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IT外包有前途沒?


作為一個從外包圈跳出來的人,我想發表下自己的看法。

先從個人角度回答問題:前途和錢途都沒有

看了幾個回復,說非常有前途的我不知道是什麼心態和目的,可能是老闆的緣故?可能有外包公司股份?並且還給出無處不在的外包公司進行佐證。

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做外包,沒前途!

從個人經歷說起我覺得會更有說服力些。

2006年的時候,學校要學生出去實習,隨便找了方正實習。學習http://ASP.NET開發。

語言C#。因為貪玩,也沒有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規劃,除了技術的皮毛和手快(感謝老闆讓我只用鍵盤禁用滑鼠),沒啥收穫。

後來真到了找工作的跟前,傻了,面了很多,被拒了很多。後來兩家做http://ASP.NET的小企業要我,再就是一家外包公司了,避嫌就略去名字了。做微軟項目。我當時太年輕,想想,我擦,微軟多牛逼的企業啊,直接就去了。開始做離線外包,就是公司把項目拿到自己的場地做。手動測試,覺得很無聊,因為有coding的底子,轉了onsite的微軟項目。那時候微軟知春路西格瑪大廈還在,在那裡覺得,一切都很牛逼,沒覺得外包有多業餘和低人一等,因為看起來大家都很nice,可是,如果你多一個心眼,你就明白,不是這樣,關鍵的數據和產品意圖不會告訴你,產品架構更不會跟你說,你只是負責執行,測測產品是不是有問題。很遺憾,那時候我一點眼力價都沒有,也意識不到這些,覺得微軟就是這樣的吧。而其實,外包人員就像溫水裡的青蛙。

再後來,我又在外包公司里跳來跳去,工資在07年到09年的時候漲的還蠻快,但是。。。但是,那是外包最好的幾年而已。很快,隨著全球經濟下滑,你知道的,工資很難提高,項目被砍等等,更重要的是,你很難集中精力去學習一個東西,一項技術,你需要的是跟著項目,讓甲方滿意。也有除非,除非你一直專註一個某個領域,比如微軟的SQL Server,SharePoint,但這個壁壘就是你無法再去找非微軟的項目和工作了,這就是外包的一切。核心的東西怎麼可能讓你看到?那麼你會問,那不是有人說:「我們的客戶的IT託管服務就是包給IBM的,IBM這麼牛,不也做外包嗎?」,別聽他瞎扯,那是在放屁!IT託管服務不叫外包,叫IT服務,更通俗地說就是買賣。你花錢,使用人家的IT託管服務,出了問題人家會指派他們的工程師來,請注意,人家的工程師,大多為外包人員,明白了?在中國,從來都不缺廉價的勞力。

可能有人會噴了,那你說BAT不也有外包嗎,他們不是用的微軟的技術啊,不好意思,我又見證了百度的外包,這些外包人員做的事情就跟進快速迭代的產品,檢查新上線的產品功能是否正常之類的活,辛苦之極卻看不到止境。那麼你想想,這個技術含量又能有多少?

而跳出外包仍然是一個倍受歧視的過程,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學習linux,學習非微軟的產品,Python,PHP等其它非微軟用的編程語言和技術才最終跳了出來,這其中的滋味無法言說。而且,直到現在我仍然在追趕因為貪玩,因為不思進取,因為不停下來思考自己的未來而落下的功課。希望你也能停下來想一想,除了一份工作和那些薪水,你要的是什麼?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外包有個卵前途,哥就是外包公司的老闆,腦袋壞了才去做外包,屌絲才去做外包,沒關係沒背景的才去外包,沒技術的才去做外包,沒運營概念,沒產品概念的才去做外包,沒實力的才去做外包,外包毫無前途,不光做爛貨,還要幫甲方墊錢,幫他們做融資工具,還要擔特么最大的風險,做外包有個卵出息,有一丁點的機會都不要去碰外包。做外包IT從業者最爛的選擇!哥這會兒還沒下班呢,一定轉產品,轉生態圈,轉品牌,轉運營,外包絕無前途,外包不死,天理難容!

----------更新---------

我在2015年拋掉一套房子創業,把錢給媳婦做家裡開銷。因為我在農村有房子離城裡很近,我沒必要住城裡。然後我賭了一年時間做了一個平台和產品,因為賣掉房子後我不用上班或者接外包。我跑了幾個投資機構,後來被一個公司的老闆看上了拿了天使輪投資。轉型的陣痛是很痛苦的,但是我們為什麼要拿著牛逼的技術干討飯的外包呢?


