)程(ge)用來變相提高品牌溢價的手段,這些被拿來當做反駁的事例,然而反觀這些事例,除了BAT這樣的行業巨頭以外,反駁的例子還提到過哪些可以不受小米控制,自由發展的小廠家的小產品?

怕是沒有多少了吧?

並不是說小米的模式存在問題,要完成一個閉環的生態,掌握話語權很重要,比如apple,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正視自己的特性,反而還要擺出開放包容的姿態呢?


推薦閱讀:

魅族為啥死磕小米?
小米和魅族設計理念的差別與聯繫?
小米的2016年,好像就這麼幾件事
假如你是雷軍, 在手機發布會上應該怎麼穿衣服?
紅米5/5PLUS發布後,從普通屏向全面屏過度的小米。

TAG:互聯網 | 小米科技 | 魅族科技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