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性性吸引真的存在嗎?

答主可以說說自身經歷什麼的。。。畢竟這個問題不那麼好解釋。與安全感有沒有關係?


基因相似讓彼此更容易產生吸引力

通常來說,人們對與自己長得相似的人更有好感,覺得對方更有吸引力,也更值得信賴。人們在尋找配偶時,也喜歡尋找興趣相似、個性相投的人,而有血緣關係的人在性格方面有著很大的相似性,這就很容易發生這種現象。在父母與子女發生遺傳性性吸引時,父母往往會把子女當成自己的配偶來愛,因為孩子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都極有可能遺傳了配偶的特性。

人類學家的理論是,血緣相近的人有著相同的基因組成,而且通常也有著相似的外貌、個性、興趣,會讓他們彼此更容易產生吸引力,如果同性之間,會產生強烈的認同感,這被稱為「遺傳性吸引」,但如果在異性之間,則會發展成「遺傳性性吸引」。

不過,從小一起生長的兄弟姐妹之間不會產生這種感情,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父母,一般也不會對子女產生「遺傳性性吸引」的感情,這就是所謂的「韋斯特馬克效應」。該理論認為,同一家族長大的人會發現彼此之間沒有性吸引力,即使有強烈的社會壓力逼迫他們配對,他們在心理上也會產生排斥,人類對亂倫有一種本能的厭惡感。

但是,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研究所教授李瑤認為這種觀點比較片面。她說,男女之間的愛情是個非常複雜的事情,有些人即使是具有相似的外貌、個性、興趣,也不會發展成為戀人關係,互補型的戀人在各個方面往往是相反的。李瑤認為,僅僅是從遺傳基因的角度出發,不能全面客觀地解釋不在一起長大的兄妹或姐弟的相戀現象,更無法解釋這種事情為什麼絕少發生在共同長大的兄弟姐妹之間。

度娘的答案,是否存在呢?(沒遇見過)

既然有這樣的研究,應該是有這樣的現象。

遺傳性性吸引不符合社會倫理道德

通常,遺傳性性吸引會對雙方產生很大的壓力,因為這種感情是違反社會化的性結構和道德結構的,為主流社會不容。在許多國家,法律也禁止這種感情的發生。

在戀愛了4年之後,肖恩決定向雷切爾求婚,但是他們一直沒有成功地舉辦婚禮,因為美國沒有哪一個州允許兄妹和姐弟合法地結婚,因為這會影響下一代的健康,也不符合社會倫理道德。不要說兄弟姐妹之間結婚,就是堂兄弟姐妹或表兄弟姐妹之間結婚都有可能生下不健康的後代。

我國新《婚姻法》第六條也明確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婚配。因為近親結婚會使後代中遺傳病發病率增高。生物的遺傳是通過基因傳遞信息來完成的。我們每個人大約有5萬以上的基因,這些基因一半來自父親,另一半來自母親,因此同胞兄弟姐妹之間的基因有1/2可能相同。而爺孫、叔侄、舅甥等之間則有1/4可能相同。同理,表兄妹、堂兄妹等之間則有1/8可能相同。某些遺傳性疾病的致病基因是隱性的,如雙親中一方帶有這種基因,而另一方不帶,則可使致病基因被掩蓋,所以後代不發病。只有當夫婦雙方都攜帶這種隱性基因,後代才發病。而近親結婚,雙方攜帶有相同基因的可能性明顯大於一般群體。


就我目前所查到的信息來看,「遺傳性吸引」應該是個偽概念。

「遺傳性吸引」這個概念表面上看來是描述近親之間的性吸引力,看起來只是描述了一類現象,十分客觀中立,不帶價值判斷。但其實這個概念本身暗示了有某種因素或者機制使得近親之間的確實有性吸引力,可是現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讓我們相信那個因素或機制的存在。

上一段話也許不是很容易理解,讓我來舉一個栗子。

我現在杜撰一個概念,叫做「繼髮型摔倒」,這個概念是指這類現象:當突然要摔倒時,又重新找回了平衡,但結果又突然失去了平衡,然後摔倒了。

大家是不是覺得「繼髮型摔倒」這個概念十分奇葩,很想吐槽,但是又不知從何吐起?

其實日常生活中還有不少這種沒有實用價值,但也說不上是虛假的概念。這類概念的確描述了一些實際發生現象,換句話說,這類概念不似「尼斯湖水怪」,「獨角獸」這樣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所指。但這類概念描述的現象其實不值得專門發明一個概念去稱呼它們。就像「繼髮型摔倒」,這種概念的存在有什麼用呢?並沒有一種物理學機制使得「繼髮型摔倒」的頻率更高、危害性更大、更值得強調。這個概念的唯一作用就是被我當作例子來說明這個世界上的確存在著這類沒有用的奇葩概念。

「遺傳性吸引」和「繼髮型摔倒」一樣,都是沒有用的概念。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近親之間應該有系統性的性厭惡機制。不存在系統性的性吸引機制。不過這個地球上的人特別多,總體一多了,什麼樣的樣本都有。程序運轉得久了,也總是會出現BUG的。的確有近親之間產生了性吸引力的案例,但這不意味著有某個系統性的機制或持續存在的因素導致這樣的案例發生,完全可能是一大堆隨機的原因導致了這樣的案例。