老闆還是很賺錢的


毫無疑問,純外包毫無前途。


我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今天我想從我的角度扒一扒,外包公司的套路和水坑

從業10年創業6年,曾經也雄心壯志,單槍匹馬,為了效率將APP開發交給外包公司做,結果可想而知。產品沒上線,時機也延誤,而自己身陷合同陷阱,一份源代碼還要不來。懷揣著一分激情,收穫十分失望,一盆涼水潑頭,覺得每年冬天都瑟瑟發抖。

所以失敗以後就自己做了一家比由技術工場,做技術VC,不想再中外包的套路,掉外包的坑。這幾年接收了不少夭折的項目,也和許多創業者徹夜細談,無不對不良外包深惡痛絕。其中不乏許多亮點的想法,獨角獸般的遠見,膽魄如抵押房產出來創業,身前身後都是質疑,稍走錯一步就是萬丈深淵,險惡的不良外包公司就是這個深淵,這個巨坑。

為了讓創業者避免這種境地,懷揣著創業夢想和理念走得更遠,今天我就來扒一扒某些外包公司開發APP與軟體的套路。(以下外包公司僅指某些不良外包公司,請勿以偏概全,誤傷良心企業)

假案例,假場地,假員工

大多數創業者和外包公司只有三次現實交流的機會。第一步,初步交涉;雙方建立聯繫,外包公司介紹,創業者闡述需求。第二步,實地考察;創業者親臨外包公司,看看場地規模,員工規模,公司規模。第三步,簽署合同;合同一簽,重鎚落地,該付款的付款,該生產的生產。三步緊密環環相扣,內藏殺機。交涉階段,外包公司會用各種案例虛誇自己,創業者想做一個電商APP?沒問題,唯品會就是給我們外包的。想做一個社交APP?沒問題,陌陌也交給我們外包過。用各種知名案例吹噓自己,實際上沒接手過幾個案例,技術那是更不用說。客戶也難免有些懷疑,所以在實地考察階段,這個可能連辦公場地都沒有的外包公司,找個中小型互聯網公司,給點錢臨時換個門牌,帶著創業者指著別人的公司,別人的員工,別人的場地,說自己的規模。「這場地大不大,這員工多不多,咱這規模好不好,這麼好還不趕快簽合同?」

這樣演的一齣戲打消了創業者的顧慮,放心大膽的簽合同。許多無良的外包這時候,拿了預付款就抽身走人,客戶幾個月聯繫不到,拿不到產品,上門發現公司「易主」,拿著合同也投訴無門,欲哭無淚。以偏概全 渾水摸魚 創業者都是「急躁」,這種急躁不是什麼貶義詞,是一種對於創業的激情,對自己想法的迫切渴求。在和創業者交涉的前期,外包公司會故意誘導,歪曲創業者的需求,將一個複雜的功能誘導成簡陋的功能,從而降低成本。以「商城功能」舉例,龐大如「淘寶」,「京東」,這種商城成本高的難以想像,功能也非常複雜。外包公司混淆概念,APP上加張圖片,放個按鈕,按鈕上寫兩個字「購買」,也能叫做商城了。而此類外包公司一般對於客戶的需求都是縱容不考慮成本。想不想要商城功能?想,加!社交圈也不錯,加!直播這麼火,加不加?加!總之就是加!加!加!給創業者畫了一個宏偉壯大的藍圖,當場簽合同付款,這一步很重要,我們之後會說到。

過了幾個月,創業者拿到手的產品簡陋到寒酸,當時允諾的功能有是有,可是根本不能用。再和外包交涉,得到的回答就是沒關係,沒關係,這1.0 Beta版本先做這麼多,商城直播社交圈留著2.0再做。想做2.0嗎?簽份合同吧。這時候把合同拿出來一看,合同只簽了1.0版本,根本沒有2.0。還想做產品,得出更多的錢。出多少錢?可能是1.0的幾倍。

