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優雅的去先秦諸侯家蹭飯?

青銅器作為禮器和日用器,從商周、春秋戰國到兩漢使用一直比較廣泛,器形種類也很多,比如:鼎、甗、觚、瓿、罍、觶、尊、爵、壺、豆、盨、簠、簋、鬲、敦、盉、盂、匜。它們都是幹什麼用的呢?


如果你能準確說出以上所有青銅器的名稱和用途……不用往下看了快去蹭飯吧,從商到戰國任你挑!其他同學繼續……

在戰國時期去諸侯家蹭飯前,首先你最好為自己弄個身份,相信以你現代人的知識量,混個客卿還是有希望的。實在不行就只能去當個門客,有可能跟著主人去諸侯家蹭飯,但是禮節待遇肯定要低一些,還是當客卿比較好。

OK你現在以客卿身份來到了諸侯宮中,就有侍者捧著一個裝著水的銅器和一個盆過來。這時候要記住,渴死也不能喝,這個叫做匜(yi二聲),是給你洗手用的,盆用來接流下的水。在重要的祭祀典禮之前也有這麼個儀式。如果喝了的話會被當成不懂禮的野人,以後再也別想蹭飯了。

匜(yi二聲),特徵是敞口,有一個延伸出去的「流」。

盤,跟現在的盤子差不多,但是用來接水。特徵是圓形淺腹,低足或無足,也有方形。

大家都跪坐好,聊了幾句天,很多青銅器就被端上來,這就要開飯了。主人位擺了九個鼎,你一看我靠這不是天子禮么,呵呵,以前確實只有周天子可以稱王用九鼎,再牛X的諸侯也只能稱公,比如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之類的。但是戰國時期周天子勢力衰微,比較強大的諸侯國君就紛紛稱王了,自然也可以用九鼎。

九鼎(部分),原用於烹煮食物,後作為禮器的意義更為突出

當然到戰國後期這種表示身份地位的列鼎還用不用來吃飯不好說,但祭祀時是會用的。為了好好享受這頓蹭飯,你需要記住其它一些青銅器的用途,以免想喝酒時喝了水,想吃肉時吃的是飯。

豆,特徵是高足平腹,有帶蓋和無蓋的器形,戰國時用於盛放腌菜、肉醬等調味品

簋(gui三聲),用以盛稻、粱等飯食,作用大概相當於飯碗

簠(fu三聲),也用以盛稻、粱等飯食,但是體積較大,可能相當於飯盆的作用

敦,用於盛飯或肉,出現在春秋時期,到戰國多為蓋形同體。常為三足,蓋也能反過來使用。

細孔流鼎,這個可能是戰國後期中山國獨有的,用於盛肉湯,小孔可以防止湯中骨渣等雜物流出

瓿(bu二聲),用於盛酒水

盉(he二聲),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後期有提梁。用於裝水調節酒濃淡,也可以溫酒

甗(yan三聲),用於蒸食物,這個是黑陶模仿青銅器造型

尊,酒器。這個是比較特別的鳥尊,也是黑陶仿青銅器

壺,用於裝酒或水,器形很多,方、圓、扁圓形都有

現在同學們基本弄清了這些戰國青銅器的用途,那用什麼吃飯呢?

匕,是現在個人用的小勺,古代舀酒的稱勺

除了匕和勺,戰國時還有竹木製的筷子和小刀作為餐具,手抓著羊腿大嚼這種情形應該是比較失禮的,喝高了不算。

還有一些青銅器具在戰國以前就不流行了,想去商周春秋時期蹭飯的同學繼續往下看。

爵,這個就不多解釋了,商周時期常見的酒杯。

鬲(li四聲),用來燒煮的炊具,與鼎區別是三足中空,使用時間為商到春秋。

盂(yu二聲),商和西周時期用於盛水或飯的容器,比較少見。

觚(gu一聲),商和西周早期的飲酒器。

罍(lei三聲),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的大型酒器。

觶(zhi四聲)也是盛酒用,流行於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與罍的區別是收腹、敞口。

盨(xu三聲)從簋轉變而來,四角由方形變為圓弧,年代為西周中後期至春秋初

關於先秦時期如何蹭飯就介紹完了,其實最大的問題是,如何穿越回去呢?


劍啊劍!我們回去吧!吃飯沒有魚啊!

劍啊劍!我們回去吧!出門沒有車啊!

劍啊劍!我們回去吧!家中老母沒人奉養啊!