除非「遺傳性吸引」這種現象在統計上已經有了不可忽視的數量,或者其背後有了完整的生物學或心理學解釋。否則我會對此類概念持懷疑態度,否認它的存在價值。如果讓我不懷好意地揣測這個概念的起源的話,我會認為這個概念可能是某個科學素養不高的作者或新聞媒體工作者杜撰出來吸引眼球用的。


謝邀。

關於吸引力這方面我一直保留一個意見,初次見面看五官,最後拉黑看三觀。

至少,三觀那部分跟遺傳沒什麼關係。


噫(。?_?)可能是這樣……


驚邀。我覺得就算存在,也是擁有相同優秀基因的近親之間。比如都很美麗,都很高大,這些比較傳統的擇偶優勢。

對於優秀基因相似的個體更有好感是基因進化的結果。對於劣等基因相似的個體更加厭惡也是基因進化的結果。就我見我多年未見堂哥的感覺,對一個和我丑到一起去的大臉男人無感啊。

優秀的基因攜帶者,會傾向於接納自己近親,以防止優秀基因的稀釋。但是像我這樣「丑」基因得攜帶者,對於同「丑」基因唯恐避之而不及。甚至比一般的人還要更加迴避。因為我對於自己的這種「丑」早就煩透了。因為厭惡自己這一點多年,直接導致了我對近親這一共同點的更加厭惡。

感覺我在這點上好賤啊。但這是事實,咱不說高大上的話。

近親結婚在人類的歷史上,也是貴族的特權居多。像是埃及法老家族的兄妹通婚,波吉亞家族的家庭亂倫。「只有波吉亞配的上波吉亞」,這就是他們的邏輯吧。不想稀釋自己引以為傲的優越。


其實沒認真研究過這些東西,不過看過一些資料,說人會對和自己相似的異性抱有好感,最完美的異性一般是異性化的自己或者是父母的翻版。而基因相似應該會導致這種相似的情況,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遺傳性性吸引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但這些是真是假我也無從判斷,姑且算是知道有這麼個說法,未驗證而已。


人類本來就會被基因相像的對像所吸引,而近親也具有這樣的特質,自然有一定的機率

從相學來說也是,相學很大部份是遺傳學,而格局相似的人才會互相來電,代表遺傳上同樣層次的基因才會彼此吸引。

但實際上後天環境上還是有很多變數在干擾的


這個…我真的不懂啊

淚目

誰讓我是閑魚呢……

不曉得別人有沒有這種體驗,從小到大的所有親戚中,總有一個表哥或者堂哥是帥的。

我有一個帥到飛起的表哥,夢中情人就是他那種樣子了,他和我多說幾句話都高興的不得了。

我是一個很信書的人,自強自立自我奮鬥之類的思想是最近看了一些帖子才漸漸扭轉過來的,其實我看的帖子是天涯八卦里的大家提供了很多事例來說明基因的強大。之前我都淺薄又白痴的以為基因就是單純的長得像,遺傳病這樣子。

題主的問題一開始我就是信服的,小說里都有很多的,韓劇里也有很多。相愛的人其實是兄妹來著。這種現象我認為是存在的。不曉得有沒有人專門做這方面的研究。畢竟我不懂的太多,而這個世界太大。

好像模糊的印象里看過些關於人的自戀的研究,人潛意識裡面很愛自己,擇偶的時候會優先對和自己相似的人產生好感,出處不可考,可能有些安靜的人喜歡好動的人,表面上看是這樣,挖深一些看其實很多地方是相似的。基因相近的人相似性更高所以更容易相互吸引吧。

謝謝題主邀請哈,以後有什麼我不懂的儘管來邀請我回答哈,給你保證字數。


蟹妖

你邀請我就邀請我

邀請我回答這麼喪心病狂的問題也就算了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 「答主也可以說說自身經歷」

我靠,我沒有這麼喪失好吧!

騷年,你敢作敢當啊,你倒是說說你幹嘛問這種問題,你什麼企圖,你倒是說說你的經歷啊!

========================膜蛤分割線==============================

這種問題,我大可以說一句無可奉告,可是這樣你又不高興

你問我資辭不資辭,那我資辭!

騷年,大膽去愛!


目前介紹「遺傳性性吸引」最詳細的是一篇2003年的衛報文章。文章作者 Alix Kirsta 介紹完 「遺傳性性吸引」(genetic sex attraction,GSA)的故事和研究後,在末尾很有信心地說:

Some names have been changed.

Genetic sexual attraction

這句話當然是有依據的,不過這並不意味著 GSA 已經成為一個科學名詞了。誠如 Garry Ryan 所言,「遺傳性性吸引未在法庭上被認知」(GSA isnt recongnised in court)(http://www.thejournal.ie/woman-carries-fathers-baby-and-claims-were-in-love-108502-Mar2011/)。需要一個「complete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finition and acknowledgment of GSA」來使 GSA 成為科學用語,這個研究和學界共識目前(2018年)還未出現。

按照此衛報文章,結論應當是:「遺傳性性吸引」這一現象很可能存在,但尚未成為一個規範的學術用語。

附一則中英維基百科差異,最後訪問時間 2018-01-05:

遺傳性性吸引(genetic sexual attraction),英文維基百科的介紹是:

Genetic sexual attraction (GSA) is a contrived term for an overwhelming sexual attraction that may develop between close blood relatives who first meet as adults.[1]

The term was coined in the US in the late 1980s by Barbara Gonyo, the founder of Truth Seekers In Adoption, a Chicago-based support group for adoptees and their new-found relatives.[2]

Genetic sexual attraction | Wikiwand

「contrived term」(人為的術語),後面又指出這個詞是一個收容所創始人造的。所以拿「遺傳性性吸引」來介紹這種現象是可以的,不要當科學術語用。

然而中文維基百科怎麼寫的呢?