產品經理 一職難求

產品經理是個在三四線城市絕緣的職業,即使在常州,產品經理也是很少。一個好的產品經理重要性難以言喻,許多外包公司用銷售和用戶談需求,談完需求直接開發程序,沒有產品經理參與其中,對產品進行交互設計,需求分析。這樣就導致了三個問題:一,交互反人類,程序沒有相關經驗,只是按部就班的編程,不會反覆對交互進行排查檢驗,由此產生許多反人類的交互行為,使APP用戶體驗很差。二,邏輯問題,這樣做出來的APP軟體沒有閉環,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邏輯。用戶的直觀感受就是,點著點著無法返回,只能刪掉APP。三,交互落後,iphone都出到7了,有的程序還在用iphone4時代的交互設計,遠遠落後於時代的交互設計就意味著失敗。

Demo圈錢 一氣呵成

按照開發流程和合同履行,外包公司要給創業者Demo,Demo即樣本,產品雛形。也就是產品基本完成的樣子,但是Demo是無法使用的,只有一個空殼,按鈕菜單系統是全沒有的。這些Demo中有的是代碼Demo,還說的過去,更有甚者,用一個非原生APP的Demo或者是原型圖,原型圖用PS的就能做出來,成本幾乎沒有,就按合同收取了創業者90%的款項。中國古話,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這些拿了90%的外包公司,剩餘的10%在這90%眼前不值一提。就開始將項目無限拖延,無限拖延的套路我們下面會提到。提前付款,就等於提前上當。

消極怠工,拖延工期

怠工拖延這個大家都不明說,但創業者們都感受得到。打電話,發郵件,發微信,一遍一遍的催促外包,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門,今天下雨明天放假,這個要改那個重做,功能麻煩耗時耗力,要想加急先加錢,其實開發還未提上日程。等到開發正式啟動,又換了一種拖延方式。APP上線需要申請ID,安卓有安卓賬號,蘋果有蘋果賬號,其中流程繁瑣手續複雜,審核時間動輒3-5天,不管是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支付都要申請,需要十分詳盡的Demo,其中的手續同樣冗長。中間有一步出錯又要回爐重造,許多創業者自己辦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這本是外包公司本身的責任,卻推給了創業者,以此拖延。創業者敢怒不敢言,有時還要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原因。上手就做 修改加錢 這是我所遇到的很慘痛的案例,也是和我詳談後最為唏噓不已的。南方某總萌生互聯網創業想法之後,投入70萬,APP開發歷時1年,2016年2月APP雛形公測,9月出售公司宣告倒閉。他將眼光放在了旅遊市場和民宿上,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萬事俱備,只欠APP上線。找外包公司的過程暫且不說,對於APP只有個雛形,許多功能還未定奪的時候,外包公司就濫竽充數幫他做完了。想要修改界面和功能,外包按著合同一條一條駁回。前期的投入不高,而後期投入越來越多,本身談好的開發費用30萬,修改功能加錢,加錢,加錢!直到投入70萬,外包也沒任何責任心,所做出來的產品也和預想中差之千里。想要抽身走人拿源代碼,不好意思,合同交割完才能交付源代碼。最終的結果就是創業想法被扼殺,app胎死腹中。摘錄一段出售聲明,讓大家體會下我的唏噓。「杭州XXX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自籌劃,運營以來已一年有餘,距離正式創立已過兩年,這些年來,各位和我一樣,信心滿滿,激情四射,付出無數的辛苦和時間,我們夢想著財務自由和情懷生活,在互聯網的大下資產......」

純套模板 空手套狼

百度搜索「模板」有298萬個結果,而現實中,拿現成模板修改的外包公司不計其數。互聯網創業本身就是一個技術壁壘,過得去的人活下來,過不去的人被擋在牆外。這種套模板的外包公司的行為就是在地上挖了一個坑,騙你以為是過牆的洞。套模板成本幾乎為0,利用創業者急於求成和不懂技術,空手套白狼。模板是死的,用戶的需求是活的,這樣套模板得到的網站根本無法使用,就是個空殼。而這樣的程序完全沒有安全性、健壯性可言;一旦用戶增多或者數據量上來,就很容易卡死,甚至要重構整個系統架構,此時進行二次開發又帶來了新老版本以及數據的兼容問題,開發成本將倍增數倍;一些模板還存在安全問題,很容易受到攻擊,泄漏平台交易數據或者用戶隱私前期投入的錢無疑打了水漂。許多創業者前期都上過這樣的當,有的圖便宜,有的圖快,損失從幾千到幾十萬都不等。身邊我認識的就有幾位老總,花了大幾十萬不能用,拿給我看,我都不好意思說這就是一個500塊錢的模板。

