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麥基的《故事》是否被過譽了?

我覺得人們過於誇大這本書的影響力了,這本書真的對實際創作有指導意義嗎?


《故事》的意義不在於如何指導你創作出一個「好」劇本,它是規則說明書。你想和深受好萊塢敘事影響的中國觀眾好好玩耍嗎?那你就得明白人家的規則是什麼,然後再去「創作」。

在我們的市場還沒能力發明自己的規則前,我們還得先按照別人的規則來玩耍。既然這是現狀,你就老老實實地看書就是了。搞明白這些規則之前,你先別操心它是不是被誇大了。反正到目前為止還沒別的書這麼系統地總結好萊塢創作規律的,也沒別的書能這麼廣泛地被認同的。


為什麼說《故事》不只是一本講編劇技巧的書?

我起初有些不解,但當我對這本書越來越熟悉,我不再覺得意外。因為它其實已經超越了編劇技巧的範疇,它想表達的千山萬水,會激發人們尋找到一個門徑,去審視自己的人生。

一個月前,讀完第二遍《斯通納》,忍不住在朋友圈分享這本傑作,下的定語是「近半年最喜歡的一本」。GQ從前的報道總監,也是六年前手把手帶我入行的老師蔡崇達問我,近一年最喜歡的是哪本。我毫不猶豫地馬上回復:《故事》。

第一次聽說這本書大概是在五年半以前。當時的女友剛開始讀編劇專業的研究生,幾乎以每周一次的頻率向我力薦這本「編劇聖經」。但我一次次地皺著眉頭拿起又放下,真正翻開這本書時已是2015年初。

當年的我剛走出校門入了新聞行,年少無知卻又心高氣傲,對一切試圖闡述一整套公理定律、行為準則之類的書或文章都沒有好感,而對試圖講寫作規則的書更是反感至極,覺得簡直是對寫作者的侮辱——寫作這種事情是要靠才華和靈感的,整一堆條條框框,是對個人才能的束縛和抹殺,甚至是在挑戰寫作者的尊嚴。

一晃幾年過去,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已經漸漸意識到當初的想法是多麼幼稚。沒錯,寫作的確需要倚賴才華和靈感,但那是就文學創作而言。而倘若在新聞采寫範疇內探討這個問題,我個人的看法是絕大部分的文章得以誕生的基礎是清晰規範的采寫技術,而不是才華和靈感。最近三四年專門從事特稿寫作之後,這一感受變得愈發強烈。

需要說明的是,並非是要否認個人才能的價值和意義,真正優秀的非虛構作品,必然是紮實細密的採訪寫作過程和富有個人色彩的寫作氣質相互結合的產物。但我想說的是,在很多情況下,人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放大了後者的作用而忽略了前者,這其實會使寫作者陷入一個危險的境地——靈感是靠不住的,才華更是虛無縹緲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帶著上帝安上的翅膀突然飛來臨幸你一下,很多人甚至終身不得與之相逢。

這聽上去很悲哀很殘忍,但這就是事實。如果一個職業的非虛構寫作者將作品的完成寄托在才華和靈感上,那等待著他的將會是一次又一次的中途流產,或是作品完成度無法達到基本的發表要求。

但這段聽起來有些可怕的論述是否意味著非虛構寫作是門充滿了隨機性、難以把控的手藝呢?不是的。閃爍著個人光彩的作品可以脫穎而出進入精品的行列,但工整紮實的稿子即使不是最優秀的,但也足以立得住。打個比方,才華可以幫助一篇文章從75分變成85分,但沒有這10分,75分也不失為一篇不錯的文章。反過來,如果把注意力都放在那10分上,可能前面那75分會縮水成45分,總分不及格。

現實中的例子是,不如人意的文章,仔細分析起來,最終總會發現,大部分的問題會歸結到採訪做得不到位:採訪時間不夠充分、問題問得不夠深入、採訪主題出了偏差……等等。而不是文字不夠漂亮。

而這些問題,都是技術問題。只要是技術問題,就總是有辦法通過針對性的訓練加以解決的。

而《故事》就是一本能夠幫寫作者解決技術難題的書。本書第一章結尾有這樣一句話:「只有天才而沒有手藝,就像只有燃料而沒有引擎一樣。它能像野火一樣爆裂燃燒,但結果卻是徒勞無功。」

但這本書提供的並不只是細枝末節的具體操作手法,而是能夠幫寫作者建立起一整套敘事邏輯和觀察框架,切入人物和事件的門徑。

你可能會覺得它是一本闡述電影編劇技術的書,對寫作未必適用。但情況並非這樣,一部120分鐘的電影和一篇一萬字的非虛構報道從故事結構上來講幾乎沒有區別,這本書中的絕大部分內容可以不加轉換直接運用到故事寫作上。去年初我第一次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懊惱不已,十分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讀它。否則,也不會之前好幾年都像無頭蒼蠅一樣不得要領,繞了許多彎路。

