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邀建築設計前輩回答,建築行業的未來的走勢到底如何?

時隔一年,再次編輯該問題,看到整個宏觀經濟如此走勢,看到地產已經泡沫高企,看到整個產業鏈都在掙扎,雖然已經轉行,但也心痛。沒趕上好時代不是壞事,亂世才能出梟雄,願廣大留守在地產及建築的同胞們,能夠走出屬於自己的康庄大道!

我沒想到還有這麼多人一直在關注這個問題,去年一年過的相當累,因為我選擇了轉行,轉行之後由於工作性質,不得不接觸很多行業的各種人,接觸之後,我又不得不繼續折騰,所以2016年的一整年,都在加班、下班回家看書、考試中渡過,去年連續經歷了兩場還算有點小難度的考試,基本沒有什麼業餘生活,今年還有好幾場大大小小的考試,以及跟朋友一起做的小生意,我覺得還是不會有業餘生活,不要說去找男朋友,就是有男朋友也沒時間陪他一起吃飯看電影。

去年建築設計行業有所回暖,我的同學們又開始加班了,又有很多項目了,不過還是沒什麼錢,但這是大環境,宏觀經濟環境不好,各行各業都差不多,只能說個別行業還可以,比如IT,我有兩個同學去學了編程,轉行做碼農了,起薪就比其他留在建築行業做了好幾年的同學高出不少,這沒辦法,十年前的建築也這麼火。

還有一些在建築行業的朋友還是會迷茫,找我聊天還是會有抱怨,加了一年班,年終獎少的可憐,尤其是某個在某排名前三的民營院公建部的朋友。

其實我現在看待轉行的事情,比當初理智了很多(雖然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會轉,因為真心不適合做設計),現在如果大家再來徵求我的建議,要不要轉行,我的回答是,慎重!原因如下:

1)、建築學你讀了5年,基本的軟體你都會,設計思維你也有,這是一技之長,堅持做下去,還是會有一定成績的(當然,我指的堅持是要一直不停的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如果下了班你就去看劇、逛街,那可能幾年下來,還是沒太大長進,只不過CAD的快捷鍵又熟悉了一點,PS的速度又快了 一點,但是Rhino跟Revit你還是不會用···然而現實中大部分人都是這樣~包括我的同學們,聳肩~)

2)、換一個行業,在入行之前,你打聽的再多再仔細,也是別人的感受,你只有開始做,並做了一段時間後,才會知道它適不適合你,萬一不適合呢?你會更痛苦的,而且很多新東西要從頭學。如果轉了一個技術含量不高的行業(其實沒有哪個行業技術含量不高,只是相比較而言,比如銷售),如果你的性格適合,擅於溝通,比較穩重,也許能做的不錯;如果轉行到一個技術複合型行業(比如有學歷、證書門檻的金融、法律、醫療,以及有過硬技術要求的IT)那轉行後的過程是有點痛苦的,有些還是根本轉不過去的。

時間成本是最昂貴的,門門通不如一門專,所以不太建議大家都去輕易換行業,不比留在建築行業錢多活少。

其實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有時候選擇對了,少走很多彎路,選擇錯了,要花大量時間彌補,所以,不要一錯再錯。祝願留在建築行業的同胞們都能越來越好!


這和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個道理。

建築行業也是30年河東30年河西,最近5年,感覺整個市場都在做商業綜合體。各路開發商有沒有背景的懂不懂這塊的在砸錢往裡跳,還有大量的海外投資商,MT,凱德,鐵獅門,還有中東財團啥的都開始鋪向2-3線城市。去年下半年在前公司接了個成都的項目,圖拿到一看,周圍兩個路口範圍的地塊里就有超過5個綜合體在建或在設計中。綜合體的數量遠遠超過了這座城市本來人口的需求量,處於過飽和狀態。

於是到14年底的時候,感覺突然好像是最後一片羽毛出現了,整個市場都突然癱了,不光是小公司接不到活,一線的國際級事務所的業務量也開始減少。於是聽到許多類似XXX年度報表虧損嚴重,XXX強迫員工開始輪休的故事,我的前東家也在節前進行的大規模裁員。

不過大市場的不景氣其實很多時候只是大規模市場行為的表現,細分市場里有些領域依然是一路綠燈。我自己的節後換了家美國公司,專攻醫療和機場。感覺這個市場(尤其是醫療和養老地產)反到是設計資源不足,項目足夠,但是能提供專業醫療建築設計的公司卻是鳳毛麟角。也許能那批在綜合體住宅公建的設計公司撞到南牆又開始撲向這些之前被忽視的建築領域後,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大好時代」。

