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戰敗後為什麼總是去談和,然後割地賠款,為什麼沒有決戰到底,玉石俱焚的決心?
1.中國戰略縱深如此大,可以一戰;
2.士可殺,不可辱!一兩次和談尚可稱之為權宜之計,幾乎每戰皆以屈辱結束,還沒激發其誓死一戰的決心嗎?3.當時列強貌合神離,亦無力以一己之力侵吞中國,倘若清政府遠交近攻,不無一點勝算;以下為20130411晚更新在這個問題提問後不久看了一部電影——《賽德克.巴萊》
之後每來看一次下面的回復都唏噓不已......
一、打仗也要花銀子,清朝打中法戰爭,打贏了,四國借款還了幾十年,跟賠款有何異哉?
二、當時列強要的,大多是經濟上的利益,好打發。
李鴻章也說過,列強中,最恐怖的,就是俄、日兩國,因為這兩個國家,對中國有土地的慾望。所以,兩次英法聯軍也好,八國聯軍也罷,只要不求索土地,清朝唯一想的,是快把瘟神送走,而不是勉力求勝。
三、清朝末年,內憂不斷,太平天國(14年)和捻軍(15年),一亂十數年,又交相聯手,禍延數省不止,換言之,在大清眼中,和在蔣介石眼中,是一樣的問題。
讀史,一定要記住,英法聯軍和捻軍、太平天國,幾乎是同時發生之事。等捻軍、太平天國平定後,清朝無外患,自然可以齊心對抗法國,中法戰爭,才能打贏。
攘外,必先安內。這是所有統治者,都要面對的相同問題。
四、中日甲午戰爭,是特例,戰爭起因是僕從國朝鮮的宗主權,卻漫延到海戰和國內,整個戰爭失利,是因為日本是傾全國之力攻擊,而大清卻是以局部戰爭來應對。
換言之,一個以為是吵架,另一個拿全家性命,刀槍齊上,清朝反應不及,只能被人打的落花流水。
等李鴻章建議遷都西安,「和日本人戰至無盡期」(李鴻章語)時,大勢已經靡爛至不可收拾。
五、
同時,不能忘記孫文等人的革命運動。清朝把孫文不放眼裏,李鴻章甚至有兩次和孫文交集,清朝大英使館甚至抓到了孫文,到最後都讓孫文脫身,而且愈見其強大。清朝末年,早已到了內亂外患交相煎的地步,已是天命不予……。摘自余世存《非常道》
顧維鈞認為辦外交,要會爭,也要會讓。當爭的時候必爭,當讓的時候也必讓。只爭不讓,那就是下命令,強迫對方接受我的命令。在某些外交事件中,群眾情緒激昂,喊出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口號,顧維鈞對這一點最有反感。他說:「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子孫萬代的事。我們這一代的人,只能當這一代人的家,那裡能當子孫萬代的家?個人還可以『玉碎』,一個民族,是『玉碎』不得的。」
註:顧維鈞(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時期外交界的領袖人物,中華民國高級外交官員。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
弱國無外交。
決戰,玉石俱焚……
對於國家、民族而言,無濟於事。從李鴻章到顧維鈞,並非民族或歷史的罪人,
反而都是值得尊重的人。他們盡力了。如果路遇劫匪,你孤身一人,手持雨傘一枚,對方有八個人且分別持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一個照面就先打到你鼻青臉腫,半身不遂,然後說:把身上的錢給我們就可以走了……你會怎麼做?