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那種懵懂無知的摸索經歷也自有它的價值,它可以幫助寫作者建立耐心和持久力。如前文所說,這可能比才華和靈感更重要。

說回到《故事》的具體內容。它的好處在於幫助寫作者理清故事之所以能夠成立和流傳的原型是什麼。摘取幾段:

故事的經典設計是指圍繞一個主動主人公構建的故事,主人公為了追求自己的慾望,與主要來自外界的對抗力量進行抗爭,通過連續的時間、在一個連貫而具有因果關聯的現實里,到達一個表現絕對、而變化不可逆轉的閉合式結局。

一個事件打破人物生活的平衡,使之或變好或變壞,在他內心激發起一個自覺或不自覺的慾望,意欲恢復平衡,於是把他送上了一條追尋慾望對象的求索之路,一路上他必須與各種(內心的、個人的、個人外的)對抗力量抗衡。他也許能、也許不能達成慾望。這便是亘古不變的故事要義。

故事事件創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富有意味的變化,這種變化是用一種價值來表達和經歷的,並通過衝突來完成。

人物性格真相在人處於壓力之下做出選擇時得到揭示——壓力越大,揭示越深,其選擇便越真實地體現了人物的本性。人的表面特徵下掩蓋著一個深藏的本性,無論他們言說什麼,無論他們舉止如何,若要了解深層的人物性格,唯一的途徑就是了解他們在壓力之下作出的選擇。

概括而言就是:故事的本質就是人的內在慾望與外部現實的碰撞交鋒,這種衝撞以現實衝突的形式出現,人物生活的平衡因此被打破,而人物的本性在因衝突而生的壓力中得以揭示。

是不是會發現,古往今來的各路經典故事都是如此?

無論作者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地運用了上述的故事原型,精彩的故事最後都是因為做到了這一點而精彩。把握住了這個大前提,故事就像是修建大樓時有了鋼筋構成的大框架,就像是人體有了骨骼,剩下的就是把混凝土填到鋼筋里,或是讓人體充滿血肉。

這些論述或許還是有些抽象,拿一篇具體的文章進行說明。前段時間,我的同事GQ報道總監曾鳴所寫的《「失敗者」李曉峰》受到很多好評,到處都是轉載。這篇文章之所以能夠令讀者心生觸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非常精準地還原了《故事》中所闡述的故事原型。

來看一下這篇文章的導語部分。正是對故事原型的闡釋:

2015年3月,李曉峰退役了。就像所有成功人士退場一樣,他得到了很多祝福和紀念,但遺憾的是,大家說的最多的還是他的WCG雙冠王,他的名人堂、中國電競第一人的身份。

這些榮譽和這些功名當然很重要,但這並不是李曉峰身上最動人的東西。他最動人的是博客上的一張照片,那是他河南汝州老家的一扇木門,已經老朽歪斜。1998年,李曉峰開始玩遊戲,每天晚上等大人睡著了,就穿過這個地方偷偷溜出去通宵。

1998年到2005年,他經過了漫長而幽暗的甬道,經歷了一個又一個失敗。他家裡非常窮,小時候一兩個禮拜才能吃一次肉;他為了通宵,頻繁挨父親的打;他後來讀大專時,為了打遊戲,每天只能吃一塊錢的水煎包;他比賽總是輸掉,差點跳樓……

李曉峰的失敗史,才是這個時候最值得去紀念的東西。就像西行的玄奘、大航海的哥倫布和登月的阿姆斯特朗一樣,抵達的那一刻只是故事的尾聲,精彩的篇章其實是他們在路上的時候。

而當我們談論作為失敗者的李曉峰,就會看到他曾經有多麼微不足道,以及他的成功有多麼驚人。而這個過程,恰好又呈現了電競的迷人之處。就像安迪·沃霍爾說的:

「這個國家的偉大之處在於——在那裡最有錢的人與最窮的人享受著基本相同的東西。你可以看電視喝可口可樂,你知道總統也喝可口可樂,麗斯·泰勒喝可樂,你想你也可以喝可樂。可樂就是可樂,沒有更好更貴的可樂,你喝的與街角的叫花子喝的一樣,所有的可口可樂都一樣好。」

電競就是可口可樂似的美國夢。不管在現實中你有錢沒錢,有權沒權,是富二代還是窮屌絲,在電腦前都會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而李曉峰最終憑藉著這樣的一種公平,完成了對階層、權力、金錢以及自身的超越。

我去年剛剛讀完這本書時,也曾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套故事原型理論運用到自己所寫的文章里。恰好,當時所操作選題的主人公的個人命運非常精準地貼合故事原型。這篇文章的主角是范美忠。