找個對比參照,迪拜在上次金融危機後一片蕭條,各大公司紛紛從這個遊樂場逃走,留下一個個「奇奇怪怪的建築」。所有人都覺得這裡沒未來的時候,它最近卻又緩過來了,2020年的世博會又給這座城市吹了一個巨大「欣欣向榮」的泡泡,告訴全世界我胡漢三又回來了。(吐槽一句,公司最近正在加班加點的趕迪拜的項目,我已經連著2個禮拜沒在12點前回家了)

不過這幾年的市場培訓,其實也是甲方和乙方互相成長的過程,甲方也在學習,開始知道什麼是好東西,粗製濫造的設計會越來越少,沒節操的小事務所會越來越難混。建設狂潮褪去,甲方變的越來越理性,這未必不是個好時代。就建築量來說,和歐美比,中國還是很多的,而且就一線北上來說,改造項目也開始多起來了。

最後,總結一句,LZ要是想跳槽做其他我也支持

畢竟建築是個「操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的工作

雖然我也對建築充滿熱情,但是。。。。。

世界那麼大,我想做點別的試試


個人命運和發展要和國家發展和時代趨勢聯繫起來,大勢所趨,該來的總會來,沒什麼可爭執的。

先看看咱們的中國首富思聰爸爸在2013年是怎麼說的:

「房地產業在任何國家都不是百年行業,發展期只有40至50年左右,當一個國家的城市化率達到80%以上,房地產業就會大幅萎縮。中國山地多,我估計城市化率只能達到75%左右,房地產業發展期更短。中國房地產業已經發展20多年,再有15至20年左右,這個行業就會萎縮。」摘自 2013年8月- 大連萬達集團官方網站

2015年8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5瀚亞資本·胡潤全球華人富豪榜》,王健林以2600億人民幣的財富取代李嘉誠成全球華人首富。

在2017年有了如下表態,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房地產不是萬歲行業,當城市化率到80%,自有住房率超過80%,這個行業就基本萎縮了,萬達2020年就不是房地產公司了,房產比重會降到50%;

應該沒有人會比靠房地產起家並成為華人首富的王總, 更關心房地產行業的未來。而他所說的,也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歷史的進程,是必然的趨勢。

再看看中國的城市化率:

根據中國大陸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六次人口普查,城市化率依次為12.84%,17.58%,20.43%,25.84%,35.39%和49.68%,而截至2011年,已經首次超過50%,達到51.27%。2014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4.77%,2015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6.1%,2016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7.35%。目前,中國正處在城市化進程的最快時期,城市化率以每年1.25%的速度遞增。摘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amp;amp;>amp;amp;>統計數據

根據現有數據,咱們就做個估算,按照每年1.25%的增速(增速在未來10-20年內,不會降低,否則會引起大規模失業,政府會努力刺激和控制,將風險向後延遲,但該來的總會來。)

2025 城市化率68.6%

2030 城市化率74.85%

2035 城市化率81.1%

用不了15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就會達到75%,不到2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就會超過80%。

再看看國家住宅自有率: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國家住宅自有率列表

這個表應該是總體數據(不要問我,我也不知道為啥天朝2006年就這麼高)

再看看滙豐調查:中國千禧一代住房自有率達70%, 在9個國家當中排名第一 。

滙豐調查:中國千禧一代住房自有率達70%

中國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8年出生) ,這代人屬於中國第三次生育高峰,能看出一個明顯凸起狀曲線,這代人的住房自有率也已經很高了,隨著98年以後總體生育率的降低,即使有放開二胎的政策,隨著房價、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高企,能維持在1.5左右就不錯了,但這個指標也基本是低谷,低於美國和印度, 遠低於世代更替水平2.1,已經非常接近國際上公認的1.3的「低生育陷阱」 。00後的數量有限決定了其購房需求也很有限,屆時城市房價也達到高位,住宅就是剛需小戶型。

再看一下宇宙第一大地產公司——萬科的核心高管們的看法:

郁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調控政策的變化不會立刻使市場好轉,但中國房地產行業未來十到十五年仍將保持增長。未來10-15年仍是房地產的白銀時代。

此前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8月指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白銀時代」到來。在郁亮看來,城市化進程會帶來很大的機會,白銀時代對比青銅爛鐵時代還是好時代。但與黃金時代相比,白銀時代的競爭更加激烈,毛利率肯定會更低。

