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分隔理論」是否已失效?
六度分隔理論認為,任何兩個人之間隔著6個人。但現在,任何兩個人之間只隔著一個Facebook/QQ/微信。理論上,現在任何人都可通過社交網路與另一人連接。
這個問題提的不對。
六度空間的意思是,任何兩個陌生人之間的關係可以通過六個人聯繫起來,而這六個人之間並不是陌生人而是互相認識有聯繫的。比如……你有個朋友,他有個清華的同學,清華的同學跟奶茶相熟,奶茶到劉強東,劉強東到馬雲,馬雲到李總理,李總理到奧巴馬。至於qq,電話號碼,email.什麼之類的,是他們之間熟悉了以後聯繫的工具, 工具,不是他們之間的這個關係,你這一輩子都未必能有李總理的電話號碼。就算你有奧巴馬的Facebook,而奧巴馬也不會認識你或者跟你有聯繫。————————————————
補充我的例子可能比較極端讓人誤會了六度連接沒有意義。但不要忘了,世界上不止是你跟李和奧巴馬的連接,還有你跟朋友的朋友的連接——尤其是階層差距不大時,你可以通過中間人來找到可能對你有幫助的人,比如你通過六度空間找到可以一起創業的人。真正的牛人可以利用這種連接來改變自己的階層——比如鄧文迪的發展史!從一個中國窮苦少女到出國成美國公民配偶,再到新聞帝國老闆娘再到變成跟英國首相有染。有連接代表了有可能!我們先解釋下六度分隔理論和其來源:
小世界現象(又稱小世界效應),也稱六度分隔理論(英文: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假設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識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間人就能建立起聯繫。後來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根據這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嘗試證明平均只需要5個中間人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美國人,見右圖。
這種現象,並不是說任何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都必須要通過6個層次才會產生聯繫,而是表達了這樣一個重要的概念:任何兩位素不相識的人之間,通過一定的聯繫方式,總能夠產生必然聯繫或關係。顯然,隨著聯繫方式和聯繫能力的不同,實現個人期望的機遇將產生明顯的區別。
不過,超過30年來這個理論所謂的人際連繫網(例如上述的「世界上所有人」)仍然有所爭議。從論文發表至今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很少。不過,在應用層面方面卻很多,特別是保險及直銷業的從業員。另外,早在1980年代初期,《讀者文摘》就已經利用此理論鼓勵訂戶向公司推薦其他潛在訂戶。[摘自wiki: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D%E5%BA%A6%E5%88%86%E9%9A%94%E7%90%86%E8%AE%BA]
這裡提到斯坦利·米爾格拉姆的連鎖信實驗,我們先來看下這個實驗:
經過
米爾格拉姆的研究本來在無特定的市民大眾進行,而不是在專業的、需要高度合作的數學界及演藝界進行(參見下)。然而仍遭受不少抨擊。於首次連鎖信實驗(紀錄於未註明日期論文"Results of Communication Project"),米爾格拉姆寄出60封信給堪薩斯州威奇塔市自願參加者,請他們轉交到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某指定地點的股票經紀人。
參加者只能把信交給他認為有可能把信送到目的地的熟人,可以親自送或者通過他的朋友。雖然有50個人參與了實驗,但組中只有3封信送到了目的地。當信傳到第5個人手上時,只有3封信抵達了目的地。米爾格拉姆在他1967年的那篇著名論文[1]中提到在最初的實驗中,其中的一封信在不到4日的時間內,就被傳達到了目的地,但是他卻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實際上只有不到5%的信件最終被送達了。在隨後兩次連鎖信實驗,因完成連鎖的比例太低,實驗結果未被發表。但是幸運的是,研究者發現很多微妙的因素會對連鎖信實驗的結果產生極大的影響。研究者嘗試在不同種族和不同收入人群中來重複實驗,他們發現巨大的差異。事實上,在米爾格拉姆合著的一篇論文中揭示如果信件的最終接受者為黑人,實驗的送達率為13%,而如果是白人,則送達率上升為33%,儘管實驗者開始的時候並不知道接受者的種族。