遺傳性性吸引(英語:genetic sexual attraction,縮寫為 GSA)是指在近親之間的性吸引,一般多發生在成年後第一次相見的姊弟間,特別是不在一起長大的兄妹或姐弟會有一種天生的性吸引力,這是雙方有著相似的遺傳基因所致。甚至父母與子女間也會發生 「遺傳性性吸引」 現象。

遺傳性性吸引 | Wikiwand

寫得好像 GSA 是一個科學術語,有現象,原因也很清楚(百度百科的處理類似中文維基百科)。中文維基百科(及百度百科)中還有「有心理研究表明「遺傳性性吸引」應該是存在的。1995 年的《英國醫學心理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報告指出……」然而英文維基百科裡這段話不知為何已經不存在了。


不存在

在我們現代社會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兩個人彼此吸引是一種遺傳起到作用。

我認為這完全不科學

首先遺傳性,你很難歸結什麼是遺傳性,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喜歡,

並不是遺傳性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社會性和審美性和友善度等各種指標的權重起到作用。

歸結起來就是對方有的東西,你沒有,那麼你就會喜歡對方,以喜歡的方式進行一種心理補償。


謝邀。

沒讀過相關專著,但是,我們可以思考一下。

先說結論,我覺得,很可能存在。

我們先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看。進化嘛,大家都懂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同時,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是在基因的影響之下的也就是說,一套基因,為了生存,為了尋求表達,肯定要選擇最優秀的基因,同時也要吸引最優秀的基因。

那麼,接下來,我們可以展開推理了。在一個區域內,優秀的男女產下一個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就攜帶了優秀基因。根據我們上一段的假設,這個孩子肯定要,尋找並吸引另外的優秀基因。那麼誰有優秀基因呢?肯定是優秀男女的孩子唄。而這裡面的優秀男女就包括他(她)的父母。那他(她)父母的孩子是誰呢?就是他(她)的兄弟姐妹嘍。

但是,基因是很聰明的。他們知道,如果兩組基因的相似性太大,那麼後代存在缺陷的概率就會很大。於是,基因發展出一套方法,就是讓幼年時期長期生活在一起的雙方,失去吸引力,而從避免了兄弟姐妹之間的繁殖。但是,如果兄弟姐妹從小就分開了,那麼這套方法就不管用了。

於是,對於由優秀父母誕下的從小分開的兄弟姐妹,長大了再見時,就會有比較強烈的相互吸引。

以上純屬YY。


不從基因的角度,純粹從心裡的角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其實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人都是自戀的,而且這個「自戀」會發展,會變形。一開始是自己愛自己,慢慢的會發展到 找其他人和自己一起愛自己(例如女人找個男朋友一起愛自己)。或者去愛和自己一樣的人(多表現在同性戀,或者愛自己的子女)。

所以,遺傳性吸引存在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有著共同血統的人,原本就是最相像的人。


謝邀……不懂。

看過吸血鬼騎士和藍色生死戀,後者和血緣還沒啥關係,不過喜歡哥哥妹妹這種配置啊……


謝邀。

獨生子女,想體驗都體驗不來。


謝邀~

不過為什麼邀請我回答這種專業問題?其實我沒研究過這個,就拿查到的資料說說吧。

題主問的遺傳性性吸引,其實有一個相反的鏡像效應叫「韋斯特馬克效應(Westermarck effect)」。

摘抄一段度娘: 「韋斯特馬克效應指出,兩個早年共同長大的兒童在成年後不會對彼此產生性吸引力。這個現象由芬蘭人類學家愛德華·韋斯特馬克(Edvard Westermarck)在他的著作《The History of Human Marriage》(人類婚姻史)中提出。韋斯特馬克效應在許多地區和文化背景中都能觀察到,這個現象被認為是人類進化中為避免近親性交發展而來的。

研究發現,在中國的童養媳制度中,年齡較小的女孩會被帶到家裡和未婚夫一起撫養長大。韋斯特馬克的研究發現,童養媳長大後通常都很抗拒此類婚姻,就算勉強結婚,他們的婚姻也鮮見美滿,而且女方生育率下降,可能是因為雙方發現彼此沒有性吸引力的緣故。

以色列吉布茨(集體社區)中,孩童們會依照年齡(而不是血緣或其他關係)分開,在不同的群體中生活。在針對吉布茨成員的婚姻研究中發現,這些孩子長大後,同一群體成員間結婚的比例僅佔3000個案例中的14例。而在這14對夫妻中,沒有任何一對是在出生後的頭六年一起被撫養長大的。這帶出了一個重點,亦即出生後六年的成長環境是一個關鍵時間點。若是這個關鍵時間點不存在,例如兩個有血緣關係的三代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那他們日後相遇時則有可能會對彼此產生吸引力。」