郁亮:地產「白銀時代」至少還有十年_網易上海房產頻道

2014年+15年,也就是2030年上下,青銅爛鐵時代就該來臨了。

英雄所見略同罷了。

對於40歲以上從業者,人家也趕上了黃金20年,該掙的錢也掙夠了,有些水平的基本都是管理層,再掙十來年小錢,就干到退休了,也沒必要折騰啥。

對於大部分剛工作沒幾年的年輕人們,得好好考慮考慮,十多年後這個行業真不需要這麼多建築師、工程師和地產從業者的時候,你四十歲,上有老、下有小,到時應該幹嘛。

對於大多數人年輕人,路其實就這麼幾條,儘早轉行,或者等十來年後被動轉型或者失業。也只有少數行業真愛會留下來,繼續在青銅爛鐵時代,也會繼續死磕這個行業。


做深,做精,就會一直站著!


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個人猜測,由於能源問題日益顯著,建築的Energy Efficiency將會更加被人關注,建築設計和改造會漸漸圍繞這個方向,不過這還停留在科研階段,未來更不可知。


首次回答這個問題是2015年6月,一晃過了兩年了,發現這個問題又時常被關注起來,可見廣大掙扎在建築行業的同仁們多少還是有些迷茫和徘徊。

題主也修改了自己的提問,看得出來比之前成熟了不少,做出了很多努力,不知為何有點欣慰感哈哈。題主勇敢轉行是好事情,建築行業會向越來越細分發展,實力強勁的綜合大院和定位準確的專業領域小事務所可能會是未來的主流。正如題主所說,真心喜歡建築、有能力的,會學習最終才會留下來,不喜歡這個行業的早早為自己打算也是一個好的選擇。建築行業這幾年性價比大降是客觀事實,躺著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但行業也在醞釀新一輪的機遇:領導的審美水平在提高,對城市面貌有了新的要求,甲方的態度也從純談功能、面積的粗暴型往慢慢重視設計的方向發展。未來設計總量會變少,但單項設計要求,金錢都會提高,設計時間也會延長,從「大量」向「精品」轉變。這對哪些人是好事,是哪些人是壞事呢?

以下為原答案:

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要來怒答。不客氣的說一句,我認為題主並不是想要知道未來建築行業到底有什麼走勢,是覺得這個工作雞肋,不熱愛。想聽到回答說「建築業不景氣了,以後更不行,趕緊的轉行去吧。」 給做著不熱愛的工作的自己一個逃避的借口:「都不景氣了,我還努力工作幹嘛呀!」。又怕放棄了之後建築業又好轉了呢?以前的同事都買車買房過滋潤了自己會後悔呢?

題主14年才本科畢業,現在工作不過一年,對於工作已經這麼消極,以後還有30年的工作時間,我覺得題主最大的問題不是搞清楚建築業的發展方向,而是想明白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如果不做建築,還有什麼可以糊口的技能?

按題主描述,二本普通院校畢業,兩次考研失敗,設計能力一般,對建築更談不上熱愛。放棄甲級院進小公司為圖安穩。不厚道的推測一下,題主個人能力一般,剛進單位做著打雜的事情,自己也不特別用心拼,沒有被委以重任,在工作中也得不到樂趣。身邊同事水平也不算太高,大家一起創造一個消極的氛圍,難怪新人會受這樣的影響。

如果題主是找工作的時候來提問,我一定會建議選擇甲級院。第一份工作對於職場新人太重要,你接觸到什麼樣的項目,什麼樣的人,你的視野,你積累的經驗,幾乎奠定了你未來發展走勢。

如果題主進到很棒的單位,會發現做的事情和學校太不一樣。你會總是有驚嘆,總是發現又長了見識,有了新的體驗。周圍的人也很優秀,還很努力,會看到自己身上的差距,想去學習。同時,這樣的單位里大家平時討論的重點也不會是跳槽,工作都做不完呢!即使換單位,也是出於更好的發展考慮,不會僅僅因為待遇低。好的單位提供給你的更多的價值是平台和經驗,還有人脈。題主和周圍的同事只關注錢,不好意思我覺得這可能真的是一家沒有發展前途的小公司。