來看看文章的第一個自然段。

往返於成渝兩地間的火車每天從四川省隆昌縣金鵝鎮瓜子岩村旁駛過,隆隆的汽笛聲讓村民們煩躁不安,卻又是他們的精神寄託之一:對於這個偏居川南的破舊村落而言,鐵路負載著數輩人對繁華富裕的想像,以及改變命運的可能。但村中第一個考入北京大學的孩子在成年之前,卻從未獲得機會藉此打探外面的世界。1980年代中期,這個戴著1000度近視眼鏡的瘦弱男孩,為自己制訂的首要任務不是應對初中課業,而是日復一日用拳頭瘋狂擊打自家泥土砌成的牆壁。三年過後,他的心愿達成,練出一身緊實肌肉,足以對抗父親及四個兄長的毆打辱罵。

這裡使用了「拳頭——牆壁」的意象來映射范美忠內心欲求與現實世界的強烈衝突。這個意象奠定的基調貫穿了整篇文章。

過去一年裡,每逢工作遇到瓶頸,情緒感到焦躁,我總會習慣性地拿起這本書,從任意一頁打開,隨意地翻看一陣。不需要太久時間,心緒總會恢復平靜,思路也開始變得流暢。它講的絕不只是講故事的技巧,而是一整套對人類情感的理解認知方式。能達到這種效果的書並不多見,因此我反覆把它推薦給很多人。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好幾位與碼字行當完全無關的朋友,也對它愛不釋手,時常翻出來讀上幾頁。

我起初有些不解,但當我對這本書越來越熟悉,我不再覺得意外。因為它其實已經超越了編劇技巧的範疇,它想表達的千山萬水,會激發人們尋找到一個門徑,去審視自己的人生。

-END-

「非虛構寫作文庫」

何瑫,《智族GQ》總主筆,寫長篇非虛構報道,或許不擅長,但是愛寫,還會繼續寫下去。微信公眾號「非虛構寫作文庫」為你精挑細選最優質的非虛構作品,以及採訪手記、采寫技術、從業心得……總之,有關非虛構寫作的各種內容。


接,非常接,我認為這本書就是編劇的「地」,我國大部分編劇,連地都沒有踩穩,走都不會,就大談怎麼飛(此處是結合整句做比喻,不是那個飛,那個飛中國編劇很在行)。

《故事》講的是原理,不僅適用於商業片編劇方法,其實也是電影語言的原理。

這本書也介紹了基本的編劇職業技能,包括基本格式和劇本里應該寫什麼。

別的不說,「劇本只需包含一切出現在銀幕上的視覺內容,以及相應的聲音」。這一條80%中國編劇都做不到。(只算有劇本能被拍出來的編劇)

你們能不能把「他心裡想…」「她的心裡五味雜陳…」都刪掉?!?!

能不能?!?

2016一月更新:

來一個範例,解釋什麼叫「劇本只需包含一切出現在銀幕上的視覺內容,以及相應的聲音」。這是在拍的一個國產電影的工作台本(是工作台本啊!攝影組表示整個人是崩潰的),完成度極低,基本上是文學化的,而不是電影化的。

如果劇本中出現了:

「思維穿過了時光隧道」

那就必須是特效做一個時光隧道,再把思維具像化。

像這樣

「黃狗一樣兇惡的日本鬼子」

「睜大了痛苦的眼睛」

「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整整喊了七十年」

「記憶的閘門」

請把一切描述具像化寫在劇本里好嗎?


當我看到《故事》里的這段話的時候就覺得買這書看一看是值得的。太接地氣了好嗎!

換言之,是故事告訴了你它的意義,而不是你將意義強加到故事之
中。你並不是從觀點中獲得動作,而是從動作中引出觀點。因為無論你的靈感如何,到最後,故事總要將其主控思想植入最後的高潮之中。而且當這一事件道出了它
自身的意義時,你將會體驗到寫作生活中感受最為強烈的時刻之一——自我認識:故事高潮反映出你內心的自我,如果你的故事是來自於你內心最好的源泉,你看到故事中反映出來的東西時常常會感到震驚。

你也許會認為,自己是一個熱情而充滿愛心的人,直到你發現自己居然寫出了具有憤世嫉俗後果的故事。你或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曾經滄海的人,卻發現自己寫出了一個溫馨而富有同情的結尾。你以為你知道你是誰,但你常常會為你迫切需要表達的東西而感到震驚。換言之,如果一個情節完全按照你最初的計划進展,那麼你的寫作方法便過於拘謹,沒有給你的想像和直覺留出餘地。你的故事應該時刻讓你感到吃驚,漂亮的故事設計是所發現的主題、起作用的想像以及靈活而明智地施展手藝的頭腦的統一體。

不要先給電影預定一個多麼深刻宏大的內涵,只要先講好一個故事,創作者自己的價值觀就會自然而然的傳達給觀眾。這麼個道理國內99%的編劇與導演都沒參悟啊,全是為了煽情而煽情,為了講道理而講道理的電影,最終只會讓劇情顯得生硬甚至幼稚,導致越來越多的國內觀眾無法接受。


