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從城市規劃角度看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01-27
東京這種大範圍長距離通勤是城市規劃的成功還是失敗?他的幾個副中心衛星城包括橫濱規劃的算是成功嗎?
東京是世界上少有(甚至是僅有,未考證)的基於公共交通網路構建的巨型都市系統,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圈層擴展型都市圈。筆者認為東京是目前高人口密度地區城市規劃最成功的城市,主要有以下幾點先進的經驗值得分享:1、高效的都市圈通勤網路。
都市圈由分級明確的道路系統和軌交系統構成,其中共同的特點在於快速化與慢行的完美結合。大量快速路以及以山手線為代表的快速軌交線路橫穿東京核心區各大組團,具有明確的網格化特徵,與巴黎紐約不同的在於都市圈的交通一體化無與倫比的高效配置,都心與副都心被山手線站點串聯,形成6公里直徑的環形城市鐵路疏散系統,通過與地鐵線路的連接完成「半小時內到達東京21區任意一點」的交通運輸目標,其中品川、東京、新宿等多個站點與JR新幹線接駁,可以實現全國性的高速鐵路日間高峰通勤,在80~120km/h的運行速度下可實現60公里半徑的都市圈移動,保證「一小時內到達山手線JR站",這樣最終確保居民可在「一個半小時內實現東京都市圈內任意兩點的通勤"。
2、基於公交場站優先的建設理念。東京的公交優先並不只是停留在規劃文本中,而是真正將公交引導發展貫徹到了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我們可以發現東京都的幾大副中心的中心無一例外都是軌交場站,這種徹底的公交場站優先的建設理念極大程度上保證了東京通勤的效率,同時也有利於慢性交通的實現,國內熱議的「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在東京的建設中已經極大程度的被克服,可以注意到東京的「最後一公里」同時也是以站點為峰值的開發強度最高的區域,覆蓋了最大比例的居民行為活動範圍,從根源杜絕了無意義的交通需求。3、緊湊型的TOD開發原則。住房開發策略方面圍繞軌交站點展開,形成扁平化多中心網路結構,同時分層次分強度開發,核心圈層到外圍郊區依次降低開發強度。以住宅為例,核心區提供高層公寓產品,遠郊區則供應具有江戶風格的兩到三層"一戶建"(容積率1.0左右)。這種遵循地租規律的TOD開發模式在總投資恆定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挖掘土地的潛在價值,提高了經濟收益有利於城市可持續開發運營,同時更重要的是營造了緊湊的城市空間氛圍,對城市文化和空間品質的塑造提高了空間的價值,進而對網路節點的土地價值形成正反饋機制,保證了城市中心區的活力,避免了衰敗的發生。
長距離通勤是迫不得已,所有談不上失敗但是不一定有借鑒意義。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19世紀末英國社會活動家霍華德提出的田園城市理論?
※哪個城市的自行車道最人性化?
※如何看待海綿城市?
※如何科學地規劃與改進貴陽市的交通?
※為什麼江蘇沿海沒有一個比較大的城市?這是偶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