我的理解是,如果這種效應成立的話,就說明人類以「共同生活」為區分界限,默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為近親,對一起長大的人產生性抵觸以避免亂倫。

但社會發展後產生血緣近親從小分開之類的複雜情況,這種情況下,即使長大後知道彼此的近親關係,也很難在情感層面承認對方是「家庭成員」。加上潛意識裡,我們對於所有非家庭成員都不會開啟「防亂倫機制」,而失散多年的近親因為相貌上的相似或者撫養方式的相似會讓人產生親切感,大概也有幾率產生性吸引。

所以我認為,大概是失去「防亂倫機制」,相似點的催化,和知道真相後無實感的負罪催生了這種效應吧。


瀉藥,這主要取決於兄或妹的顏值,不如去看看問題:有個漂亮的姐姐或妹妹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在德國骨科等你


謝邀。

存在,但不絕對。

不只是疾病可以遺傳,情緒也可以遺傳,嗜好也可以,等等還不少。概率很高,不能說絕對。


我認為這個有沒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有和沒有,對你、對其他人、對這個社會、對這個世界是否有影響,具體影響是什麼,知道影響了才會根據這個認知對讓自己做出符合自己預期和目的的事。

關鍵還是你要做什麼,和準備準備怎麼做。


這個問題,要看怎麼去看待,有些人相信遺傳基因,有些人相信後天練習!是否存在源自自己內心的相信還是不相信,是否存在對於性的吸引影響也不會很大!


謝邀

完全存在

可以通過 基因 遺傳 等各方面去解釋

如果 真的喜歡 那就勇敢的上吧 少年 你在怕什麼呢 何必那麼在乎世俗的眼光 反正百年之後塵歸塵 土歸土 何人記得 (這是我對所有不被世俗所接納包容的感情的看法)


這。。我不知道啊。


簡單地說

是一段基因里本來是隱性的 到了這一代 激活成顯性了


瀉藥

我不知道呢

sorry

不過韓劇里都這麼演

那應該還是有可能的


這是為社交能力差找借口吧。


感謝邀請,題主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一件事,當時覺得想不通,現在看到」遺傳性性吸引「我覺得想得通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名詞呢)。

我有一個比我小四歲的堂妹,小的時候住在對門,小時候關係很好,我到哪她都非要跟著。我爸爸一直在南京工作,兩地奔波不方便,正好我也上中學了,我家裡就搬出了老家搬到了南京。我爸爸每次過年都說要回去要回去(老家湖南的)然而我第一次回去都是我高中畢業的暑假了,知道要回去了我興奮的一個星期沒好,終於能見到我妹妹了,不知道她過得怎麼樣了(從離開後一直就沒有聯繫了)回去之後我發現老家變化特別大,我妹妹變化也特別大,那年她都上初二了,小時候沒這麼白,黑的堪比非洲人似的。記得當時見到她了,我竟然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現在知道這叫做近鄉情怯。她也跟我對望著,我心裡暗搓搓的想著,卧槽,她變漂亮了,典型的我喜歡的嬌小可愛的南方姑娘的特點。我竟然有種心跳加速的感覺,臉都紅了。這感覺我現在都記得很清楚。當時因為在家裡,她穿著個藍色的連衣裙,涼拖鞋。很清涼的感覺,我竟然有一搭沒一搭的瞟她的小腿。。。。好細好白啊= =。之後的幾天我都沒敢跟我妹妹說一句話,直到有一天早上,我想看電視,我不知道怎麼開的,在那摸索了半天,我妹妹走過來幫我開電視,很輕很輕的聲音跟我說,哥,你按這裡。我當時感覺心裡又亂了。。媽蛋聲音好軟_(:з」∠)_我強作鎮定的拿起遙控器裝模作樣的看,我妹妹給我倒了杯水,坐我旁邊陪我一起看,我們聊了很多,她跟我說了很多我走之後的事情,她說的小時候我帶她去玩的很多細節,我都不記得了,後來才知道,小時候的那些玩伴都搬走了,要麼就是出去打工了。我妹妹在學校里也比小時候開朗多了,至少,有兩個玩得很好的姐妹,不像小時候只會拉著我衣袖,見到生人不敢說話。。。後來的整個暑假,我都住在老家,我跟我妹妹的關係變得比小時候還要好,她在學校誰誰誰上課老拽她頭髮,她覺得她們學校的校草是誰之類的她都跟我說。我漸漸的找到了小時候那種當哥哥的感覺,漸漸的覺得,她其實一點都沒變,還是小時候那麼的膽小,像小貓一樣的膽小,柔弱。如果真如我幻想的那樣去傷害她,我覺得我會一輩子很自責的。所以我心裡很仔細的隱藏著當初我對她的這種感覺,我並沒有告訴她,深深的把這種感覺埋在了心裡。我不知道我這種做法是不是正確的,但是我認為這是正確的。