題主的評論讓我意識到一件事,

其實故事這本書雖然不錯,可以被稱為編劇聖經,但並非意味著讀了這本書,或者吃透這本書就可以成為一個編劇。

事實上正相反,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是給那些已經有創作經驗的編劇從業人員以指導,而不是讓一個小白由此跨入一個行業。

說的再簡單一點就是:這本書是用來升級的,不是闖新手村的。

很多沒有創造經驗的人,聞名而至,讀了一氣,覺得莫名其妙,很正常,太正常了。

我大學期間讀過,沒讀下去,不知道在說什麼,覺得沒用。

寫了兩個劇本之後再讀,感覺完全不同。這些年偶爾還會拿起來翻翻,還會有新的收穫和觸發。

這本書是價值與你個人從業經驗成正比,

———————————————

瀉藥吧…

其實這個吧,按說在規定時間講完一個規定故事,其中包含規定和高潮和低谷,這種故事模式根本上來說就不是中國本土產物,是在西方戲劇傳統的影響下茁壯成長的。

影視,尤其電影更是舶來品。

電影就是在規定時間講故事,還得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既然中國人要跟世界齊步,就得學習這套東西,學習方法論。

我們是評書、章回體、折子戲的傳統,轉過來不容易,但是玩法已經被人家規定了,你就得這麼玩。

所以故事這本書就很有意義,

什麼接地氣這種說法,本身就含糊不清。

戲劇性研究就是研究什麼樣的衝突能喚起觀眾最大的關注度。這些研究成果基本上有效,不分中國外國。

所謂本土化,是本土化什麼內容,需要從業者清楚。

最後總結一下吧,戲劇故事分為兩大塊

一是結構,二是細節

結構就是故事這本書里最核心的東西,如何構成一個完整的戲劇故事。

但細節是必須與文化結合在一起,才能讓本土觀眾有共鳴。

兩者不可偏廢。

只有細節沒有結構,都不能稱之為戲劇故事,一盤散沙而已,細節再精妙都沒用。

強調接地氣的大約就是強調內容,還有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接地氣是指啥,跟著胡說罷了。


故事是本好書,幾乎編故事會遇到的問題裡面都講了。

講的是好故事的原理原則。

這原理不是他制定的,而是他在總結研究中發現的。

指導意義不言而喻。

但這並不代表這本書就是靈丹妙藥,看過後好故事就源源不斷寫出來了,這更像是一本訓練指導,師父指引了方向,還要靠自己練習領會。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和古代的武經七書一樣,打仗的人都會看,但水平就千差萬別了。


我的《故事》讀後感:

小的時候好奇心和想像力比較強,看到《蜘蛛俠》《星戰》這種科幻電影,並不在乎其中的故事,而對其中人物設定、飛船武器非常著迷。而隨著閱歷的增加,電影中奇形怪狀、花里胡哨的人設或場面已經不能打動我,更別提打來打去、追來追去的動作片,或是俊男靚女互相竭嘶底里那種。

後來明白,作為一個觀眾,我想要的是一個好的故事,給我一種強烈的體驗,無論這種體驗是感動、驚奇和是激勵。

如何欣賞一個故事?下面以周星馳的電影作為例子,很多理論和語句來自羅伯特麥基的《故事》

典型的故事構成:激勵事件——進展糾葛——危機——高潮——結局

例如,周星馳的《功夫》:

激勵事件——阿星冒充斧頭幫勒索,斧頭幫火牛被隱藏高手K到垃圾桶。打破了平靜!

進展糾葛——阿星想加入斧頭幫,卻總是爛泥扶不上牆,斧頭幫與豬籠城寨之間的矛盾步步升級,在「一曲肝腸斷」殺死城寨三傑,神鵰俠侶出場,達到第一個正面小高潮

危機——火雲邪神出場,碾壓一切,K了神鵰俠侶。在火雲邪神與神鵰俠侶糾纏在一起時,阿星面對了最艱難的抉擇:俠義還是幫凶。正義與邪惡都達到了巔峰狀態!

高潮——阿星選擇了正義,並化繭成蝶,完爆邪神。俠義戰勝了邪惡!

結局——世界又安靜了,小阿星與小啞女深情對視,美好純真。結局並非結果,而是高潮帶來的影響,或對次情結的交代。

而相對比較弱的《長江七號》,雖然在場景和對白上還有點周氏風格,但是故事過於羸弱。高潮不過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外星狗,捨去自己的性命救了星爺。沒有針鋒相對的價值碰撞。

衝突法則:若無衝突,故事中的一切都不可能向前進展。衝突是生活的本質。

人物塑造:

主人公必須具有自覺或不自覺地慾望以及意志力。

主人公精神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鴻溝,是故事的溫床。

《功夫》中,阿星自覺的慾望是加入斧頭幫,出人頭地,所以去冒充斧頭幫、努力去殺人、打劫,救邪神。而不自覺地慾望是擁有高強功夫、懲惡揚善。這兩種慾望是矛盾而又很合邏輯的,同時推動著故事的進展。