UI美工 分不清楚

UI是什麼?就是用戶的操作界面,換句話說就是APP的臉!臉重不重要?重要!UI設計重不重要?那當然更重要!好的UI設計讓軟體有個性有品位,讓軟體操作自由,手感舒適,充分體現APP的特點。哪怕你需求分析再到位,邏輯功能再好,UI不合格那這個APP就是不合格。許多外包公司根本不重視UI,社會招聘一些原本做平面媒體的美工,美工也許玩的轉修圖平煤,但是對於UI卻束手無策。這樣做出來的APP軟體,樣式極丑,毫無美感,界面一塌糊塗無法使用。和創業者想像中的相去甚遠,功能盡有,奈何臉丑。這樣的啞巴虧,比黃連還苦。錢花了,功能滿足了,不能用。店大欺客 粗製濫造 最後一個套路是關乎一個態度。就算創業者精挑細選外包公司,選場地大員工多還有UI的正規公司,實地考察驗過真偽,合同詳細沒有陷阱,那還有最後一個坑在等著你---沒有責任心。

責任心幾乎是所有外包公司都缺乏的,不管大公司小公司,小公司消極怠工,粗製濫造;大公司你幾乎是求著他做開發,趾高氣昂。許多這樣的大公司對待一些項目,直接動用實習生,剛上手的實習生毫無工作經驗,做開發磕磕絆絆,這樣的APP,你放心嗎?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他們有九「陰」真經,我就有天龍八「步」

第一步,查真偽。你說案例是你做的,那就去查,有APP就去下,有網站就登,千方百計看你是否名副其實。三次見面那就見五次,還有兩次偷偷去突擊考察,考察員工,考察場地,真金不怕火煉,好公司不怕突擊。

第二步,辯需求。需求分析越辯越明,創業者到底需要什麼功能,不需要什麼功能,自己要有清晰的想法,不能被外包公司帶著走。口若懸河,滿嘴跑火車。該要的功能,具體的功能,一個都不能少,不要的功能一個也別加。全部落實到需求文檔還有功能清單或者原型圖,挨個確認簽字。

第三步,好產品。外包一定要有產品經理,產品是溝通創業者和程序員的最好通道,創業者說不清,程序員聽不懂,最好的翻譯就是產品經理。把需求掰碎了,揉爛了,捋順了傳達給程序員,能避免許多問題,也能讓產品的開發更加順利。

第四步,慎付款。跟錢有關的事不要太急,天下外包那麼多,也不急著給一家付錢。軟體外包行業長久以來的問題就是,定價不明,模糊不清,開發費用幾十萬,細分下來誰也說不清,如果能將功能定價,需求定價,那麼外包行業會很明朗。而在預付款,完成款,尾款額度方面要把握好,一個Demo 90%的款項著實過分。我自己的比由技術工場款項都是343模式(首款30%,中期40%,交付30%),創業者也可以參考這個配比來簽署合同,減少損失。

第五步,定工期。為了應對拖延工期,消極怠工,從而導致創業者錯過最佳的上線時間,定下工期完成時間很重要,三個月就是三個月,五個月就是五個月,做不到就換外包,逾期就違約。APP上線註冊賬戶都應該明確是哪方做,何時做,不能一方面推脫給創業者。以我自己舉例,在簽署合同前就和創業者談好工期,分好任務。每一部分開發完成遞交驗收,客戶確認簽字,然後再繼續開發,客戶放心,我們的程序員也不用擔驚受怕。

第六步,驗合同。從來都沒有一次可以定好的合同,在簽合同的時候要考慮幾點:項目是否按照前期原型圖去做,功能是否完善可用,後期的部分功能增刪改查是有必要,要予以保留。之前幾步里的工期,款項,需求,之後的UI,都要在合同里有嚴格的規定。

第七步,否模板。套用模板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網站或者APP呆板,不能增加其他功能。創業者要求增加功能時,外包極力勸阻,工作量大太複雜,實在要加,就加錢。這時候就要當心了,很有可能是套模板,走法律途徑是比較好的,不要再投入太多,如果你看了第三、四步,這時候損失也不會慘重。

第八步,盯UI。UI的重要性我也說過了,在開發的過程中,要不時的驗收,偶爾找個第三方評測一下APP的各個指標,UI這一項,創業者自己可以和其他一二線APP比對,發現那些實在是不堪入目的,可以提前問責,早日發現問題。