後來回到南京的時候,我跟我的好朋友兩個人喝酒的時候我跟他迫不及待的把這種感覺跟他分享,他竟然說我是個怪蜀黍,連自己的妹妹都不放過_(:з」∠)_

後來她上高二了,我才知道她談戀愛了,而且被拆散了。我心裡那個感覺。。。。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上了,就憑這種野豬也想拱我家的小白菜,去死去死去死吧!。(╯‵□′)╯︵┻━┻當然,我跟我妹妹說的不是這樣。

我有非常清楚的感覺,當時的我確實對我妹妹有性衝動,千真萬確,之前我並不知道還有別人是這樣,甚至都有一個名詞叫做遺傳性性吸引。但是不管怎麼樣,我還是把這份感情給克制住了,畢竟,我並不需要得到她的肉體來達到和她綁定在一起的目的什麼的,她本來就是我妹,她從生下來跟我就是綁定了的,我跟她的這種羈絆是誰也拆不散的。

好了,我也不知道有沒有偏題,而且寫的不好。。。所以你將就著看吧~(≧▽≦)/~


21


謝邀

化學上有個類似的說法,相似相容

基因上的同源決定了相似,所以也就有了相容


這可能是胡扯。

如果一定有這種情況的話,大概是因為相貌上的認同所產生的信任容易拉近雙方的距離。


說說個人的經驗和感覺,內容有點類似但是會跑題_(:з」∠)_ 先來個假設前提:長得好看的人的基因是比較健康的比較有優勢的(這種說法不一定對,只是在這裡假設)

沒錯,我就是注意到生活中為什麼有人長得那麼好看,自己就。。。。

讀初中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到一個說法是長得好看的人基因比較好,那時還不懂基因是啥東東,只有一般的概念。

同村有一位帥哥,看到他們父母時我突然明白,他父母都挺好看的(雖然有生活歲月磨打的痕迹),重點是他倆長得相像!而那位夥伴簡直就是父母的結合體,兩邊臉很對稱(可能是好看的一個原因)。然後自己就會覺得人的臉一半是來自於母親,一半臉來自於父親。因為他父母長得相像,所以他臉對稱,所以好看。。。。這是我自己覺得

上了高中,學了生物,才有了大概進一步了解。好像生物老師說了一件事,就是以後我們都要為人父母,可以找兩個地方相隔比較遠的人結婚(大概這個意思),我突然覺得是,沒錯!。。。。反正和我的某些想法有相通之處。大概可以理解的到,就像混血的子女一般會比較好看,就像雜種優勢_(:з」∠)_ 就像一對父母,一個來著北方,一個來著南方,因為工作相識而結合,子女一般會比較好看。而且我還跟為什麼人喜歡或要旅遊聯繫在一起了_(:з」∠)_ 別問我有什麼關聯,我說不清楚。。。。

突然,我意識到不對勁。。。。同村那位帥哥的父母都是我們縣裡的,算不上空間相隔多遠。。。。

說了這麼多還沒踩到點,所以我認為遺傳性性吸引是大概有這麼回事。

|?ω?`)

怎麼理解呢?我是這樣子理解遺傳的:遺傳分為過去式遺傳現在進行式遺傳

過去的遺傳就是先輩流傳下來的。你可以看做「背景」。這種「背景」是記錄了你祖先的點點滴滴卻又融合簡化改變了的,這種「背景」包括了你的基因記錄的信息和你現在為什麼處在這個社會環境。你正在接力傳遞著,正在繼承和改變著這種「背景」。這種改變來自於你的一切,包括所思所想所為,這算是現在進行式的遺傳。

如果一對兄妹從出生開始就分開在不同的地方生活。我們可以知道,因為是兄妹的緣故,所以他們倆攜帶的過去的遺傳非常相近。而他們現在分開不同的地方生活,現在進行式的遺傳是明顯帶有了差別。如果相遇,可能就會有所謂的吸引力,這大概是基因要求。你可以理解為「環境」的相互融合。就是你可以把人可以看成是歷史時空環境的信息簡化體(好玄也好抽象,這算是一種定義,就像把人定義為社會關係的總和一樣,有點抽象)。本來遺傳相近的倆兄妹攜帶的信息都差不多,達不到多樣性的要求的吸引。但是分開生活之後,他們又各自加入了不同環境的「信息」。再次相遇的時候,同宗融合的追求就是這種吸引力。就是本來是同一個東西,得到不同東西之後,他們有種強烈再融合的訴求。打個比方,就像把一隻變形蟲切分成兩隻(不知道能不能存活),放在不同環境生活,他們再相遇的時候會有強烈融合的需求,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在一起的。(這是個假設,我沒做過這回事,只是猜測)

|_?`)

以上的觀點只是我這麼覺得,靠感覺的,不一定靠譜。覺得我說太抽象了,就算了吧!


無論是誰相處久了都會缺乏性吸引力。雖然對人類來說性吸引力不是唯一影響元素。


醉了,最近我太榮幸什麼問題都被邀請回答!我不懂了,謝謝親!


謝邀!