發現
雖然飽受議論,米爾格拉姆帶來不少新奇的發現。經過多次改良實驗,米爾格拉姆發現信件或包裹在人們心目中的價值是影響人們決定繼續傳遞它的重要因素。他成功將送達率提升至35%,以至於後來更上升為97%。拋開對「地球是很小的」這樣論斷的懷疑不說,人們對「某個特定世界是很小」的論斷是沒有絲毫懷疑的(例如:從某個學院到密歇根大學到蒙特利爾猶太人社區。平均來看,為實現一次送達,需要6個中間人從而得出了六度分隔理論的說法(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他可能源於六個自由度的說法 (Six Degrees of Freedom)。不僅如此,米爾格拉姆還發現了漏斗效應,他發現大部分的傳遞都是由那些極少數的明星人物完成的。在一個5%的飛行員實驗中,他發現2/3成功的傳遞是由同一些「明星」來完成的。
儘管如此,這個實驗仍然存在著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假設:它假設傳遞鏈條中所有的實驗者都完全有能力發掘鏈條終端的兩個人傳遞的有效性。[摘自wiki: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D%E5%BA%A6%E5%88%86%E9%9A%94%E7%90%86%E8%AE%BA]
現在來討論:
六度分離理論的實驗本身是不完備的,樣本數少,非單一影響因素等,且如上所示的假設需要成立。
拋開實驗本身的缺陷,現在,我們來就【六度分隔】本身來和【社交網路】來進行比較。
如下圖:
(作圖醜醜的,不要介意=。=)六度分隔的本質:人與人之間通過第三人的Link;
互聯網的本質:信息的Link;
社交網路的本質:人於人之間通過信息的Link;好了,到這裡,思路就很清晰了。
例如:
從我(PeopleA),到奧巴馬(PeopleB),假設每個人都極盡全力幫助我傳遞我的信息,走完這條以人建立的Link1,平均需要5個人,即信息轉達6次。
而社交網路,比如twitter,從我(PeopleA),到奧巴馬(PeopleB),我們都有twitter賬號,我們之間以數據信息建立的Link,只需要我私信奧巴馬我的信息即已經到達。
六度分隔和社交網路的信息傳達區別在於:信息的媒介成本不同,導致效率不同。
嗯,感謝互聯網,感謝社交網路。
【個人觀點,望各位知友補充】
社交的成果取決於社交手段展現的個人魅力,社交是藝術,不是技術,用技術去定義描述藝術是幼稚的事情。其實人無所謂 6 度、7 度還是 2 度、3 度,你自己無能,幾度也沒用。我們更關心的是怎麼認識想認識的人,而不是分析認識人這件事是怎麼回事.... 以下這篇文章討論值得一看。TF 圓桌:互聯網時代的六度理論還會是六度嗎? - Terry Friends - 知乎專欄
QQ最高級VIP不過2000好友,Facebook也才5000,微信倒是沒有限制但你也不可能加遍全世界的人(更何況還有我這種不用微信的人存在)說白了,社交軟體/網站讓你用較低的成本換得認識較遠的人的可能性,只是可能性而已,在這些出現之前你依然有認識所有人的可能性,但這與「六度分隔理論」無關
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對六度分隔理論還沒理解到位。六度分隔理論是說你如果想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最多通過六個人作為中介就可以做到。「最多」即「不超過」,現在在強大的互聯網環境下,一個人甚至可以不經過任何人作為中介就可以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也就是0。那麼0難道不包括在「不超過六個人」範圍內嗎?當然,由於互聯網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和人之間的認識變得更加容易了,「六度」可能有點多了,現在也許是兩三度。而且這個理論是在1967年提出的,很顯然現今社會和當時的社會已經迥然不同了。六度分隔理論是在傳統的社會交往中提出來的,在互聯網環境中適用性已經比較弱了。
離得遠的人隔著一個漂流瓶,離得近的人隔著一個附近的人
在沒有FB之前,人們的通信主要依靠信件、電話和E-mail。請問隔著一封信、一個電話和一封E-mail的年代,和隔著一個FB/QQ/微信的年代有何不同?
推薦閱讀:
※為何啃老變得習以為常?這代年輕人怎麼了?
※從知識與權力的關係論現代社會的極權特徵
※「要你何用?」——當社會學遭遇質疑
※學人說|孤獨症個體社交「掩飾」上的性別差異
※最美逆行者,在無薪水的情況下是否會轉身?