人物的維度。越是矛盾的人,維度越高。表面特徵下掩蓋著一個深藏的本性。而人在面臨兩難的抉擇時,其真相才會暴露。

《功夫》里的阿星看起來遊手好閒、軟弱無能、欺軟怕硬,但是他深藏的本性是一個具有大俠光輝的天真少年,只是隱藏在無奈與不得志的表象之下。他的本性得到揭露的地方,一個是閃回到童年救啞女,一個是在高潮時選擇了正義的一方。

而《西遊降魔》里,玄奘相對阿星維度就低一些。玄奘只是弱,卻一心向善,追求大義,沒有壞的地方。只是在對段小姐的愛上,有所矛盾。

主人公極其故事的智慧魅力和情感魄力,必須與對抗力量相適應。

《功夫》里阿星的對手是終極殺人王火雲邪神,托出阿星的level也是超一流。如果與斧頭幫對戰,那只是民間箇中高手罷了。

小角色必須輕描淡寫,但不能流於呆板。這是星爺電影最出色的地方,小角色永遠流光溢彩,或是語出驚人或是奇人異相。例如,醬爆!

展示,不解釋,不說教

對作者主觀思想的解釋,無論是通過對白還是畫外音,都會嚴重降低影片質量。

故事本身是一種表達手段,絕不採用任何解釋性話語。展示,不要告訴。解說的技巧在於無形,隨著故事的進展,觀眾無需費心儘力,不知不覺中便吸收他們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教父》里並沒有畫外音解釋什麼是黑手黨。因為整個電影里全是黑手黨,我們不需要在開頭便知道什麼是黑手黨,只要在看完後知道便可。

《西遊降魔》里,玄奘的師父向玄奘解釋豬剛烈的來歷,就有點太生硬,像突然開始聽故事。

說教根源於一種天真的熱情,認為虛構作品就像手術刀一樣可以用來切除社會毒瘤。經典作品給予我們的並不是解決辦法,而是一劑令我們清醒的良藥。並不是答案,而是富有詩意的率真,它們把人類世世代代之所謂為人而必須解決的問題不可迴避地昭然於天下。

《長江七號》里的說教更是過度直白。當然,是對的,甚至有點星爺式的誇張和幽默,混得那麼慘了,還一本正經地說「我們雖然窮,但是不能說謊,也不能打人;不是我們的東西,我們不能拿;要好好讀書,長大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但是,我們要的是故事,而不是理論。

移情作用

隨著故事展開,觀眾會本能地考察負荷著價值的世界和人物,力求分清善惡、是非、有價值和無價值。他們會力圖尋找善之中心。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是善良的或正確的,並想要認同這些正麵價值。

讓觀眾移情與主人公,則善之中心應定位於主人公身上。善是相對的,指的是正面素質,包括氣質、智慧、能力。例如《教父》,影片里沒有好人。但柯里昂家族具有正面素質,當我們發現這一正面素質,便會移情於此。觀眾會想,我當一個黑手黨,也要像柯里昂家族一樣,而不是其他人。例如《蝙蝠俠黑暗騎士》,觀眾看後會想,如果我當一個罪犯,也要當Joker一樣的任性的罪犯。

可信性指一個內部連貫的世界,其規模、深度和細節都能自圓其說。故事一旦缺乏可信性,移情作用便會消融,我們便感覺不到任何東西。

升華

正如小時候語文老師教給我們的,作文需要升華。故事的升華也能使體驗達到飛起的高度。

象徵升華:將故事發展為原始模型。

《月光寶盒》的結尾,至尊寶在盤絲洞內外反覆穿梭,象徵命運的曲折輪迴。

《大聖娶親》中至尊寶戴上金箍變成孫悟空是在水簾洞中,水有靈性,是「悟」,洞是再生的母體場所。結尾孫悟空走向大漠,大漠便是「空」。

《功夫》里棒棒糖和啞女,和愛情幾乎無關,或是沒有展開,是故事的一個重要意象。它代表著我們心中的珍念,也是不被世界玷污的初心。

反諷升華。

《西遊降魔》中,當玄奘明確自己愛上段小姐時,一切已晚。發人深省。

《國產凌凌漆》中,李香琴拿槍打穿凌凌漆時,凌凌漆卻為她冒險摘取白玫瑰。發人深省!