這個本人沒驗證過,但是確實是真實存在,當然這個問題只有在亂倫的條件下才會變得尖銳~

這與怎麼治療,本人不是學醫的不亂說,但是有個觀念或思維的引導,估計會好一些。


謝謝你的邀請。

但為啥會邀請我→_→。我不懂啊。抱歉。你們問我的問題都好奇怪啊。


即使在動物界,許多種群也避免近親生子,防止種群退化,這是千萬年來物種形成的保護機制,稱為親緣檢測機制,而有一種現象正好相反,那就是被稱為「遺傳性性吸引」的現象,三代以內越近效果越明顯,不在一起長大的平輩兄妹或者姐弟會有一種天生的性吸引力,這是雙方有著相同的遺傳基因所致,甚至,父母輩與子女輩之間與祖父母輩與孫子輩的人也或可發生「遺傳性性吸引」現象。

三代以內有血緣關係者通常性成熟後不會產生性吸引(除非親緣檢測異常),三代以內越近效果越明顯;而無血緣關係收養者性成熟後或可產生性吸引,了解身世者或可將放縱性吸引發展成愛情;三代以內直系親屬與旁系親屬不得戀愛結婚(無血緣關係除外)也是為了物種質量;遺傳性性吸引一旦發生且成為愛情則是一大悲劇,也是不道德的亂倫現象。

以上來自百度百科。

連一般情況下我們找對象也經常聽到「你們倆真有夫妻相」,那麼多相似處。而夫妻相也不過是在不知不覺中找了一個相似的人,你瞧,更別說那些打小就不認識對方,長大後遇到反而覺得對方比任何人都有相似處啊,畢竟有基因存在。所以自己人就是有說不來的與生俱來的親近感。


額 有人@我 咱能說點通俗易懂的嗎。我是人造人好嗎 我什麼都不懂 我還是個孩子。不過碇君其實蠻可愛的


霧草。。。。謝帶鉤的十字架邀?

當然是存在的吧!(別問我怎麼這麼確定


我和我堂哥初三相識,之前並不認識,愛上了,這種是存在的,他能給我很大的安全感,現在我大二,還是愛他,沒變過,他也愛我。恩,隨便你們說什麼,德國骨科就骨科吧。


遺傳學在普通人眼裡已經成為跟占卜差不多的東西,這問題沒人能回答。請以後別往上加遺傳學的標籤,遺傳學不研究這些。


性吸引是外在的表現,其作用根源來自對方的氣質,而氣質或氣場也是通過後天培養 打扮及周邊外在條件的各方面共同作用影響。所以你說的這個論點是不成立的。

那為何有你這種論斷的產生呢,這就和全家肥胖是一個原理,雖然說多少是受到一些肥胖遺傳基因的影響,但直接將肥胖體現出來的根源是同屋同食的後天條件,很多人都誤以為這是遺傳,是先天不可改的,可忽略了平時飲食。 性吸引的氣質培養也是如此。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醜陋但很有性吸引力的人,也有雖然很漂亮但毫無個人魅力的人存在。


我相信存在的。

因為發生在了我的身上。


存在

人大多時候喜歡什麼樣的對象呢?

和自己在一起比較舒服的,相似又有不同的。

遺傳賜予近親的相似性概率一定會很高,相似性特別容易出現。所以親人見面都會比較容易有一種特別熟悉親近的感覺。

而親近和願意親近的感覺,是感情的溫床。

衍生不好的,就可能會出現其它更多的感情。

小的時候喜歡錶哥,表哥也喜歡我。霸道的人卻什麼都讓著我,每年暑假都膩在一起。

還好那時候小,沒有做出太過分的事情。

但是如果不是接受教育告訴自己不可以,在無知的情況下,誰知道呢。

就是覺得他對我最好,我最喜歡他。

還好,時間慢慢改變一切,現在還是喜歡錶哥,不過是對錶哥那種的喜歡。


這個妹妹 我見過的。


謝邀。存在的


謝邀,跟表妹有過邊緣性行為算嗎-_-||

當然沒進去了好吧……


謝邀。

我認為是存在的。或者說父母的審美觀會間接影響自己的審美觀。


換個題主比較熟的說法:俄狄浦斯效應


在讀學生。

我的表姐和我不在同一省內,每年大概見個兩三次面吧,記憶里小時候很喜歡和她一起玩。特別珍惜和她一起玩的那幾天。

我們就相差幾個月。

我明明是一個超級瘋的酷蓋,可是和她都是玩些過家家的遊戲。我比她矮也比她瘦,卻扮演的都是「丈夫」這個角色。晚上一起睡覺都會不由自主的抱著她親吻她。

我不確定這是不是遺傳性性吸引,那個時候我們只有十一十二歲(或者說其實從小就會這樣一直到十一二歲)。但是我確定如果我那個時候的性知識不僅限於接吻,我肯定會有進一步的動作..因為我們兩個為了緩解下身的難受用大腿幫對方摩擦了很久.......

這些舉動到了我們初潮來前就沒有了。

這件事我和她就都當做忘了,不議論也不和身邊的人提起。

因為看到這個問題翻下面回答好像很少人有我的經歷。希望我一個回答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

ps:一開始我其實是想搜性吸引該怎麼消除的。初吻還在的我迫切的想和一位女孩發生關係,可是我對她除了性幻想一點也不願意接近她,心靈上的差距太大了。有看見的朋友幫忙解答下再好不過了。


這種問題似乎在我身上出現過。。。

然而基本上一年也就幾天能見面就是了。。。

等等。。。這豈不是剛好迴避了韋斯特馬克效應???