第零步,看態度。這一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不管是大型的外包公司,還是小型的外包作坊,態度尤為重要。溝通時候的態度,簽合同時候的態度,修改功能時候的態度,凡是不能用「All In 」態度為創業者服務的外包,都不是好外包。「All in」也是我自己的技術工場的態度 。

說了這麼多套路和拆招,看著來來往往的創業者,心中不免激昂澎湃。創業是一個夢想,是許多人的熱血,許多人的烏托邦,是難走的路,難爬的山。夢想著從日復一日的循環中跳脫,賭上一切,報復平庸的生活。大家曾經的夢很燦爛,有的失敗過後也只能感慨,但是從不後悔,血燒過,不會冷,在創業的沙場廝殺過的人只會比平庸的人更加堅韌。西伯利亞冷流吹進華東大地,離開創業戰場的人坐在那裡,看著之後進入戰場的後輩,滿眼都是自己當年的影子。拍拍肩膀,遞根煙,說一些自己當年遇過的失敗,中過的套路,也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們,少遇些外包的坑。 也可以來「比由技術工場」,和我們聊一聊,創業這些年的風雨心得。


到底有沒有前途或錢途,我透過比較完整的市場調查分析與數字來分享吧。

&<橫跨10年的市場規模分析,國外外包領域龍頭的表現,國內12家上市的外包服務企業,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花費三年的市場調查,來深度分析外包產業的現狀與預測未來的趨勢,以及分享在企業服務領域可以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

摘要:

1. 以錢途來看,是一個不斷在成長的領域。

2. 以前途來看,在成長的領域,沒有前途也很奇怪

3. 在外包公司寫代碼,就看公司做外包的質量。質量好,管理的好,項目又多的話,有機會延伸到研發行業解決方案。

4. 如果個人出來做外包,除非BD很強,不然有錢途但沒有一直用」個人「名義做下去的前途。(還是法人比較適合做B2B的生意)

全球外包市場初探

根據美國市調機構Statista的報告,2013年全球IT外包市場總額為2880億美元,相當1.8萬億人民幣。預期每年以5.84%的幅度成長,在2019年將達到2.6萬億人民幣。

如此巨大的市場,市場份額排在前列的幾家公司分別為IBM,HP,Fujitsu,CSC,Accenture。而他們幾家只佔到整個市場的28%,並不像手機或電腦系統市場那樣,存在明顯企業獨佔鰲頭的現象,IT外包的市場則是相對分散的。

矽谷最有影響力的投資機構之一,曾投資Facebook,Airbnb, Twitter, Slack等多數獨角獸企業的投資機構Andreessen Horowitz,在IT外包的領域投了Gigster(快速報價的低價外包服務提供商)1000萬美金A輪。可想而知,在這個領域裡還是有很多可以被顛覆和超越的可能性。

國內外包市場份額分析

相較於國外,國內的成長似乎比國外要快一些,國內政府大力推動互聯網+或許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根據易觀的調查結果顯示,2011到2015的外包市場規模呈現出翻倍的成長結果。根據全球的5.84%漲幅為預測,國內2017之後的成長僅是保守估計。

針對目前已上市的12家IT外包企業進行了分析。其中東軟為市場的龍頭,中軟國際為排第二。但即使是龍頭老大,其市佔率僅為1.7%,這表明了國內IT外包市場分散的程度,也告訴同行業者此市場所具備的潛力。

東軟與中軟國際兩家佔了前12家上市公司總額的一半(但尚未達到總市場份額的3%)。神州泰岳,恒生電子,浙大網新的老三到老五則佔據28%的市場。也就是說,前五名的市佔率高達80%。但此圖表所體現出來的數字為營業額比例,一家健全的企業需要的實則是利潤。

下圖所示為各企業總利潤額(凈利)的比例,營業額第一的東軟所賺取的利潤總額排第四,而第二營業額的中軟國際則掉落到第六名。反觀第五名的浙大網新則成為了利潤總額的冠軍。這雖然不代表浙大網新的利潤率是最高的,但東軟與中軟國際的「搶市場策略」所帶來的利潤率有多低就不言而喻了。(營業額僅有東軟5分之1的上海海隆軟體,利潤額竟比營業額第一的東軟還高)

此圖所示為各企業利潤率的比較。營業額第一的東軟其利潤率低於5%,第二的中軟國際則是低空越過5%的門檻。而表現亮麗的則為上海海隆軟體以及浙大網新,營業額雖呈中等,但利潤則是排名前三。整體市場由老大老二的低利潤牽引,12家上市企業的平均利潤僅僅為5.44%。

