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有一個社交軟體了,能夠用嗎?

國內各種社交軟體越來越多,微博微信qq人人網,感覺內容和玩法都有很大的重複。它們的存在意義何在?有沒有可能全國統一用一種主流的社交軟體呢?(如同當年只有qq)國外貌似就只有Facebook和推特嗎?


人們使用社交軟體的根本目的不是交友,而是渴望被認知和害怕被遺忘。每個人實現被認知和找存在感的方式都不一樣,決定了會有很多社交軟體存在。

雖然現在社交軟體很多,但能留存下來的,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特點,能滿足某些用戶的核心需求。也就是它們能讓一些人在那上面找到存在感和被認知感。

Facebook也好,人人網也好,它們構造了強大的關係鏈,讓大多數用戶能夠通過它們來滿足自己的社交需求。但同時會不斷有人想出更好玩更有趣的社交形式,然後找到那些跟自己志趣相投的用戶,這些用戶通過這種新的社交形式更好地被認知,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價值,所以他們留下來了。

慢慢地,一個新的社交網站可能就誕生了。

至於題主說的夠不夠用,這跟社交軟體的多少沒有關係,而跟自己有關係。如果能在生活中找到實現自己的方式,有自己的社交圈子,那一個都嫌多了。如果總是碌碌無為,找不到方向,也沒辦法融入到群體當中去,那可能會覺得社交軟體太少,以至於找不到一個能夠表達自己、展現自己的地方。


微博有明星和陌生人、微信側重熟人、人人是校內。不是很多重複啊。當然其實很多內容是重複的。代購、雞湯。。。。。。。。。。。。

扯遠了。

統一社交軟體,首先側重點做什麼?都做會太臃腫的。其次商家也不幹啊!!!

還有。明確的是。一直不是只有QQ。QQ只是經過時間生存壯大了。它剛出來那會兒只是小弟級別。國外也不是只有那麼倆。


最近我也好奇一個問題,為什麼瓜有那麼多品種:西瓜,甜瓜,梨瓜,香瓜,哈密瓜,苦瓜,黃瓜,南瓜,冬瓜,絲瓜……【原諒我不懂植物亂分類】

還有世界上為什麼有那麼多種這啊那啊的?

因為世界是繽紛多彩的,因為人類是喜新厭舊的,因為競爭是優勝劣汰的。

太雞湯了我自己都快吐了果然我還是擅長寫黃暴的內容!


人人是同學通訊錄,qq空間是朋友圈,微信是約炮利器,微博是用來裝逼的。

在我還對qq相對忠誠的時候,當有人問我微信多少我說我不玩的時候,該人就會對我表示他的驚訝與不解,好像全世界的人只有我一個不玩微信,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驕傲的告訴他我守著qq八年了。

當有人問我微博多少,我說我不怎麼玩的時候,該人就會對我表示他的失望與不屑,好像我因此在他心裡降低了一個檔次,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默默疑惑著為啥我不怎麼玩微博還有600個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根本就不認識的粉絲,然後繼續守著我qq空間里的大學生勵志網醉生夢死。

當人人,qq,微信,微博玩了一段時間以後覺得眼花繚亂,各種狀態內容雷同。因此如果我有了一個人的任何一種聯繫方式,絕不會主動再要他的第二種社交軟體號。除非我愛上了他。因為即使我有了他的所有聯繫方式,我也不會覺得內心的孤單減少一毫米。只要聯繫到他就夠了,我又不是私家偵探,需要全方位360度24小時365天掌握他的最新動態。

所以現在,當各種社交軟體各種緩存霸佔了我的手機內存時,當各種朋友圈空間動態新鮮事長微博把我的大腦當做跑馬場跑過的時候,我果斷選擇手機里永遠只留一個社交軟體。

各種社交軟體都有賬號,到底留哪個隨心情,和誰聯繫隨心情,玩夠了就刪,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沒事幹。


世界的美好在意豐富性和多樣行吧。


只有一個意味著壟斷和反人性的。

國內,你說到社交軟體也在不同維度存在差異化。


如:


微博 :一對多的廣播方式傳播信息


人人:學生群體


微信:雙向關係,熟人,陌生人,比微博更重隱私。


陌陌:陌生人交友


秘密:匿名


如還有細分一點的,男同,女同,健身,文藝青年,等等有針對性,有個性的社交市場,有細分說明越來越人性化和有針對性了。

國外也有很多這類社交應用


通用類的如facebook ,twitter, google


+


linkedin:職業社交網站


snapchat:按照信息停留時間,閱後即焚


instagram,pinterest:圖片分享

互聯網是贏者通吃,qq 一家獨大的情況下不是還出現了,yy,陌陌。只要對手有不足,有缺點,該領域有市場,自己有自身的特色。還是能發展的多種多樣的


QQ的地位對咱們這種空間黨來說是撼不動的


推薦閱讀:

應酬的意義是什麼?
元旦旅遊去美國?先交出你的社交帳號吧
報紙會消亡么?能不能有大神談談自己對報紙消亡論的看法?
理論上最多只要經過六個人就可以找到任何人,怎麼理解?能否舉例?
「師兄幫幫忙」這個網站前景如何?

TAG:社交網路 | 網路經濟 | 社交軟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