確實存在,我表姐從小就喜歡我,但是事實上她平時很正常,她有計劃的和我睡一起,撫摸我的弟弟什麼的,但是她是喜歡我,雖然我極為害怕,壓力大,但是她毫無罪惡感。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她引導我發生了第一次,然後我們度過漫長的十九年,性關係不計其數。

表姐不淫蕩,很很正常,她只是喜歡和我做這事兒,她的解釋是,不生孩子,不礙著誰,這事兒就很好。

但是,亂倫的陰影一直籠罩我的前半生,我初二開始有女朋友,初中兩個高中兩個,大學一個,後來畢業,表姐的閨密還和我發生過,這些她都知道而且不在乎,我們的性關係以一種奇葩的存在。

表姐直到結婚前仍然毫無罪惡感,只有再婚後發生過一次,她覺得會對婚姻生活造成問題,不過如今她離婚了,又開始糾纏我。

我覺得這是一種病,因為它不是愛,也不以情感或者生育為目的,雖然我們表姐弟,但是她也並不想和我結婚,她有好的工作好的出身和好的學歷,生完孩子以後有一段期間她沒怎麼和我在一起,大概三年。

如今我三十三她四十一,她又開始聯繫我,我第一次明確拒絕,但是,我覺得表姐是一種病。


遺傳性性吸引是指異性近親之間在一方或雙方成年後才相遇的情況下,容易發生特別的性吸引的現象。並非是指一般情況下的近親之間的性心理反應。根據報道,這種現象的確是存在的。其特徵是,成年後才相遇的異性近親,在相遇後短時間內對對方的異性情感迅速升溫,從而發展為密切的兩性關係。一般發生在兄妹或姐弟之間,也會發生在父女或母子之間,或者其他關係稍遠些的血親之間。並不是所有成年後才相遇的異性近親之間都會產生這種感覺。

造成異性性吸引現象的生理或心理原因還沒有得到認真的揭示和研究。這樣的案例畢竟很少,在很少的案例中,也只有一部分被報道了出來;並且由於這類事情的敏感性和隱私性,進行正規的性心理和生理研究必然困難重重。但是,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一方或雙方缺乏共同成長和生活經歷,因此在成年後突然相遇時,未能及時按照正常家庭成員的關係模式建立對彼此的認知和感受,而血緣上的親近又讓雙方存在一種莫名的情感,想要迅速接近了解對方,從而導致雙方的關係發展為兩性男女關係。遺傳性性吸引的雙方之間的確存在一種十分密切的情感,但這種情感在本初意義上並非是通常的男女情愛關係,而實際是一種發生在近親之間的身份認知錯置現象。從這個現象也可以看出,人類個體之間密切的兩性關係,其目的往往是多重的,在生殖目的之外,兼具表達情感和維繫親密關係的作用。與夫妻之間在生兒育女之後依然需要且可以維持長期性關係一樣,遺傳性性吸引現象說明人類在自己最接近生物本能的繁殖行為上也演化出了顯著的社會化特徵。


個人覺得是的 喜歡的一個男生和媽媽以前喜歡的一個男的長的出奇相似 我發誓我對那個男的沒什麼好感 僅僅是見過


謝邀。。。

雖然我確實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但是我對他們的好感度基本取決於他倆對我的關心度。

比如說最近雙11快到了,我哥給我打了相當一筆「消費津貼」,瞬間在我心裡高大了起來;弟弟嘛,好久沒聯繫了,忘記長什麼樣了都。

要說這個是「遺傳性」,我是不服的,小時候兩個人都跟我搶東西的時候,時常在心裡畫個圈圈什麼的

性格肯定也都是有優缺點,但是從小長到這麼大的嘛,早就習慣了,好的壞的都是他們的一部分,我愛我的家人,沒辦法只愛一部分;

長相嘛,就完全沒什麼吸引力了,對不起了我滴歐尼醬和歐豆豆,愛豆們真的好看多了


實驗對象少,數據不夠,怎麼證明。遺傳性性吸引 是相當圓滑的說法。那麼,問:為什麼人們為什麼會愛上一個人。是不是沒辦法完全解釋。所以就是用心理學一樣套路的解釋,沒真正的解釋。(只是用了幾個好用定義組合在一起,類似於 真1+真2+真2=真12345 ?)因為沒有從生理上分析,比如從視覺,氣味,到底是分泌什麼或抑制了什麼激素,連鎖反應的過程 的期間生理變化。那麼回第一句話。


瀉藥不過為什麼邀請我。如果是問我的觀點我的觀點是同意這種觀點


很久以前看過一個文章,同時提到了兩個所謂的「心理現象」:「遺傳性吸引」和「遺傳性排斥」。

前者就是說近親的人會互相吸引和結合。後者就是說近親的人會互相排斥而且不會結合。

我比較能夠理解後者,畢竟後者比較常見。而且比較符合進化論。

前者的由來,我在百度百科找了一下,好像是一個亂X的人寫的所謂的名詞,為自己提供理論依據:

「遺傳性性吸引」短語好像是由芭芭拉·岡尼婭這個婦女所創造的。當她和在嬰兒時期被拋棄了的後來長大成人的26歲的兒子重聚時,她被自己頭腦中的淫慾嚇了一跳。她對兒子的慾念一直沒有成為現實,畢竟兒子對她的這種愛戀並不領情,而在結婚之後,岡尼婭的這種感情也開始消退。