除了整體市場規模之外,我們試著針對從事外包的業者數量進行調查。可惜無法從正式渠道取得可靠的信息(工商註冊的營業範圍的確有相關業務,但不代表改企業實際有從事外包業務)。有多年的老兵提及2萬到3萬,也有7萬到8萬的說法,我們就折中以6萬來做為一個假設:

2017年的預期市場規模將近6000億,假設一個項目5萬元,進行如下計算:

6000億元 / 6萬家 = 1千萬元

6000億元 / 5萬元 = 1200萬個案子

1200萬個案子 / 6萬家 = 200個案子

200個案子 / 12個月 = 16.7個案子

這樣看來,一家企業要每個月接16.7個案子才能滿足6000億的市場,而一個案子平均價位是否為5萬元,我們並沒有正確答案。但在推廣渠道的考量之下,「去App」化的趨勢逐漸明顯,越來越多的應用都以網頁(HTML)鏈接微信為主。日後微信小程序的興起,又會加速「去App」的現象。

全球市場下的中國軟體外包

我國的經濟成長策略的三架馬車之一為出口,而在IT外包的行業當中,中國也不缺席。根據中國產業洞察網的調查,中國在2017年的離岸市場當中可以佔有將近一千億人民幣(140億美元)的份額。但在全球當中,中國離岸的IT外包競爭力完全無法與海外龍頭競爭。

印度佔有全球最大的IT外包市場。WiPro、HCL、Infosys、TCS都是國際最知名的外包企業之一。而光是其中的TCS一家在2015年的營業額(145億美元)就超過中國2017年離岸市場的總和。(照片里的園區為TCS的印度本部)

TCS的一部分客戶:

曾經有印度外包企業龍頭在台上分享時,拿出了一片光碟說「如果貴公司把外包業務交給中國企業做。一周後,任何人都可以在中國的街上,用10塊美金購買一張貴公司智慧財產的光碟」。當下大大降低西方人士與中國外包公司打交道的動力… 畢竟,要在企業服務的領域獲得客戶的認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信任」。

軟體外包與企業服務

除了信任之外,企業到底對於外包提供商在意什麼?我們透過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花費三年所作的調查,來分析外包的趨勢,要點以及其他相關乾貨。

此份調查的回答對象均為10億美金營業額以上的企業。涵蓋了全球各個地區,超過70項以上有關調查。78%的受訪者表現出對於外包業務的認可。

所有企業都必須持續改善的幾個點,不外乎就是加強競爭力。從這一頁的分析可以看出,外包在這個部分已經有相當大的貢獻。

第一:降低成本(59%)

第二:加強核心業務 (57%)

第三:解決產量問題(47%)

受訪者來自25個不同的行業,包含消費性產品,工業產品,理財金融以及醫療健康等。使用IT外包佔整體比例最高(高達72%),而31%表示今後會持續提高使用比例。

95%的受訪者表示會要求RFP(requestfor proposal)。簡單而言就是企業主向外招標發放的文件,要求投標這提供建議書,這比單純的投標要複雜許多(由於受訪者企業的年收入超過10億美金,要求也就多)。此外,89%的受訪者回應,會優先考慮使用既有的外包商,因為已建立了默契與信賴。這反映出了ToB市場的特質:進去難,一旦打入,也不容易被淘汰。不僅僅是大企業,即使是中小企業也相同。

除了客戶對於外包的積極印象,當然也有不滿之處:

1. 外包提供商不夠主動 - 46%

2. 沒有提供足夠的創新 - 33%

3. 外包業務人員調換頻繁 - 29%

21%的企業主也使用 「我可以把你換掉」 的殺手鐧,作為與提供商交涉的籌碼。

總體而言,整個外包市場在成長,客戶對於外包的疑慮也逐漸下降。

服務品質不佳的疑慮:從48%降至20%

不符合條件的資源來源:從36%降至23%

回應速度的疑慮:從34%降至24%

我們得出這樣一條結論:信得過(質量)與可省錢(成本)為企業對於外包服務的最重要兩大因素。

IT外包服務商的不同模式

IT外包提供商主要分三個模式:技術VC,眾包平台以及傳統外包公司。三個模式各有利弊,也有各自的市場。

技術VC:不收取費用,或收取一小部分的費用,但透過佔據一部分企業股份作為酬勞。對於缺乏資金的創業者而言,是一個可以考量的選擇。因此適用在規模小,或是剛起步,還沒有拿到融資的企業,軟體開發規模較小,並有機會獲得高速成長的項目,否則外包服務商換得的股份無法退出,將會制約此類服務的健康生存