所以呢,如果題主還想在事業上有所發展,積累經驗,多做項目,考註冊,努力去大一點的公司;或者讀在職研究生,相信我一流大學的建築課程帶給你的視野和思考不是一般二本院校可以比的。不過看題主並沒有多熱愛建築,那麼早點嫁人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想自己開個咖啡館什麼的,那麼也要去了解怎麼開一家咖啡館的知識,以及攢錢。總之,生活總是不易的,沒什麼特別輕鬆好賺錢又好玩的工作,各有各的累,要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就個人在行業里的觀察,建築行業不一定還能有前幾年那種大火大熱,但作為社會上可以保證中等水平收入的職業至少還有二十年。二十年足夠我們這一代人積累經驗和人脈,保證在行業沒落的時候不是被淘汰的那一部分人。


市場再怎麼飽和,也不多我們一個,人才在稀缺,也不少我們一個。關鍵還是我們自身有多大的吸引力


如果沒有經濟繁榮或者戰爭重建之類的重大事件,建築行業一直是比較平穩的,畢竟建築產品使用年限很長,如果沒有特殊需求更新率是非常低的。國內設計行業未來趨勢減緩是必然的,因為高潮明顯已經過去,中國近五年的建築水泥的用量已經超過美國30年的用量總和了。新建建築一定是有的,但是建設量減少。建築學畢業生爆髮式增長,去粗取精的過程已經開始了。市場在萎縮,供給在增加,你覺得對於個人而言趨勢怎麼樣哪。

如果不熱愛建築設計,建議找自己熱愛的工作。

如果不熱愛工作,建議還是留下,轉行幹什麼都不會幹好的。繼續做建築至少還有經驗。


我跟題主的想法很像。年初的時候已決意轉行去開個鋪子,無奈家裡的壓力,加上自己沒有本錢,現在還在一家設計公司干著。

以下是我對建築行業一些淺顯認識

1.簡單來說,中國同胞們都喜歡一窩蜂。就像當年的豬肉一樣,現在房子已經過剩了,而且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和生育率的降低,房子必然過剩。

2.住宅的產業化也必將使大部分的房子都能從工廠里生產出來,更不需要我們這些苦逼的畫圖匠了。pc加工技術已經蠻成熟了,萬科綠地這些企業現在都在做戶型標準化了。技術越來越先進,設計需求越來越少。

3.當然,現在國家在推行一帶一路政策,要把發展的腳步伸向中東地區和非洲,不可否認以後這裡將有很大的機會,難怪現在有很多新疆的項目在設計進行,看來是有原因的。但是畢竟那麼遠,想必也不會把施工圖交給中國的人來做。

4.就國內而言,看看發達國家,歐洲,或者日本,可想未來我們的建築師需要有高水平,才會有有錢人請你來設計一個小房子,慢慢把玩。這也需要真正對設計感興趣的人才願意做,畢竟這不賺錢。

5.結合國情,中國的房屋質量比較差,未來在房屋加固,改造等方面會有一些業務,還有很多空置房屋再利用。

6.所謂新型城鎮化,未來一線城市不能在聚集更多的人口(汽車限行越來越緊了),二三線城市的產業發展機會提高,但是房產部分已經提前透支了,不會再有蓬勃發展的現象發生了。小打小鬧還是有可能的。

7.工業4.0時代,國家會大力發展高新產業,換代升級。會有一些產業地產的機會。但是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現在是傳統工業的陣痛時期,能不能順利轉型有待觀察。雖然中國人很能吃苦,但是我們的科研創新能力一直飽受詬病,這將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扯遠了。。。)

8.互聯網的發展成熟使得世界更加扁平,未來不需要商鋪,不需要辦公樓,不需要商場了(現在不少商鋪已經很難出租了)。未來的產品直接從工廠到消費者手中,省去中間環節。只有一些體驗式的消費還會保留,比如餐飲,運動,電影娛樂等等,所以房子的需求又將減少,這點是很致命的。

9.現在的很多大型開發商,比如萬科,萬達,都已經在轉型做城市配套服務商了,也就是說做持有物業,通過經營管理等增值服務來賺錢,已經不指望蓋房子掙錢了。

10.airbnb和uber之類的app其實是對世界範圍內的房子和車子的整合管理(前景無限),都說21世紀時資源整合的世紀。我們生產的東西已經很多,但是利用率卻不是很高,現在正是整合的時候,移動互聯網會加速這個過程。可以想見未來計程車,快捷酒店也不需要那麼多了。

說了這麼多,好像也沒有什麼結論,不過反正不需要造那麼多房子了。。。

再扯遠一點,

現代社會的科技發展已經到了非常先進的階段了。包括人工智慧,無人駕駛汽車,生物工程這些,絕不是普通人能夠從事的行業,通常需要舉眾巨頭之力,世界範圍內的精英合作才能實現。人才的需求也將兩級分化。普通的事情以後機器就可以完成了,包括會計,快遞,工廠工人等等以後可能都不需要了。而尖端人才確是越來越需要的,他們的勞動成果將決定整個人類的發展方向。

那我們這些普通人能做什麼呢?