她寫的一本書則對這種感覺做了如下解釋:「這種浪漫的愛情和性想法,可能是母親和新生嬰兒的早期親密關係缺失所造成的,也可能是兄弟姐妹中的哪個孩子早期因為寄養而不能在一起生活要在以後彌補這種感情缺失的後果。很多碰到這種情況的人,在成年時都需要經歷那種早期本應出現的親密關係。這種關係一旦發生,可能演變為性關係,也可能不會。」

——


存在並且依照知乎第一法則:看臉。

不然為啥我5個表妹,4個堂妹,就連最小的蘿莉也說,我們扶蘇哥哥除了長得不帥,哪裡都好-_-#


遺傳性繁殖真的存在


誰邀的我,你看我像有這種經驗的人嗎→_→


瀉藥,表示沒學過這方面的東西所以不敢斷言。我無法證明這種現象的存在


瀉藥,個人覺得還是戀父戀母情節掛鉤吧


外星人行不


瀉藥。

這種題讓我說啥好(°ー°〃)

已退坑,學術上的東西我不懂。

但我覺得還是看臉。


http://m.weibo.cn/2891529877/3922896211004010?sourceType=smsfrom=1057095010wm=20005_0002

微博上看的一個視頻,結尾很棒(? ??_??)?


謝邀。(為什麼這種問題都會有我的份?)

表示我自己並沒有什麼親身經歷,只知道我的一個姐姐(還不是親姐)找的男朋友很像我,我認為只是巧合。


謝邀。

可是…

我既提供不了科學研究數據

也實在木有親身經歷呀


其實所說的夫妻相就是啊。也許相處久了會漸漸相似。可一開始就是被長相相似的吸引了


我還以為是異性吸引力,漂亮媽媽生了個漂亮女兒,都是尤物之類的。看來我太簡單了


有啊,林黛玉賈寶玉啊,第一次見面就說這個妹妹我見過,很有親切感和好感呢


謝邀。

最近總有一些奇怪的問題邀請我。這我哪知道。真不明白為什麼。


謝邀。

近親不在我的領域內,換言之妹控的世界我不懂,一直都不懂,也沒打算弄懂過。


我只能說,我現在對除了我的一位堂姐感覺很棒之外,其他的姐姐弟弟妹妹…無言以對


解釋這個問題,還要有一定遺傳學知識,抱歉,我對基因方面研究不多,但是,關於性吸引,就像很多其他的一樣,或許存在遺傳性的,後天的生活環境也有可能導致結果的不同。


謝邀。

然而這應該不是生物學而是心理學的東西吧。。。

NCBI上未查到有GSM的相關研究文獻。


我覺得存在啊 要不然我對象咋能一開始就被說和我長得像呢


謝邀〔話說這種問題明顯邀請真人兄妹來得更靠譜〕……

既然題主說可以引用自身經歷我這裡就先貼一個我之前回答的問題:

有一個日本妹妹是什麼樣的體驗?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其實實話說我的學識和專業水平遠不足以回答這種問題,所以下面只是我個人〔作為遺傳學外行〕的一些看法。

我認為還是存在的,但「存在」並不意味著「只要是失散多年的血親兄妹〔包括姐弟啥的〕多年後重新相遇,就一定會互相吸引」。

因為人類不論是普通交友還是尋找伴侶,大多都遵循「人以群分」的法則,就是說會傾向於選擇與自己相似的人交際,並且本能地排斥和自己迥異的人。而血緣關係是一種極其有力也極其隱晦的「相似」,它會使兩個人之間產生一種親近感,這是很自然的本能反應。

說到這裡就得說另一個問題,既然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會互相吸引,為什麼世上兄妹姐弟那麼多,但極少有真的互相愛慕的事情?

因為有個貌似被稱作「親緣檢測機制」的東西,簡單地說這種機制會使從小一起長大的人〔包括父母與孩子、兄弟姐妹和青梅竹馬〕之間難以產生性吸引,這是種生物進化過程中自然演化出來的,是生物為了避免近親繁殖從而造成種群退化而進化出的東西。

個人的解釋大概就這樣,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說,18歲那年第一次看到小文惠〔表妹〕就喜歡她了,但仔細想想看,文惠和雛田都是我表妹,從血緣上來說她們兩個對我而言應該是沒區別的,她們倆年齡又相似,但我的確喜歡文惠比較多,因為她們兩個性格相差比較大,而我更喜歡文惠的那種性格。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把「遺傳性性吸引」什麼的當作一種好奇心遊戲去思考就行了,畢竟現實中這種「兄妹失散多年重新相遇」的情況還是很少見的,嗯


推薦閱讀:

物理定律是否能預測人的行為?
「呼喊即將失去意識的人,防止其睡著後再也醒不來」這一行為在醫學上有根據嗎?
「我」是在哪一階段確立的?
輕度疲勞時為什麼打算休息睡覺睡不著,但不準備睡了打算躺躺就去幹活卻越來越困很快入眠?
人思路非常清晰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TAG:心理學 | 意識 | 性心理學 | 性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