====================================================

ps,點進來下了一跳,原來是問青銅器用法的

  1. 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青銅器,三足,兩耳,通常刻有精細的紋飾。最初是一種炊具,後來因用於烹飪祭祀給神的犧牲,而上升為禮器,成為國家政權中君主、大臣等權力象徵。

  2. 甗(漢語拼音:yǎn,粵音「演」)是漢族在先秦時期的蒸食用具,流行於商至漢代,可分為兩部分,下半部是鬲,用於煮水,上半部是甑,兩者之間有鏤空的箅,用來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3. 觚(讀作「孤」),是漢族古代一種用於飲酒的容器,也用作禮器。圈足,敞口,長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現為喇叭狀。

  4. 瓿,漢族古代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於盛醬。流行於商代至戰國。器型似尊,但較尊矮小。圓體,斂口,廣肩,大腹,圈足,帶蓋,有帶耳與不帶耳兩種,亦有方形瓿。

  5. 罍是漢族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體量略小於彝,罍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出現於商代晚期,而圓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

  6. 觶是中國古代漢族禮器中的一種,做盛酒用。流行於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商朝時,觶為小瓶形狀,大多有蓋子,圓腹,侈口,圈足。西周時,出現方柱形的觶。

  7. 尊,今作樽,是商周時代漢族的一種大中型盛酒器。青銅器,尊的形制圈足,圓腹或方腹,長頸,敞口,口徑較大。尊盛行於商代至西周時期,春秋後期已經少見。

  8. 爵是漢族古代一種用於飲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銅禮器的考古發現中是非常常見的。

  9. 壺,盛酒器和水器。流行於商至漢代,用於裝酒和裝水。壺使用的年代較長,式樣也很多,大致有圓形、方形、扁圓形、八角形、弧形等。斷面為扁圓形,深腹下垂,帶扁方形貫耳和圈足的壺大多為商代器物,但商代也有長頸鼓腹的圓壺。西周壺除承襲商代式樣外,多設有圈頂壺蓋,蓋可倒置用作杯。耳多為半環耳或獸首銜環狀耳。春秋壺造型較商周壺輕巧,多為扁圓壺或方壺。許多壺蓋上端做成蓮瓣形,也有一些在壺蓋或壺身外表裝飾鶴、龍、璃虎等立體動物形象。戰國相漢代的壺由垂腹改為鼓腹,下腹部內收,圈足微外撇或平底,底部小巧而穩重,顯得秀麗靈巧。這一時期也有提梁壺,提梁用數十節銅鏈串接而成,便於外出攜帶。弧形壺主要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作品。造型為長頸,圓腹,腹旁有鑒,平底或圈足。壺頸向一側傾斜,形狀類似瓢瓜。

  10. 豆是中國先秦時期漢族的食器和禮器。大汶口遺址已有陶豆出土,流行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時用於盛放黍、稷等穀物,後用於盛放腌菜、肉醬等調味品。

  11. 盨是漢族在古代盛食物的銅器,橢圓口,有蓋,兩耳,圈足或四足。盨是用來盛黍稷的禮器,從簋變化而來,西周中期偏晚的時候開始流行。

  12. 簠是中國古代漢族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具,《周禮·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製為長方形器,蓋和器身形狀相同,大小一樣,上下對稱,合則一體,分則為兩個器皿。簠出現於西周早期,主要盛行於西周末春秋初,戰國晚期以後消失。

  13. 簋,讀作「詭」(Guǐ),是古代中國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圓口,雙耳。流行於商朝至東周,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誌性青銅器具之一。

  14. 鬲作為一種漢族古代煮飯用的炊器,(念作lì),有陶制鬲和青銅鬲。青銅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時代已有的陶鬲製成的。其形狀一般為侈口(口沿外傾),有三個中空的足,便於炊煮加熱。青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

  15. 敦是古代漢族的食器,在祭祀和宴會時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現在春秋時期,後來逐漸演變出蓋。到戰國時多為蓋形同體。常為三足,有時蓋也能反過來使用。

  16. 盉是漢族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用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後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接。青銅盉出現在商代早期,盛行於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戰國。中國古代青銅器從商代晚期開始,造型特點是敦厚凝重,裝飾繁複,圖紋威嚴神秘,西周大致秉承商代舊制而略有變化。隨著王權衰落,禮崩樂壞,青銅禮器中逐漸透出一些令人輕鬆的氣息,舊有的神秘、莊重與沉悶漸漸隱去,而新的有創意的造型和紋飾,一步步走向百姓生活。

  17. 盂是古代漢族的一種盛液體的器皿

  18. 匜音同儀,是中國先秦時代漢族禮器之一,用於沃盥之禮,為客人洗手所用。周朝沃盥之禮所用水器由盤、盉組合變為盤、匜組合。

百度一下,多大點事!


把那段歷史倒背如流,你去了就是個神一般的存在


推薦閱讀:

中國鐵戟和青銅戟為什麼外形差那麼多?
什麼是假腹豆?
龍的真容-18:「物」為何物?
雜談 | 青銅器銘文的史學意義
青銅器在修復的過程中,為什麼要先製作複製品?

TAG:歷史 | 青銅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