想一下,哪些事情是機器代替不了的?燒一盤好菜,推拿按摩,理髮修腳,家政月嫂等等。其實大家可以發現,現在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收入都非常不錯,通常比一個大學畢業生的收入高很多。比我們這些苦逼的畫圖狗的收入也差不到哪裡。有關於情感交流,手工藝的事情都不會很快被淘汰。

所以從未來來說,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做到尖端人才,那就學點手藝,做個匠人,回歸田園吧。我們不會發大財,但是也應該不會挨餓。有一門手藝在手真的很好,條件允許可以去日本學習,那麼多百年老店是吧。

如果還準備做建築,請一定要做專,專註於某一個非常具體的細分行業,還是可以的。


不是多技術的行業。


總的來說建築行業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樓上說:「前幾年也在說IT行業人才飽和 現在巴拉巴拉……」

其實我想說的是 IT行業和建築是不一樣的 IT的技術不到3年就幾乎就刷新一次,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 技術迭代非常之快 。

那建築呢?

3年拆一次建築我估計沒有哪個人會受得了 就算是30年…… 你也得等30年……

所以建築行業這種和科技行業不一樣……


謝不咬,在校大二來答,

我與樓主一樣對建築業的未來表示擔憂,但是我斗膽猜想題主不是真正熱愛,甚至一點都不熱愛建築行業。因為我就不熱愛,

這麼說吧,如果樓主不熱愛這個行業可以去嘗試別的工作,世界這麼大,做什麼不能糊口?我實在看不出來樓主在建築行業和轉身文員過的輕鬆,而且心裡壓力大,所以我給樓主的建議是嘗試一下,如果不想一下子改行,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充實自己,藝多不壓身。

我呢,現在正在自學前端,不是看到互聯網熱而對他偏愛,而是真心喜歡它,敲著代碼就感覺不到單身狗的憂傷了。

有路過的hr暑假互聯網實習求帶走啊,精通js啊

不帶走給介紹個女朋友也行啊


最近對建築行業的未來感到深深的無力與恐懼。產能過剩,供給側改革,第一批被淘汰掉的是誰?

是那些在上一波建設大潮中吃到點甜頭的中小型事務所。工作內容集中在大批量建設的住宅區,各種artdeco風,荷蘭風,法國風,美式小鎮,以及各種綜合體立面設計投標,靠拿個標底費活著,靠走關係活著。所謂的設計總監能力一般甚至較差,靠超強工作量和極大建設市場拿活兒;整日坐在辦公室畫圖,對外界變化一無所知。

如今寒冬降臨,第一波受災的就是他們。為什麼?既沒有超大事務所運作大型項目的經驗抵抗風險的能力,又沒有獨立事務所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奔波在工地一線、有趣獨特又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設計思路。

不淘汰你們淘汰誰?

對,說的就是那些國企大院和甲級單位下面掛靠的一溜兒小事務所。

這些大院今年裁員、減薪、甚至休假潮我想大家都略知一二了。


這個行業確實再走下坡路,我是做施工的,前段時間辭職,家裡催著找工作,然後一找就是半年!好悲催啊


正在發展副業。


建築這個行業,現在要繼續做下去,不僅僅是工作、生活,更重要的是需要熱情,對建築的熱愛;今年畢業後轉的IT,身邊大約有3個同學是差不多同期轉的,現在都找到工作,基本不怎麼加班,工資又是干建築的2倍以上;但是身邊還是有很多同學在做建築,雖然累苦,還是能堅持下去,堵他們而言,一段時間後(畢業那幾年最難熬)會有改善。

我的建議是 有能力轉行,而且得對胃口(過程還是苦的),建議 因為底層的建築師說白了畫圖匠 日子真心苦

當然建築只是從職業轉換為興趣 現在看到好的建築,職業習慣還是會拍照評論一番

祝君好運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盛極必衰是事物發展的真理。全國大量的空置房已經預示建築行業短期內是不會在好了,除非政府短期能妥善解決房價,空置率,剛需三者之間的矛盾。

正在考慮轉行。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