眾包平台:有如聚集了外包服務的「豬八戒」,平台上有各式各樣的個人或企業提供外包服務。適用於初創到小規模的企業。優勢在於選擇多,資源多,可以廣泛接觸到不同技術背景的提供商,也方便進行比價。但由於平台的本質在於「撮合」,所以如果外包品質出問題,基本上僱主只能與外包提供商直接商量,眾包平台一般不介入。即使有些新創的眾包平台會介入把控制量,但也難以保證其最後產出的品質。眾包平台最適合需求方對技術開發有一定了解,項目規模不大的情況。

外包公司:僱主直接與外包商對接。從前期諮詢,產品梳理,技術實施都由該外包商來負責。對於僱主而言,這類型的外包服務最能夠可以保證質量。相比之下此類外包公司人力成本最高,相對適用於具有一定規模(和預算),對軟體開發並不精通的的公司但此類公司數目眾多,有一定鑒別難度。

總結:

信息化浪潮之下,軟體開發的需求已從互聯網行業向傳統行業轉移,「今後外包的市場規模只會擴大」。雖然市面上已經有許多服務提供商,競爭也相當激烈,但這個領域還是存在不少問題等待被解決。


我是做外包管理的,個人感覺是否有前途因人而異吧!

我最開始做項目外包,幹了三年底層外包測試,兩年外包測試組長,從15年開始做外包項目管理;其實很多事情看你自己的態度和堅韌程度,是否能在做測試的時候,獲取客戶的信任,進而到獲取客戶新的項目機會,成為客戶的合作夥伴,而不僅僅是他們的邊角料提供商,進而獲取老闆們的認可,這個過程首先自己要明確;

在甲方公司固然待遇好,技術深入,但是中國市場上,你到了40歲,不轉管理或者資深架構師,就沒出路了;如果你轉管理,外包公司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外包公司會提供豐富的平台給你去發揮你管理的才能,如果能力合適升職會很快,甚至可以在33~35拿到總監的職位,這種慨率相對比甲方等500強公司會高很多,因為在牛逼公司除非你特別牛逼特別受上帝的寵愛否則升職的機會很少;

所以,事在人為,很多人,比如我自己,上學的時候沒好好學習,導致沒考上211等名校,也沒有考研究生,導致進500強,進BAT,進華為會很難;但這種屌絲也不是沒有機會了,只要在工作中努力上進,後來也能稍微趕上來一些;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有沒有前途,因人而異。請注意,外包或是其他方式,都只是工作合同的簽署方式,所以,請關注工作本身,這個才是本質的東西。有沒有前途,指的是這個人有沒有前途,所以,還得看人。

有些外企,因為公司財務策略的需要(相當數量的金融公司及五百強),在中國有大量的員工需要以外包的形勢簽署在第三方,請問,這些員工都沒有前途?又有些公司,將非公司核心工作內容的職位進行外包,比如做葯的公司,把部分的IT職位外包給第三方,這是國際上的趨勢,就是把自己不擅長的東西交給專業的公司來做,憑這個就斷言做外包無前途,也不合適。

當然,外包行業的進入門檻相對而言較低,而外包服務的乙方公司對於員工的個人關懷和職業發展的培養相對較少,屬於放養的模式,員工的歸屬感也比較差一些,這是事實。但是在這樣的環境裡面,還是孵化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才,當然也有很多沒有想法貪圖玩樂,或者安於這種工作模式的員工,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的,不可以自己的情況和體會就斷言無前途。

我見過很多年輕人,起點比較低,以外包的方式開始了職業生涯,勤勤懇懇,有些在幾年後熟悉行業及業務,進入甲方,或者在乙方有了更好地發展,從低價值的職位轉成高價值輸出的職位;也有人起點很高,進個國企央行,渾渾噩噩幾年,喪失了個人競爭力。

我的建議是,無論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進入什麼類型的公司,都要了解自己要什麼,做好職業規劃,積極進取,那就是有前途!如果自己本來就不咋地,沒幾把刷子,只是隨波逐流,缺要糾結是外包還是直簽,那就是本末倒置,沒有真正找到自己發展緩慢或者停滯不前的核心原因。