最後引用羅伯特麥基的話:「講故事就是許諾,如果你注意聽我講,我就給你驚奇,接下來便是發現生活的喜悅,在你從未想像過得層面和方向探知生活的喜怒哀樂。而當你獲得某種見解時,看起來就像你自己做到了這一點。


寫作,始終是一個賣方市場。

我讀《故事》最大的體會,或者說可以升格為信仰的認知就是這點。

市場是什麼,是一群琢磨不透的人,沒有誰能完全掌握市場,如果有人號稱如此超能,那麼這個自大狂不是先知下凡,洞察人心如同辨認顏色一樣。那麼他就是一個邪靈妖孽,最擅長的就是熬出一鍋毒藥,灌得人神智昏昧,只聽他撥弄琵琶便隨之起舞、傻笑。

劇本作者或者小說作者要寫什麼文章。不應該考慮市場。是出自對生活理解的領悟,加之文學性、敘述結構技巧的烹調,用於表達生活的隱喻,而有多少人願意看喜歡看是一件非常不值得細細琢磨的事情。

這本書最大的作用就是在你寫不出自己認可的作品前,不要希冀市場的施捨,那樣的人不是作者(作家這個詞我很敬畏,盡量不用)。正如沒人會把KFC炸薯條的妹子當作廚師一樣。

「十個60分比90分高」的言論幾乎就是在侮辱所有熱愛寫作、為了寫出好作品而放棄尋常成功和快樂的人。

這本書教會我的是如果你真愛寫作這種體驗,並希冀自己寫出好作品,最起碼你要做的是:

先不要考慮讀者,而是考慮人性,

先不要考慮市場,而是考慮生活。

不要在意是否奪得眼球,而要在意是否真情流露。

寫作是一個賣方市場,永遠要寫讓自己流淚和歡笑的作品。不要做一個熬毒藥的巫醫。

面對市場要有一種愛買不買,反正老子餓不死的情懷。

也是我對這本書反覆翻閱,視若聖言的主要原因。即羅伯特?麥基很有格調,有足夠的高度,使得他配成為寫作者這個自大狂群體的老師。

至於書中關於劇本創作的結構的看法,按下不表,得空更新。

在社會思想的前沿,作家領路,而非跟從。小說作者和劇本作者更具備傳播思想的才能,羅伯特?麥基所傳授的技能是如何將作者見地和生活比喻這根金線織入霓裳之中。而非創作華彩和讚美本身。

沒有衝動表述思想的人,寫不好故事。

乾癟說教的人,也是一樣。

故事是如何在湯裡面加鹽的藝術。


這本書立意之高遠,同情之深刻,知識之豐富,表達之準確,方法之實用

遠遠超過許多隻看了本書一兩遍的人所覺得的程度。

有見識的人,常常沒有同情;有同情的人,常常沒有條理;有條理的人,常常沒有靈感。

羅伯特麥基在這本書裡面都體現並說出來了


1.這本書對編劇有沒有幫助

2.這本書是否被神化了

3.這本書是不是編劇聖經

4.這本書是否接中國的地氣

這是幾個不同的問題啊

1.這本書對編劇當然是有用的,畢竟說了一些麥基本人的創作觀念和評價體系下的創作理論,也算有理有據(至於道理是否認同另說),對類型片的創作有很大的幫助,至少提供了一個系統化思維的角度和方式,總之沒到高層次的人看了肯定不虧。

2.「神化」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無法具體定義,所以無法回答

3.編劇聖經?怎麼可能,伯格曼黑澤明難道要看它才能寫得齣劇本?劇本本身就有很多種風格,麥基僅僅是提供了他認識所限的一些私人角度,難道還能概括這一百年來各國所有電影劇本創作者的努力成果?

正如 @cartiwu 所說的,麥基的理論是有缺陷的

另外出於我個人私貨,麥基有一個觀點是編劇技巧可以抵消和戰勝文化差異,這個理論我絕對是一生黑,何謂文化差異?不同的人操著不同的語言,本身就造成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加上各種歷史問題和地域問題,這是任何孤立存在的編劇技巧都不可能徹底涵蓋的,這是一個帶有明顯的文化沙文主義色彩的極端又淺薄的觀點。

4.是否接中國地氣?從類型片的創作規律而言,沒什麼地氣不地氣的,都必須在創作原理結合具體情況,所以不接地氣這個說法不存在。

最後補一個,劇本遠遠不是電影的一切,劇本只是造出一個框架和結構,裡面有編劇本人頭腦中的情景,但導演技巧中的節奏控制、演員的表演、鏡頭運動、剪輯還有音樂和美術會通力造出一個不一樣的,通常是比劇本豐富得多的世界,所以既然知道劇本的局限,也就該知道,一個鼓吹萬能的編劇規律是毫無意義的,如果從這個角度而言,任何「聖經」的說法都是神化的,藝術創作是感性和激情的結晶,而不是齒輪履帶的組合。

以《美國騙局》結尾前的一場戲為例,騙徒貝爾為了脫身,被迫精心布置了一系列騙局,最後滿帶愧疚地到被他拉下水的本性善良的市長家交底,並被痛毆後逐出家門。劇本里是這麼寫的

而具體畫面呢?

