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廁所洗手到底有多重要?

重要到什麼程度?如果不洗手會帶來什麼樣的危害?(群體及個人)



僅供娛樂XDDDDDDDD


王哲,筆名京虎子,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後從事艾滋病毒研究和預防控制,後赴美從事醫學研究,現從事電腦業。著有《大流感》一書。他說:

洗手可將感冒的危險降低45%,是最好的預防感冒的方法,也是除了流感疫苗外,預防流感的最好方法。

既然洗手這麼有用,你管它是不是上完廁所之後呢。

順便加一個:正確的洗手方式


其實,關注他人眼光才是真正原因。。。。。


看著某個多圖答案,勾起了我小學時的回憶。某天撒尿時,突然意識到一個令我恐怖的事實:小便池裡那些眾人的尿甚至是屎,在我撒尿的過程中,與我的肉身是直接連通的!當時還一本正經地考慮過是不是要練習一下間歇撒尿法,以保證在任意時刻我的尿柱與尿池不連通。直到有一天我發現了另一個令我顫慄的現象,撒尿時漸起的小水滴(混合著他人的同類分泌物),在特定條件下會飛得比我的小雞雞的位置還高,甚至可能到手臂上(還好沒發現濺到過臉上,但是理論上存在這種可能性)。這樣,按一些答案的邏輯,我每次尿畢,必當沐浴凈身才能出去見人。可惜內建浴室的公廁實在不多。再後來到了初中,生物老師安慰我說正常尿液是無菌的,其實比自來水還要乾淨些。可尿濺身上、氣味留手上還是很讓人不安的,不是臟不髒的問題,而是人們都會聯想,就像某個多圖答案展示的那樣。

所以手我還是會洗的,每次都洗,而且一定會用洗手液洗。主要原因這樣做之後好讓我不停瞎想的大腦消停些,然後安心去干正事兒。


健康問題上有多重要我不知道,但你一旦沒洗手讓我看到,你絕對會給我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甚至讓我不想摸你摸過的東西…

——————

煩的是學校里大部分人如廁後都不洗手……真是讓我這種愛乾淨的人心裡發毛


你的孩子在你的手上你不難過嗎?


流程不太對,手上有細菌,jj上也有細菌,應上廁所前洗手,儘可能避免弄髒jj,上廁所後應先洗jj,以清潔手上帶給jj的細菌,然後再次洗手,清潔jj帶到手上的細菌。


只要進廁所就不再使用平時會使用的東西,比如手機,上完廁所之後一定要洗手,即便停水也要想辦法洗手。


最嚴重會導致戰爭,甚至引發亡國。

悅般國,在烏孫西北,去代一萬九百三十里。其風俗言語與高車同,而其人清潔於胡。俗剪髮齊眉,以醍醐塗之,昱昱然光澤,日三澡漱,然後飲食。

與蠕蠕結好,其王嘗將數千人入蠕蠕國,欲與大檀相見。入其界百餘里,見其部人不浣衣,不絆發,不洗手,婦人舌舐器物,王謂其從臣曰:"汝曹誑我入此狗國中!"乃馳還。大檀遣騎追之不及,自是相仇讎,數相征討。

——《魏書》

翻譯:

悅般國,在烏孫國的西北,距離代有一萬九百三十里地。人們生活習慣和語言與高車一樣,但人民很講衛生。愛剪齊劉海(與眉毛齊),再用大寶sod蜜往上塗,塗完了blingbling的亮閃閃有光澤,然後每天洗漱三次後才吃喝。

和柔然結好,悅般國國王曾經率領幾千人去柔然,想和柔然的可汗一起談笑風生。進國界百多里地後,國王見到柔然部落的人不洗衣服,不扎頭髮,不洗手,老娘們喝完酸奶以後怕浪費,用舌頭把裝酸奶的東西都舔一遍,國王表示I『m angry,「你們把我騙進了這麼一個狗比國家!」於是飛奔而還,生怕多待一會兒都被噁心到。柔然可汗派人去追都趕不上,從此開始兩國結下樑子,多次互相干仗。

由此可見,不但上完廁所要洗手,最好平時多洗手,講文明。要不然國外友人來了一看,卧槽飯前便後不洗手,還不剪頭髮,衣服也不洗,這友好條約不簽了,乃馳還,自是相仇讎,怎麼辦?


應該之前洗手,因為不知道摸過什麼髒東西。。。至少那個在褲子里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


酒吧里,男子正在跟朋友訴苦。男子埋怨道:「前陣子只是和MM握了個手,她居然懷孕了!」朋友大驚:「沒搞錯吧?握手也能懷孕?」男子糾結的說道:「哎,我不喜歡洗手,沒想到她也是。」


這和很多人上完廁所出來還要洗把臉的概念一樣。。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真的尿臉上了-_-||


人的陰部是細菌集中區域,上廁所的時候難免會有飛濺和自己不小心的地方,只要沾到一點,細菌就到你手上,你再去吃東西,細菌會到你胃口裡,你皮膚有傷口,細菌就會到你皮膚里。

之前我手上起過一個癬類的頑疾,原因就是因為一個小包破了我沒在意沒去洗手和消毒,那也不是上廁所,就普通環境下空氣中的細菌,更別提廁所里的細菌了。我當時採用液氮來凍我那塊皮膚,讓那裡的細胞死亡脫落,起了很大的水泡,去了好多次醫院找了很多罪才根除,現在還有傷疤。

所以注意個人衛生和消毒真的太重要了!


一直都很疑惑,擦完以後其實我們並沒有立即洗手,還要紮上衣,穿褲子,系皮帶,這樣的話衣服上細菌更多,很容易再到手上,那立即洗手的意義還大嗎?


不少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形:做出某些艱難的抉擇後,心頭仍有疑慮,不停地找理由說服自己抉擇無誤。這種「極其害怕自己做錯決策」的忐忑心理,心理學上被稱為「認知不協調」,實際就是「決策後不適症」。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洗手有助消除遲疑,幫助人們接受並適應所做的抉擇。

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學者斯派克和諾伯特進行了洗手實驗:要求志願者瀏覽30張CD的封面,從中選出10張,按照喜好程度排序。隨後,研究人員要求一半志願者用洗手液洗手,另一半不洗手。洗手後,研究人員要求志願者再次給10張CD排序。結果顯示,與先前排序相比,未洗手的志願者CD排序變化較大,而洗手的志願者對CD的排序基本沒變。

「洗手後,人們不再覺得需要證明自己的決定正確,這能讓人對決定變得自信。所以,做完決定,最好先去洗洗手。」研究者說。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