作者:鄭岐

鏈接:外包行業的未來在哪? - 鄭岐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一、雲服務行業的爆發期

這個事情,我覺得要從國內的雲服務業務來說。

如果說,2013年是互聯網金融元年,2014年是智能硬體元年,2015年是雲服務元年的話,那麼2016年便迎來了雲服務爆發期的開端。

在雲服務這塊,不管是諸如亞馬遜、BAT、網易這樣的互聯網巨頭,還是諸如TWILIO這樣雲服務行業的創業公司蜂擁而起。互聯網時代,產品的快速上線,搶佔市場、更新迭代都離不開雲服務。

二、雲服務公司的短板

然而,儘管是騰訊 網易這樣的巨頭做雲服務,也都是新業務,在市場上也是有局限性,全國範圍內能夠觸及的客戶數量仍然是非常有限的。2B市場是非常理性的,僅僅靠點對面的市場推廣也是有瓶頸的。

三、雲服務公司和外包公司各有所長

而大量的的客戶資源的擁有者是全國範圍內野蠻生長的外包公司、系統集成公司、軟體商。他們在2B業務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在這個行業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

雲服務公司不可能在每個城市設立辦事處或做市場推廣,然而外包公司的分布遍及各個市區。

雲服務公司掌握著最前沿的技術和符合市場需求,以及被市場認可的底層服務;以及龐大的市場資源和行業話語權;最重要的是,像網易這樣的公司擁有著深入人心的品牌效應。

四、合作機會

所以,結合點也是合作的機會就來了。雲服務商授權給外包公司產品技術代理權,並給予市場資源、品牌背書、技術支持方面的資源和政策,兩者互為合作夥伴,這會更有利於外包公司拓展客戶的力度和話語權。同時也可以拿到業務返點,保證公司的持續運營和盈利;

對於雲服務商來講,與遍布全國各地的外包公司合作,公司的業務也就很自然的鋪到了全國各地。

共享利潤,共同發展。兩者的價值都能得到最好的發揮。

五、利益相關

我們是做paas雲服務的,在im即時通訊、音視頻、直播、點播等方面搭建好了底層的技術架構,以sdk和api介面的形式提供給開發者。

希望和各位同行能夠合作共贏。我平時也會遇到需要外包的客戶,會優先介紹給合作夥伴。qq3103607948


看是項目外包還是人力外包,項目外包,it界挺多公司的,個人覺得還是有前景的,人力外包不建議嘗試,歸屬感不強容易有心理負擔


去年實習在外包公司,今年六月份正式畢業,也從外包公司離職。現在在一家金融公司做java開發。

說一下我對外包的看法吧:適合新手去呆一年!!!

在外包沒有歸屬感,經歷過的都知道。

外包的經驗對你下一次找工作並沒有什麼含金量,原因就是:外包公司做項目的目標從來都是60分,但是真正的甲方公司都是要做100分的產品,所以在外包公司呆久了,會讓你變得沒有責任感,覺得實現就ok。

外包公司壓榨員工,不關心員工成長。


去了有格調的諮詢公司就很有前途。我個人才覺得,我司的人要是受到其他答案里說的待遇,絕大部分得拍拍屁股走人,而且還不愁找到[互聯網]工作。

入職外包公司不久前,拿了甲方公司的offer。結果去了外包公司,非常湊巧又被派回甲方了。

結果我發現,當你比和你合作的甲方員工年薪還高的時候,就很有前途了。

現在我覺得當初甲方要是給我offer多開點,是不是就能省下現在幾倍於offer的外包費了。。。


前途與否取決於態度,其實任何一家企業都喜歡愛學習,能攬事,善挑戰,能擔事的人,很多人對外包有誤解,憑空認為沒技術含量,會複製就ok了,大家仔細想想,上線後沒bug請問那些不做外包的團隊有幾個能辦到?


絕對沒有。


it技術現在已經成熟化,標準化了,因此單純的技術人員,出頭的機會實際是越來越少了,儘快轉型到商業和運營才是正道。


同樣的問題問下,去騰訊有沒有前途。

前途是一個未知變數,生活的美好就在於這個未知。

不要在知乎上問這樣的問題,如果內心覺得不夠踏實,還是別去,去了也後悔,如果覺得踏實,那就去吧,總有一片天等著你去開拓。


在IT 外包公司首先學到的東西是普通的 IT 網管是學不到的,接觸的面也是很廣泛的,對自己的技術和是職業的規劃都有很多的好處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