市長老婆接受不了夢想的幻滅,痛苦哀嚎,貝爾已經被趕出他們家門

車外在等待貝爾的惴惴不安的amy,這是一個推鏡頭,這是啟幅

從amy的表情可以看得出她一直的驚愕,畫外的市長老婆的聲音也讓兩場戲連接起來,但她沒有離開汽車也有兩種可能(隨時開車走人?想不到場面會如此激烈?都有可能),而這個推鏡頭的使用,是用全景交代環境,以及迅速從客觀角度推進到表現人物內心

貝爾踉踉蹌蹌走出來,因為心臟病發作倒在地上,鏡頭下搖跟表演

低角度仰拍amy衝出來,接上一鏡頭,為貝爾主觀鏡頭,以他的眼中的角度敘述amy的動作,而且這個角度可以充分看到amy的演員表演狀態,也在表現方式上呈現和他相濡以沫的amy的關係(試想別的角度就沒有這個效果了),另外這輛車的景別比剛才啟幅的景別緊,以示區別以及分鏡頭的遞進,因為剛才是客觀角度,聯結室內——車的位置關係,此為貝爾摔倒地方——車的位置關係

拿出救心丸,並把頭暈的貝爾送進車裡,這裡鏡頭有一定的搖晃以傳達天旋地轉的感覺(但因為影片的風格,沒有達到偽紀錄片的程度)

amy把貝爾推進車裡,拉上車門

這裡省略了放平座椅的動作(還是根本沒有放平?),而這個景別給了兩人一個私密的,僅屬於他們的空間,這個在車內躺下的動作,我認為是這場戲的精華——省略掉放平座椅的動作,既簡潔,也更符合表演真實性,而兩人躺下來,在一個特殊的戲劇情景里創造出他們的私人心理空間,更體現了全片呈現出來的戲劇主題——和之前兩人各種撕逼矛盾的激烈糾葛產生了強烈的對比,既達到了劇情上的反轉(忍辱負重假戲真做的騙局),也體現了全片的主旨:在騙徒橫行的70年代(信仰失落,政治騙局,越戰泥潭晚期,正對應片名的「american hustle」),這對佳偶如何艱難求存,偎依取暖。

這裡貝爾說了句I love you,字幕沒有打出來

這幾個對切的鏡頭,從節奏和情緒上,都對這場戲作了一個完美的總結

光靠劇本那幾行字,怎麼能呈現這一切呢?

一不小心跑題了……明白我意思就好

個人公眾號maoleispace,歡迎關注


有用,用錯了。

1.麥基的框架是為了建設戲劇性的,故事不止戲劇性。

2.畫畫中有一個叫做透視的概念,但是如果你按照透視的規則畫立方體是相當愚蠢的。你應該先畫,再用透視的規則來矯正他。很多人費盡心思根據故事來編故事,而不是用故事來矯正故事。

以上。


然而,中國的作家必須明白的是,文化質感僅僅是一個宇宙真理的表面表達,這便是:我們都是人類,都經歷著同樣根本的人類難題,提出同樣根本的人類疑問,生活在不斷縮減的時間陰影之下。

《故事》所論述的即是那些超越了所有社會和歷史的敘事藝術基本原理。

我希望中國的寫作者能夠掌握這些原理,利用其獨具特色的文化,通過故事的通用語言,向廣大的國際觀眾進行表述。

——羅伯特.麥基


誇大了,並不是絕對的規則,但提煉的比較精妙與具體了。

對指導寫戲,有意義。

一旦熟練這個規則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創造出一個看起來還像回事的劇本。

但是這個劇本會老套而空洞,大部分怪獸片,動作片,都是這個方法創造的,脈絡明晰結構簡要。

在熟悉這個規則之後,創新度,內涵與詩意,才是大家競爭的關鍵。


不說別的,單是麥基老師寫的下面這段話,就一直激勵著我!

「對故事的愛——相信你的觀念只能通過故事來表達,相信你的人物會比真人更「真實」,相信你虛構的世界要比具體世界更深刻。

對戲劇性的愛——痴迷於那種給生活帶來深刻變化的突然的驚詫和揭秘。

對真理的愛——相信謊言會令藝術家裹足不前,相信人生的每一個真理都必須打上問號,即使是個人最隱秘的動機也不例外。

對人性的愛——願意同情受苦的人們,願意深入其內心,通過他們的眼睛看世界。

對知覺的愛——不僅要沉迷於感官的快感,更要縱情於靈魂的知覺。

對夢想的愛——能夠任憑想像馳騁,隨其驅使,並樂在其中。

對幽默的愛——笑對挫折磨難,以恢復生活的平衡。

對語言的愛——對音韻節奏、句法語義探究不止,樂此不疲。

對兩重性的愛——能感知生活的隱藏矛盾,對事物似是而非的表象持有一種健康的懷疑。

對完美的愛——具有一種字斟句酌、反覆推敲的激情,以追求完美的瞬間。

對獨一無二的愛——大膽求新,對冷嘲熱諷處之泰然。

對美的愛——對作品的優劣美醜具有先天的識別力,並懂得如何去粗取精。

對自我的愛——具有無需時常肯定自己.從不懷疑自己的寫作能力的長處。你必須熱愛寫作,而且還能耐得住寂寞。」

說實在的,原來不喜歡看講理論的書,後來在讀完麥基老師的《故事》和凱文凱利的《失控》之後,我完全被他們的文采所征服!