老子跟你們拼了~~~~~~~我想很少有人會這麼做的:)
這裡有兩個問題:1、對你來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2、對他們來說,也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因為歐美列強並非想要滅國,大清當局也意識到,對於大清真正有害的列強是俄日,最關係其統治根本的則是內部的反抗勢力,尤以太平天國為甚,這個是要推翻大清的,所以當局務必傾力剿之。歐美列強皆為利來,本無太多長期盤踞的打算,實在距離太遠,中國太大,列強盤踞,都無法獨吞。到後來大清成為列強的在華代理,目的已經達到,慈禧太后高枕無憂,估計她那時候也會認同宋朝的歲幣政策了吧。
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大問題,這是大清當局的基本思路,只要不威脅他們的統治地位,不影響他們的奢侈福利享受,一切都可以商量。於是就像那隻油鍋裡面的青蛙,反正暫時不會要你命,慢慢也就自己適應了,與萬國結歡心了。
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
國族概念、官民關係兩個角度來理解。
首先,清政府沒有組織能力、民意基礎、公權共識來發動一般民眾進行誓死抵抗。
這是因為清政府的權力來源於戰爭的勝利與天心民意的標榜,本質上來說,天命所在與人心所歸的背後是用暴力在直接赤裸鎮壓,這就意味著官民雙方是殖民與被殖民的關係。我認為自秦始,大部分時代中官民關係的實質就是殖民與被殖民的關係。
同時,清政府治下官民關係本質是人身奴役關係,政府更迫切於嚴防死守以避免一般民眾學會組織進而在戰爭中做大壯強,其優先考慮確保自身在其治下人群中的領導權與統治地位。
說白了,清政府的打算是寧可在一群綿羊中當王,面對野狼的覓食進攻,它更放心不過的是真要把綿羊發動起來圍攻野狼後鍛鍊出了幾隻浴火重生的英雄綿羊,進而對其取而代之,這種風險下的不可控性太高,輕易嘗試的話,加上官民彼此之間的防範與敵視情緒,極容易出現玩火燒身的結果,不如索性投降求饒,自己的地位也不會受到強有力的挑戰或者潛在風險。
一共說了一句大實話,古往今來的階級政權從來不敢發動一般民眾。
至於為什麼不敢?寧可割地賠款也不願發動全民戰爭?因為在多數情況下,階級矛盾在是遠遠大於民族難度的。事分輕重緩急
從結果來看讓滿清政府滅亡的原因是孫中山和袁世凱,而不是列強。
再加上當時的人民沒有民族觀念,統制階級也是家天下,另外晚清末期用內憂外患來形容是絕對客氣的,外有列強,里有「保守黨」 「改良派」 「革命黨」 「海外反清勢力」 「保皇會」等等等等,中央官員還分派系,有帝系有太后系的,不同派系互相牽制,相同派系互相排擠,不少地方大員都是出工不出力反而擁兵自重,存著觀望時局的態度,後來看清廷氣數已盡,辮子一剪就當革命軍閥的也不是少數。。。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根本拿不出全國的實力來決戰到底,表面上看起來是個龐然大物,實際上就算沒有列強估計也沒幾天了,就算老佛爺下令全國抗戰,誰來理她?而且那個時候普通人也沒有完整的國家觀念,對老百姓來說,無非是換個朝廷而已,下面的人還是該幹嘛幹嘛。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偕同6歲的宣統帝溥儀在乾清宮頒布退位詔書。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用是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之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 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宣布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閑,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
決戰到底為了什麼?為了維持自己的統制。
對於滿清統治者來說,外國列強本質上是屬於撈一票就走,撈多撈少的問題,傷筋動骨但是沒有挖根,屬於統治者分多分少內部矛盾,而太平天國、孫中山的共和思想之類是屬於階級矛盾敵我矛盾,一個是要我錢一個是要我命,優先順序完全不同啊。1、國策。閉關鎖國,穩定壓倒一切。列強雖然可恨,卻並不想取清廷而代之。無非割地賠款,加重賦稅盤剝,到皇陵哭兩次也就算了。因此列強可忍,太平天國在後院放火,斷不可忍;2、傳統。中國統治者歷來「慕虛名而處實禍」,只要異族做出表面上的屈服姿態,就樂於拿出物質利益進行「羈縻」,用財物來息事寧人、自我麻醉已成慣例;3、政權腐敗。先是鼓吹「攘夷」,打了幾場又開始走極端,以為戰必敗,戰即肇禍,進退失據,毫無章法。
1.滿清最為畏懼的是漢人,非洋人,所以寧可與洋人何談,也不能讓漢人有復辟的機會。寧贈友邦,不與家奴嗎。2.遠交近攻的前提是必須對國際大環境有認識,當時那個大環境有這認識能有幾人。到了有人開始有了這種認識時,國際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列強開始了瓜分世界的大潮,在實行遠交近攻已經不可能了。而且遠交近攻必須要求自身國力有保證,秦當時在戰國七雄中國力是數一數二的,清呢?國都都被攻陷過拿什麼去遠交近攻?銀子、茶葉還是瓷器?3.列強貌合神離之時,滿清還一頭霧水,做著天朝上過的春夢;等到緩過神來,想做外交工作時,列強差不多統一戰線了。甲午戰爭開始前,李鴻章曾經希望列強參與調停,結果呢?
保大清不保中國,老佛爺早說了。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大清是滿人的大清,和中華四萬萬老百姓有何干?君不見八國聯軍打北京,京郊老百姓爭相扶梯,君不見圓明園大竊,京郊老百姓蜂擁而至趁火打劫。國土在這,滿人當家和其他異族如大和、或西洋某族來當家,有啥關係?說白了,這就不是一個國家概念,只是個朝廷和他們奴役的草民。
想想老佛爺說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清庭做的這些事就不奇怪了。
因為寧與友邦,不予家奴
一時間,他們同時面對兩個敵人,一個是外國人,一個是中國人
沒有砍不斷的脖子,沒有折不斷的腰。蒙古人和女真人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同樣,漢民族也證明了一時的屈辱可以換來後世的復興。沒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題主有空扶扶老人,從小事做起,更符合普通人的身份。國家民族太多人去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