對於一個有志於進入這個行當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書所帶來的啟發性和專業性,一定都不過譽,至少對於我來說,他教會我的,是去形成一種藝術判斷力和忍耐力,而不是什麼「速成」或者「刻意的忤逆」。

有時間再更一些,我看完這本書的感受吧。

PS:話說我發現,凱文凱利和麥基老師的書的每一章節的最後幾句話都寫得好棒,超級值得反覆體會!!!


肢解羅伯特麥基的《故事》

《故事》讀了兩遍,將近三個月。

起初是因為,我想系統學習編劇的「創作原理」,在影視圈混出一片天地。經各種渠道介紹,分門別類,買回一堆書,累的快遞小哥直翻白眼。

第一本,就是《故事》。

無他,名氣太大,編劇的聖經,不看會被人當外行。

起早貪黑,一個半月,沉甸甸的一本書,咬牙酸手,終於讀完了。

第一感覺,枯燥。第二感覺,懵懂。真實感覺,暈。

跟我想的,不一樣。

我以為,有經典加持,光環纏繞,就能一飛衝天,俾睨天下。沒料到,羅伯特麥基,也是這麼想的。

全書,寫的都是「天下」,宏觀和理論,哲學和思想,充斥字裡行間。枯燥費解的辭彙和長句,從頭折磨到尾,摧拉枯朽,我一度接近崩潰。

用三個字形容學習成果:你得悟。

想到了《九陰真經》。

我立刻把書扔到一邊,順便發個朋友圈:受益匪淺,5星強推。

不想被人當外行。

還是《救貓咪》、《你的劇本遜斃了》,好看。

第二次讀《故事》,是兩個月之後的事。

因為碰見了新問題。

《救貓咪》和《你的劇本遜斃了》,還有其他一些教科書,在閱讀體驗上確實開心,能吸引人不顧一切讀完,同時有種恍然大悟的喜悅。

很多不知道和想知道的秘密,都有了滿意答案。

但事情並沒有結束。在實際演練中,我發現,這些書教得本領,很難用的來去自如。要麼用不上,要麼用上了不合適,要麼根本不知道怎麼用。

這究竟怎麼了。

忽然想起《故事》,懵懂的第二感覺,發揮了作用,有件事忽略了。

《救貓咪》和《你的劇本遜斃了》,教的是細節,幾乎所有的,你不知道和想知道的細節,都會一一告訴你,讓你小心,讓你注意。

可是,細節是依附在結構之上,為整個故事服務,令其血肉飽滿,令其鳳凰涅槃。細節是支離破碎的,它們必須連接穿插,互相服務在一起,才會發出應有的光芒。

單個細節,再璀璨奪目,也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首先需要一個好的,故事。

平台很重要。

明白了我想要的東西,有了直觀的目標,了解了《故事》的本質,第二次讀,比第一次流暢許多。一些一知半解的觀點,漸漸清晰。結合實際操作中遇見的問題,豁然開朗。

《故事》的本質,是如何創作一個好的,故事。

這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在新的閱讀過程中,感悟像遲到的煙花,砰的一聲炸開,漆黑一片的天,瞬間五彩斑斕,一個一個光點,亮的刺眼。

為了抓住稍縱即逝的感悟,我決定用筆記錄下來。

再來一遍。

《故事》里的每個觀點,重要的語句,按章節段落,都羅列出來,輔以個人的理解,做個整理。

講真,這本書,除非大毅力者,難有通讀三遍以上的動力。

讀過的朋友,會有同感。

將整本書,濃縮提煉成大綱,無疑是個好辦法。

讀者,提升了閱讀體驗。寫者,加深了閱讀理解。與人與己,都是好事。

看過許多談寫作的文章,寫的很好。僅有的遺憾,文章內的推薦圖書,並未深入探討,只有書名和概述,詳細的讀書筆記,個人的心得體會,都沒有,這無疑加大了讀者的時間成本。

肢解羅伯特麥基的《故事》,是我在這方面的一個小嘗試。

希望能給朋友們帶來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個人理解的部分,粗鄙膚淺的可能性很大,請朋友們見諒。拋磚引玉,本就是目的之一。如果思想能發生交流碰撞,就更好不過了。

多評論,多溝通,不對之處,敬請斧正。

鄭重向知乎致歉:經多次調校,知乎的排版效果無法滿足大綱式讀書筆記,故只好用其他軟體製作後,以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實非我願,絕非廣告。真誠的說一句,對不起!

建議電腦閱讀,如果喜歡的話。

不定期更新,直到完結。


《故事》本身沒錯,關鍵在於用的人,類似於世上的武術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習武的人有強弱之差,就好像你學了一數學公式,但會了公式不一定就能把題做對啊~!編劇除了要有技巧,更多的東西都在電影之外~!

其實我是來曬合影的~!(哈哈!!)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